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燮生平简介
叶燮xiè(1627~1703)清初诗论家。字星期,号己畦。嘉兴(今属浙江)人。晚年定居江苏吴江之横山,世称横山先生。叶绍袁、沈宜修幼子。康熙九年进士,十四年任江苏宝应知县。任上,参加镇压三藩之乱和治理境内被黄河冲决的运河。不久因耿直不附上官意,被借故落职,后纵游海内名胜,寓佛寺中诵经撰述。主要著作为诗论专著《原诗》,此外尚有讲星土之学的《江南星野辨》和诗文集《己畦集》。
【生平】
叶燮家庭背景
1627年农历九月二十九日,明崇祯元年,叶燮生于南京国学署,祖居今吴江市北厍镇叶家埭村。叶氏家族的历史可上溯至宋代,其六世祖叶梦得(1077~1148,号石林)为南、北宋间著名学者、诗人,曾官至翰林学士,极力主张抗金,多陈抗金之计,退职后居乌程(今浙江湖州)。学问博洽、精熟掌故,著述甚丰,有《石林诗话》等著作传世。此后,叶氏支派绵延,散居各地,江、浙、沪一带较为集中,宋、元间名人辈出,有“吴中叶氏、天下望族”之誉。明初,叶氏第十六世叶福四由同里迁居分湖,成为分湖始迁祖,其居住的地方,后来被叫作叶家埭(即今午梦堂故里)。定居分湖的叶氏一族,注重对子女的文化教育,以第二十世叶绅起,代有中举人、中进士的,叶绅在明成化间中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人称尚宝公。其后,第二十二世叶可成、第二十三世叶重弟(叶燮祖父)都是进士出身,叶可成曾参与并指挥抗倭斗争,吴江历史上有名的胜墩战役就是叶可成参与策划及指挥的。
叶燮的父亲叶绍袁是晚明文坛重要作家,母亲沈宜修则是明末最杰出的女诗人,叶绍袁因不满官场黑暗,辞官归隐后,与沈宜修在叶家埭筑午梦堂而居,夫妇二人与膝下的子女陶醉在文艺的氛围里,一门之中,相互唱和,留下厚厚的十卷《午梦堂集》传世,其文学成就为叶氏家族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时人赞为“吴汾诸叶,叶叶交光”。叶燮正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崇尚气节和有着深厚家学渊源的家庭中,为他此后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叶燮为叶氏第二十五世,按族谱,叶燮原名世倌、字星期。为叶绍袁第六子。
叶燮少年高才
叶燮的五个兄长、四个姐姐,个个都富于文思才情,在贫淡的生活中,流连诗词歌赋,表达对于生活的热爱。特别是三姐叶小鸾,常常手把手地教叶燮读诗、古文,培养他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小鸾在去世前的几天,还在教叶燮读《楚辞》。 家庭生活的幸福,在父亲叶绍袁归隐后的最初几年达到高潮,聪慧的叶燮,四岁时由叶绍袁亲自教读《楚辞》,过目即能成诵,一时传为美谈。五岁时,与兄长们一起迁入谢斋(叶家读书之所)读书,由叶绍袁亲自教导,叶绍袁常指着家中“清白堂”的匾额对年幼的叶燮他们说:“我家自都谏公以来,五世食禄,所贻者止此二字,故我每一顾不敢忘。我虽贫,不为戚戚,固穷安命,可以自怡。汝辈若能兴起继志,吾愿毕矣!”父亲的这些训诲,叶燮“谨泣而志”,铭刻在心,终生不忘。
然而,不幸却接二连三地光顾这个贫困的家庭,在兄姐们(二兄世偁、大姐纨纨、三姐小鸾)相继夭折后,母亲沈宜修积劳成疾,终于一病不起,那时,叶燮才八岁,就遭遇了人生三大悲痛之一的“少年丧母”,使年幼的叶燮更多地体味着尘世的悲欢离合。 母亲去世后,叶燮跟随父亲读诗作文,家庭的变故,促使他在思想上的早熟,诗歌创作也突飞猛进,三兄世傛夭折时,年仅十四岁的叶燮作《哭兄诗八首》载入《灵护集·附》(《灵护集》为世傛的作品集)。
受父亲叶绍袁的影响,叶燮从小钻研佛学,精通佛理,尤其是《楞严经》、《楞伽经》等。叶绍袁也常把叶燮带到佛寺接受熏陶。其中,10岁那年,叶燮随父到浙江径山拜访雪峤上人,印象非常深刻,以至晚年游庐山时,在山上寺里见到雪峤上人画像后题诗:“从来散圣别禅宗,巨擘唯推此一公(雪峤)。我到庐山无别识,原来两世有家风”。可见佛学对叶燮有着深刻的影响,包括他的诗文创作。到了十五、六岁时,叶燮对佛学的理解和阐释,甚至连许多道行高深的老和尚都驳不倒他了。
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二月,朝廷派人到民间采选淑女,风波传到浙江,渐近嘉善。叶燮的岳父家嘉善王家紧急派人通知叶燮赶快到嘉善成婚,因叶绍袁不在家里(时在杭州),叶燮由长兄世佺带领赶往嘉善,因赶到稍缓,风波也已过去,没有举行婚礼。 恰好那时嘉兴府开设科举考试(考秀才),叶燮就在嘉兴参加应试。三月发榜,叶燮高中第一,其应试文章得到高度评价,学使李于坚(介止)评为:“辞锋郁壮,妙辩纵横,至慧心灵悟,雷霆发声,万国春晓,岂小乘家可望”。阁学钱塞庵击节赞道:“以《南华》之汪洋,阐《楞严》之了义”。
叶燮三年流亡
1644年甲申之变,崇祯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随后,清兵大举入关,铁骑所到之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企图以武力来威胁人民臣服。 在“民社既屋”之际,有民族气节的文人、学士,或树起义旗抗清,或削发为僧,走向空山荒刹。 1645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叶燮一大早起来,与三个兄弟,随父亲在家庵圆通庵,和家人挥泪泣别,乘一叶扁舟,冒着瓢泼大雨,驶向茫茫分湖,开始居无定所,出没飘摇的流亡生涯,谁都不会想到,这一去,竟再也没有回来,故乡,从此成为遥不可及的梦。
秋风瑟瑟,芦叶飞花,凄凄秋雨裹挟着漫无方向的离人之途。船行过处,遭受兵火之劫的土地满目荒凉,到处是颓墙废桓,路上尽是逃难的人群,扶老携幼。直到九月十二日,打听到杭州城外皋亭山华桐坞有个叫安庐的地方,较为安全,叶燮立即动身前往,联系妥当后,将父亲等人接到安庐,暂时歇脚。流亡途中的生活,让叶燮真切地感受了人情冷暖。在皋亭山住了两个多月,在此期间,既无法让家中知道他们流亡的情况,更无从知道家中会发生什么变故。寄居的庵主主动提出来愿代劳去分湖跑一趟,本以为有些油水可捞的庵主没想到叶家竟相当贫困,回到山中立刻毫不客气地下了逐客令。 与庵主相对照的是周围的人家平日对叶家父子就很照顾,听到被赶走的消息,借了船送叶燮父子离开,也亏得他们帮忙,才侥幸躲过清兵的盘查,重新雇船再走。
到下一年(1646)农历四月,叶燮父子辗转进入太湖,先后在太湖周边的寺、庵中避难。一路上,叶燮他们大多寄住在寺、庵,使叶燮有机会观摩佛事的礼仪,与僧人讨论佛学,象奉慈庵迎如来佛像的仪式,圣恩寺说戒受戒的仪式等,既让叶燮对佛理及佛事有直观的感性认识,也给叶燮的流亡生活以些许的精神调节和慰藉,暂时忘却流亡的痛苦,同时对叶燮的学术和创作有深刻的影响。 在太湖中相对平静的生活转瞬即逝,清兵疯狂搜捕、屠杀江南抗清义士的消息传到太湖中,叶绍袁也在追捕的名单中,不久,杨廷枢等人被捕杀害,叶燮父子只得离开太湖。 叶燮雇小船陪同父亲由水路前往浙江,一路上困难重重,经过平望时,清兵设了重重关卡,叶燮与父亲化妆成农民,弃船上岸,绕道而行,在莺 湖边与船只会合,重新上船,先到嘉善,随后,赶往浙江平湖,那已经是1647年的夏天。平湖冯家,是叶绍袁的外婆家,叶燮在平湖陪伴年迈多病的父亲,直到父亲病逝。
叶燮隐居横山
叶燮在平湖料理完父亲的丧事后,离开平湖,孤身一人来到太湖,隐居横山。 横山,在苏州城西南约十五里(古时计量,据《木渎志》)的地方,因四面皆横而得名。横山又名踞湖山,也叫七子山。据《横山志》,横山方广四十余里,苏州城外的茶磨、吴山、宝华、紫石、民山等山都在横山范围之内,横山是其总称,有横山山脉的说法,其南面临石湖,宋代诗人范成大隐居石湖,有范石湖之称。 叶燮在三年的流亡生活中,曾经一度在太湖周边的山中、寺庵居住,对横山的地理环境有相当的了解。横山树木葱笼,地域广大,人烟稀少、人迹罕至,是个适宜于隐居的处所,历史上的一些名人就曾隐居于些,如朱桓、陆云、顾野王等。当时,山中就有一名据说姓陶的隐者隐居于此,此人从不与人交往,叶燮隐居于横山之后,二人也从来没有见过面,叶燮曾数次去寻访那人也避而不见,因此,选择在横山隐居,可以避开尘世的纷纷扰扰,尤其在清初,存有复明之想的叶燮,自然把横山看作是一个理想的隐居之处。 古人在选择隐居场所时,往往存有忠、孝两全的想法,不少人在先人的坟前结庐而居,同时为先人守坟,尽后辈一点孝道。 叶燮选择横山,也不无这样的考虑。
迁分湖之前,叶家的祖坟葬在吴县西山,迁分湖之后,叶家的祖坟就葬在北厍大珠圩。尚佛的叶绍袁觉得风水不好,多方选择理想的墓穴。1641年、叶绍袁入太湖,在踞湖山百福字圩看中了一块地,买了下来,准备安葬先人的坟墓,其后,叶绍袁多次到踞湖山,规划坟地,到1643年农历十二月,叶燮随父亲等人到踞湖山百福字圩,将祖父祖母的坟安葬好,并迁入其它先人的坟。在出家流亡离开太湖往浙江前,叶燮还曾到祖先的坟上扫墓。 在横山隐居,既可以为先人守坟尽自己的孝心,又能躲避清廷的追捕,且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读书,此举是一石三鸟,横山,自然成为叶燮隐居的首选之地。 况且,当时叶燮的长兄世佺、四兄世侗、七弟世倕都在横山附近的邓尉、支硎等地避难、就医,也需要叶燮的照料,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叶燮在横山隐居下来。 隐居于横山的叶燮,在横山一住二十多年,除了出门游历坐馆之外,几乎闭门不出,把全部心思都放在读书上,博览古今典籍,参悟学理与佛理。
叶燮奔鲋炊饭
叶燮的婚礼于流亡途中的1646年三月十八日在嘉善的岳父家举行。在那段流离失所的日子里,为了照顾疾病缠身的父亲和兄弟,在岳父家住了不到二十天,叶燮便不得不与新婚的妻子垂泪泣别。在横山住下来后,叶燮把妻儿接到横山,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他们自食其力,在住所边上开垦出小块土地,种上稻米、蔬果,还植花种草调节贫困的生活。 为了生计的需要,叶燮有时还得离开横山。旧时的文人谋生的方式以当私塾的老师为主,称为坐馆。叶燮也是如此,叶燮少负才名,在江浙一带有一定的影响,请叶燮前去坐馆的人家很多,叶燮前后曾在苏州本地以及浙江的海盐、石门等地做过多年的坐馆先生。
在做坐馆先生那些年中,叶燮在教小孩子读书之余,还有机会同当地一些少年文士相交往,这些人中,有不少后来成为清初文坛的知名人物或者地方上的大吏要员。他们以文章声气相应求,文人的交往常以酒助兴,所谓诗酒唱和,叶燮与这些少年文士的交往亦常常约为诗文酒会,叶燮的雄辩阔论,精辟独到的见解,下笔千言立就的敏捷才思,受到大家的一致推崇,俨然有精神领袖的风采。而这种交往中建立的友谊,一直保持到人生的暮年,几十年过后,名士劳之辨(康熙三年进士)回忆当初与叶燮的交往时说:“予甫事操觚,追随于…诸君末,大率少壮习气,未尽除去”。当初叶燮等人的意气风发由此可见一斑,劳之辨又说,“其议论兼读其古文辞,学海才澜,随手涌出,予信其必以文章名世”。 叶燮坐馆时与文人的交往,以及南来北往的`匆匆奔走,开阔了思维的视野,文友交往时思想碰撞的火花,都为叶燮的诗文创作提供了大量的题材。
而叶燮自己对这一时期的坐馆生活却很不满意,这不是自己愿意选择,而是为了生计的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叶燮把自己这一时期的诗文创作分别结集为《奔鲋集》和《炊饭集》,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鲋是鲫鱼的古称,奔鲋即是为了觅食而奔波的鱼,炊饭的意思也差不多,说明了无奈、艰苦却还要去做的意思。因而,这两部书稿中的大部分作品,叶燮晚年在编《已畦诗文集》时多删弃没有选用,仅存的部分作品也散见在其他人回忆、追悼叶燮的诗文中。
叶燮科举出仕
清朝初年,为了巩固和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特别是抗清运动声势浩大的江南地区,清朝统治者一方面残酷镇压抗清运动,包括进行文化控制,制造了“明史案”等惨案,一方面又使用怀柔手段,笼络江南的知识分子,在科举考试中,大量录用江南的知识分子,尤其苏州,清初的科举考试中,出了许多状元(当然还有大量进士),状元和进士的数量超过全国其它地方。 随着清朝政权的逐步稳固,复明已经成为不可能,在这样有时代背景下,胸怀大志的叶燮重新思考着自己的人生选择,决定走科举出仕的道路,做一番人生的大事业。
早在少年时期,为了应试科举,叶燮就学习过应制的诗文写作,青年以后,社会时局的变迁,生活境遇的变化,使叶燮在诗文创作时喜欢“六朝骈丽指事属辞饾饤藻馈”一类的作品,即诗文中堆砌华丽的词藻,也学习长于表达情感的长短句(即词)的写作,这些写作,是叶燮在特定条件下的游戏之作,晚年时,叶燮把此类作品尽行砍去,一首不留。 科举应试,主要是写策论之类的文章。叶燮为了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在大量阅读经史子集等典章时,把读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写成策论式的文章,一则是练习应试的技巧,一则是记录自己读书的所思所得,这些策论文章中的部分精品,后来收入《已畦文集》。 收入文集的这些策论,一方面继承了“文以载道”说,一方面又能直抒胸臆,争是非而不争工拙,文章议论风发,语言雄辨,很有气势,构思新颖,立论大胆,层次清晰,步步深入,极富感情色彩,而最突出的特点是能不因袭前人,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却又非故作怪语的翻案文章,如《诸葛孔明论》、《李泌论》等。从具体的事实出发,以实践来检验功过是非,在层层推进的论述中,认为诸葛亮并非历来所论的“智”与“义”,李泌则才是当之无愧的“社稷之臣”,此论力排众议、不同凡响。经过精心的准备,叶燮在科举考试中一路顺风满帆,康熙五年(1666)在乡试中中举人,康熙九年取进士。
【叶燮生平简介】相关文章:
郑燮生平简介03-03
郑燮人物生平03-17
郑燮的生平介绍及官宦生涯03-22
白居易的生平简介07-21
曹丕的生平简介05-18
贺知章生平简介09-05
孟郊生平简介09-17
白居易生平简介04-15
王昌龄生平简介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