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郑人买履》的原文及其翻译

时间:2023-05-25 11:19:51 玉华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郑人买履》的原文及其翻译(附赏析+教学设计)

  郑人买履,是汉语中一个源自寓言的成语,典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郑人买履》的原文及其翻译,希望大家喜欢!(点击对应目录可以直接查阅哦!)

《郑人买履》的原文及其翻译(附赏析+教学设计)

▼目录▼
【1】作品原文【6】典故故事
【2】译文注释【7】成语寓意
【3】作品赏析【8】教学设计
【4】作品与出处简介【9】教学反思
【5】作者简介【10】读后感

  作品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注释:

  翻译: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注释:

  1、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的人。(定语后置)

  4、先:首先。

  5、度(duó):测量。

  6、而:连词,表示承接。

  7、置:放置,搁在。

  8、之:代词,代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

  10、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11、至:等到,直到。

  12、之:到……去,往

  13、操:携带。

  14、已:已经。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

  17、乃:于是,这才。

  18、持:拿。

  19、度(dù):量好的尺码。

  20、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21、市罢:集市散了。

  22、遂:于是。

  23、曰:说。

  24、宁(nìng):宁可。

  25、无:不。

  26、自信:相信自己。

  27、以:用。

  28、市罢:集市结束。

  29、至之市:等到前往集市。

  30、何不试之以足:之,代词,代指他想买的那个鞋子,是特殊句式中的倒装句,正常语序应该是"何不以足试之?" 意思是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鞋子呢?

  注意字词

  【读音】履:lǚ 边音,第三声

  【读音】度:duó 多音字,第二声

  【读音】宁:nìng 鼻音, 第四声

  【读音】遂:suì 非常用生字,第四声

  返回目录>>>

  作品赏析:

  这是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它既是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故,但它更是一则寓言,主要说的是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这个郑国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成为了笑柄。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只懂死守教条而不懂变通的人,可能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的确是有的。而且并不少。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书本上写到的,他就相信,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书本上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容易碰壁。

  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他们因循守旧,不思变通,最后一事无成。告诫人们对待事物要灵活变通、随机应变,更应该注重客观现实,为人处事要从实际出发。

  作品与出处简介:

  (一)作品介绍:

  《郑人买履》是先秦时代的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作者是战国思想家韩非。

  该寓言讲述了郑国人买鞋子只相信自己测量的尺寸,而不自己试穿大小。讽刺不懂变通、不尊重客观条件的人。

  (二)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谗害,被杀于秦。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他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同时还提出“术”(君主驾驭臣民的手段)和“势”(君主的权力)来和“法”相辅相成。

  作者简介:

  韩非(别名:韩子、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韩釐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学,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非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

  韩非子曾向韩王建议变法,韩王不予采纳,他于是著书十余万言。秦始皇读过他的著作后,想要起用他,于是逼韩王驱逐韩非使其进入秦国。韩非子入秦后,被李斯、姚贾陷害致死。

  韩非著有《韩非子》,他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书由五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辑而成,里面的典故大都出自韩非,除个别文章外,篇名均表示该文主旨。其学说的核心是以君主专制为基础的法、术、势结合思想,秉持进化论的历史观,主张极端的功利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主要是利害关系而仁爱教化辅之,强调以法治国,以利用人,对秦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该书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思想犀利,文字峭刻,逻辑严密,善用寓言,其寓言经整理之后又辑为各种寓言集,如《内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等即是。

  著作中许多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典故故事: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郑国人)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郑国人)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成语寓意:

  郑人买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待事物要会灵活变通、随机应变,不能墨守成规,死守教条,要注重客观现实的事实,为人处事要从实际出发。这个郑国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没买到,成为了笑柄。现实生活中,的确也存在“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人,只懂死守教条而不懂变通,没有头脑思考的人,只会看到事物的片面性。处理具体事情的时候,遵循规范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个处事灵活而内心中正的人,应当破除偏执,遇事思虑周详,拿捏有度。该坚守尺度的时候,便要有择善固执的精神;该随机应变的时候,也要有从善如流的态度。如此方能处事圆融,自在无碍。

  返回目录>>>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这篇寓言,通过描写一个只信尺码,不信任自己的脚的郑人买履而买不到的故事,告知我们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胜利的,全文只有61字,但故事完整而生动,讽喻性强,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值得我们学习。

  2、学生分析

  学生根底不非常好,对学习文言文和审议有难度,要多花时间识记背诵,教师还要多加引导。

  3、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把握重要的词、句,深入领悟这则寓言蕴涵的道理;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通过熟读领悟文章的含义;通过翻译把握重点的词、句;争论课后题目,领悟寓言蕴涵的道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生活、工作中不应迷信教条,要敬重客观实际;培育随情势变化而变更观念和方法的思想。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读课文,依据理解复述课文,明白寓意。

  难点:引导学生从学习审议的感悟和所受到的启发想开去,学以致用。

  5、教学预备

  1)搜集有关寓言的材料,制作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生字词和简介

  6、课时安排:

  一课时

  7、教学流程设计

  一、从平常买鞋的方式导入新课(约2分钟)

  教师活动

  1)提问:我们是怎么买鞋的?

  2)板书课题

  3)利用多媒体,展现古代人几种鞋样。

  学生活动

  1)踊跃举手答复

  2)进入新课学习

  二、检查预习状况(约2分钟)

  教师活动

  1)巡查课堂,检查作业

  2) 教师订正学生的错读误读

  学生活动:

  1)把作业摆在课桌上待教师检查

  2)一个学生上黑板完成作业。

  三、了解寓言(约1分钟)

  多媒体展现有关寓言学问。

  四、指导阅读,了解文章(约8分钟)

  教师活动:

  1)教师放录音

  2)请同学跟着教师读课文。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答复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

  学生活动:

  1)仔细听读

  2)乐观朗读,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答复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

  五、指导帮忙,复述课文(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1)让同学们翻译课文

  2)请四个同学复述课文

  学生活动:

  1)同桌合作,翻译课文。

  2)小组争论,怎样复述课文。

  六、理清挨次,探究寓意(约24分钟)

  教师活动:

  1) 这则寓言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请找出大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放课件制作的动画,导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3)你觉得郑人买履中买鞋人可笑之处是什么?

  学生活动:

  1)分组争论,答复:

  起因:把尺码放在家中

  经过:发觉忘带尺码,回家取。

  结果:集市散了,没买到鞋。

  2)思索、踊跃发言,答复自己的感受。

  8、布置作业:(在黑板展现)

  9、板书设计:

  郑人买履

  第一层:郑人给自己买鞋,忘带尺码,结果没买到。

  其次层:通过人物对话,提示郑人固执己见。

  寓意:故事告知我们,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胜利的。

  《郑人买履》教学反思:

  对于《郑人买履》,由于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我本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在熟读之后参考注释进行复述,再抓住重点语句想象其情境,入境悟道,体会古文包蕴的道理,实现对古人进行客观评价,落实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上,我采用课件辅助教学,这样的好处是既可以节约上课的时间,又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我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条件。教学下来,我认真进行了反思,具体如下:

  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的设计关注到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要求,不高、不低、不空。从“读准、读通”到“读懂”,再到“悟寓意”,最后到拓展延伸,环环相扣,螺旋上升,实现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教育的最佳结合。

  二、重点引领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

  这过程中教师进行适时适当的引领和点拨,让学生读准、读通、读懂古文。目的是让学生既“学会”又“会“会学”。课堂上先放手让学生的自学,再让学生提出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我才进一步进行指点。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把时间和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旨在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具体体现在“读准、读懂、悟理”三个教学环节中,我都要问问学生:“你认为哪些句子不容易读好?读时注意些什么?”、“你觉得哪句话不好理解?”、“从这则寓言想开去,你认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在自主学习前提下,开展合作学习,实现资源共享,生生相互促进、提高。

  三、由文本走向生活

  陶行知早就提出:“生活即是教育”。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在课内,得结于课外。我在让学生深入理解郑人死板,顽固的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引申到生活中去,领悟其中包蕴的道理:“做事要灵活变通,具体情况下采用具体办法”,让学生多发现生活中类似的人或事情,并引以为戒,由此让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堂课中也有一些不足:

  1、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方面不够。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瑰宝。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传统的民族美德等无不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因而学习文言文,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阶段选编这四篇文言文(第十一册两篇,第十二册两篇),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初步感受古文遣词造句的凝炼,精要之处。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初中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文言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读得拗口,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们感到古文的“易”、“趣”、“活”,这将会极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今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要给予充分的关注。

  2、朗读训练

  朗读很重要,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文。加强朗读,在新课标上已明确指出,文言文的朗读最容易破句,所以要在重音、停顿、语速、语气等方面加以指导。课上我虽然组织学生多次多形式的朗读,但也忽略了一些基础差学生的朗读训练。

  3、教师的语言要求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教师用语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尤其是在提出问题或总结时语言要精练明了,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的课堂语言要进一步锤炼。

  《郑人买履》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则寓言,叫作《郑人买履》。里面说有一个郑国人要买一双新鞋,于是他先在自己的家里量好了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等到去集市上买鞋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忘了带尺码来。看着手中的鞋子,他遗憾的说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又急急回去取尺码。可是等到他取得尺码,再度返回的时候,集市早已散了,自然,他也没能买到新鞋子。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 他说:“我只能相信尺码,脚却是不敢相信的”。

  看完后,对于固执的郑人,你会是一笑而过吗?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做事不能拘泥于形式,要注重实际,不要恪守成规、死守教条,要灵活且懂得变通。

  其实,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还有这样的“郑人”。譬如说我吧:老师为了让我们从小培养好的书写习惯,规定我们不得用水芯笔写作业,只能用钢笔。可是有一天晚上,我忽然发现书包里没有了一支能用的笔——在我的摧残下,它们都不能为我服务了。这时,时间已经较晚了,妈妈拿出了一只水芯笔,要我今晚先这样用着。可是,我坚决不同意,摆出一副没有钢笔就不写作业的样子。妈妈气极了“这么晚了我上哪儿去给你买?放学那么早,为什么都没听你说起?你再这样我就要打人了啊!”虽然害怕挨打,可我还是坐那儿不动。最后,妈妈没有法子,只得给姚老师打电话,最后在老师的圣旨下,我才接过水芯笔开始今天的作业。

  像这样的一些事,还有很多。妈妈说:我就是那个郑人!就是一头不知变通的牛!

  我们有很多东西需要坚守,但是,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却需要做到灵活机变,以其更好的完成自己的目标。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能够更好地体会、运用这些,不再做那个固执、别扭的“郑人”。

  返回目录>>>

【《郑人买履》的原文及其翻译】相关文章:

《郑人买履》的原文及其出处08-07

《郑人买履》原文及翻译04-04

《郑人买履》原文翻译07-25

郑人买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03-16

《红豆》原文及其翻译03-14

关雎的原文及其翻译04-01

《鹿柴》的原文及其翻译10-20

《咏柳》的原文及其翻译03-21

《爱莲说》原文及其翻译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