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春望》古诗赏析

时间:2022-08-10 14:49:05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春望》古诗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望》古诗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望》古诗赏析

  《春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抵:值,相当。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抵:值,相当。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抵:值,相当。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译注参考:

  1、 范国平.初中生必背古诗词.北京市: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114-116页

  2、 李存仁.新编初中古诗文一看通 .广州市: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101页

  3、 李承林.中华句典 中华文典.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49-50页

  译文及注释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注释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 显示全部

  古今异义

  国破山河在 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浑欲不胜簪 古义:简直 今义:浑浊;糊涂家书抵万金 古义:信 今义:装订成册的著作... 显示全部

  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 显示全部

  鉴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

  中考古诗词之杜甫《春望》赏析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⑴五言律诗。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睹物神伤。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练地熔铸在40个字里,这就是有名的《春望》诗。

  这首诗是杜甫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前四句写目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想亲人愁苦,充溢离情。

  ⑵品读赏析

  首联: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颔联: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诗人将丰富的意思寓于一个“深”字中。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⑶诗的这前四句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视域由远而近,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浑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而不直书其情,其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层层袒露。

  ⑷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家人,盼望官军,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是杜甫擅长的表现方法。

  ⑸全诗从结构看,首联总写望中所见,颔联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

  ⑹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古诗赏析】相关文章:

古诗《春望》赏析03-30

古诗春望赏析04-08

春 望古诗赏析03-30

望春古诗赏析04-10

春望古诗原文赏析04-06

白居易的古诗《杭州春望》赏析02-04

春望古诗词原文赏析07-29

杜甫《春望》古诗词赏析12-23

古诗词春望翻译及赏析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