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雪的古诗

时间:2024-10-23 13:56:44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雪的古诗(推荐)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雪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雪的古诗(推荐)

雪的古诗1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

  孤船蓑笠翁,独钓冷江雪。

  注释:

  1、尽:无,没有。

  2、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3、人踪:人的脚印。

  4、孤:孤零零。

  5、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6、独:独自。

  诗意: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中断尽;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船,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赏析: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寒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冷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傲,但仍立崖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尽”“人踪灭”。诗人用飞鸟遥遁、行人尽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冷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好像已经见到了展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冷气。这恰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船蓑笠翁,独钓冷江雪”,刻画了一个冷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划子,舟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安闲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傲,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立崖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这首诗大约作于谪居永州时期。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尽句。粗望起来,这像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山水画:雪窖冰天冷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船,默然垂钓。但仔细品味,这洁、静、冷凉的画面却是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征。首先,它创造了峻洁清寒的艺术境界。单就诗的字面来望,“孤船蓑笠翁”一句好像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渔翁身披蓑笠独自坐在小船上垂纶长钓。“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阔别尘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于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还嫌意兴不足,又为渔翁精心创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遥处峰峦矗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去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气希望盎然的天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笼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冰雪送来的严寒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寒清清的世界。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傲单薄的身影。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寒孤冷呀!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极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淡笔轻涂,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寒的抒怀气氛。其笔触所到,连亘天地,高及峰巅,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盖万里。沈德潜评论说“清峭已尽”。顾璘则说“尽唱,雪景如在目前”。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这首诗的境界创造来说的。其次,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贬谪永州以后不甘屈从而又倍感孤傲的心理状态。晚于柳宗元的郑谷曾作《雪中偶题》:“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回。”是诗亦写江雪中的渔翁,但造语寻常,更乏境界,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主观意识与光鲜的个性熔铸入往,所以苏轼批评他是“村学中语”,而称赞柳宗元末尾两句,说是“人道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苏轼所谓“人道”,即指诗人的情感熔铸。“人道有隔”的对立面便是“人道无隔”,做到“人道无隔”,亦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我们知道,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始终保持着一种顽强不届的精神状态。他的“永州八记”,专写穷山僻壤之景,借题立意,寄托远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极为伶丁寂寞的心情。他的兀傲脱俗的个性也得以充分铺现。这首诗中的渔翁形象,身处孤冷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无人烟之境而处之泰然。其风标,其气骨,其守贞不渝的心态,不是很令人钦慕吗?和柳宗元约略同时的诗人张志和作《渔歌子》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回。”张氏造境选择春热花开之际,画面美而幽,流露了“烟波钓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闲适安闲之情。柳宗元与张志和不同,他本是个坚持正义的政治家,立脚于布满矛盾斗争的泥土之上,所以……他遣境专取深冬冷凉之际,人的心情也不是只有纵情山水的一面,他还写出了严正清苦,凛然不可犯的一面,个性尤为凸起。最后,这首诗的结构安排至为精巧。诗题是“江雪”。但是作者进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安谧凄寂。栖鸟不飞,行人尽迹。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船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结尾才着“冷江雪”三字,正面破题。读至结处,倒头再读全篇。一种豁然爽朗的感觉油然生出。苍莽天宇,皑皑大地,其悠遥的景界非常吸惹人。此诗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遥衬托孤船老翁之渺小;鸟尽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静谧寒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诗人心情意绪的写照。诗中所写的景物是:座座山峰,望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整个大地笼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戴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船,在冷江上独自垂钓。望,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冷江独钓图啊!这幅画面毕竟意味着什么呢?大家知道,在艺术作品中,毫不会有“纯粹”的风景诗或风景画。在它们里面老是要或多放松放松放松法或少地反映作者的感情和现实内收留的。事实上,风景诗中的极品,绝管通篇花鸟,满纸烟霞,但必然是字字望来皆是景,声声细味老是情。这首诗,也不例外。只要我们了解柳宗元的一生经历,就可以望出这一点。

雪的古诗2

  [宋]梅尧臣

  雪游如梨园,风撼梨花落。

  骅骝骧首时,杳杳闻天乐。

  楼观何参差,仙居倚寥廓。

  群朋思饮酒,饮举北斗杓。

  公子邀以归,跃马度城郭。

  鹄毳拂轻裘,蛟珠乱疏箔。

  少年气若虹,屡起鄱阳谑。

  壮语士胆开,狂诃僮指愕。

  间或美笑言,又或跪酬酢。

  或如猿狙跳,或类虎豹攫。

  或廋秦客辞,或纵灌夫恶。

  杯盂或迁掷,履舄或搀错。

  稍看云容披,斜漏日光薄。

  驭仆整辔衔,庖人困羹臛。

  还家历南市,灯烛已煜爚。

  入门见妻孥,未暇问何若。

  刘侯据相招,登堂罗绰约。

  往往奏清歌,时时更大噱。

  江翁唱渭城,嘹唳华亭鹤。

  半夜蜘蛛喜,微然见无著。

  主人倍欢欣,劝客如倾壑。

  我时已大醉,盏至不解却。

  还思一日喧,静坐无适莫。

  书作异时谈,竹林何愧怍。

雪的古诗3

  一、谈雪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看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可唐代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白板出示雪景图,结合看图,读懂“江雪”就是江上雪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才能挑动学生心中想学的心,使其自然而愉快接受知识。课伊始,教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雪”引出课题,学生定会兴趣盎然,积极参与。】

  二、初读感知,想象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点击白板中的音乐图标)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象画面。

  3、指名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是思维的特殊形式。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新课标中也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三、进入情境,自主学习

  1、请结合注释或请教工具书理解这首古诗,并圈出不懂的字词。

  2、现在我们来汇报一下学习成果,并提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自由交流,相互补充。

  ▲讨论交流重点品读的词语(指名上台利用白板圈画出相关词语,如:“万径、千山、灭、绝、蓑笠翁、孤舟”等,然后交流补充)

  ▲利用白板让学生上台将“蓑、笠”分别与实物相连。

  【古诗语言,是极富魅力的语言。中高年级的学生,在“词、句”的理解上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理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这些语言进行比较、琢磨、推敲、品析,甚至吟咏,体味古人用词断句的精妙所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感,增强鉴赏的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3、理解了这些字词,大家一定能读得更好。学生很投入地齐读。

  4、谁来结合画面,展开合理的想象,将整首诗的意境描绘出来?

  学生自由发言。(如: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小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这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坐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在学生理解重点字词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结合画面,融进想象,将整首诗的意境描绘出来。这样,学生就不仅仅是停留在简单、机械的翻译层面,语言变得更加活泼、生动了。】

  5、谁能通过朗读再现画面,让大家仿佛身临其境?指名朗读。

  6、学到这儿,我们对这首诗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现在请你静下心来,再细细地读一读。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轻声朗读后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如:读着古诗、看着画面,我觉得冷飕飕的;我猜想老人内心十分孤独、寂寞,因为这首诗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我觉得这个老翁很勇敢,这么冷的天还坚持钓鱼;我体会到一种悲凉的气氛……)

  7、你们能把自己的不同感受通过朗读传达出来吗?自由朗读,个别读,学生评价。

  ▲指名上台朗诵,自主选择:如果需要音乐可以点击白板中的音乐图标;如果需要哪幅画面作为背景可以在白板中点击。

  【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充分地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感受,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指导读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每一次朗读都要有所收获,读中理解,读中体会,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尽情地读,或默读静思,或高声吟唱,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8、面对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疑问?生自由质疑。

  9、真会动脑。那么,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请大家大胆设想一下原因。学生自由说说。(如:老人是在独自欣赏冰天雪地间晶莹剔透的美景;可能他是捕鱼为生的;可能老翁想,鸟都飞完了,这下没人和自己抢了;可能他喜欢钓鱼,所以无暇顾及天冷了;可能老翁是想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心情……)

  10、看来大家的感悟各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

  ▲白板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仔细琢磨琢磨,你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学生自由发言

  11、理解得真不错,的确,这个“渔翁”指的就是柳宗元,他是因为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而心里感到失落难过,他借这个“蓑笠翁”来表达自己孤傲、高洁的心境。

  【明朝谢榛曾说过“诗境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于其迹可也。”告诉我们诗词意境的内隐性。这种内隐性包含许多“意义的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它们构成了作品的召唤结构,召唤学生叩问文本,质疑充实,理解延伸。由于这样的特点以及学生个性、学识、经历、气质等的不同,因此在具体理解时会出现不同的审美情境,出现许多个性化的理解。教学时,我们要注意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尽可能保留其合理的见解。但是,尊重多元解读,还要重视价值取向。】

  12、此时,作者那种孤傲的心境与此情此景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白板展示画面与音乐)师描述:此时,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好像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座雕塑。雪花一朵一朵,轻轻地飘下来,好像怕惊扰了这位钓鱼的老翁。现在你就是孤傲的柳宗元,你能把自己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全体起立,看着画面,和着音乐,咱们齐背古诗,再次把自己的感受、作者情怀传达出来。(白板再次展示画面与音乐)全体肃立,深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四、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1、请同学们自主欣赏一首诗:王士禛的《题秋江独钓图》(白板出示古诗)

  ▲分小组自主学习,然后推荐上台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学生利用白板圈圈画画)

  ▲学生点击白板出示作者简介,同时点击相关网站链接图标,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境。

  2、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再找自己喜欢的他的一两首作品,下节课,你们来给大家介绍。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在组织课内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努力创设条件,注重探索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的、有见地的学习,不断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

雪的古诗4

  对雪 [唐]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分类标签: 描写冬天 描写雪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着诗人。

  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坂与敌人作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诗的开头──“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三、四两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柴火,剩下来的是一个空炉子。这里,诗人不说炉中没有火,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是炉中只存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

  末后,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至德元载至二载(756ˉ757),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消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刘逸生)

  至德元载十月,房琯大败于陈陶斜,诗正为是而作。鲍照诗:“对雪满空枝。”洪仲云:若今人命题,对雪下,必云怀某事。今人诗味之短,以铸题长;古人诗味之长,以铸题短也。

  战哭多新鬼①,愁吟独老翁②。乱云低薄暮③,急雪舞回风④。瓢弃樽无绿⑤,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⑥,愁坐正书空⑦。

  (此诗中间咏雪,而前后俱叹时事,正是有感而赋雪耳。乱云急雪,对雪之景。樽空火冷,对雪之况。前曰愁吟,伤官军之新败。未云愁坐,伤贼势之方张。【生注】他诗前景后情,此独外虚中实,变格也。瑯琅陶之败,殷浩山桑之败,皆以宿望偾军,故用书空事。)

  ①《后汉书》:陈宠为太守,洛阳城每阴雨常有哭声。宠闻而疑其故,使吏按问,还言:世乱时,此地多死亡者,而骸骨不得葬。宠尽收葬之,自是器声遂绝。新鬼,用《左传》。②魏文帝书:“已成老翁。”③王筠诗:“连山卷乱云。”曹操诗:“薄暮无栖宿。”④隋炀帝《江南曲》:“湖上雪,风急堕还多。”沈佺期《玩雪》诗,“飒沓舞回风。”⑤沈约诗:“忧来命绿樽。”⑥数州,指近贼之境。⑦《世说》:殷浩坐废,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雪的古诗5

  作者:刘长卿

  rì mò cāng shān yuǎn

  日 暮 苍 山 远 ,

  tiān hán bái wū pín

  天 寒 白 屋 贫 。

  chái mén wén quǎn fèi

  柴 门 闻 犬 吠 ,

  fēng xuě yè guī rén

  风 雪 夜 归 人 。

  作者背景

  刘长卿(726-790),唐代诗人。字文房,祖籍河间(今河北河间),自小生长在洛阳。自视为洛阳人。他的诗工秀委婉,格调清淡,很有韵味自称五言长城。

  注词释义

  苍:青色。

  白屋:指贫穷人家的房屋,屋顶常用白茅草覆盖,或用木板而不涂油漆。

  柴门:篱笆门。

  闻:听。

  吠:狗叫。

  古诗今译

  傍晚路经远方苍山下,天寒茅草板房更清贫。敲响柴门听见了狗叫,我是风雪夜投宿的人。

  名句赏析风雪夜归人。

  这是诗中有画,画中见情的四句诗。叙写诗人在一个风雪的冬日远游芙蓉山夜间投宿到一户贫农家的情景。前两句寥寥数语,点明了时间是冬日的`傍晚,地点是苍山的脚下,而且通过房屋的贫与天气的寒相互映照,生动刻画了这户人家的清贫境况。后两句转而叙写自己冒着风雪前来叩门求宿,引得狗叫起来。全诗简练含蓄,写到此处悄然而止,没有再进一步交待主人开门、自己进屋以后的种种场面,而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回味。

雪的古诗6

  纳兰性德《于中好》

  遥想你在家乡独坐灯前,听着窗外淅沥的秋雨,无人可以相伴;转念一想,你我曾经同在雪后看山,也可稍解别后独处的`寂寞孤独。

  纳兰这首诗,是写给好友顾贞观的,当时顾贞观丧母,纳兰极为惦念。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雪的古诗7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唐代诗人: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雪诗

  唐代诗人:张孜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雪晴晚望

  唐代诗人: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唐代诗人:杜荀鹤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雪中偶题

  唐代诗人: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除夜雪

  宋代诗人: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钓雪亭

  宋代诗人:姜夔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寿阳曲·江天暮雪

  元代诗人: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题寒江钓雪图

  清代诗人:释敬安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卜算子·雪江晴月

  清代诗人:董以宁

  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

  收尽盈盈舞絮飘,点点轻鸥咒。

  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

  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垂岫。

雪的古诗8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对雪(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北风行(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钗。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惠英红

  宋代:欧阳修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希伯尼安斯wlzwyyan翁,独钓寒惠英红。

  唐诗

  宋代:苏轼

  三个黑枕鸣翠柳,带队燕子上青天。

  窗含新溪洲珍利,门泊孙吴百里船。

  明月

  宋代:欧阳修

  圣诞节都并无月华,三月初惊见刺蕊。

  小黑却嫌斜阳晚,故穿庭树作小黑。

  夜雪

  宋代:苏轼

  已讶衾枕冷,复见玻璃窗明。

  夜有感于雪重,由涅恩折竹声。

  望雪

  宋代:李渊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乌佐。

  入牖白露碎,高高三分之一斜。

  不妆空爽肤水,金泽尔独飘花。

  萦空惭岱顶,破彩谢晨霞。

  冬晚对雪忆胡道人家

  宋代:陈家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进门雪黄花。

  洒空后巷静,积素广庭闲。

  赤子袁安舍,翛然尚讲经。

  雪诗

  宋代:张孜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雪晴晚望

  宋代: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宋代:杜荀鹤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雪中偶题

  宋代: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除夜雪

  宋代: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钓雪亭

  宋代:姜夔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寿阳曲·江天暮雪

  元代: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题寒江钓雪图

  清代:释敬安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卜算子·雪江晴月

  清代:董以宁

  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

  收尽盈盈舞絮飘,点点轻鸥咒。

  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

  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垂岫。

雪的古诗9

  一、预习目标

  1、读诗4至5遍,诵读诗歌。

  2、学会生字,了解诗句的意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二、知识链接

  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诗人。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他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三、学习导航

  1、我会填:

  《元日》这首诗主要写了人们在元日那天在鞭炮声中迎接,迎着春风,还有

  的`情景。

  我读这首诗的感受:。

  2、我理解:

  一岁除:。

  瞳瞳日:。

  屠苏:。

  3、我质疑:。

  4、我查找:

  搜集一至两首王安石写的古诗。

雪的古诗10

  1、《冬日观早朝》

  唐·施肩吾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

  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2、《初冬旅游》

  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3、《初冬偶作》

  唐·皮日休

  豹皮茵下百余钱,刘堕闲沽尽醉眠。

  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4、《冬柳》

  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5、《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7、《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8、《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雪的古诗11

  1、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孤瘦:指梅枝干枯,梅花稀疏。雪霜姿:指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姿态。意谓迟开的梅花虽故作桃杏之色,却仍保持着孤高清瘦,傲霜斗雪的姿态。 宋·苏轼《红梅》

  2、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严地:严寒的地方。斡:挽回。 宋·陆游《落梅》

  3、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宋·晏几道《临江仙》

  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逊:不如。输:差于。

  5、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两句写早梅开放。传说诗中“一枝”原作“数枝”,郑谷为改,齐己因称郑谷为“一字师”。 唐·齐己《早梅》

  6、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 元·王冕《素梅》

  7、宋·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8、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9、唐·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0、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浪发:滥开,开得太烂漫。 宋·周邦彦《菩萨蛮·梅雪》

  11、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宋·吕本中《踏莎行》

  1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暗香:清幽的香气,此指梅花的`清香。

  13、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流落天涯谁见问,少卿应识子卿心。——《钟陵夜阑作》韦庄

  14、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玉圃花飘朵不匀,银河风急惊砂度。——《大雪歌》李咸用

  15、恰当岁日纷纷落,天宝瑶花助物华。自古最先标瑞牒,有谁轻拟比杨花。——《奉和圣制元日大雪登楼》张义方

  16、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送卢员外》薛涛

  17、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观猎》王维

  18、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学刘公干体》鲍照

  19、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村雪夜坐》白居易

  20、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子夜四时歌》南朝民歌

  21、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树上因依见寒鸟,坐中收拾尽闲官。 ——《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刘禹锡

  22、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寒梅词》李九龄

  23、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书生教到此,天意转难知。 ——《长安冬日》杜荀鹤

  2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7、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8、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3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3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雪景真美丽450字作文

雪的古诗12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令人传颂的名诗。

  《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这是一首乐府诗。此诗一起先照应题目,从北方苦寒着笔。这正是古乐府通常使用的手法,这样的开头有时甚至与主题无关,只是作为起兴。

  但这首《北风行》还略有不同,它对北风雨雪的着力渲染,倒不只为了起兴,也有着借景抒情,烘托主题的作用。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的《夜雪》作于公元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诗人当时45岁,官职是江州司马。

  当时白居易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作者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孤寂之情愈发浓烈,写下了这首《夜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夏之际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

  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空幻、浪漫的想象翻新:一是诗人调转笔锋,撇置“芳华”,偏写“白雪”,从春寒飞雪的视角,展现春色来临的景象,翻春寒飞雪为春色飞花。

  二是翻人情为物意,期盼春意,怨春色来迟,本是人的情感,诗人却以移情手法将人的情感赋予了无情之物,让白雪嫌怨春色来的太迟,于是白雪颇解人情,有意地“故穿庭树”化作飞花装点春色。

  三是翻春寒冷落,心情怅惘,为飞花送春,平添欢闹,白雪飞花,穿庭缀树,化春寒料峭为春意欣然,化情怀冷漠为意趣欢闹。

  《雪》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雪究竟是瑞兆,还是灾难,离开一定的前提条件,是很难辩论清楚的`,何况这根本不是诗的任务。诗人无意进行这样一场辩论。

  他感到憎恶和愤慨的是,那些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们,本与贫者没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却偏偏要装出一副对丰年最关心、对贫者最关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丰年瑞”这个话题,巧妙地作了一点反面文章,扯下了那些“仁者”的假面具,让他们的尊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是一首应试诗。《唐诗纪事》记载,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考了一下,写出了四句就搁笔了。

  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若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则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

  《雪梅·其一》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诗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

  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评章”即评价。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苏轼曾经说过:“少陵翰墨无形画”。此诗就像一幅绚丽生动的山水条幅: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江水、雪山,色调淡雅和谐,图象有动有静。

  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开阔,出语雄健。

  全诗对仗精工,着色鲜丽,动静结合,声形兼俱,每句诗都是一幅画,又宛然组成一幅咫尺万里的壮阔山水画卷。

雪的古诗13

  雪晴晚望

  贾岛①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 ①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这首诗大约写于此时。

  (1)题目为“晚望”,诗人具体“望”到了哪些景色?请简要叙述。

  (2)末尾两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意象以及内容与题目的关系。这要紧扣题目中的“晚”和“望”字,并结合全诗来进行作答。

  (2)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指出这两句使整个画面动了起来并指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可,不要忽视诗歌所给的注解。

  答案:

  (1)诗人倚着手杖向远处眺望:在夕阳斜照下,溪水上空升腾起鱼鳞般的云朵,几乎多至“万重”;在遍山皑皑白雪中,采樵人缓然下山,回到白雪覆盖下的.茅舍;远处山冈上,野草正在燃烧,劲松郁郁苍苍,日暮的烟霭似断断续续生于石松之间。

  (2)诗人在回山寺的路上,听到山寺上传来钟声,暮游之余,恍如倦鸟归巢,禁不住心潮起伏,平添了更浓厚的诗意,也吐露出诗人心灵深处的隐情。这两句又起着点活全诗的妙用,前六句景色全是望景,这一声清亮的暮钟,由视觉转到了听觉。这钟声不仅惊醒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活泼动人的局面。

雪的古诗14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和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感的作用,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

  2、教材分析

  《元日》是人教20xx课标版(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态度。

  3、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写字: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需要进一步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养成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和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感的作用,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句主要意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

  评价任务

  1、通过多种读书形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检测目标一的达成。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能自读感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检测目标二的达成。

  3、抓住重点词语,品读诗中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检测目标三的达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理解题目

  认识作者

  3分钟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围绕课题提出问题。

  2、理解“元”日的意思。

  3、朗读题目。

  4、认识作者。

  了解题目含义,并能读出所表达的含义。

  认识作者。

  环节二

  “读”古诗

  3分30秒活动一(2分钟)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完成目标一)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评价任务一)活动二(1分钟30秒)

  2、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律。

  (完成目标一)(评价任务一)

  环节三

  “解”古诗

  19分钟活动一(1分钟30秒)

  思考:再读古诗,诗中向我们描绘了古人过新年时的`哪几幅画面?并交流。

  (完成目标三)通过读诗,能抓住重点字词,把握诗中主要内容。

  (评价任务二)活动二(3分钟30秒)

  1、交流第一个画面:爆竹声中一岁除。(板书:放爆竹)

  2、认识爆竹由来。

  3、体会放爆竹时的情景,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完成目标一、二、三)

  (评价任务一、二)活动三(3分钟30秒)

  1、交流第二个画面:春风送暖入屠苏。(板书:饮屠苏)

  2、认识屠苏酒由来。

  3、体会家家团聚和屠苏酒时的情景,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完成目标一、二、三)活动四(3分钟30秒)

  1、交流第三个画面:千门万户曈曈日,(板书:迎红日)

  2、出示图片:观察图片理解曈曈日。

  3、想象所有人迎红日时的情景,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完成目标一、二、三)活动五(2分钟30秒)

  1、交流第四个画面:总把新桃换旧符。(板书:换桃符)

  2、出示图片:观察图片理解桃符。

  3、想象家家户户换桃符时的情景,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完成目标一、二、三)活动六(4分钟30秒)

  1、带着理解,想象着画面多种形式朗读全诗。(指生读、师范读、齐读)

  (完成目标一、二、三)环节四

  “背”古诗

  1分钟30秒根据板书提示,想象着画面,背诵古诗。

  (完成目标一)

  (评价任务一、二)

  环节五

  “品”古诗

  9分钟30秒活动一(4分钟30秒)

  1、思考: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

  2、交流,并提出疑问。

  (完成目标三)

  (评价任务三)活动二(3分钟)

  解决问题:“暖意”何处来?

  抓住诗中关键词句和主要内容,体会过年时的处处暖意。

  (完成目标三)活动三(2分钟)

  解决问题:谁“暖”谁?

  1、了解王安石变法。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完成目标三)

  环节六

  总结升华

  阅读拓展

  5分钟30秒1、回顾学古诗的四个步骤:读、解、背、品。

  2、拓展阅读《除夜作》,对比过年诗,体会不同的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是不同的。

  (完成目标三)1、回顾学古诗的方法。

  2、对比同样类型的诗歌,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感。

  3、推荐课外阅读。

雪的古诗15

  1、赏雪吟(宋代-邵雍)

  一片两片雪纷纷,三杯五杯酒醺醺。

  此时情状不可论,直疑天在才纭。

  2、金陵雪中(宋代-刘过)

  风幻寒威夜扑人,晓看云脚四垂阴。

  牧羝塞上功名泪,骑马蓝关逐心。

  冷面不春愁菀结,冻须如铁恐萧森。

  书炉醉拨灰为子,不为间思暖帐金。

  3、次韵周子嘉咏雪(宋代-王之道)

  势凌风力斗清严,彻骨尤非老病堪。

  冻蠡夜回千首北,寒梅朝放一枝南。

  扁舟底事方行役,贩履何人正立谈。

  江上别来劳梦寐,相宽犹喜见诗三。

  4、对雪二首再用前韵(宋代-王之道)

  我笑袁司徒,闭户雪中市。

  高眠罢炊爨,冰榻对瑶砌。

  岂如王孝伯,鹤氅斗清媚。

  随负杨柳花,纵横扑襟袂。

  冬温犯春令,破白已为瑞。

  何妨盈地尽,万井共欢慰。

  草木含余滋,山川郁佳气。

  清寒入诗眉,敢问酒价倍。

  日月同过鸟,燔烈又兴岁。

  老不足悲,吾今但心醉。

  5、子固席上雪得芟字(宋代-晁补之)

  新霜一夜草如芟,午酌临轩雪点衫。

  不怕夷门清着骨,故教诗句耸岩。

  6、光孝病中闻予与在天封亦冒雪见过(宋代-曹勋)

  老病维摩方丈开,天风破冷舞琼瑰。

  满山皓色作和气,知是道人冲雪来。

  7、次韵徐何慊咏雪(宋代-陈著)

  冯夷翦水暗,映带同云浅与黄。

  旋积层寒消宿瘴,平铺一白洗时妆。

  行仙休羡王恭兴,僵叟应关洛令肠。

  不觉喜吟丰岁瑞,方知知是为民忙。

  8、次韵弟观雪中二首其二(宋代-陈著)

  万里长天一样云,纷纷吹下玉成尘。能令下界皆称瑞,谁谓南人不识真。

  积冻已多为麦地,培汤更办百花春。强将光景宽衰老,呵手微吟意欠新。

  9、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唐代-宗楚客)

  窈窕神仙阁,参差云汉间。九重中叶启,七日早春还。

  太液天为水,蓬莱雪作山。今朝上林树,无处不堪攀。

  10、答微之见寄(时在郡楼对雪)(唐代-白居易)

  可怜风景浙东西,先数馀杭次会稽。禹庙未胜天竺寺,

  钱湖不羡若耶溪。摆尘野鹤春毛暖,拍水沙鸥湿翅低。

  更对雪楼君爱否,红栏碧点银泥。

  11、壬午岁元日雪(宋代-晏殊)

  千门初曙彻星河,飒洒貂裘润玉珂。

  向兽樽前飞絮早,景阳钟后落梅多。

  无声暗重琼林彩,有意微藏璧沼波。

  三殿端辰得嘉瑞,不须庭燎夜如何。

  12、雪中寻梅(宋代-陆游)

  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饕亦自如。

  正是花中巢许辈,人间富贵不关渠。

【雪的古诗】相关文章:

雪古诗07-18

雪的古诗05-19

描写雪的古诗07-08

雪的古诗(精华)06-11

写雪的古诗07-07

关于雪的古诗04-24

描写雪的古诗01-27

描写雪的古诗【经典】06-25

描写雪很大的古诗03-16

古诗江雪解释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