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国第一女诗人是谁

时间:2022-09-09 04:33:30 诗人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第一女诗人是谁

  中国第一女诗人是谁?想不想听听这位女诗人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第一女诗人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她一生颠沛流离,希望与绝望交织;她满身才华横溢,诗歌与音律相伴。

  她是蔡琰,字文姬,东汉大儒蔡邕之女,建安时期著名才女,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

  东汉政治风云莫测,时局混乱,外戚当权。蔡邕忠心进谏,劝说削弱外戚之权,却被外戚陷害。在好友的说情下,蔡邕免于一死,贬黜至边疆。

  蔡文姬自幼便随父流亡五原,远离故土,漂泊异域,这是她一生动荡的起点。

  兴平二年,羌胡南下掠夺,关中生灵涂炭。匈奴左贤王早就听闻文姬才貌双全,便派人将文姬掳走,带回关外。

  一转眼,眼前景色由碧绿变为苍黄,文姬也由汉人沦为俘虏。

  语言不通,她无法言说内心的孤苦;饮食不适应,她体质越来越弱;思乡心切,她终日郁郁寡欢。

  《后汉书列女传》记载:“为胡骑所获,莫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

  文姬嫁给了左贤王,生了两个儿子,在北方呼啸、风沙漫卷的异域,对孩子的爱与担忧,是支撑文姬的力量源泉。

  文姬常常在北风中,向中原的方向远望,在漫天的黄沙里,回忆故国的乐曲与旋律,思念家乡的景色和亲人。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

  她的琴声里,每一个音符都是哀怨,她的歌声里,每一个文字都是苦楚。只有看见孩子日益成长,听到孩子稚气地唤着自己,文姬才微微感受到岁月的眷顾。

  建安十一年,曹操得知文姬被匈奴掳去,立即派使者董祀赎回文姬。

  一方面,曹操怜惜一代佳人身落异域,另一方面,爱乐如曹操,一直心心念念蔡邕的几千册古乐藏书。

  匈奴自是不肯将文姬归汉,看到左贤王蛮横地拒绝曹操的请求。董祀便告诉他,匈奴的单于呼厨泉现在还身在邺城。左贤王迫于单于的人身安全,才忍痛同意文姬归汉。经过双方商榷后,左贤王终于给出条件。除了奉上大量金银,最苛刻的一条便是将两个孩子留下。

  一方面是故土,一方面是骨肉,文姬陷入两难。

  她日夜思念的故乡终于向她伸出援手,她想抓住这只手,就必须要放下手中牵着的孩子。文姬用手揪着眉心,坐在床前,陷入从所未有的痛苦中。年幼的孩子听说了母亲要离开的消息,跌跌撞撞地跑过来,用手勾住母亲的脖子,泪水涟涟地仰头,问妈妈要去哪里。

  文姬知道,如果选择了离开胡地,便再也没有回来的可能,也意味着,再也没有与孩子亲近的机会。

  在这艰难的处境下,文姬最终选择跟随使者回国。“文姬归汉”与“昭君出塞”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动人,也最令人唏嘘的两个故事。

  临行那天,文姬悲恸地大哭,不停抚摸着孩子的头,她想将过去没有来得及说出口的话,以及将未来日子里想告诉他们的道理,都说出来,但她只是哽咽,只是任眼泪遮挡她看孩子最后一眼,任痛苦阻碍她对孩子的最后叮嘱。

  风吹干她的眼泪,马踟躇不前。

  渐行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十二年,三千里,文姬带着满是病根的身体,与支离破碎的心,回到了故国。

  然而,当文姬怀着最后一点期待回到家中时,才知晓,亲人都已离开人世,连近亲都没有了。

  国土也已四分五裂,哀鸿遍野,战乱四起,一片狼藉。

  蔡文姬已经三十多岁了,在曹操的安排下,她嫁给了接她回家的屯田校尉董祀。

  “人生几何时,怀有中年岁”,她珍惜剩下的岁月,哪怕已不再年少;“托命於新人,竭心自勉励”,她想要更加优秀,与丈夫携手;“流利成鄙贱,长恐复捐弃”,她变得小心翼翼,唯恐因为“三嫁”被看不起。

  或许,珍惜时间、想要更加优秀、小心翼翼才是见到喜欢之人时的内心活动。

  过往的风霜与坎坷,漫长的逃亡与流离,狂乱的北风和狂沙,都无法涂抹那个抚琴吟诗少女的心事。蔡文姬依然相信爱,依然憧憬与期待。

  那个接她回家的人,那个和她一起走过大漠和江南的人,维系着她所有的幻想和依赖。

  董祀一表人才,熟谙音律,唯一的不足是:他自视颇高,并不喜欢结过两次婚的文姬。他认为文姬初嫁卫仲道时,卫仲道年纪轻轻却过世,可见文姬克夫;再嫁左贤王,沾染了胡人习性,更别说文姬如今整日心不在焉,时常思念孩子了。

  当初被才子们视为珍宝、出现在无数人梦里的文姬,如今美貌不在、光环不复,除了满腔的愁绪与对孩子的思念,她一无所有。

  可是,她将愁绪抽茧剥丝般地分离开来,编织成了发光的霓裳。

  她拿起笔,将在匈奴的遭遇写成了《悲愤诗》。《悲愤诗》是我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里面包含着文姬被掠、杖骂、受侮辱、念父母、别子、悲叹亲人丧尽、重嫁后的担忧等情愫,充斥着对悲剧制造者的控诉,溢满了悲愤和苦楚。

  曹植评价《悲愤诗》:人家的诗文是用血泪写就,而我们的诗文是用墨写的。

  后人往往把《悲愤诗》和《孔雀东南飞》相提并论。历史上也有人称文姬的才华压倒了汉代才女卓文君,甚至曹植和杜甫的五言叙事诗也受到了文姬的影响。

  蔡家原本藏书四千多卷,但由于战乱不断,几经流离,书籍所剩无几。文姬自幼熟读诗文,竟然能够背诵其中四百多篇。在曹操的要求下,她把记忆中的四百多篇文章重新誉写于纸上,没有丝毫的遗漏和错误。

  曹操大喜过望,对文姬给予很高赞誉。随后,文姬更是将全部心思用于整理父亲的藏书。

  蔡文姬还将北方民族的管乐器——胡笳音色融入古琴,创新性地创作出《胡笳十八拍》。气势高昂,文采飞扬,合乎音律,成为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所谓“由情真,亦由情深也。”

  《胡笳十八拍》原文:“无边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蔡文姬重新成为目光的焦点,带有一种历经浮华过后的独特韵味,引来万众瞩目。

  这时,董祀却惹上了牢狱之灾。

  据《列女传》记载,董祀犯法当死,蔡文姬向曹操求情。

  文姬念夫心切,听到消息后蓬头垢面就去拜见曹操,甚至连鞋子都没有穿。她跪在地上,叩头请罪,言辞清辩,声音颤抖中带着勇敢,眼神柔弱中夹着刚毅,令人动容。

  曹操表达了对文姬的同情,但依然不肯改口,借口说“文书已经下达了”。能言善辩的文姬立即将曹操的推脱之意曲解为曹操心疼去召回文书的马,说:“您为什么怜惜跑坏一匹马的腿,而不去救一条即将死去的生命呢?”于是曹操派人去追回董祀,并赦免了他。

  董祀被这个聪颖而勇敢的女子所折服,他开始接纳她的过去,接纳她所有的愁绪与痛苦。他终于成了一个好丈夫,耐心开导她,引领她走出痛苦。蔡文姬所有的担忧,所有的不自信,都被他接纳,被他理解,被他治愈。

  光阴终于眷顾了文姬。

  峰回路转,她那份惴惴不安的心意终于得到回应,她那被岁月玩弄得千疮百孔的心终于得到修补。他们共同喜欢着音律,闲时度曲作词,你弹我唱。

  春来赏花,夏来弄荷,秋来垂钓,冬来观雪。

  蔡文姬终于打破了命运的诅咒,得到了想要的安稳。董祀陪在她身边,他们相濡以沫,相伴终生。

  只是,夜深人静时,文姬依然陷入浓稠的思念,她无法忘记边外的两个孩子,王法忘记那句“妈妈,你要到哪里去。”

  蔡文姬说:“唯我薄命,殊俗心异,莫过我最苦。”

  她一生漂泊,像没有根的草,颠沛流离,从南到北,从关外到关内。她的思念比岁月长,她的苦楚比雨水多。她一生坎坷,希望与绝望交织,却依旧带有少女的憧憬与期待,带着富有韵味的才华与从不退却的勇敢。

  她是蔡文姬,为音律与诗文做出卓越贡献的女子,我国第一位女诗人。她更是被故乡抛弃的游子,被迫与骨肉分离的母亲,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不禁想起海子的诗《九月》,诗歌本身与蔡文姬无关,但他们情愫相同,感遇相似。或许,每一个跌宕的人生都值得纪念: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