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诗《佳人》的赏析

时间:2024-09-12 11:32:01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古诗《佳人》的赏析精选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佳人》的赏析精选,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佳人》的赏析精选

  佳人

  杜甫

  绝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

  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

  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

  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

  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

  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

  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

  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

  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

  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季,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乾元元年(758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遗降为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七月,他毅然弃官,拖家带口,客居秦州,在那里负薪采橡栗,自给度日,《佳人》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季。关于这首诗的作意,一向有争论。有人认为全是寄托,有人则认为是写实,但大部分折衷于二者之间。

  在作此诗之前,杜甫被迫辞掉华州司功参军职务,为生计所迫,携带妻子,翻山来到边远的秦州。杜甫对大唐朝廷,竭忠尽力,丹心耿耿,最后却落得弃官漂泊的窘境。即便是在关山难越、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仍始终不忘国家民族的命运。这样的不平际遇,这样的高风亮节,和诗中女主人公是很相像的。所以,作者借他人之酒以浇胸中块垒,在她的身上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清人黄生说:“偶有此人,有此事,适切放臣之感,故作此诗。”

  杜甫诗鉴赏

  这首诗通过叙述一个流落异乡的女子的遭遇,寄寓了流离生活中的杜甫的感受与政治情怀。

  这首诗每八句为一段,共有三段。

  第一段写 丧乱,揭示这位佳人一切不幸的根源。其中幽居在空谷一句统领全篇,为这首诗的中心所在。自云二字则让佳人的经历全由她自己口中说出,情调更加凄切、悲凉。良家子与 官高相映衬;遭杀戮与收骨肉相照应,写出官宦人家的遭遇,为下文中女子被遗弃作铺垫。

  九至十六句为第二段,记叙佳人因家境衰落被丈夫遗弃的过程, 诗句在愁苦中夹杂愤愤之语。

  世情两句,写尽人间势利眼,可以说是杜甫借女子之口,抒发自己的感慨。合昏两句,以草木禽鸟与轻薄夫婿相对比,对不义之人作了有力的鞭挞和斥责。

  十七至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女人在边地的生活和思想,照应零落依草木句。这里的在山当指在家, 出山当指被遗弃,因此这两句诗反映的是社会舆论对被遗弃者的看法,同时又流露出诗人对这种错误舆论的不满。

  侍婢以下六句重点描写女子的贤贞清贫,颂扬她的节操,说明她并未因被遗弃而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两句,是指卖掉珍藏的宝珠,才有力量修补茅屋,继续生活,这正是衰败以后,宦门小姐特殊生活的写照。摘花不插发,暗用《诗经·卫风·伯兮》中的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意思,以不事打扮来衬托自己的操守。采柏动盈掬与摘花句形成对照,以柏象征女子的品性洁白、坚贞。最后两句总写女子的隐居生活, 翠袖、修竹照应佳人,天寒、日暮照应幽居,更显出佳人的忠贞品格。

  这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它生动、具体地记录了这一时期的历史,无怪乎前人评论杜诗是诗史。

  名家点评

  《唐诗品汇》:

  刘云:闲言余语,无不可感(“世情”四句下)。刘云:似悲似诉。自言自誓,矜持慷慨,修洁端丽,画所不能如,论所不能及(“合昏”八句下)。刘云:字字矜到而不艰棘。尽不容尽(“摘花”四句下)。

  《唐诗解》:

  此诗叙事真切,疑当时实有是人。然其自况之意,盖亦不浅。夫少陵冒险以奔行在,千里从君,可谓忠矣,然肃宗慢不加礼,一论房琯而遂废斥于华州,流离艰苦,采橡栗以食,此与“倚修竹”者何异耶?吁!读此而知唐室待臣之薄也。

  《唐诗归》:

  钟云:卖珠补屋,故家暴贫真境,未经过者以为迂(“侍婢”二句下)。钟云:清境难堪,然自不恶(末二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吴山民曰:语虽浅,当是《谷风》后第一首。“世情”二语,人情万端,可叹,“夫婿”以下六语,写情至此,直可痛哭。周珽曰:以《骚》为经,以《选》为纬,高踞汉魏之顶。郭浚曰:转折流美,又极凄怨。陆时雍曰:“在山”二句,语何自持;“天寒”二句,益更矜重,端人不作佻语。

  《唐诗快》:

  题只“佳人”二字耳,初未尝云“叹佳人”、“惜佳人”也,然篇中可胜叹惜乎?此诗盖为佳人而发,但不知作者果为佳人否?则观者果当作佳人观否?请试参之。只此二语,令人凄然欲泪(首二句下)。“自云”二字亦伤心(“白云”句下)。伤心(“零落”四句下)。可哭(“那闻”句下)。悄然(末二句下)。

  《杜诗说》:

  末二语嫣然有韵,本美其幽闲贞静之意,却尤半点道学气。

  《茧斋诗谈》: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古腰锁法,云横山腰,似断不断,此所以妙。

  《唐诗别裁》:

  结处只用写景,不更着议论,而清洁贞正意,自隐然言外,诗格最超。

  《杜诗镜铨》:

  接转,又插一喻,语浅义深,逼真汉魏乐府神理(“在山”四句下)。入李云;落落穆穆,写出幽真本色(“摘花”二句下)。

  《读杜心解》:

  “在山清”、“出山浊”,可谓贞士之心,化人之舌矣。建安而下,齐、梁而上,无此见道语。只以写景作结,脱尽色相。

  《网师园唐诗笺》:

  “在山泉水清”至末,落落写来,不着议论,而神韵弥隽。

  《诗法简易录》:

  忽入比喻对偶句,气则停蓄,调则高起,最妙(“在山”一联下)。

  《超纯斋诗词》:

  “佳人”并非写实,只是一种寄托,可能是诗人自己的身影。虽时世艰难,多遭不幸,仍不愿入染浊流。

【古诗《佳人》的赏析】相关文章:

《佳人》古诗原文和赏析11-24

唐诗《佳人》译文赏析古诗词03-25

古诗及赏析01-13

古诗的赏析01-27

古诗及赏析(经典)07-20

无题古诗赏析09-03

《高松》古诗赏析04-27

古诗登高赏析精选10-15

《鹿柴》古诗赏析11-25

《田家》古诗赏析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