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经典古诗

时间:2024-06-10 18:31:33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小学经典古诗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经典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经典古诗

小学经典古诗1

  咏: 1、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地诵读。2、用诗词等来赞颂或叙述。课文中取第2种意思,指诗人用诗来描述柳树,表达感受,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碧玉: 青绿色的玉石。诗中形容柳树枝叶的青翠。

  妆: 修饰,打扮。

  丝绦: 用丝线编织成的带子。诗中用来比喻随风飘动的`柳枝。

  裁: 用剪刀剪布或用刀子割纸。诗中用来比喻春风像灵巧的剪刀剪出了细巧的柳叶。

  胜日: 优美的日子。诗中指阳光明媚的日子。

  寻芳: 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芳,花草的香味。诗中指春天美丽的风光。

  泗水滨: 泗水河边。泗水,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滨,水边。

  无边: 没有边际。

  光景: 1、风光景物。2、境况,状况。诗中取第1种意思。

  一时: 1、一个时期。2、短时间;暂时。诗中取第2种意思。

  等闲: 平常,轻易。

  东风: 诗中指春风。

  万紫千红: 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

小学经典古诗2

  山行·山行分曙色

  作者:戴叔伦 朝代:唐代

  山行分曙色,一路见人稀。野鸟啼还歇,林花堕不飞。

  云迷栖鹤寺,水涩钓鱼矶。回首天将暝,逢僧话未归。

  《山行》译文及注释译文

  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5、深:另有版本作“生”。

  6、坐:因为。

  7、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8、远上:登上远处的。

  9、山:高山。

  10、车:轿子。

  11、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2、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13、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傍晚。《山行》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第二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山行》简析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飘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小学经典古诗3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们的古诗学习充满乐趣。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来个“古诗才艺大比拼”。比赛要求是:围绕杜甫的《绝句》,用小组成员最拿手的方式来表现出诗句的内容。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分头准备。语文活动课上,大家都亮出了自己的绝活。第一小组是配乐朗诵,表演的同学边朗诵还边做动作,朗诵完了,大家鼓起掌来。第二组是故事改编,他们把诗句改编成了一个优美动听的故事。第三组即兴绘画,一个同学朗诵,一个同学用彩色粉笔画出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远山、航船等,一会儿,黑板上出现了一幅色彩鲜艳的板画,真是太绝了。第四组端上了一碗菜,用了蛋黄、青菜、葱、萝卜、等材料,菜在诗中,诗中有菜,妙不可言。第五组的才艺最见功夫,是一幅绒线壁挂,用黄、红、绿、蓝等色彩鲜明的'绒线编织而成。其余还有国画、布贴、刺绣等,最后老师播放了音效动画。这节课真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古诗可以有这么多的表现方式。

  从此以后,我们对古诗的学习越来越有兴趣了。

小学经典古诗4

  古朗月行登鹳雀楼

  唐李白唐王之涣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所见梅花

  清袁枚宋王安石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望庐山瀑布村居

  唐李白清高鼎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早发白帝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唐李白宋苏轼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江南江畔独步寻花

  汉乐府唐杜甫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小学经典古诗5

  五年级上册

  1、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船停靠在烟雾笼罩的小洲旁,暮色苍茫给离家的游子增添了新的忧愁。原野广阔远处的天空似乎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空中的明月好像离人更近。

  2、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译文】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您能不能回来呢?

  3、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4、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译文】黄师墓地前的锦江水向东流去,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使人感到有些懒困。忽然看到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却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5、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6、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小学经典古诗6

  1、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2、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3、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欧阳詹《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5、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6、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7、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8、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9、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苏舜钦《夏意》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11、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12、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3、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14、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15、午梦扁舟花底。香满两湖烟水。——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16、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7、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白朴《天净沙?夏》

  1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19、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2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

  21、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22、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23、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晚晴》作者:李商隐年代:唐朝

  24、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夏日对雨》作者:裴度年代:唐朝

  25、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芝劳梦想。——《夏日南亭怀辛大》作者:孟浩然年代:唐朝

  26、伺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卞哩人事少,风烟鸟路长。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苗深全覆陇,荷上半径塘。钓诸青鬼没,才田白鸳翔。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初夏且幽庄》作者:卢照邻年代:唐朝

  2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8、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2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0、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3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33、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34、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秋归辋川庄作》

  35、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36、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3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有约》

  38、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39、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40、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4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

  42、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4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宋杨万里

  4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45、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其一)南宋范成大

  46、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南宋范成大

  47、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汉乐府

  48、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吴兴杂诗》清阮元

  49、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李白《折荷有赠》

  50、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小学经典古诗7

  古诗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不仅展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更是一扇窥探古代人文风貌的窗口。在欣赏和研究古诗画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们所蕴含的哲理、感悟和审美价值。在此,我将分享我对古诗画的心得体会。

  首先,古诗画给予我极大的心灵享受。诗中的文字犹如墨点般洒在纸上,画中的色彩恰到好处地点缀其中。读一首古诗,犹如在山水之间穿梭,亲临其中;观一幅古画,就像沉浸在它所描绘的世界里。例如,苏轼的《赤壁赋》描绘了一幅战场恢弘壮观的画卷,读诗之际仿佛能听到船只碰撞的声音,看到火光冲天。这种感受令人沉醉,使人不禁陶醉其中,感受到文字和画面带来的美妙享受。

  其次,古诗画让我体会到了人生的哲理和智慧。古人以极其简练的语言和画面,将复杂而深刻的哲理娓娓道来。在古诗中,人们对人生、自然和世界的思考和领悟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以几句简单的诗句,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使我深感人生的可贵和珍惜。而古画中,艺术家常通过运用构图、色彩和笔墨等手法,将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糅合在一起,给人以启迪和警示。这些作品不仅令我品味到古人的智慧,也引发了我对人生本质的深深思索。

  古诗画还通过构图、色彩等艺术手法,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艺术是人类创造的重要领域,诗画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包含了艺术家的才情和情感,还表达了文化的审美理念。古代的诗人和画家常常通过不同的构图和手法,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主题,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例如,元代画家郑板桥的《溪山行旅图》以独特的构图和色调,展现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画面,令人陶醉其中。这些作品的审美价值不仅在于艺术技法,还在于它们传达出的情感和意境。

  此外,古诗画也能让我感知到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文情怀。古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诗画中得到了展现,让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的社会文化和人文氛围。在诗中,诗人们描绘了古代的山水风光、人物形象和社会风情,使我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民的智慧。画中,绘画家们用笔墨勾勒出古代社会的街巷场景、日常生活和宫廷氛围,让我仿佛跨越时空,亲临古人生活的脚步。这些作品在传达美的同时,也让我更好地了解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

  综上所述,古诗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不仅给予我精神上的享受和启迪,还让我了解了人生的哲理和智慧,感受到了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古代社会的风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关注古诗画的研究和欣赏,通过它们的映衬,更好地领略和品味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小学经典古诗8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

  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解析:

  诗篇描写月下独酌情景。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像,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又从花字想到春字,从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从表面上看,诗人好象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

小学经典古诗9

  摘 要:小学古诗词教学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需要。文章探讨了如何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展现古诗的美,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好古诗词。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当前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古代经典诗词教学。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古诗词教学,不仅应把这些经典文化嵌在学生的脑子里,还要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挖掘、探究和创新古诗词的教学途径。

  一、看“诗”图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教材中的每首古诗词基本上都配有相关的图画,这些图画某种程度上能告诉学生诗的时代特色、事情的发生场景、诗人的形象等等。讲授古诗时,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画,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借助图画可以把诗词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通过图画立体地感知古诗的大概内容。例如《乡村四月》,诗中关于景物的描写只有寥寥数字,学生对“翠绿”“有趣”的理解有点空洞。有了形象的配图,学生就可以通过视觉上的观察,得到形象生动的想象,感受到诗词想要表达的那一望无边的原野的绿,还有村民们在四处忙碌着的热闹情形。图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初学时学生眼中的图,和学习后学生眼中的图是不一样的。在学生个性化地感受诗词的意境,得到自身的情感体验时,诗词也能帮助学生丰富图画内容,觉得图中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图中的景色也更加有身临其境之感,诗图结合,相辅相成。

  二、学“诗”词

  小学低段的古诗词大多是浅显易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过于注重对古诗词字义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的课堂是“事倍功半”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收获成就感,才会更乐学、好学。学“诗”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词眼”来理解诗词所蕴藏的内涵。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诗人王维在中秋佳节写下的一首思乡诗。诗句中“异乡”“异客”简单两个词,学生就能感受到其中的离别之苦。而“倍思亲”也表达了王维在中秋佳节看到家家户户团圆的幸福时,想到自己独自一人身处他乡,心中不免涌起对家人、故土的思念之情。这样的情感变化,学生通过字面就可以理解,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解释。学习时,只要准确抓住词眼,就可以把握整首诗词的情感,从而体会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三、吟“诗”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课堂上和晨读时单调的诵读,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未体现古诗词的美。孩子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他们是天生的玩家,我们应抓住孩子的兴趣推陈而出新。图片、音乐、视频、头饰,乃至服装,这些都可以让课堂诗词教学玩出新花样。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边走边吟,边舞边吟,不拘泥于形式,只要有自己的节奏、韵味即可。学生们兴趣盎然,意犹未尽,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古诗诵读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更应延伸到课外。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课间游戏是有效途径,孩子们三五成群,你一言,我一语,一边吟诵,一边打着节奏。还可以进行创意,将游戏中的儿歌换成故事,例如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来跳皮筋。这样的吟诵,是多姿多彩的,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

  四、想“诗”景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诗词的美,诗重想象,其中“虚”的部分给了读者放飞想象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感受诗词的'意境美,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只有让学生展开想象,理解诗情蕴意,产生共鸣,才能入情入境,丰富人物形象,在内心引起一番波澜。例如,在学习《清平乐?村居》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想象画面,看到“村居”一词,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你的脑海中浮现出哪些画面?学生可能会回答:我看到了炊烟袅袅,远处农民们在辛勤劳作,额头上满是辛苦却又幸福的汗水;我看到一个老爷爷坐在藤椅上,一边抚摸着小孙子的头,一边欣赏着夕阳。诗中的留白可以是景色,是情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想象自己是李白、杜牧等,展现诗中的情景,真真切切地与诗人共欢喜,共爱恨。想“诗”景,一定要契合诗人的时代背景,不能凭空想象。不同的时代背景有着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诗人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这使得每首诗词都有着独特的情感和意境。所以,学生在发挥想象时,要深入诗人内心,走进诗人的时代。

  五、说“诗”句

  此处的“说”,一方面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句的意思及蕴含的情感或表达的意蕴,另一方面指学生能学以致用,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灵活运用诗词表情达意,可演可画可吟唱。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小学阶段,有的古诗就是一个小故事,非常适合学生演一演,如《小儿垂钓》《宿新市徐公店》《所见》等。学生只有理解了诗意、感悟了人物情感,才能通过表演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有的诗词意境十分优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只要有诗的意境就好。有的诗词适合吟唱,可以让学生聆听《枫桥夜泊》《静夜思》歌曲,跟着吟唱,也可自编自唱。

  总之,优秀的古诗词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资源,教师应珍视这些教学资源,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让古诗词在优美的旋律中舞出独特的美,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美。

  参考文献:

  [2]曹炜炜.小学古诗词教学新探[J].新课程,20xx(09).

小学经典古诗10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小学经典古诗11

  大家觉得背古诗难吗?是难懂还是乏味?我觉得,能好不容易背会一首古诗是一种骄傲。

  我原来在假期每天背几首短的唐诗,快开学了,妈妈一看老师发的作业才发现,还要背诵长诗呢!什么?我的'妈妈呀,你真糊涂,这口袋书里面的诗词,短的就有五六十字,那首《阿房宫赋》要几百个字呢!

  还好,距离开学还有时间,加油一定能够成功。这几天,我就一直背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春江花月夜》、《满江红》、《春江花月夜》……背诵这些有几个秘诀,比如今天背诵的《龟虽寿》中有一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就记成老骥“福利”,这是第一招:同音词!第二招就是换意思。《春江花月夜》里有一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皆似霰,我记成去接4条线,就会背诵了!

  虽然我用这样的办法能很快记住,但我也知道必须要改正。因为到时候若是默写,恐怕我又得成错别字大王了!

小学经典古诗12

  《端午三首

  宋·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减字木兰花·竞渡》

  宋代: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宋代: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屈原塔》

  宋代: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代: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己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阳采撷》

  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摸鱼儿·午日雨眺》

  清代:纳兰性德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小学经典古诗13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繁荣。

  任凭野火焚烧也烧不尽,春风吹来又蓬勃地滋生。

  远处的芳草侵伸向古道,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荒城。

  在此又送他乡游子远去,萋萋的芳草也充满别情。

  注释

  ⑴赋得:指定、限定的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一词。

  ⑵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⑶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⑷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⑸晴翠:晴空下一片先翠的野草。荒城:荒凉、破损的城镇。连同上句之古道,皆用以点染古原景色。

  ⑹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⑺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据宋人尤袤《全唐话》记载:白居易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想求他在公众场合帮着扬扬名。“居易”这个名字根据词义可以解释为住下很方便。顾况看到白居易年纪轻轻,就开玩笑说:“长安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京城里粮价高得很,住下很不方便吧)。”等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联时,顾况大为惊奇,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写出这样的诗句来,走到哪儿住下都方便得很)!”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诗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就结了缘。但要写出“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尤其是要写出新意,仍是不易的。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啊,这话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

  ,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创作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7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未满十六岁。此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小学经典古诗14

  上册

  《赠刘景文》 《山行》 《回乡偶书》 《赠汪伦》

  1、《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宋代诗人)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解说】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色是在秋末冬初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时候。

  2、《山行》

  作者:杜牧(唐代诗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翻译】

  深秋时节,山上蜿蜒的小路曲径通幽。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3、《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唐代诗人)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翻译】

  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故乡。我口音虽未改变,但我那双鬓却已经斑白。所有儿童们看见我,都没有一个认识我的;他们笑着互相问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呀。

  4、《赠汪伦》

  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翻译】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下册

  《赋得古原草送别》 《宿新市徐公店》 《望庐山瀑布》 《绝句》

  1、《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唐代诗人)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前言】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

  2、《宿新市徐公店》

  作者:杨万里(宋代诗人)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翻译】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3、《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翻译】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4、《绝句》

  作者:杜甫(唐代诗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翻译】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小学经典古诗15

  教学目标

  认识“昼、耘”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能通过读诗句,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能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谁来说说,在你眼中,童年是什么样的呢?(自由、天真、无忧无虑……)在同学们眼中童年真是多姿多彩!是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罢,都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现在,老师将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去宋代感受一下当时人们的童年乐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首古诗,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与同桌交流。

  (出示7个会认的字)

  (1)学生齐读,注意读准“磬、陂、漪”的读音。

  (2)认读多音字“供”。

  (出示4个会写的字)指名学生读,师正音。

  学生齐读三首古诗,师正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读完这三首古诗,结合注释,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呢?(有小孩子在种瓜、小孩子在玩冰、牧童在吹笛子……)大家读懂的还真不少,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板书诗题)

  大家从诗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四时、田园、杂兴)

  (1)(出示相关资料)《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这首诗就是第三十一首。“兴”在这里读四声,“杂兴”就是随兴而写的诗;“四时”在这里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题目的意思是: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的感想。

  (2)学生齐读诗题。

  学生再次齐读全诗,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1)指名学生说说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

  (2)理解词语: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昼:白天。

  耘田:在田间锄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儿女:男女。

  当家: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童孙:孩子们。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

  傍:靠近。

  阴:树荫。

  (3)结合注释,尝试完整地将全诗的意思说出来。(白天锄地,夜晚搓麻线,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小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也在桑树荫附近学着种瓜。)

  (播放纯音乐)请同学们伴着这古朴典雅的音乐,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说一说这首诗展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1)诗中先写了哪些人物?(村庄男女)他们在做什么?(耘田、绩麻)后面还写了谁?(童孙)他们在做什么?(学种瓜)

  (2)诗中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深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为什么?(因为这两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从哪里看出来?(小孩子虽然不懂耕织,但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去种瓜。)这两句除了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什么?(农家孩子的勤劳好学)

  (出示相关图片)你能根据图片的提示背诵全诗吗?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

  学到这里,你能说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吗?(展现了农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主要表达了对天真可爱、勤劳好学的农村儿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历来许多诗人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著称,写下了不朽的诗篇,这样的诗,就叫田园诗。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品读更多的田园诗。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农务繁忙

  天真勤劳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穿越到了宋代,在诗人范成大的描绘中,我们感受到了(农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和(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勤劳好学)。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再次感受农忙时节农家孩子们的天真快乐。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另一位诗人杨万里,去感受一下冬日里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板书诗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齐读古诗,划分节奏。(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题目中的“稚子”是什么意思?(小孩子)“弄”是一个动词,意思应该是(玩)。诗题告诉我们,这首诗主要写的是(小孩子玩冰)。

  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小孩子到底是怎样玩冰的吧!

  (1)齐读诗的第一、二句,结合注释,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早晨,小孩子把冰从盆里拿出来,把它做成一种打击乐器。)

  ①从哪里可以看出时间是早晨?(晓)

  ②小孩子是怎么把冰做成乐器的?(彩丝穿取:用彩丝穿起来)(出示图片)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冬日的早晨,小孩子高兴地从金属盆里小心翼翼地把冰取出来,仔细地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作银钲敲。)

  ③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这个小孩子怎样的特点?(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

  (2)小孩子把冰做成乐器之后,又有哪些举动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诗的第三、四句。

  ①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小孩子敲打“银钲”,声音悠远动听。)从哪里看出声音悠远?(穿林响)

  ②为什么最后一句诗说“忽作玻璃碎地声”?(因为一不小心冰碎了。)这里的“玻璃”,是不是指现在玻璃杯、玻璃窗的玻璃?(不是,是一种玉石。)这里把冰碎的声音比作了玉石落地破碎的声音,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③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这个小孩子怎样的感情变化?(小孩子瞬间由喜笑颜开变得失望无比。)你是从哪个字体会出来的?(忽)

  (3)结合注释和我们的讲解,你能不能试着说出全诗的意思?(清晨,小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作银钲敲。敲出来的响声像玉磬一样清脆,穿过树林传得很远,忽然听见冰碎了,发出了像水玉落地破碎的声音。)这首诗表现了(小孩子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特点)。

  三、小结。

  多么可爱的孩子呀!如果是你,会有这般奇思妙想吗?

  板书设计

  稚子弄冰天真烂漫

  活泼可爱

  -第三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学习新知识前,我们先请两位同学背诵一下前面学的两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

  前面我们已经跟着两位诗人,从夏季到冬季,体会到了农村童孙的勤劳好学和弄冰稚子的顽皮聪明,现在让我们随着另一位诗人雷震,去感受乡村傍晚的童真童趣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古诗,说一说:诗题“村晚”告诉我们什么?(地点、时间)地点在哪里?(乡村)时间呢?(傍晚)所以诗题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乡村的傍晚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相关资料,了解作者。

  再次齐读全诗。

  (1)说说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草、池塘、水、陂、山、落日、寒漪)7个景物的描写,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图片,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水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青山衔着红彤彤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粼粼水波中。)所以,这两句诗写的就是乡村落日之景。

  (2)此时,谁出现在这如画的美景中了?(牧童)他在做什么?(骑着牛,随意吹着短笛)从哪里看出来随意?(短笛无腔信口吹)怎么理解这句诗呢?(无腔:没有曲调;信口:随口。意思就是短笛是随口吹奏的,没有曲调。)所以后两句诗的意思就是(回家的牧童悠闲地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吹着不成调的曲子)。

  (3)通过感受诗中的场景,你觉得牧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无忧无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闲适自由、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4)再次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三、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多姿多彩、无忧无虑的童年,你的童年又是什么样的呢?课后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村晚无忧无虑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较多,但讲解详细,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不过,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朗读环节还是不够多。

【小学经典古诗】相关文章:

小学古诗大全07-13

小学白居易的古诗07-19

小学语文古诗04-23

小学赞美梅花的古诗09-26

小学描写冬天的古诗11-23

小学语文古诗说课稿11-25

小学描写夏天的古诗06-20

小学秋天的古诗大全09-02

小学描写秋天的古诗08-11

小学唐白居易的古诗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