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送友人》原文及赏析
李白《送友人》原文及赏析1
【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离别,写景,浮云,落日
【名句】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出处】
唐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注】
空中的白云飘浮不定,像你从此游荡各地,我无法与你重逢;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
【说明】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起句点出送友远行时的景物环境,继写友人别后将如孤蓬万里,不知要飘泊到何处,隐含不忍分离之情。后四句寓情于景,把惜别的情思写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
【赏析】
李白的送友诗,除了《赠汪伦》之外,以这首五言律诗最为有名。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只见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流。景物色彩明丽,毫无离别时的悲伤情调。“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地一别,你就要像随风飞转蓬草一样,飘到万里之外去了,流露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两句,对仗十分工稳,“浮云”对“落日”,一浮一落;“游子意”对“故人情”,一个不舍,一个情深。天空中的白云随风飘荡,任意东西,而远行的游人正像天上的.白云一样,行踪不定,由不得自己的志向;远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是不忍心离开世间,而故意慢悠悠地下落,这正像诗人对朋友眷恋不舍的心情。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诗人将情感与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洁白的浮云,火红的落日,色彩鲜明,气韵生动,虽有无尽的惜别之情,仍保持一种潇洒与诗意。更多有关离别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挥一挥手,策马而行。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不断地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李白《送友人》原文及赏析2
【原文赏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释
1、郭:城墙外的墙,指城外。
2、蓬:草名,枯后随风飘荡,这里喻友人。
3、兹:现在。
4、班:分别。
翻译
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你象蓬草飘泊万里远征。
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赏析
这是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先写作别处的山水:青山横亘外城之北,白水环绕东城潺流。此两句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刻出山之静态,“绕”字画出水之动态。如此描摹,挥洒自如,秀丽清新。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写依依惜别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尾联更进一层,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化用:《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句,嵌入“班”字,写出马犹不愿离群,何况人乎?烘出缱绻情谊,真是鬼斧神工。
诗写得新颖别致,丰采殊异。色彩鲜艳,语言流畅,情意宛转含蓄,自然美与人情美水乳交融,别是一番风味。
李白《送友人》原文及赏析3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释:
1、郭:外城。北郭:即指城北。
2 、孤蓬:蓬草秋枯根断,随风飞转不定,喻游子只身飘零,行止无定。“孤”字下得凄苦。
3、 “浮云”二句:王琦曰:“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李太白全集》卷十八)
4、萧萧:马嘶鸣声。班马:离群之马。
赏析:
此诗上四叙送别之地,下四言送友之情,不事雕琢,全出自然,语浅情深,新颖别致。作者将我国羁旅离别诗所用传统语汇,如“孤蓬”、“浮云”、“游子”、“落日”、“班马”等集中于一首诗中,把这些传统语汇所包含的传统形象,聚焦般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大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唐汝询评此诗曰:“即分离之地,而叙景以发端,念行迈之遥,而计程以兴慨。游子之意,飘若浮云;故人之情,独悲落日,行者无定居者难忘也。而挥手就道,不复能留,唯闻斑(班)马之声而已。黯然销魂之思,见于言外。”(《唐诗解》卷三十三)
李白《送友人》原文及赏析4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出自唐代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译文/注释
译文
听说你要去会稽山,那里最适合你这样才比谢灵运的人。
你会看到千岩清泉洒落,万壑绿树萦回。
东海横垣秦望山下,当初秦始皇就在那里眺望东海,西陵山围绕越宫高台。
镜湖如清霜覆盖的明镜,海涛汹涌如雪山飞来。
八月的浙江就等待你这支枚乘的生花妙笔去揽胜,三吴的美食佳肴就等着你张翰似的美食家去品尝。
那里逸兴多多,你可一定去上天台山逛逛,不到天台山就没有到浙江。
注释
①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
②稽山: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
③谢客:即谢灵运,浙江会稽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
④枚乘:西汉辞赋家,古淮阴人。因在七国叛乱前后两次上谏吴王而显名。
⑤张翰:西晋文学家,吴郡吴县人。齐王执政,辟为大司马东曹掾,见祸乱兴,以秋风起思鲈鱼为由辞官而归。
⑥天台:天台山,在今浙江台州。
全文赏析
李白曾多次到达浙江,在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就有数次入越的'记载,因此他对越中山水景物比较熟悉。此诗极度赞美的越中的青山秀水及风物美食。此诗对仗工整,表现出李白作品少有的整饬美,另外诗中移动镜头的运用,赋予作品强烈的动感,极富震撼力。如“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一方面写小舟前行,另一方面写大浪从对面排沓而来,相向而动,强化了大浪的动感,让人惊为雪山倾倒,体现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李白《送友人》原文及赏析5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
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白亮亮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我们即将在这里分手,你就要像孤飞的蓬草一样踏上万里征程。空中的白云飘拂不定,仿佛你行无定踪的心绪,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我们挥手告别,从这里各奔前程,两匹马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情,不忍离别同伴而萧萧长鸣。
赏析一
这首李白的`《送友人》,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佳作。诗一开头便展现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山水画卷:“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北城之外,绕城的河水像一条白练汩汩东流。“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对偶工丽,色彩鲜明;山“横”、水“绕”,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就在这秀丽的青山秀水之间,友人将要上路远行了。诗人与友人策马并辔而行,送了一程又一程,已经到了城外,依然难舍难分。
中间两联,直抒离别的深情。“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是说从这里分别之后,友人就将像孤独的蓬草那样随风而转,飘摇万里之外。怎不叫人牵挂!这一联是流水对,有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上句想象友人旅途中飘零之感,下句抒写别后故人相思之情。这一联对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渲染出浓郁的离别氛围,却点到即止,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在这时,两匹马仿佛也善解人意,不愿分离,昂首向天,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班马,是离别的马。马犹如此,人何以堪!直到友人走远了,马的悲鸣声,似乎仍在空中回荡,长留在诗人心中,也伴送着友人的万里行程。
李白这首送别诗写得情深意切,却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而自然流畅。青山、白水、浮云、落日,构成高朗阔远的意境。
赏析二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出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这两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确是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不拘泥于对仗,别具一格。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却又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心的感觉如何呢?诗人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可谓鬼斧神工。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李白《送友人》原文及赏析6
原文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赏析
罗宗强教授在《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一书中指出:“盛唐诗歌创作反映出来的一种文学思想倾向,是追求兴象,向往一种兴象玲珑的完美的诗歌境界。”“兴”是感兴,即感情,“象”是形象,即景物。追求兴象玲珑,也就是以情观景,因景生情,情景融合,从而达到兴在象中,兴在象外的境界。罗教授接着又说:“分析盛唐诗人的一些诗,可以发现,他们在创造完美诗境时艺术上的一个共同点,便是注意捕捉意境氛围。在这个氛围中,选择景物,提炼情思;在这个氛围里,使一切色彩、构图、感情基调与感情节奏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一切与这个氛围无关的景物与情思,都删汰舍弃,只留下最主要的传神的部分。这就是诗歌意境的净化与提纯。”本文用这样一大段引文作为开篇,是想说明作为盛唐诗人杰出代表的.李白的创作,其绝大部分篇章就属于这类“兴象”超远,意境“玲珑”之作,并且这首五律 《送友人》恰好可以为上面所引之罗先生的高论做个注脚——
诗题标明是《送友人》,所以首联就写出与友人分别的处所:“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这工仗清丽的十个字,无疑都是言景之辞,但细细品味诗篇所选用的这些景物、色彩与构图,不难感受到那其中非同一般离情别绪的独特氛围。首先,“青山”“白水”,且不论色彩如何,单是那山水相对的景物本身,就使你置身于“山川开阖,苍莽千里”(苏辙《黄楼赋》)的高远境地。其次是山与水之间所凝固着的感情意象:“湛湛清水叠叠山,白云白鸟在其间、(郑谷《话溪》)、“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这山水相映、依水抱山、情长似水、义重如山,以及“山无陵、江河为竭”(汉乐府 《上邪》)的山盟海誓,此刻,全部化作诗人留别之际的特殊环境语言,即 “氛围”。然而遗憾的是,自然宇宙中的山岳、江川只顾自作多情,而人世间寄寓在“山”“水”之中的深情厚意却不被这“青山”“白水”所理解;一个“横北郭”,一个“绕东城”,一“北”一“东”涵概了人类感情相对依存着的“彼”“此”双方;一“横”一 “绕”将彼此双方之间那份珍贵而美好的情谊无情地隔绝和阻断了。而且,山川不谙离恨苦,依然是“青” 山自碧,江水自“白”!一 “青”一“白”,色调何等清凉,感受何等冷漠。诗人于送别之际,面山临水,因情观景,触景生情,这一联七字之中,既有“情满于山,意溢于海”的博大襟怀;又有对“青山失信,白水无情”,无端造成“北郭”“东城”断然阻绝的憾叹怅惘;还有“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爽朗豁达与义重情长。……诸如此类意象情绪,都决不可能萌生在垂柳断桥、花前月下,红楼别夜,酒肆茶亭的景物之中。
接下去的“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使这种离别之情得以升华和脱超。在茫茫宇宙中,人的存在有如“孤蓬”一般不能自我掌握,既然如此,不如委身自然,任凭飞蓬般的人生万里飘摇。李白崇尚老庄,号为“谪仙”是人尽皆知的,“孤蓬”一句,便带着浓重的超凡脱俗意味,不仅体现着诗人意趣的疏旷、洒脱,而且还为全诗蒙上了一层苍茫、厚重的历史感。
面临聚散无常的人间缺憾,诗人进一步即景挥发:“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与“落日”不过自然之气象,何以能传“故人”之情,达“游子”之意呢?陶渊明 《咏贫士》 诗云:“万族皆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暖空中灭,何时见余晖。”柳永 《少年游》 词曰:“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那天涯浪迹、飘泊无依的“游子”正有类“浮云”,而那依依不舍、拳拳眷眷的 “故人”之情,亦有如“欲吞不吞吐不吐”(清·顾我錡《海山亭观落日歌》 ) ,“一抹斜红不肯无” (杨万里《闰六月立秋后暮热追凉郡圃》),“孤云落日西南望”(苏轼 《詹守携酒见过》),“落日未落江苍茫”(苏轼《谪海南》)的日暮夕阳。一方面是“浮云”无宿可归,另一方面是“落日”有宿而不忍归,这“浮云”“落日”四字之中,融尽了人间世上,“游子”“故人”,生离死别的千般钟情,万端感慨。
最后两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主次颠倒:写依依惜别之人“挥手” 即去,如此轻描淡写;状区区无情之马“萧萧”长鸣,反而墨浓笔重,这一本末倒置、避实就虚的写法,更加强化了“人生自是有情痴”,“骅骝也自知人意”的艺术表现力。《唐诗选》转引杜预注云:班,别也,班马,即失群之马。离别之人挥手作别,竟无一言以对;离群之马双双惊鸣,却似互传别情……诗篇至此,那天地、山水、浮云、落日、孤蓬、班马的全景构图,与久久回荡在离人心中的“嘶嘶(思)”长鸣浑然形成一派“盛唐语之气象”——正可谓“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的“雄浑”之至境!
【李白《送友人》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送友人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11-10
李白《送友人》原文及翻译赏析12-28
李白《送友人》原文及翻译赏析[推荐]02-25
李白的送友人原文及翻译11-23
《送友人入蜀》李白唐诗赏析02-02
李白《送友人》全诗翻译赏析01-21
李白《送友人》原文、鉴赏和解析08-23
李白《送友人》全诗翻译及赏析01-21
李白的诗原文及赏析06-28
赠李白原文及赏析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