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张九龄作牛公碑

时间:2023-06-13 09:06:08 丽华 诗人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张九龄作牛公碑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避免不了阅读课文,阅读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张九龄作牛公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张九龄为相,明皇欲以凉州都督牛仙客为尚书(1),执不可,曰:“仙客,河湟一使典耳(2),擢自胥史(3),目不知书,陛下必用仙客,臣实耻之。”帝不悦,因是遂罢相。观九龄集中,有《赠泾州刺史牛公碑》,盖仙客之父,誉之甚至,云:“福善莫大于有后,仙客为国之良,用商君耕战之国(4),修充国羌胡之具(5),出言可复,所计而然,边捍长城,主恩前席(6)。”正称其在凉州时,与所谏止尚书事,亦才一年,然则与仙客非有夙嫌(7),特为公家忠计耳。

  【注释】

  (1)都督:官名。历代职掌不一。唐时为地方军政长官。牛仙客(675—742):泾州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开元时任河西节度使,后入朝拜相,独善其身,所有赏赐皆缄封不启,遇事不敢裁决。尚书:官名。历代职掌权位不一,唐时为六部长官,正三品。

  (2)河湟:黄河及湟水之间的地区,在青海东部。使典:官府办理文书的小吏。

  (3)擢:提拔。胥史:办理文书的小吏。

  (4)商君耕战之国: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时,推行重农抑商,奖励耕战的国策。

  (5)充国:即赵充国(前137—前52),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西汉名将,善骑射,通兵法,屡破胡羌,平定叛乱,以功封侯。

  (6)前席:移坐而前。《史记·贾生列传》:“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7)夙嫌:旧怨。

  【翻译】

  张九龄为丞相,唐明皇想让凉州都督牛仙客当尚书,张九龄坚决不同意,说:“牛仙客,不过是河湟地区的一名小官罢了,从胥吏提拔起来,不会读书识字,陛下一定要用牛仙客当尚书,臣深觉耻辱。”明皇不高兴,于是罢了张九龄的相。我看张九龄文集中,有《赠泾州刺史牛公碑》,记的是牛仙客的父亲,评价很高,说:“再大的福分也莫过于有好的后代,仙客是国家贤臣,用商鞅奖励耕战的国策,完善赵充国治理胡羌的措施,言必信,行必果,守护边疆,主恩隆重。”正是称誉牛仙客在凉州时的事,与谏阻其任尚书之事,也仅过一年,如此说来张九龄并非与牛仙客有旧怨,只不过是公忠为国罢了。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3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聪明敏捷,善于属文。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开元盛世的最后名相。他举止优雅,风度不凡。富有胆识和远见,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枉法,不附权贵,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积极发展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著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作牛公碑】相关文章:

牛公的遗老情结散文11-20

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原文及翻译04-27

张九龄的经典古诗08-16

暴雪纪念碑08-17

《韩碑》唐诗赏析10-24

《望月怀远》张九龄08-16

张九龄望月怀远04-23

李世民怒砸魏征碑08-13

照镜见白发张九龄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