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古诗赏析
《送友人》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全诗八句四十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此诗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青山、白水、浮云、落日,构成高朗阔远的意境。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送友人》古诗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翻译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注释
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白水:清澈的水。
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为别:分别。
孤蓬:又名“飞蓬”,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
征:远行。
浮云:飘动的云。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兹:声音词。此。
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班马:离群的马。
鉴赏:
李白,只要是懂点文化的人都知道,似乎他的诗就是一个文化符号,勾勒出唐诗的伟大来。小时候,我们可以面对圆圆的月亮,欢快的念出“小时不识月,唤作白玉盘”这样的诗句,长大后,我们又会面对自己的种种的磨难,不由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夕阳西下,我们在外面飘摇太久,何尝不思念魂牵梦绕的故乡,低头思故乡又成了大伙最好的写照。
李白的诗,贯穿着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生活有多远,他的诗就显得格外的魅力无边。今儿,也许是上天的有意安排,我又读上了他写的诗——《送友人》。李白的诗,跟杜甫的诗就是不一样,读起来总是那么的朗朗上口,不会显得那么的沉郁顿挫,字里行间总是在真情中透出淡淡的活泼。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李白的诗,我们细细品味,也会有一股真情在内心深处跌宕。“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形容李白的诗一点也不过。李白不喜欢讲究诗的华丽辞藻,他的.文字就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思,读着、读着,你也会为之动容。
做一名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似乎是职业习惯,总喜欢反反复复的欣赏诗歌的魅力。在梦里、在大街上,我不往品味着这首诗的韵味。诗人跟友人并辔而行,一路上肯定有许多话要提,毕竟多年的友谊在一瞬间要变成遥远的记忆,这放在谁身上都很难接受。不知不觉,两个人就到了外城,峰峦如聚的大青山横在外城,似乎要把诗人与友人割裂开来,只有那绵绵不断的白水在传达两个人的真情。青山、白水一起点化了送友人的地点,没有任何的取舍,更多的是天然的使用词句。我们在欣赏诗人讲究对仗之美的时候可又有谁能学到那自然而然的描绘。
纵然是北郭与东城相对,青山与白水相应,可是一个“横”字,一个“绕”字,意境全出,传达着友人离去的复杂心里。“此地一为别”,两个人都非常清楚,他们将在此地分手,从此在天之涯、海之角,人生的悲痛莫大于生别离。古道漫漫,人们很难预料何时相逢,执手相看泪眼之事常八九,诗人不担心自己的孤单,恰恰关心友人如孤孤单单随风卷的草蓬一样在远方飘荡不停,此等温情在当时社会,是多么的珍贵。两个人,他们一定会非常留念身边的一切,诗人抬头看看天上飘游不定的白云,友人的内心又何尝不是如此的纠结?人在宦海走,谁也做不了自己的主,否则,王勃也不会安慰友人,“海内存自己,天涯若比邻”,王维更不会感叹“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也不会劝友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离别,本身就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尤其是在不知何时再相遇的古代,那只能强颜欢笑地安慰友人,同时也安慰自己不安的内心。“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李白,这样一位真男子,又何尝不是如此?看着天上火红的太阳,他们想到太阳也不想早早地离开天空,这种依依不舍之情,只有那离别之人才能体会。黄叶地,芳草碧连天,有谁不希望长亭连短亭?可惜的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苏老爷子一向有豁达的心胸,可是被贬黄州,面对中秋圆月,想着在远方做官的弟弟——苏辙,也不免埋怨起明亮的月亮来。
宦海沉浮,人们总难免要各奔东西,这是文人们非常伤感的事情,只能备酒践行,折柳相送,以诗相赠,抒发浓浓的离别意,杨柳岸,晓风残月,情人如此,友人又怎会别样?无奈也必须做出选择,诗人只能挥一挥衣袖,深情地跟友人道别,此种真性情连自己的坐骑都为之动容,也发出萧萧马鸣来表达自己的难解难分。
我相信友人离开,诗人一定不会离开,纵然一股豪情,但他一定会默默地注视着友人的离去,直到友人完全消失,才一步三回头的回家,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不觉友人又到梦里来。
古道边,不知诗人还会不会在老地方等待,也许诗人也离开了此地,谁让他们同是宦游人呢?
鉴赏考题:
1、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
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
2、颔联写送别之事。其中“别”照应诗题中的“送”,“孤蓬”是比喻手法,照应诗题中的“友人”。。“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3、颈联情景交融,试分析。
“浮云”“落日”之景与“游子”之“意”、“故人”之“情”交融,拓展意境。
4、尾句“班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
拓展: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先世隋时因罪流徙中亚,他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境内),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他在少年时期即“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好游侠。25岁时,抱着“四方之志”,出川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天宝初年曾进住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就遭贬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六十二岁病死在当涂县令李阳冰家。李白幼时,他的父亲对他进行过传统教育,青年时接触过道士和纵横家,也受过儒家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这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他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但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蔑视权贵,但也有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他的诗现存九百多首,都收在《李太白集》中。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乐府诗约占四分之一,其代表作为《蜀道难》、《梁父吟》等,代表了其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
李白也是五七言绝句的圣手。五绝含蓄、深远,只有王维可以相比;七绝则韵味醇美,音节和谐流畅,感情真率,语言生动,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标举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标准,和王昌龄的七绝,被评为有唐三百年的典范。
【《送友人》古诗赏析】相关文章:
《送友人》古诗原文及赏析04-19
李白古诗《送友人》赏析03-31
李白《送友人》古诗赏析03-30
《江夏送友人》古诗赏析01-22
《送友人入蜀》古诗赏析01-26
送友人古诗词赏析03-30
送友人入蜀古诗赏析04-06
送友人的古诗李白08-14
六年级送友人古诗赏析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