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经典文言文

时间:2024-09-04 12:58:40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优秀】经典文言文15篇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经典文言文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秀】经典文言文15篇

经典文言文 1

  1、适逢同窗生辰,载欣载奔,吾侪欢心。前闻芳辰,因日时仓促,且余甚愚,思之,竟无物可赠与,奈何?唯谨拟贺辞一封,敬书之,望同窗安康,此余之心愿矣…书不尽意,愿同窗快乐。

  2、奉天承运,皇帝诏谕:爱卿今日寿辰,几出心血。奈何言辞偏薄,又欲一表真心。几经思琢,以此文为祝。愿笑颜永驻,青春不走。但求今后皆安乐此无忧。吾愿繁星,实难言表,只愿君之幽兰永放清香。若有贻笑大方之词还请见谅。朕特此下旨,今日有何需求,朕必满足。钦此

  3、浪漫金秋,习风送爽闺卿生辰,颂贤及贵!相知交往,红粉难求,愿卿佳人,柳姿长存!相伴相知,天长地久!

  4、适逢佳日,难与君聚,幸纸帛传书,表相思之意,盼重逢之期。久相知,勤共勉,朝露曾观日,雪月亦看花。虽无金涂四壁,但有君伴身旁。勿忧伤,莫彷徨,风雨携手过,坎坷齐量商。不求金玉食,但谢有情郎。

  5、寒窗苦参凡尘坎坷,春秋却忘夏衾冬葛。世间冷暖与思念如何物?与你我如何物?盼泪眼望穿天地,求知己如若斯人。长途漫漫,乞相伴而行。诞辰快乐。

  6、有朋牛一至矣,不亦乐乎?!

  念吾辈学之同坐,嬉之同场,此情弥坚而意愈浓,幸甚!特歌一曲聊表某意也!

  生莫逍遥去莫悲,青葱无常人面非。

  日落西夕良辰至,举杯同醉皆幸事。

  快催欢声人共贺,速将笑语齐来播。

  乐逸无求天赐福,恨煞四海与五湖!

经典文言文 2

  《劝学》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禀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经典文言文 3

  原文:

  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秀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秀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胜,遂前,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陈乱,汉兵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士卒奔走,各还其郡。于是海内豪杰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旬月之间,遍于天下。

  刘秀复徇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颍川郡掾冯异监五县,为汉兵所获。异曰:“异有老母在父城,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秀许之。异归,遂与萌率五县以降。

  新市、平林诸将以刘縯兄弟威名益盛,阴劝更始除之。秀谓縯曰:“事欲不善。”縯笑曰:“常如是耳。”更始大会诸将,取縯宝剑视之;绣衣御史申徒建随献玉玦;更始不敢发。李轶初与縯兄弟善,后更谄事新贵;秀戒縯曰:“此人不可复信!”縯不从。縯部将刘稷,勇冠三军,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更始以稷为抗威将军,稷不肯拜;更始乃与诸将陈兵数千人,先收稷,将诛之;縯固争。李轶、朱鲔因劝更始并执縯,即日杀之。秀闻之,自父城驰诣宛谢。司徒官属迎吊秀,秀不与交私语,惟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縯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惭,拜秀为破虏大将军。

  译文:

  刘秀到了郾、定陵等地,调发各营的全部军队;将领们贪惜财物,想要分出一部分兵士留守。刘秀说:“现在如果打垮敌人,有万倍的珍宝,大功可成;如果被敌人打败,头都被杀掉了,还有什么财物!”刘秀和各营部队一同出发,亲自带领步兵和骑兵一千多人为先头部队,在距离王莽大军四五里远的地方摆开阵势。王寻、王邑也派几千人来交战,刘秀带兵冲了过去,斩了几十人首级。将领们高兴地说:“刘将军平时看到弱小的敌军都胆怯,现在见到强敌反而英勇,太奇怪了!还是我们在前面吧,请让我们协助将军!”刘秀又向前进兵,王寻、王邑的部队退却;汉军各部一同冲杀过去,斩了数百上千个首级。汉军接连获胜,继续进兵,将领们胆气更壮,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百。刘秀就和敢于牺牲的`三千人从城西水岸边攻击王莽军的主将营垒。王寻、王邑所部阵乱,汉军乘机击溃敌军,终于杀了王寻。昆阳城中的汉军也击鼓大喊而冲杀出来,里应外合,呼声震天动地;王莽军大溃,逃跑者互相践踏,倒在地上的尸体遍布一百多里。适值迅雷、大风,屋瓦全都被风刮得乱飞,大雨好似从天上倒灌下来,水暴涨,虎豹都吓得腿发抖,掉入水中溺死的士兵上万,河水因此不能流动。王莽军的士兵奔跑,各自回到自己的故乡。于是海内豪杰一致响应,都杀掉当地的州郡长官,自称将军;一个月之内,这种形势遍于天下。

  刘秀再向颍川一带夺取土地,进攻父城,未能攻克,大军驻扎巾车乡。颍川郡掾冯异督察五县,被汉兵生擒。冯异说:“我有老母在父城,我愿意回去,献上这五座县城,来报答恩德。”刘秀许诺。冯异回去后,就和苗萌一起率领五县军民投降。

  新市兵、平林兵的将领们因为刘兄弟威名日盛,秘密建议更始帝刘玄除掉他俩。刘秀对刘縯说:“看情况更始帝打算跟我们过不去。”刘縯笑着说:“一向就是如此。”不久,刘玄集合全体将领,教刘縯拿出他的宝剑,接过来仔细观察。这时,绣衣御史申徒建跟着呈上玉,暗示更始帝早下决断,但更始不敢发动。李轶最初跟刘縯兄弟感情很好,可是后来转而谄媚拥有权柄的新贵,刘秀告诫刘:“对这个人不能再信任了!”刘縯不听从。刘縯的部将刘稷,勇冠三军,听说刘玄即位的消息,大怒说:“当初起兵图谋大事的,是刘縯兄弟。而今更始是干什么的呢!“刘玄任命刘稷当抗威将军,刘稷不肯拜受这一任命。刘玄就与将领们部署数千军队,先逮捕刘稷,准备诛杀。刘縯坚持反对。李轶、朱鲔趁机建议刘玄同时逮捕刘縯,并于当天跟刘稷一齐斩首。刘秀听到这个消息,从父城夺回宛城,向刘玄请罪。司徒所属官员迎接刘秀,表示哀悼,刘秀不与他们谈一句私话,唯有深自责备而已,不曾自己夸耀保卫昆阳的战功,又不敢为刘縯服丧;饮食言谈欢笑跟平常一样。刘玄因此惭愧,任命刘秀当破虏大将军。

经典文言文 4

  NO.1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NO.2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NO.3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NO.4 尽信书,不如无书。

  NO.5 生于优患,死于安乐。

  NO.6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NO.7 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NO.8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NO.9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NO.1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NO.11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NO.1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NO.13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NO.14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NO.15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NO.16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NO.17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NO.18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NO.19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NO.2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NO.21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NO.2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NO.2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NO.24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NO.25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NO.26 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NO.27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NO.2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NO.29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NO.30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NO.31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NO.3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NO.33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NO.3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NO.35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NO.36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NO.37 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NO.38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NO.39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NO.40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NO.4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NO.4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NO.43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NO.44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NO.45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NO.46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NO.47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NO.48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NO.49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NO.50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NO.51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NO.52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NO.5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NO.54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NO.55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NO.56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NO.57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NO.58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NO.5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NO.60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NO.61 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

  NO.62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NO.63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NO.64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NO.65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NO.66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NO.67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NO.6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NO.69 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NO.70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NO.71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NO.7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NO.7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NO.7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NO.75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NO.76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NO.77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NO.78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NO.79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NO.80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NO.81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NO.82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NO.83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NO.84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NO.85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NO.86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NO.87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NO.88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NO.89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NO.90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NO.91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NO.92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NO.93 是可忍,孰不可忍。

  NO.9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NO.95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NO.96 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NO.97 满招损,谦受益。

  NO.98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NO.99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

  NO.100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经典文言文 5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

  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

  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

  (选自《隋书·于仲文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髫龀就学,耽阅不倦 耽:沉迷。

  B.仲文军次蓼堤 次:驻扎。

  C.让谓仲文未能卒至 卒:突然。

  D.毗罗恃众来薄官军 薄:轻视。

  10、下列句子中与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一句中度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宁信度,无自信也。 D、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于仲文英略的一组是(2分) ( )

  ①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

  ②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③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

  ④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⑤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

  ⑥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于仲文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尉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遣宇文威攻打。

  B.于仲文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穷追不舍,十七八个骑兵为狙击贼兵而战死,最终只有于仲文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

  C.《孙子·计》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于仲文可谓深谙其道,在城武一役中,他在贼兵将士一片松散之时,挑选精锐,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城武。

  D.在平定尉迥之乱中,于仲文运筹帷幄,历经数战,最终生擒檀让,斩杀席毗罗,朝廷因此为他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从此,于仲文功成名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

  译文:

  (2)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译文:

  9.D(薄:逼近。)

  10、A

  11.D(①是仲文拒绝诱招,②是说于仲文死里逃生。)

  12.B(原文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中的十七八意思是十之七八。)

  13.(1)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十分骄傲轻敌。(悉、伪北,骄)

  (2)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于仲文乘机追杀,贼兵都投进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大溃 、为、省略句)

  【参考译文】于仲文,字次武,幼年上学,沉迷读书而不知疲倦。等到长大之后,卓异豪爽,胸怀大志,气度超凡。从家中被征召出来做官,担任赵王的属官,不久升迁为安固太守。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时,尉迥发动叛乱,派遣部将檀让攻占黄河以南地区。又派人诱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尉迥对他不听从自己非常愤怒,派遣仪同宇文威进攻他。于仲文迎战,大破宇文威的军队,斩首五百多人,因功被授予开府。

  尉迥又派遣他的部将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马出兵,两路并进,又进攻于仲文。于仲文估计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率领六十多个骑兵,打开城池西门,冲破重围而逃。被贼兵追赶,边战边逃,跟随的骑兵战死的有十之七八。于仲文仅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尉迥于是杀了于仲文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高祖见到于仲文,把他请到自己的内室,替他伤心哭泣。提升他为大将军,兼任河南道行军总管。把朝廷的乐队给他,让他乘驿车火速到洛阳去发兵,来讨伐檀让。

  于仲文的军队驻扎在蓼堤,距离梁郡七里,檀让拥有数万军队,于仲文用瘦弱的'士兵来挑战。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于是于仲文派遣精锐部队从左右两侧夹击贼兵,使檀让的军队大败。檀让率领残余的军队驻扎在城武,部将高士儒率领一万军队驻扎在永昌。于仲文假意下发公文到各州县说:大将军来了,应多多聚集粮食。檀让还认为于仲文不可能马上就到,正在杀牛犒劳士兵。于仲文知道他松懈了,于是挑选精锐的骑兵袭击他,一天便赶到了,于是攻占了城武。

  尉迥的部将席毗罗,拥有十万军队,驻扎在沛县,将要攻打徐州。他的妻子儿女在金乡。于仲文派遣人假称是席毗罗的使者,对金乡城的守主徐善净说:檀让明天午时到达金乡,将要宣布蜀公的命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认为真的这样,都很高兴。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前进。徐善净望见于仲文的军队将要到达,还以为是檀让到了,于是出城迎接谒见。于仲文捉拿住他,夺取了金乡。席毗罗依仗人马众多,来迫近官军,于仲文背城布阵,在距离军队几里的地方,在麻田中设下埋伏。两阵刚刚交锋,伏兵出动,他们都拖着柴枝擂鼓呐喊,尘埃布满天空。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于仲文乘机追杀,贼兵都投进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俘获了檀让,用囚车把他送到京师,黄河以南地区全部平定。席毗罗躲藏在荥阳的一户人家,被捉出斩首,把他的首级送到京师。朝廷为于仲文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

  史臣说:于仲文博览群书,以出众的谋略称许自己,平定尉迥之乱,功成名就。

经典文言文 6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注释】

  舍:家。

  嬉:游戏。所以:用来。

  处子:安顿儿子的地方。

  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一类的`事。

  贾人:商贩。

  炫卖:沿街叫卖。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

  揖让进退:打拱作揖,进退庙堂等礼节。

经典文言文 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把握相关的文言字词,翻译并背诵课文,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疏通文意以学生运用辅导资料自己把握课文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字词以及背诵课文。

  难点: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诵法、讲授法、自主合作与探究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根据作者简介导入文章。

  2、新课讲授:诵读课文,分组对课文进行翻译,讲解课文。

  3、巩固练习:通过问题,巩固学生对这篇课文的了解。

  4、 小结作业:

  小结:阅读古人的作品,要择其善者而从制,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阅读古人的作品,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对古人的道德品质要批判的学习和接受,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是我们学习古人作品的最高境界。好的,今天的课程就告一段落。

  我们的课后作业是:借鉴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志和情趣,尽量做到语言优美。

  讲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陋室铭》。上课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刘禹锡。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播放幻灯片)

  他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这篇名文流传说是被“气”出来的。刘禹锡热心于政治革新,得罪了不少当朝权贵,失败后被贬到和州当刺史。按规定,他应得到三间三厢的房子。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故意刁难。仅半年,连搬三次家,最后一次,竟搬到了城中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刘禹锡想,欺人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气得知县哑口无言,《陋室铭》由此产生。

  (二)新课讲授:

  师:教学千法读为本,学习文言文,诵读尤为重要。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诵读全文。一要读准确,二要读出节奏,三要读出感情。

  师:下面听老师再诵读一遍,然后4人一个小组,一边读课文一边根据课文注解疏通文意;(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师: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下这篇文章里的字词和一些特殊用法。

  1、在(zài):在于,动词

  2、名(míng):出名,著名,文中指因、、、而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3、灵(líng):名词用作动词,有灵气。

  4、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斯:这。是:表示判断。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5、惟吾德馨:好在我(室主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惟:犹“以”,强调原因。吾:我,这里是指住屋人自己。德馨:德行馨香。《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的痕迹蔓到台阶,苍翠碧绿;青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

  7、鸿儒(hóng rú):即大学问家,这里指学识渊博的学者。鸿:大。

  8、白丁:本义指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9、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奏(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0、金经:古代用泥金书写的佛经,这里泛指佛道经籍。

  11、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12、之: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3、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14、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15、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16、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17、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师:现在,老师会挑选几位同学来翻译这篇课文。很好,同学们翻译的都很棒。

  (三)巩固练习:

  师: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全文只有9句,寥寥81字,以立意鲜明,构思精巧,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流传百世,显示了它永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哪两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

  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

  2、德馨体现在哪些方面?

  师: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品性是什么样的?

  师:高洁傲岸,安贫乐道。刚才还有同学引用了前篇课文里的:出淤泥而不染。非常好。

  4、作者的这种通过对陋室的描绘而表达志向的写法叫做什么?

  师:托物言志。之前我们学过的很多文章都采用了这种写法。

  (四)小结作业:

  小结:阅读古人的作品,要择其善者而从制,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阅读古人的作品,要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对古人的道德品质要批判的学习和接受,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是我们学习古人作品的最高境界。好的,今天的课程就告一段落。

  我们的课后作业是:借鉴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志和情趣,尽量做到语言优美。

经典文言文 8

  星期五上午,陈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文言文课。直到现在,这节课还令我回味无穷。

  第一节课的铃声刚落,陈老师就指着黑板上的几句文言文,用柔和的语气问我们:“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些句子与我们平时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句子短。”一个同学说,另一个同学也不甘示弱,站起来说:“表达的方法不同。”又有一个同学说:“比我们平时说的话更深奥。”这时,陈老师脸上流露出满意的表情,“你们都说得对。这样的句子叫‘文言句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学弈》。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读一遍。”“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教室里响起了陈老师如涓涓细流般悦耳的朗读声。

  大概是陈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激起了大家的兴趣吧!这堂课同学们显得格外活跃。大家你一言,我一句,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一会儿大家是古人,一会儿大家又成了现代人,老师让我们结对上台:一个用古文讲故事,一个用现在的语言“翻译”,这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大家对陌生的文言文一下子产生了“亲近感”。老师见同学们的兴致这么高,点了三对上台进行了“古今对照”学“文言”,同学们还意犹未尽。接着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又当场学,当场背。由于这篇文言文较短,再加上今天同学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走上讲台的`四位同学,有三位背得很流利。他们的表现赢得了同学们热情的掌声。如果是以前,那就是另外一种景象了!

  “每个人的背书方法都不同,谁能给大家讲讲自己的背书秘诀。”陈老师兴奋不已地问。同学们很大方,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秘诀说了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声已经响起,但大家都觉得时间太短,很多同学还在为没有发言而遗憾。

经典文言文 9

  原文

  (1)向有人痒,令其子搔之,三索而弗中。又令其妻索之,五索亦五弗中。其人曰:“妻乃知我者也,而何为而弗中?莫非难我哉?”妻子无以应。其人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此何者?痒者,人之所自知也,他人莫之知。尤心患,人何以知之?(选自《应谐录》)

  (2)向人有痒,令其子索之,三索而弗中。又令其妻索之,五索而五弗中。其人勃然而怒:“知吾者妻也,而胡难我?”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何者?痒者,人之所自知也,他人莫知之。犹心患,人何以知之?(选自《贤奕编》)

  (3)向有人痒,令其子搔之,三搔而弗中。又令其妻索之,五索亦五弗中!其人曰:“妻子乃知我者也,而何为而弗中?莫非难我哉?”妻子无以应。其人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此何者?痒者,人之所自知也,自知而搔,焉有不中者乎?(选自《宋书》)

  译文

  (1)从前有人身上痒,让他的孩子寻找痒处,三次抓而三次都没找到。他又让他的妻子寻找痒处,五次抓,五次也没找到。那个人生气地说:“妻子是最了解我的人,为什么难于搔到我的痒处?”妻子和儿子没有回答。(那个人)就自己伸手(搔痒),一搔,痒处就不痒了。为什么呢?痒的情况,人是自己知道的,别人没法知道痒处。犹如心里忧愁,别人凭什么知道对方的忧愁呢?

  (2)从前有人身上痒,让他的孩子寻找痒处,三次抓而三次都不中。他又让他的`妻子寻找痒处,五次抓而五次也不中。那个人生气地说:“妻子和孩子是最了解我的人,为什么难于搔到我的痒处?”妻子没有回答。(那个人)就自己伸手(搔痒),一搔,痒就停止了。为什么呢?痒的情况,人是自己知道的,别人没法知道痒处。犹如心里忧愁,别人凭什么知道对方的忧愁呢?

  (3)从前有人身上痒,让他的孩子寻找痒处,三次抓而三次都没找到。他又让他的妻子寻找痒处,五次抓,五次也没找到!那个人地说:“妻子和孩子是最了解我的人,为什么难于搔到我的痒处?”妻子和儿子没有回答。(那个人)就自己伸手(搔痒),一搔,痒处就不痒了。为什么呢?痒的情况,人是自己知道的,自己知道然后再去搔它,难道会有搔不到的情况吗?

  注释

  1.令:让,叫。

  2.其子:他的儿子。

  3.弗:不。

  4.搔:此指“抓”。

  5.亦:也。

  6.难:为难。

  7.引:伸。

  8.绝:停止。

  9.者:……的情况。

  10.索:寻找。

  11.向:从前。

  12.勃然:生气的样子。

  13.弗中:此指没搔到痒处。

  文言知识

  1.妻子。文言中的妻子是两个词。即妻与子,即老婆与儿子或老婆与儿女。现代汉语中妻子只指老婆。

  2.无以。无和以常结合在一起,组成无以。在文言中叫固定词组,他的意思是“没什么用来......",妻子无以应,意为老婆儿子没什么话用来回答。

经典文言文 10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1、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1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1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1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0、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2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2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2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2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

  2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29、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0、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3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3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3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4、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35、蚍蜉可撼大树,可笑是不自量。——韩愈

  3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3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3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39、路遥知马力,日久会见人心。——《争报恩》

  4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4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是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4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4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4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4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47、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49、鞠躬之尽瘁,则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5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51、吾日三省之吾身。――《论语》

  5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5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5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5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则甘若醴。——《庄子》

  5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是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57、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5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5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6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6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63、志不强者则智不达,言不信者是行不果。――墨子

  6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6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6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经典文言文 11

父亲大人台鉴:

  愚子拟有一言进之,万望海涵阅之。汝身之贵,无以复加。然有香烟之毒伤之,吾为之忧也。烟,古字乃为上是宝盖头,左是一香袋加火,右是一祭祀符号,意为后人集房,拜之于先祖也。今人吸之,乃夺先人之食,岂为礼者耶?

  又,自古华夏乃礼仪大国,三千年知烟草之用而不吸为烟,自明末方有西洋烟草传入,我华夏遂乌烟瘴气,浊气盈室,危害无穷。今科技昌明,已证香烟于人之大害也。

  为自身康健滤,为家亲盈香计,恳请戒之,益处善多也。愚子拙于言,有不礼之处,某于某月某日

经典文言文 12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塞翁失马》翻译:

  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老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邻居们都为此来慰问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邻居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人们都前来安慰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边境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所以福变成祸,祸变成福,变化得没法子研究到底,深得没法子测量啊。

  结束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就是根据《塞翁失马》这篇文言文而来的,现在你懂的它的意思了吗?福变成祸,祸变成福,变化得没法子研究到底,深得没法子测量,希望对于同学们做人和生活学习有所启发!

经典文言文 13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1龙城飞将2在,不教3胡马4度5阴山6。

  词句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所谓得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时期得两位著名得军事将领,飞将指得是李广,如果和龙城联系起来,指得就是卫青,所以说这里得龙城飞将指得是汉朝飞将军李广和大将军、大司马卫青。李广( ?-前119年),汉族,甘肃天水人,中国西汉时期得名将,被匈奴称之“飞将军”。“龙城”,甘肃省天水市得别称,称天水为“龙城”是自它是“人首龙身”得人类始祖伏羲出世之地。《汉书.地理志》也载,天水郡有成纪县,因而天水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李广是天水人,故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得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卫青得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得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得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得外族骑兵。

  度:越过。

  阴山:昆仑山得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得屏障。

  白话译文

  直译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得士卒却没能回还。如果有像卫青和李广这样骁勇善战得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得铁蹄踏过阴山。

经典文言文 14

  本文选自清俞樾(yuè)编撰的笑话集《一笑》,原载《俞楼杂纂》卷四十八,共十三则。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

  这则故事刻画了老师和学生两个形象。老师是位典型的老学夫子,办事谨慎,自然对阿谀逢迎这种庸俗作风十分反感,但滑稽的是恰恰是这位拼命反对子的先生却戴走了学生制作的第一顶高帽。故事寓庄于谐,用幽默的笑话形式生动地揭示出“当局者迷”的主旨。学生则谙悉官场习气,善于左右逢源,高帽子不仅准备充分,而且做到了因人而异。学生的形象是对先生形象的补充,不仅说明了造成“当局者迷”的客观原因,而且还说明要杜绝这种阿谀奉承确实是十分困难的。

  原文

  俗以喜人面谀(yú)

  ①者曰:喜戴高帽。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逢人辄

  ②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jǔ yǔ)

  ③也。师怒曰:吾辈直道

  ④事人,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

  ⑤?师颔其首

  ⑥曰: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yù)

  ⑦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

  ⑧存九十九矣。

  注释

  ①面谀:当面奉承。

  ②辄:就。

  ③龃龉:上下牙齿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产生矛盾。

  ④直道:直率的方式。

  ⑤欤:呢。句末疑问语气词。

  ⑥颔其首:点点他的头。

  ⑦语:告诉。

  ⑧止:通“只”。

  译文

  译文一:把喜欢别人当面奉承的人叫做戴高帽子。有个在京城做朝官的被派到外地去做官,临行前去告别他的老师。老师说:“外地的官不容易做,应当谨慎一点。”那个人说:“我准备有一百顶高帽子,见人就送他一顶,当不至于关系不融洽吧。”老师生气地说:“我们正直待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个人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能有几个呢?”老师听了连连点头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见地。”那个人告别出来,对人家说:“我的一百顶高帽子,如今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译文二:俗话把喜欢别人当面奉承的人,叫做喜欢“戴高帽”。有个京官被派到外省做官,临走去告别他的老师。老师说:“地方官很难做,应该谨慎从事。”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碰到人就送给他一顶,应当不至于有什么矛盾或麻烦。”老师生气地说:“我们是以忠直之道处理事物的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做(给别人戴高帽)呢。”那人说:“天下像恩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呢?”老师点点头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那人出来后,告诉别人说:“我准备的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经典文言文 15

  修改病句:

  一、搭配不当(包括主语与谓语,动词与宾语,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

  1、阅读名著开拓了我的视野,也提高了我的写作。 2我们只要了解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内涵。

  3、我们的校长常常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4、他的无畏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5、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季节。6、只要增加投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二、语序不当

  1、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2、她做了两个丈夫喜欢的菜。

  3、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班主任的教育下,韩志颖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B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C菜市场向居民供应青菜、萝卜、土豆、苹果等蔬菜。D开展优质教学活动后,李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三、重复累赘

  “更加变本加厉”“让它任其自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从心里发自肺腑”“显得相形见绌”“一气呵成地写就” “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一个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 “过去的往事”

  1、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十分刻不容缓。

  四、成分残缺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2、我们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3、市政府严肃处理了水泥厂擅自提价。

  五、介词误用(常见误用介词:把、被、对、在)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刘翔这个名字对中国人都很熟悉。

  C.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其美D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

  六、前后矛盾

  1、这次会议,我们班同学基本都参加了。 2、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3、具有健康的体魄,是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保障。4、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

【经典文言文 】相关文章:

经典文言文02-27

经典文言文05-28

文言文经典08-30

文言文中的成语06-19

文言文的阅读09-12

守株待兔文言文05-15

南辕北辙文言文03-14

小升初经典文言文03-28

杯弓蛇影文言文05-23

《击鼓》文言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