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送李睢阳》唐诗赏析

时间:2024-05-23 08:45:08 佩莹 全唐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送李睢阳》唐诗赏析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唐诗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社会的深刻反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送李睢阳》唐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送李睢阳》唐诗赏析

  【作品介绍】

  《送李睢阳》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5卷第110首。

  【原文】

  送李睢阳

  作者:唐·王维

  将置酒,思悲翁。

  使君去,出城东。

  麦渐渐,雉子斑。

  槐阴阴,到潼关。

  骑连连,车迟迟。

  心中悲,宋又远。

  周间之,南淮夷。

  东齐儿,碎碎织练与素丝,游人贾客信难持。

  五谷前熟方可为,下车闭閤君当思。

  天子当殿俨衣裳,大官尚食陈羽觞。

  彤庭散绶垂鸣珰,黄纸诏书出东厢,轻纨叠绮烂生光。

  宗室子弟君最贤,分忧当为百辟先。

  布衣一言相为死,何况圣主恩如天。

  鸾声哕哕鲁侯旂,明年上计朝京师。

  须忆今日斗酒别,慎勿富贵忘我为。

  【注释】

  1、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夏,说见陈铁民《王维年谱》。李睢阳:即李峘,信安王李袆长子,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曾孙。《日唐书·李峘传》:“杨国忠秉政,郎官不附己者悉出于外,峘自考功郎中出为睢阳太守。”睢阳,即宋州,天宝元年改为睢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南。诗题下全诗校云:“一本以前九句自为一首。”

  2、汉铙歌《思悲翁》:“思悲翁,唐思,夺我美人侵以过。”

  3、渐渐:《史记·宋微子世家》载箕子作麦秀之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索隐:“渐渐,麦芒之状”。

  4、雉子斑:汉铙歌《雉子斑》:“雉子,斑如此!之于雉梁”。斑,指毛色斑斓好看。

  5、连连:徐缓貌。

  6、迟迟:全诗校:“一作连连。”

  7、宋:指睢阳。睢阳本春秋时宋地。

  8、周:指东周故地。今河南洛阳一带。

  9、淮夷:古代居于淮河流域的少数民族。

  10、东齐儿:睢阳之东为古齐地,故云。

  11、织:染丝织成的彩帛。练:白色熟绢。

  12、持:掌握。

  13、下车:指初到任。《汉书·叙传》:“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闭閤:《汉书·韩延寿传)载,延寿为左冯翊,行县至高陵,民有兄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因入卧传舍,闭閤(小门)思过。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两兄弟深自悔,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

  14、俨:整齐貌。

  15、大(tài)官:即太官,唐光禄寺有太官署,凡朝会宴享,掌供百官膳食。尚食:唐殿中省有尚食局,掌供天子常膳,凡大朝会,则与太官署共供百官膳食。羽觞:酒器,形如雀鸟。此句写行前天子赐宴。

  16、彤庭:指皇宫。散绶:分发绶带。唐制,五品以上官员有绶。珰:珠。系珠于绶下,行走时作声,故曰“鸣珰”。

  17、黄纸诏书:古时天子诏令用黄纸书写,故云。参见《春明退朝录》卷下。

  18、此句写行前天子赐以增帛。

  19、百辟:泛指公卿大臣。

  20、“鸾声”句:《诗·鲁颂·泮水》:“鲁侯戾(来)止,言观其旂(上画龙形、竿头系铃的旗)。其旂茷茷,鸾声哕哕。鸾,车铃,哕哕(huì),有节奏的车铃声。

  21、“慎勿”句:语本百里奚妻《扊扅歌》:“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颜氏家训·书证》)为,语尾助词。

  【作者介绍】

  王维(693年或694年或701年—761年),[1][3][22][24]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出身太原王氏分支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王维被责授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王维不仅参禅悟理,学庄信道,还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尤长五言。其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之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

【 《送李睢阳》唐诗赏析】相关文章:

悼李花唐诗赏析10-27

《送崔九》唐诗赏析11-12

悲壮的睢阳之战09-15

《江夏送张丞》唐诗赏析10-09

《送李端》古诗译文及赏析09-06

《晚泊浔阳望庐山》唐诗赏析10-14

唐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原文及赏析08-03

唐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意赏析01-22

《春晓》唐诗赏析06-09

唐诗《筝》的赏析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