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汇编[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古诗1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解: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小学古诗2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们小朋友,一起先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吧。
放录音:嗨,我是古诗博士,非常高兴认识你们。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在学习之前,我想和你们进行一场背诗比赛。
小博士要求:
? ? ? 1、任意背一首诗,开火车背。
2、别人背过的不能得复背。
教师小结背诗比赛:同学们表现很棒,教师也想背了,想不想听呢?
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1、诗背古诗,请同学评价后,让学生自读《春晓》、《村居》。
2、师:这两首古诗的题目分别是,。指名读,区分“春、村”的读音。
3、出示生字。
a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
b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c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4、巩固识谘。
5、比赛背。
二、巩固生字。
1、出示词语(指读、抢读、同桌互读)
2、比赛:出示字卡,打乱顺序,分别发给四个小组,让小组合作,按诗句的顺序摆一摆。
三、写字。
逐一指导书写。
小学古诗3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2、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3、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唐·孟郊《苦寒吟》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5、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6、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唐·刘驾《苦寒吟》
7、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8、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9、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10、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诗经小雅角弓》
11、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3、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14、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15、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6、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17、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18、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19、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0、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21、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杜甫《对雪》
22、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3、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24、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25、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杜甫
27、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8、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29、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3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王安石
31、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3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3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3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3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3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3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3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0、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寄内》)
41、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虞美人·寄公度》)
42、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重歌送武半宣归京》
4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喜张沨及第》)
44、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45、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4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7、记得旧时,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48、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除夜雪》)
49、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50、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
51、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关汉卿《大德歌·冬》
52、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5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4、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孟郊《苦寒吟》
55、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冬十月》
56、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57、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黄升《南乡子·冬夜》
58、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
59、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蟾宫曲·雪》)
60、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寿阳曲·江天暮雪》)
61、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62、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王维《观猎》
63、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终南望余雪》)
64、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65、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雪梅·其二》)
66、寒沙四面平,飞雪千里惊。——范云《效古诗》
67、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68、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
69、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70、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71、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7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73、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其二》
74、宵露珠零,溅冰花薄,凝瑞偏早。月练轻翻,风刀碎剪,青女呈纤巧。微丹枫缬,低摧蕉尾,不觉半池莲倒。最好是、千林橘柚,轻黄一村封了。佳人指冷,暗惊罗幕,一夜斜飞多少。怕倚银屏,愁看玉砌,金菊鲜鲜晓,伤嗟传粉,佳期还未,何处冷沾衣透。争知人、临鸾试罢,与梅共瘦。——赵长卿《永遇乐·霜词》
75、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7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7、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戴复古《除夜》
78、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79、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洪升《雪望》
80、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古诗童童孤生柳》
8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杨万里《稚子弄冰》
82、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8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84、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余雪》
85、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86、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李白《立冬》
87、春寒还似暮冬天,败絮重披有虱缘。虽欠高僧分白,偶蒙暴客恕青毡。浊醪盎盎贫犹醉,倦枕昏昏昼亦眠。年少从渠笑衰嬾,相呼禹庙看龙船。——陆游《次韵范参政书怀·春寒还似暮冬天》
88、未委海潮水,往来何不闲。轻烟分近郭,积雪盖遥山。渔舸汀鸿外,僧廊岛树间。晚寒难独立,吟竟小诗还。——翁卷《冬日登富览亭》
89、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苏轼《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90、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1、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蔡琰《悲愤诗》
92、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93、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
94、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5、穷冬天意似奢华,白璧明珠剩作花。付与东风向何处,恩勤不为五侯家。——陈宓《赋梅堂闲吟·穷冬天意似奢华》
96、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97、败荷倒尽芙蓉老。寒光黯淡迷衰草。行客易销魂。笛飞何处村。云寒天借碧。树瘦烟笼直。若个是乡关。夕阳西去山。——赵长卿《菩萨蛮·初冬》
98、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苏轼《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99、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涛江烟渚一时无。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冻吟谁伴捻髭须。——苏轼《浣溪沙·半夜银山上积苏》
100、穷冬天地闭,万物正雕残。玉立清梢表,天然独耐寒。——王柏《题墨梅·穷冬天地闭》
101、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0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释绍昙《颂古五十五首·春有百花秋有月》
103、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10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05、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户掩寒宵,屏闲冷梦,灯飐唇似语。堪怜窗景,都闲刺绣,但续旧愁一缕。邻歌散,罗襟印粉,袖湿茜桃红露。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遗袜尘销,题裙墨黯,天远吹笙路。吴台直下,缃梅无限,未放野桥香度。重谋醉,揉香弄影,水清浅处。——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106、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杨万里《稚子弄冰》
107、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陆游《除夜雪》
108、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109、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110、巧沁兰心,偷粘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较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着山阴,后盟遂妨上苑。熏炉重熨,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史达祖《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111、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祖咏《望蓟门》
112、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欲睡难成寐、音书绝。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寒衣弱不胜,有甚遥肠,望到春来时节。孤灯独照,字字吟成血。仅梅花知苦、香来接。离愁万种,提起心头切。比霜风更烈。瘦似枯枝,待何人与分说。——张淑芳《满路花·冬》
113、万籁寂无声。衾铁棱棱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黄升《南乡子·冬夜》
114、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115、沩峤冬天轰霹雳,仰山夏月降严霜。铁锤两个都无孔,打不乾坤自厮当。——释惟一《颂古三十六首·沩峤冬天轰霹雳》
116、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117、飞花雪片落梅残,典发歌楼酒量宽。矶石钓鱼观冻手,衣蓑绿映暮江寒。——徐瑾《四时诗·冬》
118、片片空中剪水,巧妆春色,照耀江湖。渐觉花毯转柳,荚阵飞榆。散银杯、时时逐马。翻缟带、一一随车。遍帘隅。寒生冰箸,光剖明珠。应须。浅斟低唱,毡垂红帐,兽爇金炉。更向高楼,纵观吟醉谢娘扶。静时闻、竹声岩谷,漫不见、禽影江湖。尽踌躇。歌阑宝玉,赋就相如。——赵长卿《玉蝴蝶·雪词》
119、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刘长卿《听弹琴》
120、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白居易《夜雪》
121、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122、一气推迁星复回,人生常苦岁华催。冻云欲雪雁声过,腊酒正春梅信来。——季昭史《冬》
123、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杜甫《对雪》
124、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 —— 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125、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 李白《冬日归旧山》
126、谢却兰桡信杖藜,千峰盘磴入花畦。 —— 德元《玄墓看梅》
127、对月清光,饮馀沆瀣,气逼人清煞。 —— 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
128、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 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129、半夜衔枚,满城深雪,忽已亡悬瓠。 —— 李纲《念奴娇·宪宗平淮西》
130、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 —— 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131、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绩。 —— 孙道绚《滴滴金·梅》
132、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 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133、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 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134、行云梦中认琼娘,冰肌瘦,窈窕风前纤缟。 —— 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135、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 戴复古《除夜》
136、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 孟浩然《南归阻雪》
137、频闻遣使问平安。 —— 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
138、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 —— 张孜《雪诗》
139、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 —— 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140、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 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141、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 —— 曹组《蓦山溪·梅》
142、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143、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44、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白居易《夜雪》
145、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146、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馀雪》
147、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148、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青松》
14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50、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15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52、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早梅》
153、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154、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白居易《村居苦寒》
155、幽姿不入少年场。——陆游《朝中措·梅》
156、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157、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
158、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159、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毛泽东《沁园春·雪》
160、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61、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张谓《早梅》
162、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163、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馀雪》
164、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赵嘏《喜张沨及第》
165、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166、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班婕妤《怨歌行》
167、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168、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169、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
170、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171、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唐寅《画鸡》
172、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73、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174、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175、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毛泽东《沁园春·雪》
176、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177、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178、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李世民《元日》
179、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180、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18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182、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怨》
183、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李白《夜坐吟》
184、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崔道融《梅花》
185、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渡汉江》
186、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187、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张耒《示秬秸》
188、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189、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190、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
191、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杨载《到京师》
192、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刘方平《春雪》
193、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19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195、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196、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____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197、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____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198、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____杜甫《小至》
199、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____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200、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____白居易《早冬》
201、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____毛滂《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202、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____陆游《落梅》
203、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____董以宁《卜算子·雪江晴月(回文,倒读《巫山一段云》)》
204、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____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205、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____郑燮《山中雪后》
206、冬宜密雪,有碎玉声。____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207、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____李商隐《幽居冬暮》
208、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____杨万里《稚子弄冰》
209、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____洪升《雪望》
210、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____白居易《卖炭翁》
211、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____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212、卷峭寒万里,平沙飞雪。____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213、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____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214、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
215、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李益《夜上受降城》
216、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217、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218、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219、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唐·卢纶《送李端》
220、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唐·崔涂《除夜有怀》
221、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22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南宋·卢梅坡《雪梅》
223、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小学古诗4
1、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2、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3、条脱闲揎系五丝。——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4、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5、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6、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7、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8、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9、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10、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11、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12、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3、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14、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失调名《端午》
15、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16、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7、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失调名《端午》
18、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20、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杨无咎《蓦山溪》
21、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22、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23、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张榘《念奴娇》
24、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李之仪《南乡子》
2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26、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菖蒲九叶,金英满把,同泛瑶觞。——朱翌《朝中措》
27、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王充《满江红》
28、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张榘《念奴娇》
29、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30、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钱琦《竹枝词》
31、我游南宾春暮时,蜀船曾系挂猿枝。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陆游《三峡歌》
3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殷尧潘《端午日》
33、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黄公绍《潇湘神》
34、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刘禹锡《竞渡曲》
35、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36、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刘辰翁《齐天乐》
37、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万俟咏《南歌子端午》
38、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许文通《端阳采撷》
39、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周紫芝《永遇乐》
40、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41、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高箸《重午怀旧》
42、便收拾银瓶,当垆人去,春歇旗亭。渊明权停种秫,遍人间,暂学屈原醒。——罗志仁《木兰花慢》
43、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又来江上,听鸣鼍急鼓。棹歌才发,漠漠一川烟雨。——郭应祥《传言玉女》
44、萱草榴花,画堂永书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张孝祥《点绛唇》
45、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46、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47、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48、屈原何伤悲,生离情独哀。知命虽无忧,仓卒意低回。叹气从中发,洒泪随襟颓。——潘尼《送卢弋阳景宣诗》
49、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王充《满江红》
50、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51、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许及之《贺新郎》
52、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骚人洒墨香浓。幽情要眇,雅调惺松。——赵以夫《芰荷香》
53、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六幺令》
54、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苏轼《屈原塔》
55、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李石《长相思重午》
56、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文天祥《端午》
57、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文天祥《端午感兴》
58、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59、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陈子龙《五日》
60、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卢肇《竞渡诗》
61、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棹如飞,棹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最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黄公绍《潇湘神》
62、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梅黄后,林梢更雨。小池面,啼红怨暮。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吴文英《杏花天》
63、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64、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65、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陈与义《临江仙》
66、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67、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68、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69、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7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71、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72、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73、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74、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75、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76、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77、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78、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79、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80、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81、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82、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83、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84、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8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86、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87、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88、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89、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90、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9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92、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93、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94、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9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96、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97、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98、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9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00、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101、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0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0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04、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05、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小学古诗5
《登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渡汉江》
唐·宋之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旅次朔方》
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太原早秋》
唐·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小学古诗6
一、说教材。
本课有三首古诗。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一诗中作者通过“爆竹声”、“屠苏酒”“换桃符”以及开始送暖的春风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春节的欢快情景和万象更新的情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这首诗是通过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清明》一诗中作者杜牧描写的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时节的景象,借春雨绵绵寄托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惆怅感伤无限哀思。这是一首叙事诗,寓情于景,同时这也是一首七言绝句,语言十分简洁,通俗易懂,音韵和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王维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二、说学情
这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三首诗有些孩子早已熟读成诵,所以在读准字音上无须多费工夫,关键是让孩子去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美,去初步领会诗文所蕴涵的哲理。若要三年级的学生单凭诗句来领会诗文的意境是有困难的,所以我将诗歌的意境美与诠释图片等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插图来展现美,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美,进而动情地表达美。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符、欲”等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清明》。
3、理解重点字、词、句的意思,感受古诗的语言美,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四、说教法
1、运用情境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学习,运用多媒体,动用多种感官,进入到诗人描绘的情境中,体会诗句的意境美。2、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寓学法指导于教学的全过程。
3、坚持“读悟结合、读写互动”的教学理念。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诗意,感悟文化,体会诗情,并朗读出古诗不同的味儿;以写为训练,把“写”挤进课堂,丰满文本,丰厚文化。
五、说教学过程
《元日》
(一)理解“元”字,导入解题。
1、理解“元”字:每年的1月1日叫元旦,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元:第一,开始。旦:字形告诉我们是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是早晨的意思。元旦就是公历一月一日。)
2、导入解题: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就叫《元日》。题目意思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我们现在的春节。如果你用这个题目来写作文,你会写什么?(写春节做什么,写出春节的快乐。)
(二)朗读背诵,理解诗句。
1、背诵古诗:短短的4句28个字,能背下来吗?
2、理解字词:哪些字词的意思你懂了?哪些字词的意思还不懂?(“一岁除”、“入屠苏”、“瞳瞳日”可能要引导学生理解)
3、说说句意:能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吗?(只要学生理解,说通就行,但要做到字字落实。)
在爆竹声中,除去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的一年。春风送了温暖,人们欢快地喝着屠苏酒。旭日的光辉普照千门万户。人们总是把新桃符换去旧桃符。
4、感情朗读:
(1)读出节奏味:古诗朗读讲究节奏、重音,一般七言绝句朗读的停顿、重音有规律,停在第四字后,重音落在第五字上。我们来试试,读出节奏和重音。
(2)读出欢快味:这首诗的基调是欢快,要读出欢快味,把欢快味读到你的脸上。
(三)读写互动,感受文化,体会诗境。
1、过渡圈画:春节,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从诗句中就能知道春节做些什么,请圈画出有关词语。(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
2、感受文化:能说说这样做的起源、目的,以及发展到现在的表现形式吗?(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概括板书)
小结:春节,是一个祈求平安的节日,是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一个充满浓浓文化味的节日。
3、形象描述:王安石用诗句呈现了一幅欢乐祥和的节日画面,读读诗句,看看插图,想想生活,用你的笔来具体描述其中一个画面。(引导学生先说后写,灵动生成。以下是学生交流写话情况的预设)
画面示例:亲朋相聚,喝酒是必不可少的。大家纷纷端起酒杯敬酒祝贺,这个说祝你身体健康、合家欢乐,那个说祝你事业兴旺、恭喜发财。真是人人妙语连珠,个个喜气洋洋。
4、感情朗读:现在要读出文化味,应该读好哪些词语?(爆竹、屠苏、新桃、旧符)读时可以摇头晃脑,把文化味读到你的头上。
(四)拓展探究,走进诗人,体会诗情。
1、简介诗人,体会感情
(1)过渡激疑:我们理解了古诗,感受到了春节的欢乐气氛,春节的万象更新,春节的文化传统。难道王安石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些吗?这还要联系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来体会。
(2)简单介绍诗人。
2、体会诗情:这首诗就是在王安石变法之初写的,是为了表达自己变法成功的喜悦和自信。
(1)诗句中处处都能看出来,我们先来关注一些重点词语。(教师可以先示范,再由学生交流)
(2)有了这些新的`发现,我们可以把每句诗的意思用上“改革或新法”来说说。
3、感情朗读:现在我们应该读出诗人的自信味,要读好哪些词语?(爆竹、春风、瞳瞳日、新桃)读时可以加上动作,把自信味读到你的手上。
《清明》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民乐《春天》)教师朗读《清明》。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学生:欣赏图片、音乐及教师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课文对本诗的评价。
“纷纷”(“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
比较:纷纷之雪──大
纷纷之雨──细
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
比较: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雨:“如倾如注”
秋雨:“淅淅沥沥”
小结:揭示了春雨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放的花朵,春雨迷蒙,像烟雾般笼罩着柳树。“纷纷”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由何而来。
“行人”“断魂”:
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作者体会了诗歌的“情”: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小结:通过品味“纷纷”“行人”和“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
揭示了“遥”的妙处:不远不近的距离,包含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引起无穷想
“杏花村”
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增加了诗歌美感,引起无限想象。 小结: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可是通过对这两个词语的品味,我们发现诗歌言已尽而意未完,它留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想象余地。
学生齐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展示信息,引发思考。
学生:各小组演示课件,汇报收集整理后的材料。其他学生记录和自己所收集不同的观点。
教师:总结评价,简要概括。
(三)分组活动,构图绘画。
学生:分四个小组活动讨论,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清明》这首诗配一幅插图。并通过投影仪展示
教师:做适当的优劣点评。
(四)小结。
小学古诗7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艺术瑰宝,诗章简短,意境深远。本课所选的两首送别组诗,都给人以“相聚时难别亦难”的伤感。由于诗词内容时空跨度太大,而小学生阅历较浅,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而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诗歌意思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应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读背吟诵,在读中感悟,在比较中体会别情,在比较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借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本节课教学首先通过音乐导入,创设意境,做好感情铺垫。接着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学习,疏通诗意。然后,通过品读关键语句,展开想象,领悟诗境。最后,通过配乐诵读,升华情感体验。整体环节比较紧凑,衔接较为自然。通过此次学习,学生对送别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基本上完成学习目标。
不足之处在于:
1、部分学生不能乐于参与讨论,不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教师对于达到以生为本,实现生本课堂的目标还需要努力,对于农村学生的学情要把握更精准。
3、上课是对于语言表达训练这块处理有些仓促。
4、对于“相惜”、“悲壮”品味还不够深入。
5、课堂总体平缓,无特别亮点和精彩之处。
6、在学情把握上,“精读一首,带读一组”应该会比两首古诗同时进行比较教学效果会好。 7、应该在古诗重点词句进行深入咀嚼,不能蜻蜓点水。如果还有机会重上,我将着力解决以上几方面问题。
小学古诗8
一、教材分析
《古诗配画》是佛山市《信息技术》编委会编写的《信息技术》小学版四年级(下册)第5课内容。本课通过《古诗配画》这个例子介绍了在Word中插入竖排文本框和在文本框中插入并调整图片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图、文结合的表现优点,并且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一阶段课程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Word软件的一些基本排版技巧,能够进行输入文字、修饰文章、插入图片等操作。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安排,普通对实际操作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理论方面反而不感兴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观察,亲自动手操作,有条件的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文本框的使用方法。
2、学会在文本框中插入图片,并与文字进行混排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在文本框中如何插入图片。
2、如何调整文本框中的图片。
五、教学准备
1、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收集古诗配画的图片。
2、教师预先制作一个古诗配画的Word文档范例。
六、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动手、动脑能力很强的'学科,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思想如下:
一、创设情景:首先通过Word文件举例,让学生在浏览中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引入“引、放、扶、收”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
三、通过练习反馈,让学生展开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时点评,培养学生的美学欣赏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四、通过事例讲解,让个别学生到多媒体平台操作演示,并让学生提出问题,让平台上操作的学生立即加以改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培养学生创作和协调能力。
七、教学过程
1、新课引导、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国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诗配画、给画提诗,是中国古代文人文化艺术修养的体现。下面,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古诗配画的作品吧。教师出示在百度搜索引擎收集到的一些古诗配画图片。
教师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一些古诗配画作品,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紧扣课本、内容学习
在学生看完范例后,教师出示课题《古诗配画》,然后提问:
1、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些作品是如何通过Word软件制作出来的?
2、这些文件应用了Word软件中的哪些技巧?
提出问题后,教师让学生阅读书本16~19页内容,然后,让学生回答,要做出这些漂亮的作品需要用到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需要用到“竖排文本框”、“插入图片”。
然后教师讲解了如何插入竖排文本框,和在文本框中插入并调整图片的知识,并实际操作一次,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接着,学生结合书本的提示,归纳出操作的步骤。在这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自己去掌握,并通过教师的操作,找出制作文本框和插入图画的操作流程,并归纳。
3、理解内容、讨论分析。
学生归纳完后,教师让学生四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分析。
首先讨论在上述例子中使用了Word中的哪些知识,如何进行处理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其次,如果你来做的话,你会采取哪些步骤进行修改,使整个过程显得美观、大方,赏心悦目?
再次,让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设计出大家通过想象和讨论所设计的内容,并选出一人,准备让他上讲台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通过学生讨论分析后,从学生中选出两个设计比较好的例子,上讲台的教师机处实时制作(多媒体平台可以让所有的学生看到整个制作过程)。让学生在台下思考,哪些地方处理的比较好,哪些地方不够完善,提出意见。当每个学生操作完成后,让下面的学生举手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当所有的操作完成后,教师进行总结性的点评,好的,好在哪里,稍逊的,需要怎样改进。
4、发挥想象、设计内容
让学生按照书本的提示自己设计作品。
首先,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设计出自己的作品。
小学古诗9
1、《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5、《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6、《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9、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0、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2、《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3、《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4、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5、《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6、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7、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8、《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9、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8、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20、《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1、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小学古诗10
当今小学界越来越重视古诗的教学,古诗教学的风格也越来越多,有重视“逐词逐句稳步理解诗意”的扎实式教学,有追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也会吟”境界的诵读积累式的教学,有崇尚“在自学中提高理解古诗能力”的放手式教学,有沉迷“进入意境,品味诗意,写成小品文”的赏析式的教学等等。笔者以为,不管采取何种教学风格,小学古诗教学必须处理好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当问则问
古诗与现代文不同,字少意深,理解诗意是教学中的头等而事,而借助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是有效的途径之一,但平铺直叙地逐词逐句地提问讲解或问题居高临下,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均会影响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效果。我认为,问题的提出,关键所在是把准脉搏,切中要害,难度适中,当问则问。如教学《山行》一诗,全诗28个字共写了六处景物,弄清楚这六处景物极其特点也就成了理解诗意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学中我主要提了“全诗写了那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一个问题,顺着对这一问题的`逐步理解,结构严谨的诗当现代文来学,化难为易,学生学来积极踊跃,老师教来轻松自然,丝毫无“滞”、“涩”之感,效果明显。
二、当讲则讲
小学教材中所选古诗大多属于唐宋时期,历史久远,文言色彩浓厚,故很多字词的意思与现代文相比,相差很大,学生往往会产生异解现象。对于这些词,老师若让学生采用查阅资料等自学方式去理解,势必造成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且凭小学生的能力未必能找到确切答案,反而影响了对整首诗的理解;若片面追求启发式,必生搬硬套,故弄玄虚,使古诗教学苦涩无味。我以为,像这些词,就应“当讲则讲”,即向学生毫不保留地讲解,灌输。如《山行》一诗,对“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中“坐”、“于”两字的理解,就可采取老师向学生完全讲授的形式,省时省力,效果实在、明显。
三、当议则议
古诗,讲究韵律,结构严谨,用字精当,有些字词意思似乎很明白,但放到具体诗句中理解一时又很难与整体连成一片。这些字,往往要经过老师的诱导和学生集体的讨论才能逐步得出结果。同时也很好佳地锻炼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所以我认为,这样的字词理解,决不可轻易放弃,应“当议则议”。如《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中“寒山”的理解就是此例,若让学生自学则会理解成“寒冷的山”,若老师讲解则让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理解也不会深刻。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三个小问题诱导学生讨论:1、诗写在什么季节?2、秋季山上的景物有什么特点?3、这样的景色特点给人什么感觉?在回顾全诗逐步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学生自然深刻地领悟了“寒”字的意思。
四、当放则放
大凡唐宋古诗,内涵丰富,意义深邃。而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境遇,不同
的文化水准对诗都会产生不同的见解,所以古诗教学,若局限于对表面诗意及浅层次的且固定式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上,不仅把美诗学死了,还遏止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以为,古诗的教学,能使学生初步理解诗意和思想感情外,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等特点,大胆放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会作者当时当地的心境,对诗进行较深层次的感悟,即需“当放则放”。如《山行》的教学,在学生能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我没有结束教学,而是设置一个学生能自由发挥的过程,即让学生根据诗所描绘的意境,扮作诗人,亲自去感受大自然,再感悟诗意,并写成小品文。而之后,当学生再一次回过头来品味诗的时候,看到的不再是一句句生疏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个生动的场面。
以上所述,是古诗教学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在教学中不是独立分开的,而是融会贯通的。而要真正把握好这四方面,教师必须严把教材关和学生关,切中要点,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弄巧成拙。
小学古诗11
学习目标
1、认识“客、何”等8个生字。会写“舟、乘”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热爱家乡,珍惜友情的真挚感情。
4、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多元理解诗意,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诗题
1、揭题
师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25课——古诗两首。请看第一首——《回乡偶书》(课件打开)
二、自主学习,初解诗意
1、(1)看课件,猜猜是什么诗。(从书法作品中认字、猜字激起学习汉字的兴趣)
(2)再出示正楷的字体的《回乡偶书》
(3)不会的字借助课文中的拼音,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集体汇报交流。
(1) 个别读——正音——齐读
(2) 质疑——解疑,看插图理解“鬓毛衰”。
(3)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三、品析诗句 深悟诗情
读诗,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出爱家乡的感情?边读边品析。
1、你读这首诗时,头脑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2出示“儿童笑问”这个课件,想象画中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
四、熟读成诵,进入诗境
1、指名读、分组读,教师指导读出感情。
2、配乐练习读。
3、你觉得能读好了,请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4、名读。学生评议。老师适时点拨。
5、你能不能很快背下来?背诵《回乡偶书》。
五、书写指导:音 客
客:中间不要写成“文”。
音:第二横写长写些,“日”字写方些。
六、拓展延伸,自学古诗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有两首,我们学习了《回乡偶书》的第一首,体会作者眷恋家乡以及忧伤之情。老师这有第二首,同学们自学,细细体会作者又要抒发一种什么情怀。大家可借助字典和其他资料自学。(出示课件)
《回乡偶书》第二首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第二课时
一、交流资料
1、背背课前收集到的李白的.诗歌。
a) 李白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学生简介李白的生平)——教师补充(课件)
李白后人称他为诗仙。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今天咱们学习其中的一首,请大家齐读诗题——《赠汪伦》。
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古诗出示[课件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1、按自学提示自学古诗:出示[课件三]
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
②结合资料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③提出不懂的地方.
2.组内交流
3、检查自学情况:
①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②找出难记的字,交流识记方法。“潭”字:学生边说记忆方法,教师
边板书,并用红色笔提醒大家注意“潭”字右上部是两个竖,而不是“西”。
③了解诗意: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
④质疑解答,重点理解“深千尺”、“踏歌声”和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深千尺:夸张,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踏歌: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表演,帮助学生理解?老师: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桃花潭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
师小结:我明白了,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书:水深--情深),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与李白的情谊深啊!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种浓浓的深情。
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
1、配乐背诵出示[课件四]
2、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尽情表达出来吧!(生边看图边自由朗读--指读--评读)
3、哪些同学可以背诵?(指名背诵--会背的齐背)
三、扩展学习
1、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现在老师为你们提供了3首,供你们自学欣赏,请你选择其中一首,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2、教师提供古诗学习方法和6首送别诗,学生任选一首自学:《送元二使安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别董大》
3、汇报学习成果(或朗读、或背诵、或说诗意、或讲故事)
四、引导课外练习。
这节课先交流到这里,语文课外活动时再继续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作业 :
背诵诗仙的诗,能够向家长讲述诗仙的故事。
背诵诗仙的诗,能够在同学之间相互之间传说诗仙的故事。
小学古诗12
积累性练习
(一)补写出空缺处的诗句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_______,_______。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
5._______,_______。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8.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9.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10.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11.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
12.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诗词句中的错误并改正。
1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道耸峙。
14.兴尽晚回舟,误入荷花深处。
1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还唱《后庭花》。
1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17.老翁越墙走,老妇出门看。老妇里虽衰,请从吏夜归。
18.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19.白头搔更短,浑浴不胜簪。
20.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玉宇琼楼,高处不胜寒。
21、翰海栏杆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2.僵卧孤村不自衰,尚思为国守轮台
23.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里翻塞外声。
友情提示:
以上是积累性训练,一是强化诗词的记忆,而是警示同学在默写中要把握住关键字,特别要注意形似、音同、义近字的混淆,注意保持原诗词的用字状况,此类型题虽然简单,但答案却是的,必须是原汁原味,缺一字、错一字,一小题的得分将全部丢失。
理解性练习
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25.杜甫在《春望》中写花,写鸟别有一番悲凉的情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6.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衷心祝愿天下离别之人_______,_______。
27.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把现实与梦境相结合,表达了深深的爱国之情。
2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目送友人渐渐远去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说,要“了却君王天下事”,请问这事是指_______。
30.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其中___和____两字用的逼真传神,难言其妙。
31.古代有许多送别诗,诗中往往有浓浓的离别伤感情调,但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却一反常态,写到______,_______。这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32.《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用景物创造了一个典型的环境,是为了衬托他这个“断肠人”的_______。
3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_________一句写出边塞风势之猛。用_________一句写出边塞雪花漫天飘舞,再用_______,_______写出诗人新奇的联想,还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诗写出边塞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
34.《春望》一诗中,前四句紧扣一个“望”字,杜甫望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借景抒情,表现诗人悲国忧家之情。
3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中的__字意味深长,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正沿着亡国之路走下去的情形。
3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诗人对月宫仙境产生向往和疑虑,反映出双重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写月光照到人间景象,引出心事重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7.“诗言志”,很多诗人都在诗中或直接,或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某种情感和愿望。像陆游虽然“僵卧孤村”却“尚思为国戍轮台”,你能用你学过的一句古诗来表示下列人物的某种情感和愿望吗?
曹操______。苏轼______。杜甫______。
李白______。白居易______。辛弃疾______。
38.“推敲”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最终使用“敲”字,是因为用此字能使读者似乎听见了敲门之声。你研读下面几位古人的诗词时,他们诗中的哪一句也使你似乎听到了一种声音。
杜甫______。李清照______。岑参______。
李商隐______。杜牧______。马致远______。
小学古诗13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尊老敬老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2.了解并积累有关重阳节的诗词。
教学重点:积累有关重阳节的诗词。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尊老敬老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有许多传统节日从古代延续至今。你们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
2.老师这有一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的一首诗,你们看看这首诗指的是哪个节日?(白板出示古诗:九月九日以山东兄弟)诗里哪一句能让我们看出是重阳节?(出示:日历)
3.重阳节是我们中国很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重阳节。(板书:重阳节)
4.你们知道今年的重阳节是哪天吗?(出示:20xx年新历10月日历)你们找一找今年的重阳节是哪一天?
二、新授部分
活动一:学习重阳节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同学们,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对重阳节远比现代人更重视,也更感伤,重阳节古人留下了很多诗词,下面我们就来读读有关重阳节的经典古诗。
2.出示诗歌,生有感情的朗读。
3.认识作者王维: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独自一人在长安读书,求取功名,恰逢重阳节,因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王维介绍)
4.理解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5.从诗中你了解了哪些重阳节习俗?6.除此之外你还知道重阳节哪些习俗?
活动二:尊老敬老过重阳
1.刚才我们了解了不少关于重阳节的知识,大家都知道了,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在你们家庭生活中有哪些老年人?(生答: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2.你和你的爸爸、妈妈平时是怎样关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自由说:经常打电话、周末去看望他们、节日送礼物、节日吃大餐、我给他们捶捶背、捶捶腿、和他们多聊天、一起外出旅游等等)
师小结:听了同学们所说的,让我也感受到了你们家庭生活的和睦温馨。那我们还能为老人们做什么呢?看看屏幕上的图片,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启示。 3.同学们,我们平时不仅要在生活上关心爷爷、奶奶,应该经常地和他们聊聊天、谈谈心,多听听老人们的劝告,这样我们的爷爷、奶奶会更加高兴,你们说是吗?
在家里,你们经常和爷爷、奶奶在一起,那你们知道爷爷、奶奶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吗?让我们一起听听几位老人说了什么?(课件:小采访)有什么感受?
是呀,老人们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他们就希望我们能常回家看看,享受那份天伦之乐。
三、布置作业:
回家继续搜集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写到A4纸上,并配上插图。
四、总结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很多知识,增长了见识,还积累了很多有关重阳节的古诗词,老师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每一名同学都能争做一名尊老敬老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五、板书设计: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登高节菊花节老年节尊老敬老
微课评价:结合语文学科知识学习关于重阳节的古诗,不仅让学生认识了重阳节的习俗,还为语文学科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了铺垫。但是与重阳节有关的古诗并不多,大多比较适合高年级学习,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认识难度稍大。
小学古诗14
教学目标:
1、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写“拉、把”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相同点和小白兔的做法。
3、通过学习小白兔的做法,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干脆,简练,只在最后读一次)
1、出示(小白兔,小灰兔)图片:我们今天的课堂里来了两位好朋友,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
2、揭示课题:没错,来的正是小白兔和小灰兔,它们身上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
3、板书课题:请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小”先中间后两边,“白”上面宽下面窄,“和”口字写在中间,“兔”有个小尾巴,千万别漏掉,“灰”注意先写两点再写撇捺。)
4、齐读课题
二、初读
(一)出示自读要求,生自由读课文
我们读书,每次都要有带着不同的目的去读,才能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你看这是高老师给你们带来的一些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
3、想一想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
(二)读词语:词语宝宝很调皮,他们从文章里跑出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帮忙翻土浇水施肥(这几个词语都表示什么?)
饿了时候挑着(这几个词语读音上有什么共同点?)
种上菜子干活一担白菜(这几个加点字都是多音字,你还知道他们别的读音吗?)
一行一行带拼音出示:
1、自由读
2、小老师带读
3、说发现:(见词旁)
4、强化多音字:PPT显示另一个音节
A、组词:你能给他们另外的一个音节组一组词语吗?(“担”组不出,就直接出示)
B、读词语PPT显示,并加大括号:高老师也组了一些词语,我们一起把这三组粉红色的词再来读一读。
(三)句子:我把词语宝宝送进句子里,你还能把他们读好嘛?要注意,我们读长句子的时候,要有停顿,这样我们读得有节奏,别人听得也清楚。
①小白兔回到家里,把地翻松了,种上菜子。
②小白兔常常给白菜浇水、施肥、拔草、捉虫。
③这时候,他看见小白兔挑着一担白菜给老山羊送来了。
1、自己练习:请你自己先来练习练习,等会儿和别的小朋友来比比,谁读得更好。
2、指明读
【评价】你的停顿真恰当,读出感觉来了。
我觉得这个地方能停顿一下就更好了。
(三)出示课文,交流自然段:小朋友们真不错,很快就和词语宝宝们交上朋友了,那你的自然段找对了嘛?谁来说说看?(读出每小节前面几个字告诉我们)
(四)填空概全文词语
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呢?你能把红色的这些词语放到括号里来说一说吗?
小白兔一车白菜小灰兔一包菜子
小灰兔收下了老山羊的(),小白兔收下了老山羊的(),白菜被()吃完了,()把自己种的白菜给了老山羊。
1、自由说:自己先说一说
2、指名说(叫两个):谁来说?
谁还想再来选一选、填一填?
3、齐读:有不同意见吗?那我们一起来填一填,读一读。(课件点击填完整)
【过渡】:小朋友们真能干,都把小白兔和小灰兔不同的地方找出来了。
三、出示第一节
秋天到了,地里的白菜成熟了,老山羊忙着在地里收白菜,可是他年纪大了,累得气喘吁吁,这时候,小白兔和小灰兔来了。
1、读:谁来读一读第一小节?(读的真准,真流利)
2、猜:小白兔和小灰兔会帮老山羊做什么事呢?(拔菜,装进筐里,运回家……)
引导:
A、他们会帮老山羊这个忙,还会帮什么忙呢?
B、要收白菜先要把白菜从地里……
C、拔起了白菜,还得把白菜……不然让它就留在菜地里嘛?会坏掉的
D、要运回家,还得先把拔好的白菜……(装进……)
3、板书“帮忙”:小白兔、小灰兔热心地帮老山羊拔菜、运回家,他俩可真是勤劳的、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板书:帮忙)
4、齐读:(指明、齐读)谁来夸一夸他们?
5、句式练习:我们班里也有很多同学也很爱帮忙,我们一起来夸一夸
A、老师______,______来帮忙。
B、______,我叫_____来帮忙。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一句说给同桌听:这里有三个句子,请你选择一句说给同桌听,要是你三句都想说,那你都可以试试,开始吧。
②、指名说
【评价】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你真是老师的好帮手!
这么乐于助人的小朋友,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你!
四、出示第2、3节
1、出示老山羊的感谢(PPT2、3小节的第一句话):老山羊得到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帮忙,很快就把白菜收完了,心里非常感激。于是,收完白菜,老山羊想送一车白菜给他们表示感谢。小白兔和小灰兔收下了吗?
2、自由读:请你自己读一读2、3自然段来找找答案。
3、反馈:不一样,小白兔【收菜子】,小灰兔【收白菜】。
4、师生表演合作读文:(2人+2人)
①小灰兔多亏你帮我收白菜了,谢谢你,我送你一车白菜吧!
②小灰兔累了吧,看你满头大汗的。多谢你帮我收白菜了,我送你一车白菜吧!
③反馈:你们说话的时候用上了“谢”和“您”,真是个有礼貌的孩子,我心里可高兴了了。
④小白兔,看你喘着粗气的,一定累坏了吧!谢谢你帮我收白菜了,我送你一车白菜吧!
⑤小白兔,过来歇歇吧,多亏你来帮忙了,不然我哪能那么早收完啊!我送你一车白菜吧!
反馈:你们用上了“请”和“您”,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5、齐读:我们一起来赞扬赞扬这懂礼貌的小白兔和小灰兔吧!
五、出示第4、5节
(一)要菜子干嘛?
1、小白兔,你不要白菜,要菜子干什么呀?(指名说:板书:自己种白菜)
2、自己种白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我们来看看小白兔种白菜做了哪些事情。
(二)种菜过程
1、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4、5小节,找一找,用“____”画出来。
2、反馈:PPT划出这几件事(第一件把地翻松,第二件种下菜子,第三件浇水、施肥、拔草、捉虫)(解释施肥:施了肥料,白菜会长得更快更壮)
3、小白兔种菜的过程中做了那么多事情,你能用上“先……再……然后……”来完整地说一说吗?
(三)体会“常常”
一读:
1、师省略“常常”,激矛盾:这些事情说说容易做做难,要坚持做更难。看到小白兔这么辛勤地劳动,老师想来夸夸它。认真听我读,要是读得好就给我表扬,读得不好就帮老师指出来。
过渡:这么多小朋友要给老师提意见啊,请你说哪里读得不好
2、比较读:句子中如果少了“常常”,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PPT变红】(体现不出小白兔劳动的辛苦、用心)那请你读出小白兔的辛苦(用心)(重读“常常”、可以慢一点)
3、齐读一:那让我们带上常常来读一读。
二读
1、换词:常常还可以换成什么词?(经常)【常常】
2、造句:你们肯定有常常做的事情,你能用常常来说个句子嘛?
3、齐读二:你们常常做这些事,而我们的小白兔常常做那么多事,我们再来读
三读
1、想象困难:小朋友,你们想想,小白兔施肥,拔草,捉虫时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呢?(虫子太多了,一下子捉不完;说不定,还会被虫子咬,可疼了;她在拔草的时候,草太多了,一不小心还会把白菜拔掉;她干活的`时候会觉得腰酸背痛,太累了)
2、齐读三:是的,尽管劳动辛苦,尽管自己很累,可是小白兔还是什么都不怕,坚持细心照料自己的白菜,小白兔……
四读:引读
1、当天刚蒙蒙亮,森林里还是一片安静的时候,小白兔就迎着朝霞,来到了菜地里:小白兔——
2、到了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晒得小白兔又渴又饿,他也顾不上休息一下,仍然顶着大太阳,在——
3、当天都黑了,小动物们都回家休息的时候,小白兔还是披着月光在白菜地里——
过渡:
1、哎呀,既然种菜这么辛苦,干脆就别种了吧!行吗?
2、反正一车白菜也有很久可以吃了,舒舒服服躺在家里吃白菜不是很好嘛,干脆别这么辛苦地种白菜了吧!好吗?
(四)生连读4、5小节:是啊,为了让白菜获得丰收,小白兔不怕苦,不怕累,多么勤劳,我们再来用朗读感受一下小白兔种菜的过程吧!
(五)、谈话
1、在小白兔的用心照料下,白菜很快就长大了,看着又大又绿的白菜,他心里会想着什么呢?
2、了解了小白兔种白菜的过程,你想送一句什么样的话给它?
(六)、过渡:当小白兔在忙着种白菜的时候,小灰兔又做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生字教学
1、观察拉,把:这两个字的结构、偏旁有什么特点(都是左右结构,提手旁)
2、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加一加,换一换)
3、师范写
4、生写字(描一个,写一个)。
七、板书设计
26、小白兔和小灰兔
帮忙
收菜子收白菜
翻种
自己种
常常浇施拔捉
小学古诗15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62.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63.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6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65.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66.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7.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当汴州。
68.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69.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70.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71.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72.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73.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74.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5.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76.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77.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78.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79.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80.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小学古诗】相关文章:
小学经典古诗06-10
小学古诗06-22
小学白居易的古诗07-19
小学古诗大全03-08
与夏天的古诗小学06-16
小学语文古诗04-23
小学描写秋天的古诗08-11
小学秋天的古诗大全09-02
描写冬天的古诗小学10-23
小学唐白居易的古诗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