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文言文短篇

时间:2024-10-22 13:13:46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文言文短篇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文言文短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文言文短篇

小学文言文短篇1

  学弈

  孟子〔先秦〕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或是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

  弈:下棋。(围棋)

  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通:全。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以为:认为,觉得。

  鸿鹄: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援:引,拉。

  将至:将要到来。

  思:想。

  弓缴:弓箭。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之:代词,这里指鸿鹄。

  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

  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

  曰:说。

  非然也:不是这样的。

  矣:了。

  弗:不如。

  启示

  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

小学文言文短篇2

  伯牙鼓琴

  佚名〔先秦〕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文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注释

  鼓:弹奏。

  听:倾听。

  绝:断绝。

  志在太山:心中想到高山。

  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曰:说。

  善哉: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即“好啊”、“妙啊”或“太棒了”。善,好;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巍巍:高。

  乎: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像……一样。

  少选:一会儿,不久。

  志在流水:心里想到河流。

  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小学文言文短篇3

  铁杵成针

  祝穆〔宋代〕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

  磨针溪是在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注释

  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成:完成。

  去:离开。

  逢:碰上。

  媪:妇女的统称。

  方:正在。

  铁杵;铁棍,铁棒,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

  欲:想要。

  感:被......感动。

  还:回去。

  之:代词,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

  卒业:完成学业。

  今:现在。

  氏:姓…的人。

小学文言文短篇4

  守株待兔

  韩非子·五蠹〔先秦〕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注释

  株:树桩。

  走:跑。

  触:撞到。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

  耒(lěi):一种农具。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身:自己。

  为:被,表被动。

小学文言文短篇5

  书戴嵩画牛

  苏轼〔宋代〕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译文

  蜀中有一位杜处士,喜好书画,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数百件。其中有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幅,他特别喜爱,于是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经常随身携带。

  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道:“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奴仆,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

  注释

  戴嵩(sōng):唐代画家,善画牛,有《斗牛图》。

  蜀中:四川。杜处(chǔ)士:不详。苏轼有《杜处士传》,是将众多药名谐音连缀而成的。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

  好(hào):喜欢,爱好。

  所宝:所珍藏的。宝,珍藏。数(shǔ):清点数目,计算。

  一轴:一幅。

  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套,用玉装饰卷轴。囊,袋子,此处指画套。

  常以自随:《东坡志林·卷九》(十二卷本)无此句。自随,随身携带。

  曝(pù):晒。

  拊(fǔ)掌:拍掌,嘲笑时的体态语。

  耶:一作“也”。

  牛斗(dòu):牛互相争斗。

  力在角(jiǎo):力量用在角上。

  尾搐(chù)入两股间:尾巴紧紧夹在两只腿之间。搐,抽搐,这里指用力夹或收。股,大腿。

  掉尾:摇尾。掉,摇。《左传·昭公十一年》:“尾大不掉。”

  谬(miù)矣:错了。谬,错误,差错。

  然之: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古语有云:《东坡志林·卷九》(十二卷本)作“古语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bì):比喻做事应该请教有经验的人。《魏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三》:“俗谚云:‘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

小学文言文短篇6

  两小儿辩日

  列子〔先秦〕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辩斗一作:辩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注释

  东:东方。

  游:游历、游学。

  见:看见。

  辩斗:辩论,争论.

  辩:争。

  其:代词,他们。

  故:缘故,原因。

  以:认为。

  始:刚刚,才。

  去:离;距离。

  日中:正午。

  初:刚刚。

  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及:到。

  则:就。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为:是。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开水。(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决:决断,判定,判断。

  孰:谁。

  为:同“谓”,说,认为。

  汝:你。

  知:zhì,通假字。“知”通“智”聪明、智慧。

  笑:在这里不是嘲笑,在这里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而略带寒意。

小学文言文短篇7

  自相矛盾

  韩非〔先秦〕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

  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注释

  矛: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矛的基本形制有狭叶、阔叶、长叶、叶刃带系和凹口式等。

  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誉:赞誉,夸耀。

  曰:说,讲。

  吾:我。

  陷:穿透、刺穿的'意思。

  或:有人。

  以:使用;用。

  子:您,对人的尊称。

  何如:怎么样。

  应:回答。

  利:锋利,锐利。

  其:助词。这里指那个卖矛和盾的人。

  弗能:不能。弗,不。

  之:的。

  鬻(yù):卖。

  者:...的人。

  莫:没有什么。

  夫:用在句首,引起议论。

小学文言文短篇8

  囊萤夜读

  佚名〔唐代〕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译文

  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渊博,学问精通。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注释

  此文选自《晋书·车胤传》

  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

  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恭:谨慎的'意思。

  博学:学识渊博。

  通:通晓。

  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小学文言文短篇9

  司马光砸缸

  佚名〔宋代〕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

  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注释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人。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

  庭:庭院。

  瓮: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

  皆:全,都。

  弃去:逃走。

  光:指司马光。

  破:打开,打破。

  迸:涌出。

小学文言文短篇10

  王戎不取道旁李

  佚名〔南北朝〕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注释

  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尝:曾经。

  诸:众多。

  游:嬉戏玩耍。

  子:李子。

  折枝:压弯树枝。

  竞走:争相地跑过去。

  竞:争逐。

  走:跑。

  唯:只有。

  信然:确实如此。

【小学文言文短篇】相关文章:

经典文言文短篇10-01

经典短篇文言文09-27

文言文短篇及翻译02-27

经典诫子书短篇文言文及翻译08-21

文言文短篇加翻译优秀03-31

小学短篇童话故事作文03-10

短篇经典童话09-11

短篇散文07-15

小学文言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