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古诗的评课稿

时间:2024-05-29 14:01:26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古诗的评课稿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古诗的评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古诗的评课稿

小学古诗的评课稿1

  本课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原有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经历多层次的朗读,逐步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人物内心,发展自己的语言。多种朗读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他们在朗读中感知内容,在朗读中生发疑问,在对读中揣摩品味,在听读中灵感迸发,在表情朗读中入情入境。儿童的学习方式具有参与性、实践性、生活性、情境性和体验性的特点,本课教学遵循儿童学习认知心理,把握其本质和特点,从教学内容出发,选择了适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朗读指导策略,使教学更有利于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

小学古诗的评课稿2

  古诗《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时,教师采用的古诗教学方法是:情境导入,了解诗人;读通全诗,理解诗意;想象意境,感悟诗情。课前教师认真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但由于线路出现问题没有能用上,非常遗憾。

  整首诗,教师在朗读指导上做了精心设计。索老师着眼一个“悲”字,运用拓展,感悟诗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读出诗中的“味儿”。教师用了很感性的教师引导语言,为的是抓住学生已有的情感,来提升感悟。如:“因为陆游的爱国,看不到大宋统一,陆游遗憾啊!”“因为陆游的爱国,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陆游悲痛啊!”有了这样的教师语言,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同时也自然的把内容归结在了我们的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这时,学生的情绪还在激昂之中,所以继续教学后两句诗: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因为陆游的爱国,他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国家,于是他对儿子千叮万嘱,我们的课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叮嘱中,一次又一次的抒发陆游爱国感慨的朗读中结束。

  听过本课后,我对索老师一点小小的建议:首先对写作背景的介绍过于简单,使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不够透彻;其次,学生对伟大诗人陆游的爱国思想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书中的诗句,还有当时的历史事件。在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延伸时,教师虽多方引导,但学生联系实际、自身谈现在学习这首诗的意义时,部分学生的回答不能令人满意。如能联系当前国家形势谈出爱国主义对与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意义,中心就会得到再一次升华。

  通过此次教学活动,我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虽然已经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并努力把它们应用与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但学习是无止境的,今后我还必须深挖教材,课前认真备课、对学生的了解上做到细致入微,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小学古诗的评课稿3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艺术瑰宝,诗章简短,意境深远。本课所选的两首送别组诗,都给人以“相聚时难别亦难”的伤感。由于诗词内容时空跨度太大,而小学生阅历较浅,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而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诗歌意思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应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读背吟诵,在读中感悟,在比较中体会别情,在比较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借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本节课教学首先通过音乐导入,创设意境,做好感情铺垫。接着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学习,疏通诗意。然后,通过品读关键语句,展开想象,领悟诗境。最后,通过配乐诵读,升华情感体验。整体环节比较紧凑,衔接较为自然。通过此次学习,学生对送别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基本上完成学习目标。

  不足之处在于:

  1、部分学生不能乐于参与讨论,不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教师对于达到以生为本,实现生本课堂的目标还需要努力,对于农村学生的学情要把握更精准。

  3、上课是对于语言表达训练这块处理有些仓促。

  4、对于“相惜”、“悲壮”品味还不够深入。

  5、课堂总体平缓,无特别亮点和精彩之处。

  6、在学情把握上,“精读一首,带读一组”应该会比两首古诗同时进行比较教学效果会好。 7、应该在古诗重点词句进行深入咀嚼,不能蜻蜓点水。如果还有机会重上,我将着力解决以上几方面问题。

小学古诗的评课稿4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人类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陈德凤老师上的”综合性学习课:“轻叩诗歌的大门”,引领学生走进了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增长了学生诗歌方面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锻炼了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能力,成效是多样的。

  一、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陈德凤老师执教的《轻扣诗歌的大门》,把综合性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再按照制定的`计划自行开展活动。并给每组队员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如:梦之队,阳光队,必胜队,雄鹰队,海燕队,春蕾队,奋进队等等。

  二、赋予了学生活动的自由性。在开展本次综合性活动期间,学生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学生懂得了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诗歌。认识了不少近代、现代诗人。并且根据自己喜欢的风格收集了不少优美的诗歌,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三、给予了学生展示的舞台。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日益丰富,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在一个相对宽泛的空间发展着自己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陈老师在本次综性学习中,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在汇报展示时,融入了朗读、默读、快速阅读、思考、讨论引进课堂,在不断的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不断的朗读中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通过学生认真思考和热烈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另外,在这次活到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同学们都能参与进来。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参与了活动,都有自己的收获。正如海燕队的同学在总结中写的那样:我有很多收获,我很高兴参加这次活动,我希望多举办几次这样的的活动……同学们写的诗,虽然稚嫩,

  粗糙,但都发挥了大胆的想象,写出了童真童趣,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我想只要学生勇于创作,乐于抒发即可。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水平,一定会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而不断提高。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尽管充分体现了语文教材的文学性,但还是满足不了学生文学方面的需求,部分学生搜集的材料有限,应该适当安排阅读欣赏课,把学生带进阅览室,让他们在阅览室里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学修养。

小学古诗的评课稿5

  于十月二十一日,龙泉学校小学语文组老师有幸聆听了团益学校丁丽华老师执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他当时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飘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情之所至,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

  听完后,经过小学语文组老师的讨论,我们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教师的教学用语利索,有一定的号召力;肢体语言丰富,注重课堂组织教学。

  二 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达到设定知识目标

  1.生字词的教学,从字音,字形到组词,很全面;

  2.在教学整首古诗后,丁老师安排了背诵古诗的环节,使学生对古诗及时积累。

  3.学练结合。丁老师在课堂上巧妙设计了同音字填空和古诗填空的.环节,有效巩固了当堂课所学内容。

  三 注重学法引导,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1.在上课伊始,丁老师就出示学习古诗的步骤:第一步:理解题目的意思;第二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第三步:理解诗意,体会感情,读出感情;这给孩子们学习古诗指明了途径。

  2.为了让孩子能自主理解诗意,丁老师又及时给出了理解古诗的方法:看注释、查字典、将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语、换词、问老师……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

  几点建议:

  一 丁老师的板书主要包括生字与古诗,如果能把古诗的题目和作者都板书出来会更完整。

  二 教学生字时,丁老师如果能把难写的生字进行范写和提示,并让学生当堂练写,效果更佳。

  三 教师用书上指出, 编选本课的意图是,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诗情。也就是说,对作品意蕴的感受理解是学习的一个重点。在学习古诗时,教师如果能引领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进行联想,学生会对本诗的诗情有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因为大多数学生也是离开自己的家乡来这里读书,也过思乡的亲身体验。)另外,朗诵古诗时建议配乐朗诵,古诗富有韵律,诵读起来朗朗上口。配乐朗诵古诗是一种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中去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它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加深学生对诗意诗境的理解。

【小学古诗的评课稿】相关文章:

古诗评课06-29

关于古诗教学的评课稿通用10-28

古诗词鉴赏评课稿范文07-21

望庐山瀑布古诗评课稿(通用7篇)10-19

班会课评课稿通用03-25

编写童话评课稿10-29

小学听课评课评语大全07-30

小学听评课活动总结02-28

小学听课评课活动总结01-23

小学数学听评课活动总结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