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唐诗

时间:2024-06-08 10:16:18 全唐诗 我要投稿

唐诗

唐诗1

  谓城曲 王维

唐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诗鉴赏

  本诗又题《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在三十多岁时为送出使安西的友人元二所作的一首送别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二句,紧紧抓住富有特征和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展现一幅清新明朗、和谐悦目的艺术画面。清晨绵绵春雨飘然而降,沾湿了驿道上的灰尘,使得微尘不扬,路边的杨柳经过朝雨的洗涤润泽,这清新怡人的新绿,使得客店上空也变得葱郁青翠。这里一个新字,一扫与离愁别恨相联的孤寂惨淡的情绪,而使诗歌的基调趋于乐观开朗。这两句并非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寓含着依依惜别的挚情,春雨、杨柳等词在中国传统诗歌中素来有象征离情别绪之意,从而曲折地表现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它们含蓄地告诉读者:春雨可以洗净天地之间的灰尘,却洗不尽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意;杨柳之色可以因雨涤而更新,而诗人对朋友的情谊却会永远依旧。古人常以折柳表示送别,这里不用折柳之旧俗,而让杨柳列队为友人送行,表现出心胸阔大、不拘小节的浪漫气质。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句,是饯行时的送别辞:请您再干下这杯酒吧,出了阳关要塞,可就见也不到老朋友了!这里所截取的虽然只是饯行宴席上友人酒酣意欲告辞启程、主人殷勤劝酒的短暂场面,但是却表明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已达到了高潮。从诗人这热情洋溢而又朴素自然的劝酒辞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见诗人珍视友谊、热爱生活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可以想象到诗人临风把盏的潇洒倜傥的形象。

  这首诗它饱含着依依惜别的深情,真挚感人而不伤感,富于热情和浪漫情调,它不仅出色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挚情,而且成功地表达了人们离别时的一种普遍的心情,因此历来被人称为赠别诗中的千古绝唱。在王维活着的时候,这首诗就被谱入乐府,成为有名的阳关三叠,广泛传唱,在后世更不知引起过多少离人的共鸣。

唐诗2

  《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常往来于吴楚之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诗人的这次出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思乡愁绪。全诗对仗工整,跳跃洒脱,叙事明确,写景逼真,和谐优美。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现在的江苏镇江北。王湾,洛阳(先河南洛阳)人。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北固山地处江苏镇江市北,山上林木葱翠,山下江流奔涌。历代多少骚人墨客,到此都曾留下脍炙人口的佳句。诗人往来吴楚间,离家日远,乡情日深。见他乡青山绿水,更觉离别之苦,睹异地物换星移,倍感羁旅之愁。寄书无路,日望归程。游子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律诗首联,多不对偶。此诗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开头,对仗工稳秀丽,但绝无板滞之气。"客路"指他乡的道路,也是诗人旅途必经之路。"路漫漫其修远",一直延伸到青山之外。不知何处才是尽头。此刻诗人乘舟,行至北固山下,依山停靠,稍事休憩。诗题《次北固山下》。当即谓此。

  次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写舟中所见景物。江潮平静,江风和顺,遥望两岸,视野开阔,仰视储帆,安然垂挂。诗人泊舟之处,显然是极为优良的港湾。经过一天旅途的劳顿之后,来到这视野开阔、风浪潜踪的所在。两句诗中,上句一个"阔"字,写出了江面的浩渺,下句一个"悬"字,写出了船帆的安详,非常富于表现力。堪称诗眼。

  第三联点明诗人行旅的时间。这是残冬将尽,新春伊始之际,又是残夜将尽,黎明来临之时。"海日生残夜",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江上日出图!明明是江上日出,诗人却称"海日",这并非有意夸张,而是真实的感受。由于江面辽阔,水天一线,朝日跃升之际,真使人恍如置身于万顷沧海之中。朝日的。光辉驱走了残夜,但谁也不会忘记,这一派光明的景象恰好是孕育在那业已消逝的寒夜之中。下句"江春入旧年"写时序的变换。这种变换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新春与旧年的界限是那样模糊,以至于诗人感到。是"江春"闯入了"旧年"。海日紧接残夜面生,江春不待旧年之完结而入。时光流逝,天运无情,而诗人"犹自音书滞一乡",怎么不激起强烈的眷怀故土之情呢?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历来是人们交口称誉的佳句。同时诗人张说曾将此二句诗手题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之士,令为楷式。殷璠《河岳英灵集》更谓"诗人以来少有此句。"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编》称:"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应当说,这两句诗受到普遍的喜爱是有理由的。

  诗的结尾正面道出了思乡的。主题。"乡书何由达",这是真实的感慨。由洛阳到镇江,相去何只千里,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寄去一封家信谈何容易!而在这腊尽春回、万家团聚之时,又怎能抑制住满怀的乡思?不得已,只好求助于那北飞的大雁了。当春气渐暖,征雁北还时,请为我捎上一封家书吧!这样,洛阳的亲朋故旧或许能知道我的行踪,理解我的一片眷顾之情。

唐诗3

  1、雁琴,蔓辰,若彤,和涵,思诗

  2、雪颖,薇楠,馥惠,翔嫣,涵菲

  3、菱芊,雁惜,彦柔,白凡,菱莲

  4、嘉姿,紫媛,颜英,卿蓉,琳桐

  5、熙晴,玲莉,雪熙,彤琳,莉舞

  6、蓉宸,丝琪,倩霎,岚羽,南露

  7、怡静,菡汐,安琪,彤洢,苑易

  8、雁莉,琦薇,静宸,芬瑾,钧燕

  9、瑛秋,彤双,艳红,姗芬,玲玉

  10、若菡,松娴,闻曼,江萱,佳杏

  11、琳卉,莉芳,睿雪,丝瑶,彩燕

  12、筱宁,靖珊,语彤,葶嫣,青虞

  13、欢月,欣煜,尤萱,之荷,嘉霜

  14、梦思,素菲,嘉洁,悦颖,琦璐

  15、晨芳,怀燕,学颖,惜芳,舒月

  16、恬瑶,夏蓉,若璇,绮怡,子安

  17、雪娟,芷娜,香音,靖嫣,歌玲

  18、思莹,夏雨,静蓉,惜月,千云

  19、冰萱,蕴然,宛梦,佳穗,子雁

  20、蓉薇,思涵,友萍,语风,冬筠

唐诗4

  钓滩

  [唐] 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

  霭峯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乌牙寺

  [唐] 李白

  夜宿乌牙寺,举手扪星辰。

  不取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普照寺

  [唐] 李白

  天台国清寺,天下为四绝。

  今到普照游,到来复何别。

  柟木白云飞,高僧顶残雪。

  门外一条溪,几回流岁月。

  古风其二

  [唐] 李白

  蟾蜍薄太清。

  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

  金魄遂沦没。

  螮蝀入紫微。

  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

  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

  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

  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

  感我涕沾衣。

  王昭君其二

  [唐] 李白

  昭君拂玉鞍。

  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

  明朝胡地妾。

  温泉侍从归逢故人

  [唐] 李白

  汉帝长杨苑,夸胡羽猎归。子云叨侍从,献赋有光辉。

  激赏摇天笔,承恩赐御衣。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飞。

  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此有赠

  [唐] 李白

  同州隔秋浦,闻吟猛虎词。晨朝来借问,知是谢杨儿

  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一

  [唐] 李白

  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能回造化笔,或冀一人生。

  寄上吴王其二

  [唐] 李白

  坐啸庐江静。

  闲闻进玉觞。

  去时无一物。

  东壁挂胡床。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一

  [唐] 李白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

  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

  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源。

唐诗5

  巴陵赠贾舍人

  [唐] 李白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

  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唐] 李白

  扬帆借天风,水驿苦不缓。平明及西塞,已先投沙伴。

  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砯冲万壑会,震沓百川满。

  龙怪潜溟波,俟时救炎旱。我行望雷雨,安得沾枯散。

  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唐] 李白

  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今年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与论文章。

  愿扫鹦鹉洲,与君醉百场。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别储邕之剡中

  [唐] 李白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唐] 李白

  与尔情不浅,忘筌已得鱼。玉台挂宝镜,持此意何如。

  坦腹东床下,由来志气疏。遥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

  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

  [唐] 李白

  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唐] 李白

  挂席凌蓬丘,观涛憩樟楼。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

  叠嶂隔遥海,当轩写归流。诗成傲云月,佳趣满吴洲。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唐] 李白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庐江主人妇

  [唐] 李白

  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

  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

唐诗6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诗7

  【作品介绍】

  《度大庾岭》是唐代诗人宋之问被贬大庾岭时所作的一首诗。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被贬边远之地的不满情绪以及盼望有朝一日得以赦免回京的心情。全诗感情真挚,情景交融,章法严谨,音韵谐婉,属对精密,词藻华美,尤其突出的是诗人巧妙地将写景与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表现出景致优美,又表现出诗人对自己赦免返京的前途充满信心。

  【原文】

  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⑴,停轺一望家⑵。

  魂随南翥鸟⑶,泪尽北枝花⑷。

  山雨初含霁⑸,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⑹。

  【注释】

  ⑴岭:指大庾岭,五岭之一,在今江西大余县和广东南雄县交界处,因岭上多梅花,也称梅岭。辞国:离开京城。国:国都,指长安。

  ⑵轺(yáo):只用一马驾辕的轻便马车。

  ⑶翥(zhù):鸟向上飞举。南翥鸟:前人有过三种解释:一说泛指南飞的鸟;一说指鹧鸪,《禽经》上有“鹧鸪南翥”的说法,而古人又认为鹧鸪的叫声是“行不得也哥哥”,自然引起行人的惆怅;又一说是大雁,根据是作者同时的诗作《题大庾岭北驿》有云:“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又《唐会要》卷二八有“阳为君德,雁随阳者,臣归君之象也”的说法。

  ⑷北枝花:大庾岭北的梅花。《白氏六帖·梅部》称:“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

  ⑸霁:雨(或雪)止天晴。

  ⑹长沙:用西汉贾谊故事。谊年少多才,文帝欲擢拔为公卿。因老臣谗害,谊被授长沙王太傅(汉代长沙国,今湖南长沙市一带)。《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谓:贾谊“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诗意本此。

  【白话译文】

  我离开京城刚刚度过大庾岭,便停下车子,再次回首遥望我的家乡。

  我的魂魄追随着从南方向北奋飞的鸟儿,望着那向北而开的花枝,眼泪为之流不止。

  山间连绵阴雨刚刚有了一点停止的意思,江上的云彩亦微有化作云霞的趋势。

  只要有重回长安的机会,我是不敢像贾谊那样因为被贬而感到遗憾的。

  【创作背景】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率大臣发动政变,逼武后退位,拥立唐中宗李显。武则天的嬖臣张易之被杀。诏事张易之的宋之问因受牵连而获罪,于神龙元年(705年)春被贬为泷州(州治在今广东罗定县东)参军。这首《度大庾岭》诗是他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在武则天时期,宋之问颇得宠幸,此时却成了谪罪之人,发配岭南,在人生道路上从高峰跌入深谷,胸中不免充满了忧伤和痛苦。当他到达大庾岭时,眼望那苍茫山色,想到一岭之隔,咫尺天涯,顿时,他那迁谪失意的痛苦、怀土思乡的忧伤一起涌上心头,于是写了好几首诗。此诗是其中一首。

  【赏析】

  此诗真实生动地叙述了作者过大庾岭的情景,情感凄楚悲凉,真挚感人。

  起句“度岭方辞国”,扣题直叙,说明诗人已经来到“华夷”分界的梅岭之巅,将要走出中原,辞别故国了。大庾岭在古人心目中是腹地和南部边陲的分野,是文明和蛮荒的界限。此去身陷边鄙,祸福难科,家阻万山,赋归无期,忆往思来,百感交集。此句一个“方”字把“度岭”“辞国”联系在一起,顿然使人产生一种摇曳心旌的感觉,使文势陡率而高远。对句“停轺一望家”,诗人停下长途跋涉的驿车,在中原与“夷国”的边界驻足远望家乡的方向。此刻站在高高的山岭上,还能望长安于日下,指故里于云间,而“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题大庾岭北驿》),其它全被山岭遮住了。因此,要抓紧时机,停下车来,滞留山头,深情地向家园方向再望一次。至此,一个失魂落魄的遭贬谪的宦游人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了。这“一望”的“一”字,也甚为传神,传达出诗人去国怀乡的深沉感情。

  颔联“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紧承首联中的“望”字而来,诗人遥望乡关,只见鸟儿飞翔,花儿开放。据说大庾岭南北气候差异,南枝谢了,北枝才开。人在岭北,犹如花开枝头;一入岭南,就像花残凋落。诗人眼中的鸟儿是“南翥”,花儿是“北枝”,因此触动了北人南迁的情思。心向北,身往南,距离越拉越大,矛盾痛苦越来越深,诗人的魂魄和思绪都随着那向南飞翔的故乡之鸟而去了,那岭北绽放的梅花却多情地向他频送春光。此景此情,使他黯然神伤。这联诗写得情景交融,将诗人魂断庾岭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上句写山雨欲停未停,天空已放出些许晴光。下句是描绘江中云影即将变作彩霞的霎那间。这两句专门写景,避免正面表达感情,迂回取道,曲径通幽,在结构上是转折,在情绪上是顿挫,宕开一笔,别开生面。诗人描写景色的渐变,衬托自己心情的变化。“初含”、“欲变”等字眼,赋予云雨以灵性。写云,不直接表现天空的云,而是描绘江中的倒影。可见山雨是濛濛细雨。这样写可以一箭双雕,将山的空明、水的澄澈同时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诗人在《早发大庾岭》诗里写道:“晨跻大庾险,驿鞍驰复息。雾露昼未开,浩途不可测。兄弟远沦居,妻子成异域。羽翮伤已毁,童幼怜未识。踌躇恋北顾,亭午晞霁色。春暖阴梅花,瘴回阳鸟翼。”由此可知《度大庾岭》是《早发大庾岭》的续篇。这首诗中写的“山雨初含霁”,大约是在中午或午后;“江云欲变霞”,可能是在下午或傍晚。

  在这样美好的山水景色中,诗人的心潮逐渐趋于平静,开始振作起来面对现实考虑自己的出路。在《早发大庾岭》里有这样的诗句:“适蛮悲疾首,怀恐泪沾臆。感谢鹓鹭朝,勤修魑魅职。生还倘非远,誓以报恩德。”可见他希望勤奋修职,争取早日赦归。由于天气的好转,诗人心情也逐渐开朗,由天气的变化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也充满了希望。于是不禁发出了“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的感慨,表示他只希望有回去的'那天,就心满意足了,对自己受贬迁不敢有所怨恨。这是用了西汉贾谊遭权臣们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的典故,说自己不敢像贾谊谪居长沙时那样因不适应湿热的气候“自以为寿不得长”而心生“恨”意。这种以退为进的写法,更把那希望生还的拳拳之心衬托了出来。尾联以直抒胸臆而作结,但上句的“归有日”又与首联的“辞国”、“望家”遥相呼应。

  此诗起势不凡,有如醍醐灌顶,在读者心上激起冲击浪,浪一重,愁一重,水一曲,肠一曲,几经曲折,最后以绵绵无尽的情意作结,给人以余味无穷之感。

  这首诗感情真挚,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章法严谨,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表现出一种自然而又流动的整齐美,是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诗,堪称“示后进以准”的佳作。

  【作者介绍】

  宋之问(656—712)唐代诗人。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宋令文,唐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宋之问受其父影响,亦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公元675年(高宗上元二年)举进士,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写过不少应制诗。宋之问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唐诗8

  【初春行宫侍宴应制(得天字)】苏味道

  温液吐涓涓,跳波急应弦。簪裾承睿赏,花柳发韶年。

  圣酒千钟洽,宸章七曜悬。微臣从此醉,还似梦钧天。

  【单于川对雨二首】苏味道

  崇朝遘行雨,薄晚屯密云。缘阶起素沫,竟水聚圆文。

  河柳低未举,山花落已芬。清尊久不荐,淹留遂待君。

  飞雨欲迎旬,浮云已送春。还从濯枝后,来应洗兵辰。

  气合龙祠外,声过鲸海滨。伐邢知有属,已见静边尘。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咏雾】苏味道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咏虹】苏味道

  纡馀带星渚,窈窕架天浔。空因壮士见,还共美人沉。

  逸照含良玉,神花藻瑞金。独留长剑彩,终负昔贤心。

  【咏霜】苏味道

  金祇暮律尽,玉女暝氛归。孕冷随钟彻,飘华逐剑飞。

  带日浮寒影,乘风进晚威。自有贞筠质,宁将庶草腓。

  【咏井】苏味道

  玲珑映玉槛,澄澈泻银床。流声集孔雀,带影出羵羊。

  桐落秋蛙散,桃舒春锦芳。帝力终何有,机心庶此忘。

  【咏石】苏味道

  济北甄神贶,河西濯锦文。声应天池雨,影触岱宗云。

  燕归犹可候,羊起自成群。何当握灵髓,高枕绝嚣氛。

  【奉和受图温洛应制】苏味道

  绿绮膺河检,清坛俯洛滨。天旋俄制跸,孝享属严禋。

  陟配光三祖,怀柔洎百神。雾开中道日,雪敛属车尘。

  预奉咸英奏,长歌亿万春。

  【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苏味道

  振鹭齐飞日,迁莺远听闻。明光共待漏,清鉴各披云。

  喜得廊庙举,嗟为台阁分。故林怀柏悦,新幄阻兰薰。

  冠去神羊影,车迎瑞雉群。远从南斗外,遥仰列星文。

  【赠封御史入台】苏味道

  故事推三独,兹辰对两闱。夕鸦共鸣舞,屈草接芳菲。

  盛府持清橐,殊章动绣衣。风连台阁起,霜就简书飞。

  凛凛当朝色,行行满路威。惟当击隼去,复睹落雕归。

  【始背洛城秋郊瞩目奉怀台中诸侍御】苏味道

  薄游忝霜署,直指戒冰心。荔浦方南纪,蘅皋暂北临。

  山晴关塞断,川暮广城阴。场圃通圭甸,沟塍碍石林。

  野童来捃拾,田叟去讴吟。蟋蟀秋风起,蒹葭晚露深。

  帝城犹郁郁,征传几駸駸。回忆披书地,劳歌谢所钦。

  【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苏味道

  江路一悠哉,滔滔九派来。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

  鳞介多潜育,渔商几溯洄。风摇蜀柿下,日照楚萍开。

  近漱湓城曲,斜吹蠡泽隈。锡龟犹入贡,浮兽罢为灾。

  津吏挥桡疾,邮童整传催。归心讵可问,为视落潮回。

  【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之作】苏味道

  藩三雍暇,禅居二室隈。忽闻从桂苑,移步践花台。

  敏学推多艺,高谈属辩才。是非宁滞著,空有掠嫌猜。

  五行幽机畅,三蕃妙键开。味同甘露洒,香似逆风来。

  砌古留方石,池清辨烧灰。人寻鹤洲返,月逐虎谿回。

  企躅瞻飞盖,攀游想渡杯。愿陪为善乐,从此去尘埃。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苏味道

  雕舆藻卫拥千官,仙洞灵谿访九丹。隐暧源花迷近路,

  参差岭竹扫危坛。重崖对耸霞文驳,瀑水交飞雨气寒。

  天洛宸襟有馀兴,裴回周矖驻归銮。

唐诗9

  我喜欢唐诗。喜欢它的柔美清新,喜欢它的豪迈奔放。

  它不仅代表一个朝代,更是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赋时心中的向往,更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口中千古流芳的骄傲。纵使“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不服气的赵翼,又是否真的超越了李白与杜甫呢?

  我喜欢唐诗,喜欢它那清新洒脱的如夏夜轻舞的细语。无论是“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般,将岁月的永恒凝聚为那一瞬的沉思的张若虚,亦或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般的杜牧,对着浩瀚东流的历史长河的感叹,无不揭示了盛唐才子们心中那清绝飘逸的一角。更不用提那将愁心寄予明月的李白,初唐晚秋登高野望的王绩。

  我喜欢唐诗,喜欢他那从一词一句间吐露出的气吞山河的豪迈。不论是千年前的盛唐,一位洒脱的诗人,在明月天山下,狂放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那几万里的长风,载着诗人拂过了华夏万里,吹过了喧嚣的长安,追随着前人的脚步,与仕途不顺时付之一笑,胸中豪气一吐,凝聚成“长风破浪会有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绝唱,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李白。还是在酒醉之后,依旧挥洒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王勃,那唐诗的雄风,乘着明月,乘着长风,直到千年。云帆已不在,李白也已追随古人而去,可那豪气,就如同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与滕王阁,一直伫立着。

  我喜欢唐诗,喜欢它那于豪放背后的一抹柔情与可爱。无论是那首已被歌唱了千年的《咏鹅》,还是那字字句句都透出善良细致的'《春晓》,虽无“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大气磅礴,却也代表着唐诗中点点的柔美。沾衣欲湿杏花雨的季节,杨柳微风唤醒了田园中的诗人,早春的清晨,风过杨柳,本是欣赏的时节,诗人却“本末倒置”地叹息起昨夜的大风定是吹落了不少吐露芬芳的花瓣,却又听见窗外鸟鸣声声,婉转动听,便又高兴起来。那些鸟儿虽没有“扶摇直上九千里”的豪情壮志,也非“晴川历历汉阳树”旁一去不复返的黄鹤,但与如此诗人为伴,感受那“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外的一抹柔情,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我喜欢唐诗。喜欢它的焦永深长,华美秀逸,喜欢它的豪迈大气,喜欢它的千古独奏。

唐诗10

  【原文】

  春晓(1)

  春眠不觉(2)晓,

  处处闻啼鸟(3)。

  夜来(4)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2)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3)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4)夜来:夜里。

  【白话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

  缤纷的落花铺满庭院,不知道有多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作者以“不知——知;知——不知”的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不知清晨,但是却知道报晓的鸟儿鸣叫;知道春风春雨的'光顾,却不知道落英多少。诗人就是这样在反复周折的句式中来描写大好春光的。全诗以清新活泼、明朗畅晓的语言来描写春天的秀丽景色,抒发诗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唐诗1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国古人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尤其是在唐宋朝,而我也陶醉在其中。诗词在给人以美好享受的同时,也揭示出了许多道理,让人品味出独特的味道。

  我们身边的风景很秀美,诗词中也有很多赞美风景的名言佳句,供我们赏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用精致的笔调写出了春天景色的美。“满园春色关不住”“春风又绿江南岸”,同样是写春天,诗人则利用花草展现了一个道理:任何新生事物的进步都是无法阻挡的,它们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我国还有许多名山大川,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让我们对壮美的峨眉山和万里黄河更加热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些赞美,我也陶醉在其中。

  古人在诗词中写到的`名言警句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也要有古人一样的勇气和无畏,敢于说“不”。王昌龄写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与陆游分别表达了对祖国的赤胆忠心,而我们小学生可以做的,就是勤奋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正如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认真学习,不怕学不到知识。

  古人的情感也很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现出了孟郊对母亲的依依不舍之情。而王勃写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最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真意切。我又陶醉到了这浓浓的情意中去了。

  唐诗,如一杯香茶,沁人心脾;宋词,似一曲经典民乐,令人沉醉。希望大家和我一样热爱古典诗词。

唐诗12

  二十岁的年纪是诗的年龄。

  安坐于树阴之下,闲哉;品一杯沁心茗茶,静哉;捧一本古雅诗书,美哉,幽然自得。探寻诗的隐喻世界,咬文嚼字,亦可只求心领神会,不求甚解。

  读唐诗,研唐诗,写古诗,实乃生活一大乐事。

  读唐诗,感受豪放的霸气,边塞的魄力,婉约的细腻,浪漫的柔美。

  研唐诗,探索诗的凝练性,诗的跳跃性,诗的节奏韵律性。

  写古诗,抒写心灵的感悟,生活的美好,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安定。

  如果诗是宇宙中的银河,那么唐诗就是银河中的星座。

  翻开诗书,行目止初唐。读“初唐四杰”、沈佺期、宋之问等之诗,感受初唐都市的繁华,江山之美和边塞之情,风格清新明快。读陈子昂之诗,感受诗人对超现实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执著。复行目止,驻目富于浪漫气息之精神面貌的“盛唐气象”。读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羲等之诗,感受诗人所描绘的幽静景色,体味诗人宁谧的心境,诗人所措之词的精深华妙。读王昌龄、李颀、高适、岑参等的边塞诗,再现诗中所塑造的许多英雄形象,体味诗人们歌颂从军报国,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感受诗中所呈现的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以及战争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极富慷慨悲凉、缠绵婉转之情。

  如果唐诗是银河中的星座,那么李白杜甫的诗就是星座中两颗最耀眼的星星。

  度李白的诗,感受他浪漫豪放的气息,体味他对功名事业的无比向往而又因为绝对无法接受官场的黑暗而弃之如唾的高洁人格。跟着李白的诗句,穿越时空的'界限,漫步于繁华的街市,领略官场的黑暗,游览雄伟的天姥山,攀爬与艰难的蜀道,再像李白一样热爱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读杜甫的诗,感受他百炼成字,千炼成句的现实主义精神,了解民间疾苦,重游古战场,感叹盛唐的极盛而衰,然后珍惜现在,放眼未来。

  读唐诗,读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越读诗就越爱诗,越爱诗就越读诗。一日不读诗,不思茶;两日不读诗,不思饭;三日不读诗,便茶饭不思。

  时间老得了我的人,却老不了我的心,因为好诗能养心,养性,亦能养身。

唐诗13

  种田计已决,决意复何如?

  卖马买犊使,徒步归田庐

  迎春治耒耜,候雨辟(艹甾)(上余下田)

  策杖田头立,躬亲课仆夫

  吾闻老农言,为稼慎在初

  所施不卤莽,其报必有余

  上求奉王税,下望备家储

  安得放慵惰,拱手而曳裾?

  学农未为鄙,亲友勿笑余

  更待明年后,自拟执犁锄

唐诗14

  1、神弦 范成大

  双娥一去三千秋, 粉篁春泪凝古愁。

  神鼍悲鸣老龙怨, 水为翻澜云为留。

  素空逗露晚花泣, 神官行水鳞僮湿。

  潮声不平江风急, 苍梧冥茫九山立。

  2、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九 李白

  水绿天青不起尘。 风光和暖胜三秦。

  万国烟花随玉辇。 西来添作锦江春。

  3、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一 李白

  洞庭西望楚江分。 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 不知何处吊湘君。

  4、曲江亭晚望 白居易

  曲江岸北凭栏干, 水面阴生日脚残。

  尘路行多绿袍故, 风亭立久白须寒。

  诗成暗著闲心记, 山好遥偷病眼看。

  不被马前提省印, 何人信道是郎官?

  5、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6、早春忆微 白居易

  昏昏老与病相和, 感物思君叹复歌。

  声早鸡先知夜短, 色浓柳最占春多。

  沙头雨染斑斑草, 水面风驱瑟瑟波。

  可道眼前光景恶, 其如难见故人何。

  7、题元处士高亭 杜牧

  水接西江天外声, 小斋松影拂云平。

  何人教我吹长笛, 与倚春风弄月明。

唐诗15

  《感悟唐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用陈子昂的这两句诗来概括唐诗的地位恐怕再恰当不过。唐诗,她是中华文化的高峰,在这座高峰上涌现出了多少才华横溢的诗人、千古流传的名句;唐诗,她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

  但是,当历史走到今天,唐诗正在面临一场危机,她的地位开始动摇,她的存在开始被人漠视,她的深沉难以被人理解这危机来自全球化的文化威胁,来自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但是这威胁真正的可怖之处在于它的根源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自内而生并不是西方人在消解唐诗的价值,而是炎黄子孙自己在疏离自己的文化。唐诗面临的挑战不是让陌生的西方人接受她,而是让所有的中国人理解她。

  为什么我们还要读唐诗?也许翻开李元洛先生的《穿越唐诗宋词》可以找到最好的解答。唐诗让我们体会到中华文字的精致奥妙,让我们不再因枯燥的`语文测验而磨灭对于祖国文字的灵感,让我们真正地体验语文学习的精髓而这些常常能让我们更积极而轻松地面对考试;同时作为一个站在文明冲突交界处的青少年,唐诗更让我们理解自己的文化,理解自己作为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培养自己的文化认同感。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试想有哪种文字可以用如此简约的方式体现语言和修辞的力量。美国诗人庞德曾经翻译过《长干行》,但是青梅竹马到了他的笔下、到了英文的表达中却完全失去了意味。唐诗的一字一句或是捻断数茎须的炼词之果,或是随兴而至的天才之作。

  唐代才华横溢、魅力四射的诗人实在是不胜枚举,这里我需要特别地说一说李白与杜甫。李白是诗人中的天才,令后人感叹难以模仿、难以企及,而李元洛先生则让我们从另一角度去读李白,那就是他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富贵,这是远远超过诗才诗艺的更高的境界。再看杜甫吧,沉郁顿挫的诗句、忧国忧民的情思、悲悯苍生的胸襟,都已化为了那个时代最深沉的底蕴。在这沉郁、忧思、悲悯之中,杜甫从孤舟中陨落,落入了那条埋葬屈原的河流,同他的先人一样化为了永恒的精神。

  感谢李元洛先生的书,让我重新认识唐诗。对我来说,这是一次中华文化的寻根之旅,一次民族瑰宝的重新挖掘。唐诗的力量是饱满的,唐诗的魅力是多元的,唐诗的价值是永恒的。他用了一种怅望的目光,站在现实的一头向千秋之前的唐朝远眺,这眺望中有的是对那个文化鼎盛时期的憧憬,是对当今现实社会的批判。但这种怅望的价值究竟何在?是不是我们要像唐人那样生活才能重回真正的民族文化的顶峰,才能真正让我们达到文化追求的极致?当然不是。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需要的。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文化,今天的一根柳枝恐怕已不能表达那种离别的依依之情,交通的方便也让我们不再要像李白那样徒步游走,今天的我们有属于这个时代的表达方式。只是在这个时候,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我们需要一种精神,即对经典文化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诗危机的根源是炎黄子孙对自己文化的疏离。

  B.唐诗能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中华文字的精致奥妙。

  C.唐诗能让我们理解文化并培养自己对文化的认同。

  D.唐诗具有饱满的力量、多元的魅力和永恒的价值。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唐诗有助于我们轻松应对枯燥的语文考试。

  B.唐代诗人的才华横溢,现代人难以模仿和企及。

  C.杜甫的沉郁忧思如同屈原,已化作永恒的精神。

  D.对于唐诗这样的经典,现代人需要热爱和认同。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唐诗是中华文化的高峰,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具有空前绝后的地位。

  B.就语言和修辞而言,包括英文在内的其它文字很难表达出唐诗中所蕴含的意味。

  C.对作者来说,阅读李元洛先生的《穿越唐诗宋词》就是一次对唐诗的重新认识。

  D.如果我们能认同自己的文化,就能重回民族文化的顶峰,达到文化追求的极致。

  【答案】

  1.C

  2.D

  3.D

【唐诗】相关文章:

全唐诗12-30

唐诗的由来05-19

唐诗《登高》01-12

李白的唐诗12-18

古代的唐诗05-31

全唐诗05-23

[唐诗宋词总结] 唐诗宋词朗读04-14

唐诗和面包06-25

经典的唐诗宋词11-06

唐诗《筝》的赏析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