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古诗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春天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描写春天的古诗1
《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注释】
①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匀称。
②蜻蜓句:暗指头上之香。
③玉搔头:玉簪。可用来搔头,故称。
【译文】
宫女打扮脂粉匀称,走下红楼;春光虽好独锁深院,怎不怨愁?
来到庭中点数花朵,遣恨消忧;蜻蜓飞来,停在她的玉簪上头!
【赏析】
这是一首写宫怨的诗,但这首宫怨诗与其它同类诗迥然不同。诗篇先出现一个精心梳妆、脂粉脸色相宜的年轻宫女,写她一系列的动作流露出期待,最后变成失望的情态。
二句中的愁字透露了全诗的主题。但诗人又是如何将这种愁绪抒写得刻骨铭心、入木三分的呢?笔者认为主要采用了不言而言的手法,即除了二句中的愁字外,通篇均不写愁意,而且女主人公的举止行为又似乎是那么优雅得体,那么闲适安舒,仿佛她正沉浸在这满园春光中而怡然自得。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笔者认为,诗人主要通过写人美(新妆宜面)、妆美、楼美(红楼)、院美(春光一院)、花美、蜻蜓美(飞上玉搔头)、首饰美,然而命运却不佳(深锁、愁),不受君王的思宠,所以前面的七美再美也是架空的,因此诗中的女主人公就要忧愁了。
这就是不言而言手法在本诗中的运用。刘禹锡此诗的特色在于用强烈的对比,说这位宫中女子在自身的气质上、在物质待遇上均属上乘,然而却失宠于君王,因此只落得个同花儿、蜻蜓为伍的可悲下场,读罢令人心酸不已。
刘诗在整体上不动声色,平心静气,实则内中隐藏了抒情女主人公极大的悲哀在内,这种欲哭无泪反装欢笑的愁绪是最难状写的,而刘禹锡却将它写得如此出神入化、震撼人心。全诗有形象,有内心世界,有人物行动,几种描写自然浑成,有映衬,有兴寄,尤其景中、外形衬出女子的内心由期待到幽怨的心理活动,艺术表现极为突出,成为此类诗歌中的佳作。
描写春天的古诗2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
鸟鸣涧:地名,在王维朋友的别墅附近。
涧:夹在两山间的小溪。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空:空寂、空空荡荡。
月出:月亮出来。
时鸣:时,不时。不时地啼叫。
【译文】
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
【赏析】
关于该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该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联想的。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而发出叫声。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是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因而,如果对照曹操的《短歌行》,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该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描写春天的古诗3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翻译
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简析
昔日绚丽似锦的桃李经受不住暴雨袭击的考验,已经零落殆尽,结束了一年一度的短暂青春;而惟有一片青草,不仅未被摧毁,反而翠绿欲滴,并且长得齐齐整整,毫无零乱倒伏之状.诗人写暴雨并通过与“桃李花开尽”对比,烘托出青草的难以摧毁的精神。这暗示一条哲理:桃李虽艳丽,生命力却弱;青草虽朴素,生命力却甚强。
《城南》二首描写了暮春时节大雨过后的山野景象,笔调流畅优美,读来琅琅上口,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惟有青青草色齐”这一句,沁着水珠的草地鲜亮碧绿,表明雨后的大自然依然充满生机,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格调超逸,清新隽永。
此诗能注意选取日常习见但又有典型意义的景物作为描写对象,含理趣而又不失诗意,因此既深刻又自然,耐人玩味。
描写春天的古诗4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翻译 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赏析
这首《春雪》,构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感情就不是纯粹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萌芽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感受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遗憾、惋惜和不满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消息吧 。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春色,从二月草芽中看到春天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妙处,它富有浓烈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 “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写法,却增加了诗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冷落翻成仲春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段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春雪似乎也给人春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喜悦气氛。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赏析
该诗只有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春景 —— 一片始盛桃花。从紧跟后面“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芳菲尽”,与第二句“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跳跃 —— 由一种愁绪满怀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触发下,诗人想象翅膀飞腾起来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这首小诗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又一珍品。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所以季节出现也较陆地晚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大林寺桃花在季节上为什么比山下要开得迟?从气象角度来解释,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受了气温垂直差异影响。也就是说,大林寺桃花之所以开得迟,原因是由于这里是“山地气候” 缘故。
常识告诉我们,在山地地区,气温是随着地势高度上升而相应递减。一般说, 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当山地垂直起伏到几干米时,气温垂直差异就更为明显。加上植物对气温适应能力不同,这样,处于不同高度地段植物景观必然就会出现差异。庐山海拔高度约1 400米,山顶气温比山麓平川地区一般要低8~9℃;大林寺位于今日庐山“花径风景区”,比山下平原高出1 100余米,气温较山下九江市一带低6~7℃;加以庐山地处长江与郡阳湖之间,江湖水汽郁结,云雾弥漫,日照不足,更使山上气温降低,春天当然就来得迟了。
对于这个道理,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白居易自然是无法理解。这从他在《游大林寺序》中所写一段话“大林穷远,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四月),正如正、二月天,梨桃始花,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一世界者”,可以证明。 其实,气温垂直变化对植物影响,不仅在庐山是这样,就是在别处也不例 外。试以喜马拉雅山在我国境内一段山地为例,位于山地东南谷地察隅、墨脱一带,由于海拔较低,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可以种植水稻、玉米、柑桔等喜高温作物;由此往上,到海拔3 000米处,气温下降、雨水减少,只能种青裸、小麦一类作物;再往上,则是草木稀疏高山牧场;雪线以上则因终年积雪、气候恶劣,除了偶尔长着几棵雪莲以外,啥植物也长不了。可见,在山地地区,植物在垂直分布上差异性是与山地气候要素一一气温和降水垂直变异分不开。所以山地地区气候就表现出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特色了。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
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赏析
第六首写寻花到了黄四娘家。这首诗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首句点明寻花地点,是在“黄四娘家”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芬芳鲜妍。花可爱,蝶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歌声,将沉醉花丛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作者心理上愉快轻松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此诗写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像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和谐。他们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任意破坏,“千朵万朵”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朵”与上句相同位置“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转。“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刹那间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这一连串舌齿音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感受。声音效用极有助于心情表达。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增添不少感染力。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
最后一首:“不是爱花即欲死”。痛快干脆,毫不藏伏。杜甫惯于一拚到底,常用狠语,如“语不惊人死不休”,即是如此。他又写道:“只恐花尽老相催。”怕是花谢人老。下两句则是写景,写花枝之易落,花蕊慢开,景中寓借花之深情,以对句出之,更是加倍写法,而又密不透风,情深语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春末。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七言绝句。第一句写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与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景色。以远看似青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朦胧景象。可与王维"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衰落晚春景色。写春景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色彩——一种淡素、似有却无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观察力和高超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描写春天的古诗5
1、春晓
唐·孟浩然(一年级下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绝句
唐·杜甫(一年级下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春夜喜雨
唐·杜甫(一年级下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咏柳
唐·贺知章(二年级下册)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二年级上册)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四年级下册)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7、游园不值
南宋·叶绍翁(四年级下册)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鱼歌子
唐·张志和(二年级下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9、忆江南
唐·白居易(二年级下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0、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四年级下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1、村居
清·高鼎(三年级下册)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2、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四年级下册)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描写春天的古诗6
1、《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玉楼春》【宋】辛弃疾: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3、《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绝句》【宋】僧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6、《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7、《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8、《春宿左省》【唐】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0、《玉楼春》【宋】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1、《江南春绝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2、《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3、《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4、《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5、《春思》【唐】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6、《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17、《春词》【唐】刘禹锡: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8、《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9、《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0、《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描写春天的古诗7
菩萨蛮 韦庄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描写春天的古诗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繁,
路下行人欲销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怒放.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其中来.
描写春天的古诗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情,
惟解漫天作雪飞.
描写春天的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利益,
绝胜烟柳满皇都.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小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题国都南庄(崔护)
去年本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仍旧笑春风.
描写春天的古诗
绝句(杜甫)
迟日山河丽,
春风花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描写春天的古诗8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作酒趁年华。
译文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作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鉴赏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苏轼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诗作人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苏轼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诗作人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诗作人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诗作人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诗作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诗作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作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作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苏轼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诗作人艺术功力之深。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苏轼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苏轼思乡的感情,苏轼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描写春天的古诗9
1.《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年代: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
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
2.《春望》
作者:杜甫 年代: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
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古原草”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枯荣”与“荣枯”大不相同,前者是“春草”,后者就成为秋草了。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就能重新发芽,很快蔓延原野。那“离离原上草”正是胜利的旗帜,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一旦春风化雨,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
如果说三、四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但把重点落在“古原”,以引出来“送别”题意。用“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
大地回春,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友人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这样的场景,令作者惆怅,也富于诗意。萋萋芳草增添了作者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着别情,作者用这种意味深长的诗句写完了结尾。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把“古原——草——送别”连在一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4.《相思》
作者:王维 年代:唐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5.《春晓》
作者:孟浩然 年代: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
孟浩然《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描写春天的古诗10
1、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4、闻道春还未素昧平生,走傍寒梅访音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8、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古风》
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10、时有弃甲至,远随流水香唐刘昚虚《阙题》
1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迟迟:迟缓。卉木:鹤唳。萋萋:草繁茂的模样。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诗经·小雅·出车》
1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1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芒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4、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1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1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秀:秀丽。屯:驻,汇集。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1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1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9、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2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海曙:海上三竿。梅柳渡江春:梅柳度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味。转绿苹浪:使求鱼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描写春天的古诗11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欧阳修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杜甫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陶渊明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描写春天的古诗12
一、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清·卢道悦《迎春》
二、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三、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陆游《马上作》
四、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五、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辛弃疾《浣溪沙》
六、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七、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八、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刘昚虚《阙题》
九、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十、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十一、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蝶恋花·春景》
十二、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十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十四、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十五、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葛胜仲《临江仙》
十六、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十七、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十八、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丘为《题农父庐舍》
十九、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洪异《长生殿·禊游》
二十、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李白《古风》
二十一、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姜夔《淡黄柳》
二十二、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刘方平《代春怨》
二十三、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二十四、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二十五、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春雨》
二十六、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王涯《春游曲》
二十七、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二十八、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二十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三十、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韩愈《感春五首》
三十一、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
三十二、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三十三、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三十四、枝上柳绵吹又少。——苏轼《蝶恋花·春景》
三十五、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三十六、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钱起《春郊》
三十七、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三十八、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
三十九、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石孝友《好事近》
四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描写春天的古诗13
1、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2、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3、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4、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5、风柔日薄春犹早。——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6、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白居易《南湖早春》
7、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8、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9、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10、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11、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12、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13、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4、一棹碧涛春水路。——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
15、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16、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刘昚虚《阙题》
17、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18、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杜牧《紫薇花》
19、蝶懒莺慵春过半。——苏轼《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2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1、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高启《春暮西园》
22、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
24、绿暗红嫣浑可事。——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25、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26、不知供得几多愁。——石延年《燕归梁·春愁》
27、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28、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29、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30、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31、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32、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李华《春行寄兴》
33、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李白《春怨》
34、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李白《送友人入蜀》
35、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春恨》
36、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虞集《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37、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崔涂《春夕》
38、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李贺《天上谣》
39、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40、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41、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42、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晏殊《破阵子·春景》
43、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44、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45、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赵令《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46、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47、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齐己《早梅》
4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9、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葛长庚《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50、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51、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萧衍《东飞伯劳歌》
52、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张九龄《答陆澧》
53、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54、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55、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56、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于谦《观书》
57、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58、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晏殊《玉楼春·春恨》
59、西城杨柳弄春柔。——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60、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秦观《如梦令·春景》
61、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描写春天的古诗14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晓景》
3、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6、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早春》
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1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描写春天的古诗15
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2、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供游客旅游的道路只能在山外才能看到,行进中的小舟总是行进在绿水的前面。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太阳出来,江边的花朵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临,江水就如蓝草一般碧绿。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6、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春天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慢慢凋落,四处无人,春夜的寂静让山野显得更加空旷。
7、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苏轼《蝶恋花·春景》燕子从村中飞过,绿水环绕人家。
8、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9、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白朴《天净沙·春》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阁上高卷起帘拢,倚栏干远望。杨柳垂条,秋千轻晃,院长子里静悄悄。
10、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白朴《天净沙·春》莺在歌唱,燕在飞舞,在小桥流水旁,点点落花正在飘落。
【描写春天的古诗】相关文章:
描写春天的古诗精选09-14
描写春天的古诗03-05
描写“春天”的古诗02-11
描写春天的古诗08-08
描写春天古诗12-15
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09-12
描写春天的古诗大全02-15
描写关于春天的古诗08-25
哪些古诗描写春天02-25
描写春天的古诗欣赏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