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中文言文于的用法

时间:2024-02-05 17:29:01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优秀】高中文言文于的用法15篇

  上学期间,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文言文于的用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优秀】高中文言文于的用法15篇

高中文言文于的用法1

  1、在,从,到。

  乃设九宾礼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5、被。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与,跟,同。

  (1)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邹忌讽齐王纳谏》)

  (2)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7、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高中文言文于的用法2

  穷

  1、困窘,处境困难。(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2、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贫困。(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4、穷尽。(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5、寻求到尽头。(复前行,欲穷其林)

  6、僻、荒。(穷巷陋室穷山恶水)

  7、困窘。(公孙衍穷张仪)

  8、穷冬,严冬。(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请

  1、请求,请求对方做某件事。(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2、请求,相当于请允许我,请让我。(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3、请教,请示。(诸将请所之)

  4、宴请。(乃置酒请之)

  5、请命:①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疾苦②请示③请求任命官职

  6、愿意。(请献十金)

  7、谒见、谒问。(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

  8、邀请、约请。(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

  迁

  1、迁移。(战,守,迁皆不及施)

  2、改变。(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3、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

  4、贬谪,放逐。(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奇

  1、奇特的,罕见的,不平常的。(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2、以----为奇,惊异。(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3、零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4、适宜,适合。(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5、珍贵的。(此奇货可居)

  6、使人不测的。(若兵来则出奇兵击之)

  7、佳、好、宜。(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8、怪物、异物。(奇生怪)

  期

  1、限定和约定的时间、时日。(名词)(道不通,度以失期后会有期)

  2、约定。(动词)(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不期而遇)

  3、希望。(非相仇也,期有得耳)

  4、限度。(征敛无期)

  5、必,至。(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6、jī,周,整。(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判

  1、古代官职。

  2、判词。

  3、分开;分离。(遂判十二国,合为七国)

  4、分辨。(强弱胜负已判)

  5、裁判狱讼。

  内

  1、里面,跟外相对。(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2、内部,常指国家内部,朝廷内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3、内心。(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4、内室。(家有一堂二内)

  5、通纳,接纳。(距关毋内诸侯)

  6、通纳,放进。(内狼于囊)

  8、交纳。(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

  乃

  1、副词,可译为是就是,表判断。(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你,你的。(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3、如此。(子无乃称。《庄子》)

  4、仅。(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5、于是,就。(良乃入,具告沛公)

  6、才。(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7、竟,竟然,居然。(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莫

  1、通暮读mu,日落的`时候,傍晚。(至莫夜月明)

  2、没有(谁),没有(什么)。(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3、不,不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莫如:不如。(莫如以吾所长攻敌短)

  5、通漠,广大。(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

  6、表测度、或许。(其事体莫须有)

高中文言文于的用法3

  

  1、国家,国家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诸侯国。(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3、国都。(京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4、地区,地域。(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5、国事。(等死,死国可乎)

  

  1、走过,经过。(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过目不忘)

  2、超过,胜过。(过犹不及矫枉过正)

  3、过分。(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过甚其词)

  4、过失,过错。(是谁之过与闭门思过)

  5、责备。(无乃尔是过与)

  6、过访,访问,探望。(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1、代词,哪里。(却看妻子愁何在)

  2、什么,代词。(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3、怎么,为什么,状语。(又何间焉)

  4、何如:怎样,怎么样。(今日之事何如)

  5、奈何:怎么办,奈---何:对---怎么办。(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6、如--何:把---怎么办。(如太行王屋何)

  7、多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8、hè背、扛。(何蓑何笠)

  

  1、遗憾。(不满意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怨恨。(此恨绵绵无决期)

  3、感到遗憾。(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4、恨恨:惆怅、悲伤。(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区别:恨,憾,怨。恨和憾都表示遗憾。怨表示仇视、怀恨

  

  1、君主;君主的`正妻。

  2、后代。

  3、后面。

  4、以后。

  5、落后。

  6、以为后。(后天下之乐而乐)

  

  1、什么。(国胡以相恤)

  2、为什么,怎么。(胡取禾三百廛兮)

  3、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统称。(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忧虑,担心。(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六国论》)

  2、祸患,祸害,灾祸。(为操后患《赤壁之战》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危害。(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4、疾病。(愈膏肓之患难茜有眼患)

  5、讳忌。(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6、厌恨。(赵宣子骤谏,公患之)

  7、生病。(时有患疟疾者)

  

  1、有人。(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也)

  2、有的。(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也许。(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4、有时,偶或。(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5、作语助,不译。(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1、病。(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讳疾忌医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五》)

  2、痛苦,疾病。(疾首蹙额)

  3、缺点,毛病。(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4、厌恶,憎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屈平疾王听之不聪《屈》疾恶如仇)

  5、通嫉,妒忌。(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6、急速。(鸟起马惊,疾逸道左《柳》)

  7、加强。(声非加疾也《劝》)

  

  (1)赶上,追上。(追张仪,不及)

  (2)到,至。(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达到。(及里城)

  (4)涉及,牵连。(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此其近者祸及身)

  (5)趁着。(而不及令今有功于国)

  (6)比得上,赶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

  (7)和,并。(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高中文言文于的用法4

  1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4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5用作连词

  “乃”用作连词,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①时夫仆具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徐霞客游记》)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高中文言文于的用法5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相当于“而且”,“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学而时习之”。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温故而知新。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之】

  1.用作代词: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3、用作动词,可译为“到”,“去”,“往”。如:已而之细柳军。

  【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 “的”。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二)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以】

  1.用作介词。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何以战?"(《曹刿论战》)

  (二)起提示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2.用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于】“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 “胜过”。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为】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因】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者】

  1、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语气助词,可不译。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且】1.用作连词。 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也】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焉】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乎】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辞》)

  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与】1. 作虚词用。

  (一)解释为:和、跟、同。例如: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

  2.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例句略。

高中文言文于的用法6

  一、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 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⑤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禹锡《陋室铭》)译:我认为菊花是花是的.隐士。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礼记)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 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译:时间长了,

  4、 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例如: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

  1、 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具答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之:代指桃花源人。

  ②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亲戚背叛反对他。之:代指道的君主。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所以战胜了他们。之:代指齐国军队。

  ④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译:杀死了狼。之:代指狼。

  ⑤箬篷覆之。(魏学伊《核舟记》)译:用箬篷叶做成的船篷覆盖在上面。之:代指船舱。

  ⑥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魏学伊《核舟记》)译:关上窗户。之:它,代指窗户。

  2、 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例如:

  ① 渔为甚异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为非常惊异这件事。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

  ②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听说了这件事。之:代指桃花源事。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译:还不能挖掉魁父这样的小山。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

  ①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②杜少府之任蜀州 译:到蜀州上任。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译: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高中文言文于的用法7

  1、适宜,合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2、应当,应该。(诚宜开张圣听)

  3、表推测,大概。(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

  

  1、重要,简要。(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

  2、险要。(筑石寨土堡于要隘)

  3、需要,符合,适合。(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4、同邀,邀请。(张良出,要项伯)

  5、要挟。(惟大辟无吏可要,然犹质其首)

  6、相约,誓约。(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7、要点、关键。(要在安国家,利人民)

  8、希望。(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9、总括、概括。(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

  10、约束、控制。(然地亦穷险,唯京师要其道)

  

  1、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阳光,太阳。(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3、温暖。(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4、通佯,表面上,假装。(儋阳为傅其奴)

  5、出的,外露的。(周秦古玺,多作阳文)

  

  1、答应、允许。(宁许以负秦曲《廉》)

  2、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3、期望。(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4、处所。(不知何许人也)

  

  1、不徐不疾(迟缓)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

  

  1、饰,装饰。(美要眇兮宜修《楚辞·九歌·湘君》)

  2、理,整治。(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3、兴建,修建。(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4、编撰,撰写。(修史)

  5、学习,研究。(自修)

  6、善,美好。(伊中情之信修兮)

  7、长,高。(邹忌修八尺有余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1、幸而:大王亦幸赦臣《廉》故幸。来告良《鸿》

  2、宠爱: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如姬最幸。《信》

  3、宠信:君幸于赵王《廉》

  

  1、行动:大行不顾细谨《鸿》

  2、品德行为:辱人贱行《五》其行廉《屈》

  3、实行,做:余嘉其能行古道《师》

  4、行走:道芷阳间行《鸿》草行露宿《指》

  5、将要:行将为人所并《赤》

  6、行列:涕落百余行《孔》

  7、军队编制:蹑足行伍之间《过》

  8、经: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

  9、行李:出使的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

  

  1、缘故,原因。(事出有因)

  2、因为,由于。(因人废言因噎废食)

  3、因此,因而。(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沿袭,继续。(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陈陈相因因循守旧)

  5、凭借。(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6、依据,随顺。(因人成事因陋就简因地制宜)

  7、趁机。(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8、通过,经由。(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小见大)

  

  1、座位。(公子引侯生坐上坐《信》)

  2、坐着,坐下。(项王,项伯东向坐)

  3、犯罪或错误。(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

  4、通座。(座位因击沛公于坐)

  5、因为。(由于停车坐爱枫林晚)

  6、坐守。(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7、坐落,位置所在。(坐北朝南)

高中文言文于的用法8

  1、回头看;回头。(赢得仓皇北顾)

  2、看。(顾野有麦场)

  3、探问,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顾惜,顾念。(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5、考虑。(大行不顾细谨)

  6、但是。(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7、仔细端详。(顾玩)

  8、表轻微转折(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

  9、反而,难道(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事,事故。(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2、旧,与新相对。(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3、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

  4、仍然。(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5、老朋友,引申为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6、原因,缘故。(既克,公问其故)

  7、故意,特意。(故遣将守关者)

  8、原来,本来。(此物故非西产)

  9、所以,因此。(故臣复取璧)

  10、故事:旧事,前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死亡。(病故,物故)

  

  1、击鼓。(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孟》齐人三鼓《曹刿论战》)

  2、振动。(微风鼓浪《石》)

  3、鼓(乐器)。瞽奏鼓(《书·胤征》)

  4、弹奏。(赵王鼓瑟《廉》今王鼓乐于此《孟》)

  5、古代夜间计时。(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

  

  1、白茅编成的覆盖物。

  2、建筑房屋。(盖屋)

  3、车盖,车蓬。(日初出大如车盖)

  4、遮盖,掩盖。(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淮南子》)

  5、崇尚。(盖威)

  6、超过,胜过。(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盖世无双)

  7、加上。(盖章)

  8、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9、承接上文,表推测,大概。(盖其至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10、通盍,何,何不。(技盖至此哉)

  

  1背东西,以背载物(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担负,使承担(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依仗,凭借(秦贪,负其强,)

  4对不起,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违背,背弃(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6失败(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

  7覆盖(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8亏欠,拖受,责通债(通家尚负责。)

  

  1返回;回来。(昭王南征而不复)

  2恢复(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3再,又(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4重复(山重水复疑无路)

  5回答(王辞而不复)

  6报复(有北面复匈奴之志。)

  7免除赋税徭役(沛幸得复,丰未得复。)

  8通覆,遮盖,盖上(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9复算,追究(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1、不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非人不传非亲非故)

  2、不。(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非同小可)

  3、过错,不对。(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责怪,反对。(是是非非)

  5、没,无。(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1、周围。(今齐地方千里《邹》

  2、并排。(今操方连船舰《赤》)

  3、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

  1、方位、方向。(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

  2、当时候。(方此之时)

  3、正在。

  4、将要。

  

  1、发射。(百发百中)

  2、出,出发。(朝发夕至)

  3、派遣。(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4、起,起用。(舜发于畎畝之中《孟子·告子下》)

  5、打开,掀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6、拿出。(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7、发觉,泄露。(恐前语发)

  8、拨动。(施关发机)

  9、发动。(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10、发出,抒发。(发其志士之悲哉发号施令)

  11、花开。(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数量大,与寡或少相对。

  2、称赞;赞美。(故传天下不足多也。《论积贮疏》)

  3、增加。(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荀子》)

  4、大都,大多

高中文言文于的用法9

  一.【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 高考。(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二【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高中文言文于的用法10

  1、尽,完。(言未既)

  2、已经,---以后。(既克,公问其故)

  3、既然。(将军既帝室之胄)

  4、既----又---并列关系。(三军既惑且疑)

  5、既而:不久。(既而得其尸于井)

  6、全、都。(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7、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壬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

  

  1、不真,虚伪,假装。(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弄假成真假仁假义)

  2、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凭借,借助。(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

  4、犹贷,宽容,原谅。(愿大王少假借之)

  5、给予。(遂乃开仓廪,假贫民《汉书·龚遂传》)

  6、假如,如果。(假有人焉,举我言复我,亦必疑其诳)

  

  1、两事物的当中。(凡天地之间)

  2、中间,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

  3、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4、指房屋的间数。(安得广厦千万间)

  5、间隙,空隙。(彼节者有间)

  6、隔离。(遂与外人间隔)

  7、间或。(间以诗记所遭)

  8、离间。(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9、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0、间月:隔月,一个月以上。(骨微伤,病间月)

  11、间关:形容鸟声宛转。(间关莺语花底滑)

  12、间谍。(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

  13、表时间有时、偶然。(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14、表状态,从小路。(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15、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1、看见。(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2、召见。(曹刿请见)

  3、拜见。(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4、会见。(一日不见,如三秋矣)

  5、见识,见解。(真知灼见一得之见)

  6、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7、听见,听说。(从兹耳界应清静,免见啾啾毁誉声白居易)

  8、知道,觉得。(何以见得)

  

  1、剖开,分解动物的肢体。(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2、把系着的东西解开。(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3、解开,使分开。(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4、解释,解答。(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理解,懂得。(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6、消散、离散。(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7、分裂、涣散。(天下土崩瓦解)

  8、解救、消除。(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军之仇者,何如)

  9、通懈,松解,懈怠。(胡虏益解)

  

  1、前进。(余船以次俱进《赤》其进愈难《游》)

  2、进献。(群臣进谏《邹》相如前进缶《廉》)

  3、出来做官。(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1、完了;没有了。

  2、死。

  3、全部用出。

  4、竭尽;使完尽。(智者尽其谋)

  5、尽头。

  6、穷尽。

  7、明白。(听其言,曰而尽。)

  8、极;全。(尽善尽美)

  

  1、接近,依靠。(金就砺则利)

  2、赴任,就职。(连辟公府不就)

  3、完成,达到目的。(轲自知事不就)

  4、成就。(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5、即,随即。(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6、走向,走上。(若无罪而就死地)

  7、上车、上路。(荆轲遂就车而去)

  

  1、靠近,接近。(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立即,马上。(项伯即入见沛公)

  3、当,当时。(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倘若,如果。(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5、与则的用法相同,相当于那就的意思。(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6、即使。(其伤于缚者,即幸留)

  7、就,就是。(闻鸡鸣。即起盥栉)

  8、登上帝位。(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

  

  1、离开。(欲呼张良与俱去)

  2、过去的.。(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3、除去,除掉。(为汉家除残去秽)

  4、距,距离。(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5、表示动作的趋势。(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丢弃、厌弃、失掉。(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7、前往、到去。(公然抱茅入竹去)

  8、去去: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高中文言文于的用法11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苏轼《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韩愈《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屈原《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高中文言文于的用法12

  

  1、左边,与右相对。

  2、较低的地位。(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3、不正;邪僻。(执左道而乱政)

  4、不合。(身正而事左)

  5、不赞助。(右韩而左魏)

  

  1、跑。(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逃跑。(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3、仆人。(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4、轻快。(豫备走舸,系于其尾)

  5、奔向、趋附。(窃计欲亡赵走燕)1(古代指疾行,即跑)

  6、谦称、我。(走虽为敏)

  

  1、士兵;吏卒;古代军队的编制,一百人为卒。(夫以疾病之卒御狐疑之众)

  2、死;完毕。(初,鲁肃闻刘表卒)

  3、终于,最终。(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4、cù通猝。突然,仓促。(五万兵难卒合)

  

  1、家族;同姓的亲属。

  2、类。(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3、灭族。(族秦者秦也)

  4、丛聚、集结之处。(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1、祸患。(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

  2、强盗。(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3、杀人者;作乱的人。(几落贼手死)

  4、狠毒。(董卓狼戾贼忍)

  5、伤害;杀害。(二人相憎,而欲相贼也)

  6、作乱叛国或外来侵犯的人。(忍能对面为盗贼)

  7、凶狠,残忍。(董卓狼戾贼忍)

  

  1、众多;各个。(诸如此类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2、相当于之于。(投诸渤海之尾)

  3、第三人称,他、她、它(们)。(告诸往者而知来者)

  

  1、治理,管理。(故治国无法则乱)

  2、医治。(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3、惩处。(不效则治臣之罪)

  4、部署,训练。(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5、讲究,研究。(奚暇治礼义哉?)

  6、对付。(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7、治理得好,与乱相对。(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8、整理。(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1、质问。(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2、质地。(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3、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4、通贽;见面礼。名词(厚币委质事楚)

  5、本质。(非天质之卑形者神之质)

  6、人质。(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

  7、正、刚刚。(质明,避哨竹林中)

  

  1、送达,送来。(存问致赐《汉书·武帝纪》)

  2、表达,表示。(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3、达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得到,取得。(每岁致数百金)

  5、招致。(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6、致使,使。(何意致不厚)

  7、尽,极。(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专心致志)

  8、情趣,情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闲情逸致)

  

  1、安置。(今以钟磬置水中)

  2、设立。(内外多置小门)

  3、购置,添置。(郑人有且置履者。)

  4、放弃。(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5、驿站。

高中文言文于的用法13

  1. 依靠;凭借〖depend on;rely on〗

  谁因谁极。--《诗·佣风·载驰》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

  因人成事者。--《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因缘(凭借;依据)因赃假位(利用贿赂买得官职);因公假私(借公家的名义以谋取私利);因依(倚傍;依托);因附(依附);因国(可以依靠、利用的国家)

  2. 根据,按照

  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汉书.楚元王传》

  3. 通过,特指通过某种关系。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

  因遗策。--汉·贾谊《过秦论》

  因秦宫室,据其府库。--张衡《东京赋》

  4. 又如:因承(承袭,因袭);因习(相沿成习,沿袭);沿袭,承袭〖follow〗

  5. 连接,靠着。〖connect〗

  水边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个。--宋·陆游《城西接待院后竹下作》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宋·苏轼《超然台记》

  6. 顺;顺应〖comply with;conform to;obey〗

  因其固然(因:顺着。固然:本来的样子。指牛的自然结构)。--《庄子·养生主》

  以径寸之木…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因势象形,就着木头的原样来模拟形状。因,就着,顺着。势,形势,这里指材料本身的.形状特征。象,动词,模拟。形,形状)。--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因便(顺便);因风吹火(比喻顺势行事,用力不多)

  7. 相就;趋赴〖go to〗

  其民沓贪而忍,不可因也。--《国语·郑语》

  8. 受。

  奸吏因利,百姓受其蔽。--《后汉书吕强传》

  因 yīn

  9. 趁机。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

高中文言文于的用法14

  1 、会意。字从囗,从大。"大"指事物群体规模、数量的扩大。"囗"指事物的群体规模、数量等要素演变的基本框架。"大"与"囗"联合起来表示"基本框架内的事物群体的规模扩大、数量增长"。

  本义:约束性发展。承袭式发展。

  转义:发展的阶段性前体或原体。

  举例说明:"烟"字从火,从因,因亦声。"火"指"烟"的原体;"因"指对"火"的沿袭。"火"与"因"联合起来表示"火气的扩大和蔓延"。本义:扩大和蔓延了的火气。

  2、【说文】从囗大。会意。【徐锴曰】能大者,众围就之也。"因"的'"囗"类似于"国"、"图"的"囗",边缘、边框的意思。意思大概是把"囗"内因素放大。异体字:囙。会意。意思大概是把局部"囗"出来。比如:因噎废食,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把"噎、人、势"因素放大。

  3、古语"因"与"就"相通,《说文》:因,就也,从口大;'就,高也,从京尤,尤异于凡也'。古训因、就同义。--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4 、佛教重要概念因缘,同本义。

  5 、原因

  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梁书·范缜传》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白居易《有木》诗

  6、 机会

  于今无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因果报应(佛教指物有起因必有结果,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前因后果

高中文言文于的用法15

  1、数目。(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2、若干。(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3、命运。(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4、shǔ,计算。(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不可胜数数九寒天数典忘祖)

  5、shǔ,列举罪状。(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6、shuò,屡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数见不鲜)

  7、cù,密。(数罟不入洿池)

  

  1、连接,连缀。(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2、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

  3、隶属。(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4、掌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5、类。(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6、等、辈。(若属皆且为所虏)

  7、系、是。(查明属实,事属可行)

  

  1、通熟,仔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2、谁,哪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孰与:与比,哪一个更,哪里比得上。(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4、成熟。(寒暑和节,而五谷以孰)

  5、孰若:哪如、哪里比得上

  1、写,记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2、文字。(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3、书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书籍,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5、国书。(拜送书于庭)

  6、书法、字体。(举世唯知其书)

  7、特指《尚书》,泛指一切经书。(《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1、到去。(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女子,出嫁。(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3、顺从,适合。(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4、恰好。(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5、刚才。(适为虞人逐)

  6、同谪,被流放。(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7、流放,贬职。(又以适去,竟不自得)

  

  1、正确,不错,与非相对。(觉今是而昨非是非分明)

  2、以为是。(各行其是)

  3、判断词,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这。(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5、作语助。(唯利是图)

  使

  1、派遣,命令。(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2、使,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3、出使。(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

  4、使唤。(人皆得以隶使之)

  5、使者。(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

  6、使命。(时周瑜受使至番阳)

  7、主使,指使。(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8、假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1、懂得,认识。(相逢何必曾相识)

  2、知识,见识。(鄙夫寡识)

  3、记住。(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1、能承受,胜任,禁得起。(驴不胜怒,蹄之)

  2、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不可胜数美不胜收不胜枚举)

  3、胜利。(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百战百胜)

  4、超过,胜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略胜一筹)

  5、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引人入胜)

  

  1、顺着、沿着。(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2、率领。(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3、规格、标准。(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4、大概;大致。(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

  5、一概;全部。(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6、主将。(将率不能)

  频率、比率。(建始以来,日食地震,以率言之,三倍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