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儿不畏虎的原文及译文

时间:2023-07-21 11:10:43 芊喜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儿不畏虎的原文及译文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儿不畏虎的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小儿不畏虎

  宋代:苏轼

  有妇人昼日置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噫,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译文

  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了下来,妇人慌忙地潜入水里来躲避老虎,两个小孩还是像刚才一样在沙滩上玩耍。老虎仔细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来触碰他们,希望让其中一个能够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很天真,最终还是不知道害怕,最后,老虎终于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先要对人施加威风来吓唬人;可是(对于)不害怕的人,它的威风也就没有施展的地方!

  寓意

  1、面对困难我们要无所畏惧,勇于面对。

  2、无知者无畏。

  3、初生牛犊不怕虎。

  4、望而生畏只会自伤锐气,而无所畏惧就会成功有望。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苏洵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再中制科。为凤翔府签书判官,召试得直史馆,摄开封府推官。神宗熙宁中上书论王安石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中,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后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哲宗即位,起知登州,累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轼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轼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召为翰林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后以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出知定州,后贬惠州。绍圣中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徽宗立,元符三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寻病逝常州。谥文忠。所作诗文清新畅达,作词豪放,开拓内容,突破绮靡词风,工书善画。有《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

  注释

  1、浣衣:洗衣服。

  2、自若:神情不紧张。

  3、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

  4、意虎之食人意:估计。

  5、虎熟视久之熟:仔细。

  6、至以首抵触首:头。

  7、虎亦寻卒去卒:最终。寻:副词,随即,不久。去:离开

  8、仓皇:匆忙而慌张。

  9、惧:害怕。

  10、被:施加,给加上。

  11、意:估计,推断。

  12、置:安放。

  14、驰:向往。这里指:老虎从山上(往沙滩)跑下来。

  15、避:躲避

  16、痴:此指无知识。

  17、昼日:白天

  道理

  1、人对人倒常常是这样的。最终还是要凭实力决定一切的。

  2、有时候知道的东西多了,成熟了,反而唯唯诺诺,害怕很多事情,没有勇气了,其实是赞赏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的。

  3、小儿因“痴”不畏虎,“虎亦寻卒去”。这样的稀奇事引起作者思考。他获得的结论是:“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从这一启示说开去,对所有的艰难困苦,挫折磨练,不也应该如此认识吗?望而生畏,自伤锐气;无所畏惧,成功有望。

【小儿不畏虎的原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小儿不畏虎的文言文翻译合集03-18

《楚辞》原文及译文11-01

刻舟求剑原文及译文07-11

《过秦论》原文及译文08-17

《岁暮》原文及译文11-09

《氓》的原文及译文03-15

《刻舟求剑》原文及译文04-07

《两小儿辩日》译文及注释04-14

小儿垂钓古诗原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