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南柯梦】
每每说起梦,总是情不由衷地要先想到《红楼梦》。
其实无论怎么去解读这部经典之作,都应该弄明白作者的最初意图,只是想借助于小说的传播,来达到醒世劝人的。
不管你信还是不信,我都会这么认为。
瞧,端午节一到,大观园又极度热闹了起来。众人在老祖宗的带领下,都前往“清虚观”去看戏。贾珍禀报于贾母,刚在神前拈了三部戏,分别为:《白蛇记》、《满床笏》和《南柯梦》。
《白蛇记》的内容,并非是我们熟知的白素贞与许仙那动人的爱情故事,而是有关汉高祖刘邦当初斩蛇起家的传说。《满床笏》描叙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六十寿辰那天,他家里儿孙满堂,宾客如云的热闹情形。最后重点要说的,是第三部戏——《南柯梦》。
书里头说当贾母听到这出戏后,当即不再言语了。贾母为何会这样?想解开这个谜,还是让我们先来了解《南柯梦》这个典故吧。
很多人都知道,“临川四梦”是汤显祖非常有名的四部戏。其中《南柯记》的题材,是来自于唐代小说家李公佐的《唐代传奇——南柯太守传》。
故事说的是唐德宗时期,广陵(今江苏扬州)有一个叫淳于棼的人。他本是淮南节度使部下的一名副将,因嗜酒后冒犯上司,被炒了鱿鱼回到家中。
这天是他生日,他邀来了几位朋友一起饮酒,结果喝得个大醉。醉眼朦胧之中,忽见两个紫衣使者前来把他扶上马车,朝门前大槐树下的一个树洞奔去。进得洞后,来到了一个名曰“大槐安国”的国家。
槐安国的国君把女儿——金枝公主许配给了淳于棼,不久便委任他为“南柯郡太守”一职。二十年间,他官位显赫,家庭美满,育有五子二女。
不料时有一“檀萝”国入侵,淳于棼虽率军奋力抗敌,结果还是兵败如山倒。恰在这期间,金枝公主又不幸染病身亡。最后,国君不但罢免了他的太守职务,还命那两名紫衣使者把他重新送回了家。
淳于棼从梦中惊醒过来,发现自己只不过是睡在自家的廊下。他喊来朋友,把这个奇怪的梦讲给了他们听。朋友们听后也很惊讶,就和他一起来到大槐树下挖掘。不一会,就掘出个很大的蚂蚁洞。
众人大悟,这就是他梦中所谓的“南柯郡”和“槐安国”。而南柯的意思,则指的是槐树的南枝上。
从贾珍随意拈得的三部戏的表面上看去,它们之间似乎毫无联系。可把三部戏连接起来再看,恰是暗喻了贾府将会一路从兴盛,渐渐转至衰败的过程。
一出好戏,一场美梦,却隐含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人生哲理:盛极必衰,乐极生悲。难怪贾母听到这出戏后,会表现出沉默不语甚至有点子不开心了。
这个典故,还和另一个叫“审雨堂”的典故紧密关联。
《太平广记》引用了《穷神秘苑》的一则故事,说的是南北朝的后魏时期,夏阳人卢汾和友人夜宴于书斋,他们意外地受到邀请来到了“审雨堂”中,与几位妖艳绝色的女子一起饮酒作欢,好不快活。谁知没多久,外面忽吹来一阵风,也落了一些雨。于是乎房梁倾倒,美人也都散去了,良辰美景竟如同虚设。
“审雨堂”和“南柯梦”本是两则不同的故事,但因它们都和蚂蚁洞穴有关,也不知何时,人们居然将两者合成同一个典故了:
梦里空惊岁月长,觉时追忆始堪伤。
十年烜赫南柯守,竟日欢娱审雨堂。
这是宋朝诗人张嵲读到这篇故事后,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梦里的光阴固然有几十年,可醒来后照样还不是一切空空如也。
后世的更多文人,在诗词中引用这个典故来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与虚幻之事。其别名颇多:
一枕南柯、一觉庭槐、南柯一觉、南柯太守、梦中槐蚁、柯下梦、槐中蚁、槐梦、槐安国、槐安梦、柯下梦、槐中蚁、槐安国、槐根蚁等。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这是陆游写的一首《杂赋》的诗。纵观他一生,也和绝大多数命运坎坷的文人一样。平生仕途不畅,即便任职也无非是些闲职冷差。他有过太多的失意和怅然,也有过太多的郁闷与寂寥。也许有一天,他终会明白:功名利禄,只是过眼烟云。
若有幸觅得闲暇之际,头枕清风而眠。酣然睡足期待已久的一场美梦后,再微笑淡然归去,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惬意快乐的人生呢?宋朝诗人范成大,就以他一颗超然脱俗的心,赢来了较多人的喜爱:
一枕清风梦绿萝,人间随处是南柯。
也知睡足当归去,不奈溪山留客何。
在《全唐诗》中,还有这么一首《临刑诗》,诗中引用了这个典故,读来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
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
这首诗的作者,据说是唐朝宿州太守(一说是宋朝)陈璠临死前写下的绝笔诗。陈璠在任职五年内,大肆敛财,贪赃枉法。后东窗事发,被判处以极刑。临刑之际,他留下了这么一首对人生充满悔意的诗作。
他固然是醒悟了,可他在人生这场大梦里,醒得实在是太晚了。
这首诗,告诫了人们切不可急功近利,也奉劝着那些谋得一官半职的人,更不要飘飘然而忘乎所以。不然,指不定哪日,陈璠还真就成为你的前车之鉴。
不忍岁月的流逝,也无法面对人世的沧桑。人生太多美好的事物,只轻轻一个转身,便都成为了昨日的水流花开。
曾经拥有的,总是转瞬即逝,正恰如南柯一梦。请问,到头来谁又不是,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呢?
后来的文人,多用此典来比喻虚幻的事和不能实现的欲望。它的别名和南柯梦相比,更是犹过之而无不及:一枕梦黄粱、一枕黄粱、黄粱再现、一甑黄粱、半炊、吕公枕、梦游清枕、梦邯郸、客舍黄粱、未熟黄粱、枕中梦、炊黄粱、卢生眠、邯郸梦、邯郸枕、邯郸道。。。。。。
哲宗绍圣元年,将近六十岁的苏轼,本在河北定州(今河北定县)任知州一职,突然一纸圣书传来,要将他贬去英州(今广东英德)为职。南下途中,他感叹世事的多变,仕途的举步维艰,写下了这首《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
人事千头及万头,得时何喜失时忧。
只知紫绶三公贵,不觉黄粱一梦游。
适见恩纶临定武,忽遭分职赴英州。
南行若到江干侧,休宿浔阳旧酒楼。
世人都说做官好,可谁又真正领悟,这黄粱美梦一场空的滋味?他说,这次若是经过浔阳江边,自己一定不会去夜宿那座酒楼的。因为,那里曾经是司马青衫——白居易曾贬官的地方。透过诗句,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得到在那个宠辱不定福祸难料的年代,诗人心中的那份辛酸与凄恻。
金代诗人元好问,曾路过邯郸怀古凭吊,题诗有《过邯郸四绝。题卢生庙》:
死去生来不一身,定知谁妄复谁真。
邯郸今日题诗者,犹是黄粱梦里人。
有一阙词牌,名为《燕归梁》。元代时,有人将它更名为《悟黄梁》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神雕英雄传》中所提到的全真七子之首——马钰道长。
历史中,马钰确实为全真道教的第二任掌门人。他道学精深无比,但并非武功高强。他写的一首《悟黄粱。本名燕归梁》,虽说文辞泛泛,但语句有几分朴质,几分有趣:
词名本是燕归梁,无理趣忒寻常。马风思忆祖纯阳,故更易《悟黄粱》。
百年一梦暂时光,如省悟弃家乡。常清常净处真常,累功行赴蓬庄。
不过,“黄粱”一词有时也并非全是指美梦的,它还另含有“黄泉”之意。有诗词为证,如文天祥那首催人泪下的《六歌》:
我生我生何不辰,孤根不识桃李春。
天寒日短重愁人,北风随我铁马尘。
初怜骨肉钟奇祸,而今骨肉相怜我。
汝在北兮婴我怀,我死谁当收我骸。
人生百年何丑好,黄粱得丧俱草草。
呜呼六歌兮勿复道,出门一笑天地老。
再看《红楼梦》中,那首关于迎春的判词: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由于南柯梦和黄粱梦故事形成的时间,都大约出现在唐宪宗时期。因此我们在李白杜甫他们的诗中,是无法见到这两个典故出现的。
红尘纷扰多,世间喧嚣久。一枕黄粱梦,千古空悠悠。一抹衰草,掩尽了古今多少风流?
人生如戏亦如梦。只是很可惜,一出再热闹的戏,它会曲终人散。一场再华丽的黄粱美梦,也还是要醒来。
【黄粱梦】
唐朝沈既济写的《唐代传奇。枕中记》,对后世文学作品以及戏曲的创作,可以说产生过非常深远的影响。
“洞宾呵,你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叫人留恨碧桃花。”这是宝玉过生日那天,宝钗命伶人芳官唱一支曲子,结果芳官就选了一支——《赏花时》。
芳官的这段唱词,唱的就是汤显祖著名的昆曲《邯郸记》中的一折戏。而《邯郸记》的故事,说的就是黄粱梦。
吕洞宾和何仙姑,因急着要赶去参加王母娘娘在瑶池举行的蟠桃宴会,又担心离开后,天门外缺了位扫花的人。于是,何仙姑就烦请吕洞宾下凡去寻一位有缘人,好度他上天来替代自己的扫花之役。临行之际,何仙姑劝他早去速回。要是真错过了这几千年难得一次的蟠桃盛宴,自己定会“留恨碧桃花”的。
吕洞宾来到了邯郸(今属河北省)一家客店,遇上一名叫卢英的书生。在与他的一番交谈中,见卢英抱怨自己是如何贫穷又怎样的不得志,真想考取功名后得到人生的荣华富贵。吕洞宾微微笑道:“你不就是想要一场富贵吗?这有何难?”边说边递给他一个枕头:“年轻人,安心的睡上一觉吧,人生的功名富贵你马上就都会拥有了。”
卢英半信半疑,枕上仙枕不一会就睡着了。梦中,他娶了一位崔姓的美丽女子。不久便中了举人,还任职做了一名节度使。后又杀敌有功,官至丞相。他总共生有五个儿子,得孙十余人,并一直活到八十高寿。
既然是梦,当然就会醒。卢英忽然醒来,却发现睡之前店里煮的黄粱米饭还都没有煮熟哩。想想这场短暂的美梦,卢英带着遗憾和不解,问道:“这怎么只是一场梦啊!?”吕洞宾笑答:“人世之事亦犹是矣。”意思就是劝导他,人的一生,也正如这场梦罢了。卢英果然开悟,决心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跟随吕洞宾上天而去。
【诗词中常见的典故】相关文章:
诗经中写美人的诗词11-22
文言文或诗文中常见典故说明01-10
《诗词中的科学》读后感01-20
肝脑涂地成语的典故-成语典故素材12-24
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典故02-08
乐不思蜀的典故04-22
诗词中的七言律诗(4篇)12-03
不贪为宝的成语典故01-04
李郭仙舟的成语典故12-17
成语南辕北辙的典故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