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送张秀才从军》原文及注释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送张秀才从军》原文及注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作品介绍】
《送张秀才从军》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76卷第22首。
【原文】
送张秀才从军
作者:唐·李白
六驳食猛虎,耻从驽马群。
一朝长鸣去,矫若龙行云。
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
周粟犹不顾,齐珪安肯分。
抱剑辞高堂,将投崔冠军。
长策扫河洛,宁亲归汝坟。
当令千古后,麟阁著奇勋。
【注释】
①驳:兽名,《尔雅·释畜》:“驳如马,倨牙,食虎豹。”
②矫:高举。
③周粟:用伯夷、叔齐事。
④“齐珪”句:用鲁仲连事。
⑤霍冠军:指西汉名将霍去病,他曾被封为冠军侯。此处借指唐军将领。“霍”原作“崔”,据王琦本改。
⑥汝坟:汝水之滨。
【译文】
吉祥的六驳猛兽能食猛虎,怎么甘愿与驽马为群呢?
你今朝长鸣而去,矫若飞龙行云。
壮士你胸怀远大的志向与方略,立志拯救国难。
你具有不食周粟的隐士风范,视功名利禄为浮云。
抱剑辞别高堂父母,将要投奔崔将军。
用你的策略横扫河洛的安禄山叛军,再回故乡省亲。
应当留名千古,麒麟阁上著奇勋。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的李白的诗全集栏目。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送张秀才从军》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对其赏析如下:
1. 整体意境与主题:
豪情壮志: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壮士投身报国的豪情,整体意境雄浑壮阔、充满力量。它塑造了一位胸怀远大志向、英勇无畏、立志报国的张秀才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其的钦佩与赞赏,也反映出李白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渴望国家安定、人才辈出的心愿。
2. 具体诗句分析:
首联“六驳食猛虎,耻从驽马群”:
意象运用:诗中提到的“六驳”是传说中的神奇猛兽,能食虎豹,以此来比喻张秀才。这种猛兽的意象,突出了张秀才的非凡勇气和强大能力,他如同六驳一般,有着超越常人的实力。
表达的情感和态度:“耻从驽马群”则表明张秀才不屑与平庸之辈为伍,有着强烈的自尊和自信,不愿屈就于平凡的环境,展现出其高远的志向和独立的品格。
颔联“一朝长鸣去,矫若龙行云”:
动态描写: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张秀才一旦决定从军,行动的果敢和气势的磅礴。“长鸣去”表示其毅然决然的态度,“矫若龙行云”则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张秀才的行动姿态比作飞龙在云间穿梭,形象地表现出他的英勇和不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震撼。
颈联“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
志向阐述:此联进一步阐述了张秀才的远大志向,他心怀天下,有着高远的战略眼光和拯救世道的宏大抱负。这不仅体现了张秀才的高尚品质,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有志之士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精神品质的强调:这种志向和抱负是古代仁人志士所追求的,李白通过对张秀才的描写,表达了对这种精神品质的赞美和推崇。
“周粟犹不顾,齐珪安肯分”:
用典深意:这里运用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和鲁仲连不受封赏的典故。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体现了他们对气节的坚守;鲁仲连不受封赏,展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轻视。张秀才如同他们一样,有着高尚的气节和淡泊名利的品质,不贪图荣华富贵,只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尾联“抱剑辞高堂,将投崔冠军。长策扫河洛,宁亲归汝坟。当令千古后,麟阁著奇勋”:
行动与期望:张秀才抱剑辞别父母,投身军旅,准备跟随崔冠军(这里的“崔冠军”可能是借指某位杰出的将领)去征战。“长策扫河洛”表达了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扫除河洛地区的敌人,为国家的安定和统一贡献力量。“宁亲归汝坟”则体现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和孝心,希望在功成名就后能够回到家乡,祭奠祖先。
对未来的展望:最后“当令千古后,麟阁著奇勋”,诗人对张秀才的未来充满了期待,相信他能够建立奇功,名垂千古,在麒麟阁上留下辉煌的功绩。这既是对张秀才的鼓励和祝福,也是对所有有志之士的激励。
3. 艺术特色:
修辞手法丰富:诗歌运用了比喻、用典等修辞手法。如将张秀才比作六驳、飞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他的英勇和不凡;用伯夷、叔齐和鲁仲连的典故,深化了张秀才的精神品质,使诗歌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语言豪迈奔放:李白的诗歌语言一向豪迈奔放,这首诗也不例外。诗句用词雄浑有力,如“食猛虎”“长鸣去”“扫河洛”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和豪情壮志。
总的来说,《送张秀才从军》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送别诗,通过对张秀才的赞美和鼓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有志之士的敬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送张秀才从军》原文及注释】相关文章:
《十五从军征》原文、注释、译文、赏析05-07
《从军有苦乐行》古诗原文及注释12-05
《咏雪赠张籍》唐诗原文及注释11-04
《送韦评事》古诗原文及注释12-14
《送麹十少府》唐诗原文及注释02-10
《送储邕之武昌》唐诗原文及注释08-04
唐代诗人张籍《江南曲》原文、译文及注释04-26
李白《赠张公洲革处士》唐诗原文及注释01-02
叶公好龙原文及注释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