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古诗全诗意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寻隐者不遇古诗全诗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者,……的'人。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说,告诉。
云深:云雾迷蒙。指林深,因多云雾,故云。
处:行踪,所在。
诗意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赏析
这是一首名作,评者甚众。蒋一葵《唐诗选汇解》:“首句问,下三句答,直中有婉,婉中有直。”李锳《诗法易简录》:“一句问,三句答,写出隐者高致。”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此诗一答,四句开合变化,令人莫测。”
全诗只有二十字,又是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必裁地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藏问于答,几问几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来到“松下”问“童子”, 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而“隐者”外出。“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隐者” 外出而问其“童子”,省掉问话而写出“童子” 的答语:“师采药去。” 那么问话必然是:“你的师父干什么去了?”“我” 专程来“寻隐者”,“隐者”“采药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来。因而又问童子:“他上哪儿采药去了?”这一问诗人也没有明写,而是从“只在此山中”的回答里暗示出来的。听到这一答,不难想见“我”转忧为喜的神态。既然“只在此山中”,不就可以把他找回来吗?因而迫不及待地问:“他在哪一处?”不料童子却作了这样的问答:“云深不知处。”问话也没有明写,可是如果没有那样的问,又怎能会有这样的答呢?
诗人巧妙地以答见问,收到言外见意的艺术效果。“我”的问话固然见于言外,“我”与“童子”往复问答的动作、情态及其内心活动也见于言外。比方说,你读到“云深不知处”的时侯,只要设身处地,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图画:“童子”一边说,一边遥指;“我”跟着“童子”遥指的方向望去,东边是白云,西边也是白云;苍峦翠岭,时露林梢,时而又淹没于茫茫云海。那么,“隐者”究竟何处“采药”呢?
四句诗,通过问答的形式写出了“我”、“童子”、“隐者”三个人物及其相互关系,又通过环境的烘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隐者”隐于“此山中”,则“寻隐者”的“我”必然住在“此山”外。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一般热衷于“争利于市,争名于朝”,“我”当然是个知识分子,却离开繁华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究竟为了什么?当他伫立“松下”四望满山白云,无法寻见“隐者”之时,又是什么心情?这一切,都耐人寻味,引人遐想。
【寻隐者不遇古诗全诗意】相关文章:
关于寻隐者不遇的诗意是什么?07-25
《寻隐者不遇》古诗词赏析09-04
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范文01-21
古诗《寻隐者不遇》优秀教学设计04-22
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3篇05-25
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后反思三篇06-13
《寻隐者不遇》的教学设计03-30
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 教学反思07-28
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教学设计07-28
五年级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