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化子岗》唐诗鉴赏

时间:2023-07-26 15:40:55 炜亮 唐诗三百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化子岗》唐诗鉴赏

  《华子冈》是唐代诗人裴迪创作的五言绝句。全诗描写了华子冈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此地美景的流连之情。该诗于简单勾勒中尽显隐居山林的静谧,给人身临其境之感,韵味丰富,情趣盎然。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子岗》唐诗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子岗》唐诗鉴赏

  裴迪——《化子岗》

  【年代】:唐

  【作者】:裴迪——《化子岗》

  【内容】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赏析】:

  裴迪是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之一,是王维最好的朋友。后来,王维隐居于蓝田(今属陕西)辋川,与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辋川别墅有华子岗、竹里馆、鹿柴等名胜多处,王维与裴迪各赋五言绝句二十首,互为唱和,以歌咏其优美景色。《华子岗》即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诗人以“还家”为线索,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落日、松风、草露、云光、山翠这些分散的景物,有机地联缀成一幅有声有色、动静相宜的艺术画面,着墨不多,而极富神韵。诗的前两句写落日、松风和草露,连用两个动词,一“起”一“落”,把夕阳西下、晚风初起的薄暮景色,勾画得十分鲜明,使读者仿佛看到夕阳倚着远山慢慢西沉的景象,听见晚风掠过松林的飒飒声,初步领略这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还家”与“日落”相应,不仅点出了诗人已游览多时,而且也画出了作者游兴未尽、漫步下岗的悠然自得的形象。以下,随着作者“还家”的足迹,进一步展示了华子岗的优美景色。深山高岗之上,本是云遮雾绕,水气蒙蒙,春夏季节尤其如此。但现在是天高气爽的秋日(王维同时写的《华子岗》有云:“连山复秋色”),又加上松风吹拂,落日照射,水气蒸发很快,那青草上的露水早已挥发殆尽了,故说“草露晞”。诗人脚踩在这些干了的山草之上,感到特别轻柔细软,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后两句写云光、山翠。云光,指落日的余晖。“侵”,有逐渐浸染之意。“云光侵履迹”,不仅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落照下一步步下行的生动情景,也写出了夕阳余晖逐渐消散的过程,引导读者去想象那苍翠的松林在余晖点染下富于变化的奇景。可谓“一字落下,境界全出”。如果换成“映”、“照”等字,那就缺乏韵味了。“山翠”,指苍翠欲滴的山色。用一“拂”字,增强了动感,使人想见那山色是如何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这“侵”和“拂”都可说是“活字”,使句子活了,全诗活了,云光山色也都获得了生命。它们追逐着诗人的足迹,轻拂着诗人的衣衫,表现了对诗人眷恋不舍的深情。而这,正折射出作者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使诗人对华子岗的美好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

  作者并没有工细地刻镂华子岗的景物,而是着重从听觉、视觉、触觉几方面去摄取最能表现自己情趣的景象,把感情融入到景色之中,笔墨疏淡,蕴含丰富,具有一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神韵。王士祯说,王、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带经堂诗话》)。所谓“入禅”,也是指自然,有天趣,有神韵。这首《华子岗》正代表了辋川绝句的共同风格。

  作者简介

  裴迪是长安人。裴姓北朝时原为河东显姓,其郡望在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但自北周之后,裴姓主支逐渐迁入关中。唐代有名的姓氏宗族专家柳芳尝说:"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把裴姓与韦、杜等同列为关中"郡姓"。安史乱前,裴迪曾任尚书省郎,乱后曾任蜀州(今四川成都)刺史,其他仕历不详。玄宗开元末,裴迪隐于终南山,与王维、崔兴宗、祖咏、储光羲、卢象、綦毋潜等交游,以上数人即构成了盛唐时重要诗派——山水田园派。裴迪与王维交往最密切,二人唱酬之作甚多,王维散文名篇《山中与裴秀才书》就是写给他的。王维居于蓝田辋川,他以辋川二十处名胜为题,写五言绝句二十首,裴迪一一和之。这些诗由王维编集作序,题为《辋川集》,今仍行于世。

  创作背景

  裴迪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主要诗人之一,早年与王维、崔兴宗等隐居终南山,互相倡和。后王维得辋川别墅,裴迪成为座上常客,“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旧唐书·王维传》)。宾主咏辋川二十景,各成绝句二十首,这就是著名的《辋川集》。《华子冈》就是其中的一篇。

【《化子岗》唐诗鉴赏】相关文章:

唐诗鉴赏论文09-29

《山中》唐诗鉴赏04-28

《渔翁》唐诗鉴赏08-28

唐诗词诗歌鉴赏11-12

唐诗宋词鉴赏11-24

《浪淘沙》唐诗鉴赏11-23

《幼女词》唐诗鉴赏04-28

《客中行》唐诗鉴赏11-28

《题红叶》的唐诗鉴赏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