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诗《江上渔者》理解与赏析

时间:2022-04-26 12:20:32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古诗《江上渔者》理解与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江上渔者》理解与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江上渔者》理解与赏析

  古诗《江上渔者》理解与赏析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

  3、君:你。

  4、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5、风波:风浪。

  6、爱:喜欢。

  7、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8、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译文

  江岸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只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

  请您看那一夜小小渔船,

  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是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写节约粮食的古诗《江上渔者》主要是想让大家明白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当时范仲淹四十六岁,主政苏州,为治水患,正在苏常一带察看水情。目睹江中一叶扁舟,在风急浪高的水面忽浮忽沉,感慨赋诗。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文学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全诗仅二十个字,但言近而旨远,词浅而意深,可以引发丰富的联想。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二首》)之意,蕴含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首句说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自然引出第二句。原来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但爱,即只爱。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但是却无人知道鲈鱼捕捉不易,无人体察过捕鱼者的艰辛。世人只爱鲈鱼的鲜美,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这是世道之不公平。

  于是作者在三四句,构拟了一幅生动的图画来反映江上渔民的辛劳。一叶扁舟,出没在风波里,真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而渔民们要冒这样的风险的原因,诗人却没有明说,便戛然而止,而读者已经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弦外之音了。这就是:渔民们完全是为生活所迫,鲈鱼之美是靠渔民之苦换来的,这种言尽意不尽的手法,使诗歌含蓄隽永,耐人回味。

  诗中饱含了诗人对那些驾着一叶扁舟出没于滔滔风浪中的渔民的关切与同情之心,也表达了诗人对“只爱鲈鱼美”的江上人规劝之意。在江上和舟中两种环境、“来往”和“出没”两种动态、吃鱼人和捕鱼人两种生活的强烈对比中,显示出了诗人的意旨所在。

【古诗《江上渔者》理解与赏析】相关文章:

曹邺《捕渔谣》古诗赏析07-05

二年级下册语文《江上渔者》练习题07-14

唐诗江上吟赏析03-10

《浣溪沙》古诗词的理解赏析05-30

《蓝田溪与渔者宿》钱起的唐诗鉴赏07-17

去者日以疏古诗注释赏析06-13

《江上吟》古诗原文及鉴赏06-02

江上赠李龟年赏析08-04

培养孩子阅读与理解古诗的方法03-21

《江上望皖公山》唐诗赏析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