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堂结习自无始》唐诗赏析
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
清冷焚众香,微妙歌法言。
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
【前言】
《净土堂》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组诗《巽公院五咏》中的第一首诗。此诗主要描写龙兴寺净土堂做佛事的情景。
⑴净土:佛教谓庄严洁净、无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之极乐世界。此诗是组诗《巽公院五咏》的第一首。《巽公院五咏》包括五首小诗,都是写龙兴寺里的有关事物和景色。
⑵结习:《维摩诘经》(大乘佛教经典)说:“维摩诘室,天女以花散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尔时天女问舍利佛:‘何故去华?’答曰:‘结习未尽,花著生耳;结习尽者,花不著也。’”沈约《内典序》:“结习纷纶,一随理悟。”佛教谓人世嗜欲诸烦恼。无始:《胜鬘(mán)经》说:“摄论云:无始即是显因也。若有始则无因,以有始则有初,初则无因;以其无始则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显佛法是因缘义。”佛教谓世间一切,若从生、若法,皆无有始也。
⑶沦溺:论落沉没。苦:《佛地经》说:“逼恼身心名苦。”
⑷三室门,即三解脱门。《智度论》卷十九:“子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转为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又:“涅盘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行此法得解脱,到无余涅盘,以是故名解脱门。
⑸ 清泠:泠,轻妙。
⑹歌法言:指诵唱佛经。
⑺稽首:旧时跪拜礼。头至手,而手至地。导师:《维摩诘经》注:“菩萨如来,通名导师。”佛、菩萨,唱导之师,皆可称导师。
⑻超遥:遥远貌。阮籍《请思赋》:“超遥茫渺,不能究其所在。”尘昏:左思《吴都赋》:“红尘昼昏。”
【翻译】
人的结习从无开始,沦落沉溺穷尽了苦难之源。轮回成为今世的人形时,才彻悟三种解脱的空门。华堂中开辟一块洁净的地域,佛的图像清晰而且细微。堂中焚烧清泠的檀香,诵唱着微妙的佛经。我叩首拜谢唱经的法师,遥遥地忏悔在红尘中的昏聩。
【鉴赏】
柳宗元初贬永州,住龙兴寺,曾与和尚交往,探讨佛理。龙兴寺旧址在潇水东岸,永州芝山城南太平门内。当年寺里有和尚重巽,即巽公,是湛然的再传弟子,与柳交往颇深。故柳有《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并作《永州龙兴寺西轩记》赠巽上人。组诗《巽公院五咏》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写的是龙兴寺里有关事物和景色。
柳宗元在《永州龙兴寺修净土院记》记载:龙兴寺里,有前刺史李承咥和僧人法林设置的净土堂,他们常在这里做法事。到如今已经二十多年了,净土堂的房屋损毁,佛像开裂崩塌。巽上人住在这儿,开始对此进行整理修复。刺史冯叙捐资修了大门,柳宗元则助修了回廊,使之焕然一新。巽上人,是已经修炼到了最高境界,理解最深教义的高僧。《净土堂》记述重修净土院后佛堂修饰一新及诗人参与佛事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崇佛的心态。
前四句为第一层:“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以议论开始,直接切题,从人生的.苦难轮回中领悟到三种解脱的空门,即“我空、法空、空空”的佛道。二至八句为第二层:“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清冷焚众香,微妙歌法言。”细腻地描绘了在净土堂做佛事的情景:华堂的净土,清晰的佛像,焚烧的檀香,诵唱的佛经,历历在目,声声入耳。结尾两句“稽首媿导师,超遥谢尘昏”,诗人叩首拜谢唱经的法师,遥遥地向他忏悔自己在红尘中的昏聩。他要抛弃人世欲望的种种烦恼,向往不生不死的涅盘之门;诗人还相信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可见他受佛教的影响已到了执迷的程度。
【《净土堂结习自无始》唐诗赏析】相关文章:
唐诗赏析: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04-13
唐诗《野望》 赏析06-06
《西山》唐诗赏析06-26
《堂堂》唐诗赏析06-23
《野菊》唐诗赏析06-15
《春晓》唐诗赏析05-27
唐诗《落花》赏析05-24
《寒食》唐诗赏析05-23
《述怀》唐诗赏析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