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赠郑谠处士》唐诗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赠郑谠处士》唐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作品介绍:
《赠郑谠处士》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40卷第136首。
原文:
赠郑谠处士
作者:唐·李商隐
浪迹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
寒归山观随棋局,暖入汀洲逐钓轮。
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莼。
相逢一笑怜疏放,他日扁舟有故人。
注释:
①此诗张采田《玉必生年谱会笺》系大中十一年游江东时。
②《维摩经》:“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又《颜氏家训》亦有“吾今羁旅,身若浮云”之语。二句均指郑而言。
③钓轮:钓鱼之具,在鱼竿末端安轮以绕钓丝。轮,全诗校:“一作纶。”
④《晋书·张翰传》载,翰吴人,为齐王冏大司马东曹掾,因见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⑤《搜神记》载左慈少有神道,在曹操座求铜盘贮水,钓于盘中,引一鲈鱼出,操曰:“今既得鲈,恨无蜀中姜耳。”慈亦顷刻致之。《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翻译:
面对这辽阔的天地,人总感到自己的渺小,就如蓬草般随风飘摇。
虽然你一生恪守儒家的仁义道德,但命运多舛,你也只能独自隐居在江边。
你的风采才华本应得到朝廷的赏识,但可惜你却一直未能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
自古以来,贤士的遭遇总是这样坎坷,但我仍期待你能有朝一日实现自己的抱负。
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赠给郑谠处士的,表达了对郑谠处士才华的赞赏和对他命运不济的同情。
首联“傲士偃蹇卿相门,长揖山岳心所亲。”杜牧用“傲士”来称赞郑谠处士的品格,他独立于权贵之门,不为名利所动,显示出他高尚的人格。他亲近的是大自然的山岳,而不是人间的权贵,这显示出他的高洁与超脱。
颔联“九天回日无高咏,十载穷愁有苦辛。”杜牧在此感叹郑谠处士虽有才华,但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和机遇。即使太阳从九天之上回归,也未能照亮他的前程,反而让他陷入了十年的穷困与忧愁之中。这里的“九天回日”是一种象征,代表着朝廷或权贵的赏识与提拔,但郑谠并未得到这样的机会。
颈联“匣中宝剑时频吼,袖里金锤重有文。”这里杜牧用宝剑和金锤作为比喻,形容郑谠处士的才华与志向。宝剑时常发出吼声,象征着郑谠内心的激昂与不平;金锤上刻有文字,代表着他的学识与修养。然而,这样的才华与志向并未得到应有的展现与认可。
尾联“自古英豪有沈沦,由来才命两相妨。”杜牧在诗的结尾处表达了对郑谠命运的同情与感慨。他认为自古以来,许多英豪都遭遇过沉沦与坎坷,才华与命运往往是相互妨碍的。这既是对郑谠的安慰,也是对所有怀才不遇者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描述郑谠处士的品格、才华与命运,表达了对他的赞赏与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的忽视与埋没。杜牧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情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处士形象,引人深思。
【《赠郑谠处士》唐诗】相关文章:
《赠卫八处士》唐诗赏析10-27
李白《赠张公洲革处士》唐诗原文及注释01-02
《赠柳》唐诗赏析08-28
《代赠》唐诗赏析08-25
赠卫八处士诗词01-01
《赠郑兵曹》古诗赏析03-19
古诗《赠卫八处士》的详解09-14
赠卫八处士古诗翻译及赏析11-30
古诗《赠卫八处士》全诗欣赏07-21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李白唐诗赏析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