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秦观《水龙吟》古诗翻译赏析
《水龙吟》是北宋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的作品,水龙吟是一首比较常见的词牌名,秦观的这首水龙吟全名是《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描写了一位妇女一整天的相思之情。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秦观《水龙吟》古诗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
秦观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韁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水龙吟翻译:
清明时候,轻风微雨,小楼上佳人身穿春衫,卷帘望外,只见她的恋人跨上雕鞍,奔驰而去。此时夕阳西下,离情万种,那清脆可见的卖花声慢慢从窗前过尽,剩下的唯有阵阵落花,飘向井台,这是她感情的外化。郁伊惝恍,凄恻感人。
水龙吟字词解释:无
水龙吟背景:无
水龙吟赏析:
上片起首句,写女子登上挨着园林横空而起的小楼,看见恋人身骑骏马奔驰而去。此二句按景缀情,景物描写中缀入女主人公的别情。“朱帘”三句,承首句“小楼”而言,谓此时楼上佳人正身穿春衣,卷起朱帘,出神地凝望着远去的情郎。“破暖”三句,表面上是写微雨欲无还有,似逗弄晴天,实际上则缀入女子的思想感情,说它也象当前的天气一样阴晴不定。以下四句便写这位女子一个人楼上一直等待到红日西斜的过程以及当时的情绪。轻风送来的卖花声清脆悦耳,充满着生活的诱惑力,也容易引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女主人公想去买上一枝插鬓边;可是纵有鲜花,谁适为容?故此她没有心思买花,只好让卖花声过去,直到它过尽。“过尽”二字用得极妙,从中可以想象得到女主人公谛听的神态、想买又不愿买的惋惜之情。更为巧妙的是,词人将声音的过去同时光的流逝结合一起写,状画出女主人公绵绵不尽的感情。歇拍二句,则是以景结情。落红成阵,飞遍鸳甃,景象是美丽的,感情却是悲伤的。花辞故枝,象征着行人离去,也象征着红颜憔悴,最易使人伤怀。不言愁而愁自其中,因而蕴藉含蓄,带有悠悠不尽的情味。下片从男方着笔,写别后情怀。“玉佩丁东别后”,虽嵌入“东玉”二字,然无人工痕迹,且比起首二句凝炼准确,读后颇有“环佩人归”之感。“怅佳期、参差难又”,是说再见不易。参差犹差池,即蹉跎、失误。刚刚言别,马上又担心重逢难再,可见人虽远去,而留恋之情犹萦回脑际。至“名韁利锁”三句,始点出不得不与情人分别的原因。为了功名富贵,不得不抛下情人,词人思想上是矛盾的、痛苦的,因此发出了诅咒。“和天也瘦”句从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化来。但以瘦易老,却别有情味,明王世贞对此极为赞赏,因为它概括了人物的思想矛盾,突出了相思之苦。“花下”三句,照应首句,回忆别前欢聚之地。此时他虽策马远去,途中犹频频回首,瞻望女子所住的“花下重门,柳边深巷”。着以“不堪”二字,更加刻划出难耐的心情,难言的痛苦。煞尾三句,颇饶馀韵,写对月怀人情景,颇有“见月而不见人之憾”(《草堂诗余隽》卷二)。
此词以景起,以景结,而其中一以贯之的则是作者执着的情愫。对一个沦落风尘的薄命女子,作者竟钟情若此,这决非为征管逐弦而出入青楼的薄幸子弟所能望其项背。
个人资料: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苏门四学士”之一,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官至太学博士,史馆编修。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观祠,丽水的秦观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后于元丰八年(1085年)考中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二年(1087年)苏轼引荐为太学博士,后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哲宗于绍圣元年亲政后(1094年)“新党”执政,“旧党”多人遭罢黜。秦观出杭州通判,道贬处州,任监酒税之职,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徽宗即位后秦观被任命为复宣德郎,之后在放还北归途中卒于藤州。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十二月,出生于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
至和二年(1055年),父亲游太学归来,因同学王观及其堂弟王觌有文名,因此而给其命名为秦观。
秦观少时豪放俊秀,慷慨之情溢于文词之间。嘉祐三年(1058年)时即略通《孝经》《论语》《孟子》的要旨。
熙宁二年(1069年),秦观因目睹人民遭受水灾的惨状,创作了《浮山堰赋》。
熙宁五年(1072年),孙觉任吴兴太守,秦观因为是其亲戚而成为其幕僚。在孙觉的指导下,他开始读兵家书,作《郭子仪单骑见虏赋》。又作有《吴兴道中》《陈令举妙奴诗》《陪李公择观金地佛牙》等诗。
熙宁八年(1075年),显之长老住在高邮,秦观与之游,作有诗文多篇。同年,秦观岳父去世,两日后岳母蔡氏以死相殉。秦观作《徐君主簿行状》《蔡氏夫人行状》《蔡氏哀词》。
熙宁九年(1076年),孙觉因祖母去世回高邮守孝闲居,僧参寥来高邮,秦观得以结识参寥。八月,秦观、参寥陪同孙觉前往历阳惠济院拜访漳南道人昭庆。期间沐浴温泉、游龙洞、谒项羽祠,作诗三十首、《汤泉赋》一篇。
熙宁十年(1077年),秦观闲居高邮,从事耕作。期间作有《田居四首》及《纳凉》诗。九月,漳南道人来高邮,秦观应邀作《游汤泉记》。
拜入苏门
元丰元年(1078年)春,秦观在家读书准备应考。因孙觉将要赴任,秦观作《奉和莘老》《次韵莘老》诗相送。四月,准备入京应考,途径徐州,携李公择书拜谒苏轼,这是他与苏轼的初次见面,并正式成为其门下士,作有《别子瞻》《戏云龙山人二绝》诗。同年,秋试落第,过泗州东归,参寥作诗安慰,苏轼有和作,并有书。秦观回到高邮后,作有《掩关铭》《叹二鹤赋》《黄楼赋》。在此期间,秦观与苏轼、苏辙兄弟常有书信往来。并作有《南乡子·妙手写徽真》词。年底,代替参寥作《与钟公实启》一文,并有《寄孙传师著作》诗。
元丰二年(1079年)正月十五日,秦观作《五百罗汉图记》。同年春,作《次韵参寥三首》诗。三月,苏轼自徐州徙知湖州,途径高邮,与秦观、参寥相会,三人结船过无锡、游惠山。六月,赴会稽看望祖父,得以结识太守程师孟(即程公辟),与之游鉴湖、访兰亭,谒大禹庙,留下不少诗篇。有《望海潮·秦峰苍翠》《满庭芳·雅燕飞觞》《南歌子·夕露沾芳草》《虞美人·行行信马横塘畔》等词。七月,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秦观前往湖州看望。八月,过杭州,与参寥月夜游西湖,谒辩才大师于潮音堂,应邀作《龙井记》《龙井题名记》。年底,与程师孟辞别。
元丰三年(1080年),秦观在高邮闭门读书。同年春,作《寄程公辟》《竹诗》等诗。苏辙被贬迁途径高邮,秦观伴其游扬州。同年,鲜于侁任扬州太守,以礼相待秦观,秦观为其作《鲜于子骏使臣生日》诗,《扬州集序》,《望海潮·星分牛斗》词。同年秋,黄庭坚、李之仪等先后途径高邮,与秦观相会,相与唱和,秦观称黄庭坚为“江南第一等人物”。
落第闲居
元丰四年(1081年)春,叔父秦定入京改官,秦观侍奉祖父回到高邮,安厝亡婶于扬州。同年夏,与弟秦觌、秦觏习制科之文。同年秋,在扬州应省试,作《中秋口号》诗。十月,作《徐氏夫人墓志铭》。冬末,作《与苏公先生简》,致书苏轼,言及兵法、治盗等策论。
元丰五年(1082年)春,秦观应礼部试落第。西游洛阳,作《白马寺晚泊》《春日杂兴》诗,《望海潮·梅英疏淡》《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词。至黄州会见苏轼,结识陈季常。秋归高邮,作《圆通禅师行状》文,赋《长相思·铁瓮城高》词。
元丰六年(1083年)春,秦观作有诗词多首,追忆往日交游。得王羲之《兰亭序》真迹,作《兰亭跋》、书《兰亭序后》。闲居无事,作《蚕书》。编《逆旅集》。九月,王观母亲去世,秦观为其作《李氏夫人墓志铭》。辑《精骑集》。同年,作有《银杏贴》及《对淮南诏狱》诗。
元丰七年(1084年)春,王巩自宾州放归,秦观作《次韵马忠玉喜王定国还自宾州》。十月,秦观前往润州,与苏轼同游金山,有诗多首,如《宿金山》《金山晚眺》等。十月末,与苏轼告别,苏轼赋词以赠。返回高邮后,秦观编《淮海闲居集》。赴京师前,为投谒,作有《谢王学士书》《谢曾子开书》。岁末,西行赴京师。
蔡州任上
元丰八年(1085年)春,秦观考中进士,作《谢及第启》一文。三月五日,宋神宗驾崩,作《神宗皇帝晏驾功德疏》。秦观初授定海主簿,未赴任。五月,为干谒,作《上吕晦叔》书。十月,被任命为蔡州教授,回家接母亲,途经南都,与太守王胜之游。因慕马少游的为人,改字少游。回到高邮后,作《谒先师文》。岁末,侍奉母亲到蔡州教授任。
元祐元年(1086年)春,秦观作有《登第后青词》《拟郡学试东风解冻诗》《拟郡学试近世社稷之臣论》《送张和叔兼简鲁直》诗。清明,赠营妓娄东玉《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词,赠营妓陶心儿《南歌子·玉楼迢迢尽》词。此后,因连月阴雨,秦观作《祈晴文》,并考察蔡州山川形势,作《汝州涨溢说》一文。
元祐二年(1087年)夏初,秦观得肠疾,作《书辋川图后》文。病好后,赴京师,讲著述之科。九月,宋哲宗正式发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妃宝册,回到蔡州的秦观代州守分别写祝贺受册表。
元祐三年(1088年)春,秦观被召至京师,以应制科,上进策三十篇。当时洛党、蜀党交恶,秦观属蜀党,遭到排挤。因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俱在京师,人称苏门四学士。加上陈师道、李廌,人称苏门六君子。同年,秦观作有《和东坡红鞓带》《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送王元龙赴泗州粮料院》《赠蹇法师翊之》等诗。
元祐四年(1089年)六月底,范纯仁罢相,出知许州,特荐秦观堪备著述之科,檄至,秦观作书辞谢。八月,欧阳修夫人薛氏去世,秦观代作祭文。又应友人王叔瞻之请,为其作《书王氏斋壁》一文。同年,作有《次韵裴秀才上太守向公二首》《送蔡子骧用蔡子骏韵》等诗。
入京为官
元祐五年(1090年)春,孙觉卒于高邮,秦观作《孙莘老挽词》四首。五月,因范纯仁推荐,被召至京师,应制科,授太学博士,负责校对黄本书籍。同年,写有《魏景传》《眇倡传》《庆禅师塔铭》《祭监税主簿文》等文。
元祐六年(1091年),秦观供职秘书省。七月,迁秦观为校书秘书省正字。八月初一,赵君锡迫于贾易压力,上表诋毁秦观“不检”,要求罢去秦观正字,秦观也自请辞免。八月底,秦观被罢去正字,依旧负责校对黄本书籍。
元祐七年(1092年)春,秦观因家贫乞米于钱勰,作有《春日偶题呈钱尚书》诗。同年,作有《送冯梓州序》《李状元墓志铭》《录壮愍刘公遗事》等文。
元祐八年(1093年)春,秦观作有《元日立春三首》诗。正月十五日,作有《次韵东坡上元扈从三首》诗。七月,迁国史院编修官,授左宣德郎。秦观上辞表,不允。八月十二日,诏赐秦观笔墨器币,秦观作《赐砚记》记之。
贬谪处州
绍圣元年(1094年)三月,“新党”执政,迫害“旧党”,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离京前以词抒愁,写有《望海潮·梅英疏淡》《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风流子·东风吹碧草》《虞美人·高城望断尘如雾》等词。闰四月,御史刘拯上表,说秦观影附苏轼增损《神宗实录》,请改贬其为处州酒监税,宋哲宗允许。在前往处州途中,秦观作有《赴杭倅至汴上作》《艇斋》《送酒与泗州太守》《题金华山寺壁》《精思》等诗,作有《满庭芳·晓色云开》词。
绍圣二年(1095年)春,秦观在处州,作有《千秋岁·水边沙外》《好事近·春路雨添花》等词,作有《题务中壁》《处州闲题》《文英阁二首》《处州水南庵二首》等诗。
罢职远谪
绍圣三年(1096年)春,秦观被罢职。夏初,朝廷遣使望风承旨,来找秦观的过失,但没有找到,因秦观诗中有佛书语,以此为罪名,削秩徙郴州。遭此突变,秦观在行前作有《留别平阇黎》诗以记恨。途径庐山,作有《白鹤观》诗,《梦中题维摩诘像赞》一文。十月,将过洞庭湖,作《祭洞庭文》。夜泊湘江,赋《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词。途径长沙,结识一义妓,为赋《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词。同年冬,途中赋词《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诗作有《题郴阳道中一古寺壁二绝》。岁末至郴州贬所,除夕之夜,作有《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词。
绍圣四年(1097年)春,秦观赋《踏莎行·雾失楼台》《点绛唇·醉漾轻舟》《鼓笛慢·乱花丛里曾携手》《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如梦令·楼外残阳红满》等词。同年秋,赋《满庭芳·碧水惊秋》词。同年冬,诏命编管横州,苦恨再次远谪,作有《自警》《冬蚊》诗。
元符元年(1098年)春,秦观自郴州徙横州,自悔为官误身,作《反初》诗。至横州,寓居浮槎馆,作《醉乡春·唤起一声人悄》词。春暮,赋《青门饮·风起云间》词。九月,诏特除名,永不录用,移送雷州编管。
元符二年(1099年),秦观自横州徙雷州,当时,苏轼在琼州昌化军(今海南儋县中和镇),两人隔海相望,时通音讯。同年,秦观作有《雷阳书事三首》《海康书事十首》《饮酒诗四首》等诗。
放还去世
元符三年(1100年)元月,宋哲宗驾崩,宋徽宗即位。秦观身处雷州,自觉不久于人世,效仿陶渊明,自做《挽词》。五月,朝廷大赦。六月,苏轼内移廉州,途经雷州,两人相见,秦观赋《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词以记之。苏轼走后,秦观的心境也放松了不少,他多次到乡民中体察他们的疾苦,观摩当地的风俗。七月,诏命复秦观为宣德郎,放还横州。八月十二日,行至藤州(今广西藤县),游光华亭,秦观口渴想要喝水,等人送水至,他面含微笑地看着,就此去世,享年五十二岁。其子秦湛闻噩耗自旅次来奔丧,扶梓北还。苏轼闻耗,大哭不已,两日为之食不下。参寥、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等各有哀辞。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秦湛奉秦观灵柩停殡于潭州。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去世。
崇宁元年(1102年)九月,诏立《元祐奸党碑》,秦观与苏轼等被列名。
崇宁二年(1103年),诏令焚毁苏轼、秦观等人文集,各地遍立奸党碑。
崇宁四年(1105年),诏除党人禁,秦湛得以奉秦观灵柩归葬于广陵。后秦湛通判常州,合葬父母于惠山之阴。
【秦观《水龙吟》古诗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水龙吟》翻译及赏析08-18
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古诗翻译赏析12-19
古诗《清明》翻译与赏析11-11
李白古诗翻译及赏析04-08
古诗原文翻译赏析01-29
古诗《清明》赏析与翻译03-17
古诗《夜雨》翻译赏析09-21
柳枝古诗翻译赏析09-08
塞下曲古诗翻译及赏析04-25
春寒古诗翻译及赏析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