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和凝《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译文及鉴赏

时间:2023-04-23 08:34:13 泽彪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和凝《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译文及鉴赏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和凝《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译文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

  五代:和凝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

  译文

  竹林里传来阵阵风声,月光悄悄地溜进闺门。她面对云屏,调试秦筝。轻轻地拨弄筝弦,恐难听见那马儿的嘶叫。她含恨娇媚地独自言语:只怪我呀只怪我,今晚相约的时间太迟了!

  注释

  江城子:调牌名。又名《江神子》、《村意远》、《水晶帘》。唐为单调,宋有双词体出现。此词单词8句,35字,1、2、3、5、8句押平韵。

  竹里风生:风吹竹丛,竹叶瑟瑟有声。月上门:月亮初生,照上门楣。

  理:温习,重复地弹奏。秦筝:即筝,原出于秦地。

  云屏:用云母装饰的屏风,一说指上有云彩图饰的屏风。

  朱弦:用熟丝制的琴弦。

  恐:担心。马嘶声:情郎来到时的马叫声。

  含恨含娇:带着怨恨和娇嗔。

  太迟生:即太迟,意谓时间过得太慢。生:语尾助词,无意。

  赏析

  不同作家的笔下,对爱情的描写却纷呈着不同的光彩,从而使这一道不尽说不完的相同主题,具有永不衰竭的魅力。和凝的这首《江城子》,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描绘了一个初恋的女子在约会时,等待情人到来的焦灼情态。笔法细腻,体贴入微,十分生动。

  “竹里风生月上门”,词的起句先描绘出主人公约会的环境和时间。夜幕降临,微风从屋外的竹林吹过,送来阵阵清香的气息,竹叶“沙沙”作晌,更衬托出周围环境的幽静,圆圆的月亮从东边的天际缓缓升起,偷偷地爬上门楣,透过绣帘,似在窥探女主人公的芳姿。这里作者用“生”和“上”二字,来分别修饰“风”和“月”,使这幽静的画面产生了动态之感,从而也使幽会的场面更加动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样的良辰美景,女主人公早已沉浸在如痴如迷的向往之中了。

  “理秦筝,对云屏”,此句由屋外环境的描写转入屋内主人公的刻画。她情意绵绵,如痴如醉,热切地盼望着情人的到来,但是,毕竟时间还早,离约会的时刻还有一段时光,枯坐等待,反而更加焦急,所以只好拿出秦筝对着云屏弹奏起来,把思念和焦虑排遣在筝声之中。作者这里不直按说出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深,而是用“理”和“对”这两个动作来展示她的心态,显得含蓄委婉,但又耐人寻味。读者仿佛从那缠绵悄l恻的筝声中,感受到主人公那因热切的向往而不能平静的情态。

  “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这一句真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它把女主人急切盼望与情人相会的神情意态刻画得维妙维肖。主人公弹起秦筝,本来是要消磨时光,但她时时刻刻却想着情人的到来,所以在阵阵如怨如艾的筝声中,她时时留意于“筝外之音”。忽然她感到了马的嘶鸣声,莫非是情郎骑马而来?但夹杂着筝声,那嘶鸣声似有似无,若隐若现,因此她不由爵下意识地放轻手法,仔细谛听辨别,慢慢地不知不觉停止了弹奏。作者用一个“轻”字把主人公凝神谛听辨别的神态反映了出来,用一个“恐”字则把她既欲弹筝,又怕筝声淹没马嘶声的矛盾心态细腻而又逼真地刻画出来。至此,我们不能不叹服作者体贴之细致,描罄之传神,手法之高超了。

  词的最后两句“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在对主人公形象的刻画上更进了一步,同时也将主人公的思恋之情推向顶峰。她停止了弹奏,仔细地谛听,原来那马的嘶鸣声只不过是自己的错觉,一般怨艾之情便油然而生:难道他失信负约,今晚不来了?可是转眼一想,现在还没有到约会的时刻呢,不由得又对自己的过于心急和多余的想法感到好笑。“含恨含娇”四字,把一个既痴情又娇羞的初恋女子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最后一“今夜约,太迟生!”以主人公自怨自艾、似怨似嘲的语气作结,机趣横生,使全词显得十分活脱生动。江尚质说:“《花间》词状物描情,每多意态”(《古今词话》卷下引),这个结尾,就是如此。

  这首词语言平易流畅,无一难字奇字,但却极富情韵。作者善于通过细节的描摹来刻画主人公细腻的心理情态,使主人公的形象宛在目前。全词情真意切,生动感人,委婉细腻,在描写爱情的作品中,是很有特色的佳作。

  创作背景

  和凝于后梁末帝贞明二年(916)登进士第。当时的郓州节度使贺瑰了解到和凝与自己是同乡时,便聘他为府中从事。或在这期间他作了五首《江城子》以叙一段男女恋情,而其本事不明。这首词为其中第二首。

  作者简介

  和凝(898年—955年),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省东平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宰相、文学家、法医学家。

  和凝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登进士第,进入宣义军节度使贺瑰幕府,后又在郓、邓、洋三州幕府任从事。后唐明宗天成年间调入中央任职,此后历仕后唐、后晋、辽、后汉、后周等朝,在后晋时担任过六年宰相(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受封鲁国公,最终官至太子太傅,于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追赠侍中。

  和凝喜爱文学,长于短歌艳曲,其词作被王国维辑为《红叶稿》。诗有宫词百首等。又曾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有《疑狱集》两卷,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案例选编。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和凝是唐高宗时监察御史和逢尧的九世孙,但家族自和逢尧以后逐渐远离仕途。和凝的父亲和矩就不读书,但仍然尊重士人,遇到士人都会倾尽家财来接待。和凝自幼聪颖,具有秀丽清奇的风采,并且自幼读书,一看书就通晓其大义,于贞明三年(917年)登进士第。

  后梁宣义军(滑州)节度使贺瑰了解到和凝与自己是同乡时,便聘他为府中从事。和凝在郓州府中从事时,正赶上贞明四年(918年)梁晋胡柳陂之战,和凝所在部贺瑰加入了战斗序列。梁军受到前后两面夹击后,随即大溃。贺瑰在护兵的保护下,冲出重围逃跑。晋军在后面追赶,就在快要逃到濮州(今河南范县濮城镇)时,跟随贺瑰的士兵全都跑光了,只剩下和凝一人紧跟不舍,贺瑰让他快跑,和凝哭着说:“男子汉受到别人知遇,遇到危难却不回报,这不是我素来的志向,只是恨我没有死的地方!”突然一个骑士朝贺瑰追来,和凝引弓射死敌兵,救了贺瑰一命。贺瑰认为和凝文武双全又有志气,前途远大,突围后嘱咐诸子谨慎侍奉和凝,并将女儿嫁给和凝,和凝的声望也日益隆盛。

  贞明五年(919年)八月贺瑰病死,和凝在此后的几年里又历任郓、邓(今河南邓州)、洋(今陕西洋县)三府从事。[3]

  入仕中央

  后唐明宗天成年间,和凝被调入中央任职,拜为殿中侍御史。后历任刑部、礼部员外郎,主客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主客郎中,后又权知贡举,主持科举考试。当时春闱开科取士放榜时,往往设荆棘于贡院大门以及关闭贡院门,以防有人落榜后闹事,和凝则反其道而行之,撤除荆棘,开启院门,反而无人闹事,这是因为他主持的科举考试公平公正、令人心服。因此,他录取了包括名臣范质在内的许多人才,时人誉为“得人”,亦由此得到后唐明宗的器重。

  后唐末帝即位后,和凝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清泰二年(935年)十二月兼任工部侍郎。翌年后晋灭后唐,和凝又出仕后晋,并且平步青云。天福二年(937年)二月改任礼部侍郎,仍充翰林学士,六月升任端明殿学士,仍任礼部侍郎。

  天福三年(938年)正月兼判度支,十一月从礼部调至户部,仍任侍郎。[7]同年奉命作《圣德神功碑》献给辽朝。

  天福四年(939年)四月,后晋废端明殿学士,和凝遂改任翰林学士承旨。在此期间,后晋高祖石敬瑭多次召见和凝,询问时事,和凝的回答都令石敬瑭十分满意。

  任职宰辅

  天福四年(939年)九月,和凝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正式拜相。

  天福六年(941年),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密谋反叛,邺都留守刘知远在开封,泰宁节度使桑维翰建议石敬瑭巡幸邺都,以防安重荣夺取。八月初五日,石敬瑭离开开封,前赴邺都,命郑王石重贵留守开封。和凝注意到驻守襄阳的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也有反叛之心,便在石敬瑭临行前进言:“御驾离开宫阙,安从进一旦叛逆,如何对待?”石敬瑭问他有何办法,和凝建议给石重贵留下数十道空白宣敕,安从进一旦反叛,就马上填写将校姓名,以便迅速镇压。十一月,安从进果然反叛,进攻邓、唐二州,石重贵马上调兵遣将,得以击退叛军,时人评价此乱的迅速平息“由凝之力也”。

  天福七年(943年)六月,石敬瑭驾崩,和凝负责撰写其谥册、哀册文。石敬瑭之侄石重贵继位,加授和凝右仆射。

  开运元年(944年)七月,和凝受封鲁国公。翌年八月罢相,守右仆射。不久后转任左仆射。

  晚年去世

  开运四年(947年)正月,辽灭后晋。二月,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拜和凝为宰相,以左仆射兼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四月,后汉皇帝刘知远驱逐耶律德光。和凝与冯道、李崧等宰相被辽将麻荅裹挟北上,途中和凝改任辽朝判集贤一职。八月,和凝等人在恒州被后汉军队救出,九月回到开封,被刘知远任命为太子太保,退居闲职。

  广顺元年(951年),后周建立,和凝任太子太傅。

  显德二年七月初二日(955年7月23日),和凝因背疽发作而在家中去世,享年五十八岁。周世宗辍朝两日,追赠和凝为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