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大全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文言文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孟子·告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让弈秋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一心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这两个人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的好。难道是后一个同学的智商不如别人?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
学弈(下棋)
弈秋(人名,原名秋,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通国(全国)之(的)善弈者(擅长下棋的人)也。使(让)弈秋诲(教导)二人弈,其(其中)一人专心致志,惟(只听)弈秋之(的)为听(教导);一人虽听之(弈秋的教导),一心以为有鸿鹄(天鹅)将(即将)至(来到),思(想)援(拉,引)弓缴(箭)而射之(指天鹅)。虽与之(前者)俱(一起)学,弗(不)若(比)之(指前者)矣(好)。为(因为)是其(后者)智(智力)弗若(不一样)与(吗)?曰(答):非(不是)然(这样)也(的)。
弈:下棋。(围棋)缴:本文指带有丝绳的箭。(读音:zhuó)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之:天鹅。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之:前者。
通国:全国。俱:一起。
之:的。弗若:不如,不同于。
善:善于,擅长。矣:了。
使:让。为:因为。
诲:教导。与:吗。
其:其中。
曰:说。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非:不是。
虽:虽然。其:指后者。
之:指弈秋的教导。然:这样。
以为:认为,觉得思:想。
鸿鹄:天鹅。也:的。
援:引,拉。
【读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矣(yǐ)/。为是/其智/弗若与[yu]?/曰:非/然也。
读课文时的基调:用怀着一种好奇、愉快的追求知识的感觉去读。
【感悟】学习任何东西都不要三心二意,要专心致志才能学好东西
《列子·汤问》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孩子争辩不已,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但是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远,而到中午时距离人近。
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车篷般大,到了正午看起来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清凉,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越近感觉越热而越远感觉越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读法】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作者介绍】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御寇是战国时期道教代表人物之一。《列子》本来是列子(战国初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约在战国后期成书。
【人物】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还敢于争辩。
【人物介绍】
孔子(前551.9.28~前479.4.11)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汉族。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
【实词的运用】
【词类活用】
东游:名词做状语,向东
【通假字】
知:同“智”,智慧
为:同“谓”,说。
【一词多义】
此不为:这不是。为,是。
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智慧多呢?为,认为。
【古今异义】盘盂:
古义:过去吃饭的碗、盘子。
今义:用来装痰、垃圾、人的排泄物的盘子。
【古义】:热水【今义】:食物加热煮熟后的汁液
汤:
矛与盾
《韩非子》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故?”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
楚国有一个卖盾和卖矛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锋利,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说:“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注释】:
1、矛:古代的一种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枪
2、曰:说。
3、吾:我的。
4、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5、陷:这里是穿透的意思,后面的就有刺的
6、鬻:卖。意思。
7、誉:夸耀。
8、或:有人。
9、以:用。
13、利:锋利,锐利。
10、子:您,对人的尊称。
11、其:那个这里指卖矛和盾的那个人。
12、何如:怎么样
13、弗:不能。
14、应:回答。
15、之:语气作词没有意思。
【中心思想】: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矛与盾》的寓意是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矛盾或抵触。 出自《韩非子·难一》。
【作者介绍】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谗害,被杀于秦。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他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同时还提出“术”(君主驾驭臣民的手段)和“势”(君主的权力)来和“法”相辅相成。
矛与盾的道理就是:什麽事都不能夸大其词,使人感到漏洞百出。
【有关成语】:自相矛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郑人买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在家里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他自己的座位上。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他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注释】
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履——音(lv),革履,就是鞋子。
先自度其足:度——音(duó),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量长短
吾忘持度、宁信度:度——音(dù),作名词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坐——同“座”(通假字),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反——同“返”(通假字),就是返回的意思。
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且——将要,打算。
置——购置。
【中心思想】 《郑人买履》讲了郑国有个打算买鞋的人,先在家里量好了脚的尺码,到了集市上却忘记拿了,等他跑回家拿了尺码再返回时,集市已经散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他却回答,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只相信教条,而不注重客观现实的人。
【寓意】说明做事要善于变通,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事;做事不能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实际是不会取得成功的!讽刺了那些固执己见,死守教条,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谗害,被杀于秦。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他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同时还提出“术”(君主驾驭臣民的手段)和“势”(君主的权力)来和“法”相辅相成。
【近义词】生搬硬套死板(搬)教条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反义词】见机行事随机应变
【灯谜】河南人买鞋——【郑人买履】
关尹子教射
(作者:列子)选自《列子·说符》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子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译文】:
列子跟关尹子学习射箭,有一次,列子射中了靶心。去请教关尹子,说:我学的差不多了吧。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吗?”
列子回答说:“不知道。”关尹子说:“不知道不能算是学会了。”列子回去再练习。过了3年,列子又来向关尹子求教。
关尹子又问:“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现在可以了。你要牢牢记住,千万不要违背它。不但是射箭,治理国家以及自我修养,都要像这个样子。”
【说明】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学习也好,做事也好,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才算掌握了规律,只有这样精益求精地学习、工作,才能把事情办好。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不然你永远都只在不知其根究的情况下学习。
【写作特点】: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简洁,缪缪几笔就刻画出了关尹子这位严师的形象。
【作者简介】
列子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道家著作。相传为列御寇所著,其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关尹子教射选自《列子说符》,原文结尾处还有一句:“非独射也,为国与身皆如之。”(不但是射箭,治理国家以及自我修养,都要像这个样子。)
列子之学,本于黄帝、老子为宗。相传他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丘子为师,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们的真传。他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列子穷而面有饥色,但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恢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乎?”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亡!”他认为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难解字注释】:
中:射中未可:不行,意思是还不能算学会射箭
请:请教
退:告辞回去
者:相当于“的”,这里指射中靶子的道理习之:学习射箭
乎:吗守:遵守,依照
弗知:不知道
失:丢失,违背
【课后小练习】
一、辨字组词
尹()伊()弗()沸()
矣()
唉()
矢()
失()
二、综合实践活动
想想你从课文中领悟出了什么道理,结合你自己的学习实际谈一谈,有条理地写下来。
三、写出《列子》三个故事的名称。_______ _______ ______
【参照答案】:
一、关尹子、矣乎、木乃伊、唉声叹气、自愧弗如、矢量、沸腾、失去
二、(1)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学习一种本领,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必须下苦功夫,弄清楚其中的道理;
(2)从故事中,还可以感受到,关尹子教射箭非常认真,对列子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列子学射箭必须掌握规律,不能违背规律;
(3)列子作为学生,非常尊重老师,听老师的话,同时学习十分刻苦用功,这是他学好射箭的根本原因。
三、愚公移山、亡呋者、歧路亡羊
【小学文言文】相关文章:
小学文言文04-23
小学文言文05-14
小学文言文大全04-23
小学生文言文02-07
小学文言文及翻译06-20
(热)小学文言文02-15
小学生文言文《狼》07-25
小学生简短的文言文02-18
小学简短文言文及翻译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