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唐诗鉴赏

时间:2021-02-01 13:37:48 全唐诗 我要投稿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唐诗鉴赏

  喜见外弟又言别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唐诗鉴赏

  李益

  十年离乱后,

  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

  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几重。

  李益诗鉴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表弟(外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写尽了人生聚散的无奈。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开门见山,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这两句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出离别已有十年之久。二是说明这是社会动乱中的离别。它使人想起,发生于李益八岁到十六岁时的安史之乱及其后的藩镇混战、外族入侵等战乱。三是说二人分手于幼年,“长大”才会面,这意味着双方的容貌已有极大变化。他们长期音书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颇感意外。句中“一”字,表现出此次重逢的戏剧性。

  颔联“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正面描写重逢。他们的重逢,同司空曙所描写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中的情景显然不同。互相记忆犹新才可能“疑梦”,而李益和表弟却已经对面不能相认了。

  诗人抓住“初见”的一瞬间,作了细致的描绘。面对陌生人,诗人客气地询问:“贵姓?”不由暗自惊讶。

  下句“称名”和“忆旧容”的主语,都是作者。

  经过初步交谈,诗人恍然大悟,面前的“陌生人”原来就是十年前还在一起嬉戏的表弟。诗人一边激动地称呼表弟的名字,一边端详对方的容貌,努力搜索记忆中关于表弟的印象。

  诗人从生活出发,抓住了典型的细节,从“问”到“称”,从“惊”到“忆”,层次清晰地写出了一对表兄弟由初见不识到接谈相认的神情变化,绘声绘色,细腻传神。而至亲重逢的.深挚情谊,也自然地从描述中流露出来,显得真切动人。

  十年阔别,一朝相遇,该有多少话语要说!颈联“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描写了这诉说别情的场面。分手以来千头万绪的往事,诗人用“沧海事”一语加以概括。这里化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两人热烈地交谈,从白天到日暮才停下话音。叙谈时间之长,正表明他们情谊的深长。“暮天钟”并非是纯粹作为日暮的标志而出现的。它表明二人叙谈得十分入神,以至感觉不到天色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只有远处传来的寺院钟声,才使他们意识到原来已是黄昏。作者在这一联,避实就虚,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

  前面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写“喜见”,突出了一个“喜”字;七、八句转入“言别”。作者没有正面写“离别”,而是想象出一幅表弟登程远去的画图:“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明日”,点出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道路,这里提示了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秋山又几重”则是通过重山阻隔的场景,把新的别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秋形容“山”,于点明时令的同时,又隐藏着作者伤别的情怀。“几重”而冠以“又”字,同首句的“十年离乱”相呼应,使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委婉传出。

  这首诗不以奇警拔俗取胜,而以朴素自然见长。

  诗中的情景和细节,好象人人经历过似的,读起来使人感觉十分亲切。诗用凝炼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生动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层次分明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委婉蕴藉地抒发了诚挚的至亲深情和浓重的动乱之感。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唐诗鉴赏】相关文章: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的唐诗鉴赏06-28

《汴河曲》李益唐诗鉴赏07-16

《行舟》李益的唐诗鉴赏07-07

《写情》李益唐诗鉴赏07-16

《洛桥》李益唐诗鉴赏07-12

《鹧鸪词》李益唐诗原文鉴赏07-12

从军北征李益唐诗鉴赏07-06

李益的唐诗《写情》鉴赏07-11

《隋宫燕》李益唐诗鉴赏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