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虞美人古诗赏析

时间:2021-08-04 18:56:17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虞美人古诗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虞美人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虞美人古诗赏析

  虞美人古诗赏析 1

  《虞美人》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①。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②。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释]

  ①断雁:失群孤雁。

  ②星星:白发点点如星,形容头发斑白。

  【译文】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壮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听蒙蒙细雨声,看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斑白,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回想起人生悲欢离合的经历,还是让小雨下到天明吧。

  译文2:

  青春年少时,在歌楼上细听雨声,烛昏罗帐,尽情欢乐,蜜意柔情。人到中年时,在客船里细听雨声,断雁西风,江阔云低,开阔深沉的情怀啊!离群的孤雁,悲鸣在西风之中。晚年的今天,在僧房内细听雨声,头发花白,历尽沧桑,一生的悲欢离合,谁也说不清。听那窗前的秋雨,一无所动,任它滴滴答答落到天明。

  【评点】

  这是一首借听雨简述生平的词,词人通过对自己少年、壮年、暮年三个阶段听雨时的情景和心情的对比描写,简述了自己历尽悲欢离合的一生,抒发了对年华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上片分别写词人少年、壮年时听雨的情景。少年时听雨是在歌楼上,面对的是红烛、罗帐和俊俏歌女。一句“红烛昏罗帐”,活脱脱勾勒出一个正值青春年少、风流倜傥、纵情享受的少年郎形象。其后即写壮年时的情景。壮年时听雨是在客舟中,仅是地点的转换,气氛就从温馨转至悲伤。“客舟”暗示词人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而客舟中的词人,看到宽阔的江面和低压的云层,听到远处伴着西风传来的声声雁叫,心中的感慨不言自明,相对于少年时的无忧无虑,壮年的词人则是满心的离愁别绪。

  下片先写暮年时的听雨情景,而后总体抒情。词人暮年时听雨是在僧庐中,此时宋朝已经灭亡。相对于客舟,僧庐更加冷清凄凉。“鬓已星星也”一句与“僧庐”和“听雨”交相呼应,它们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凄凉、萧索的画面。结尾三句,词人进行总括,同时抒情。“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词人的感慨。词人漂泊一生,潦倒一生,历尽悲欢离合、国破家亡,心中积蓄了万千离愁,本是情深至极,却反说“无情”,实是无可奈何之语。正因有情,正因情深,故而伤心难过,既然如此,不若无情。“一任”两句是词人经历了种种漂泊和离别之后发出的'无声感慨。

  本词构思精巧,层次分明,词人仅用三个简单的场景描写,就将一生的经历交代清楚,含蓄隽永,功力不凡。

  [赏析]

  这是一首小令,却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可谓言简意赅。它以“听雨”为媒介,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因受国亡之痛的影响,感情变得麻木,一任雨声淋漓,消解了喜怒哀乐……而其深层则潜隐着亡国愁情。

  此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的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作者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

  “少年听雨”的画面,由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而成,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 情怀。尽管这属于灯红酒绿的逐笑生涯,毕竟与忧愁悲苦无缘,而作者着力渲染的正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

  “壮年听雨”的画面,以“客舟”为中心视点,而在四周点缀以“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飒意象,映现出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而今听雨”的画面,则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借以展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而又枯槁的身心。“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限枨触,不尽悲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但彻夜听雨本身,却表明他并没有真正进入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只不过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调节和心理控制能力。

  三幅画面前后衔接而又相互映照,艺术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历程。其中,既有个性烙印,又有时代折光:由作者的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见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嬗变轨迹,而这正是此词的深刻、独到之处。

  上阕写少年和中年的听雨。一个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在风尘仆仆地奔波,人生之苦,绘声绘色,溢于言表。下阕写晚年听雨。亡国之后,木鱼经声,在一个十分凄绝的环境中,奔波忙碌一生的词人,白发苍苍,孤苦伶仃,生活无着。弦外之音,不难捉摸。

  结尾二句,词人概括地抒发了对自己一生难言的悲愤。这里有少年的憧憬,有中年的悲哀,更有晚年的难堪的孤凄现实。这既是封建社会广大正直的知识分子共同命运的真实写照,也是对这个制度扼杀人才的愤怒控诉。全词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可以说,这首《虞美人》,是宋词中运用时空表现的艺术手法,高度简练而又概括着人生道路的杰出名篇之一。形象明晰,背景典型,神情毕肖,心境跃现。在意象运用上,具有精准、明朗而又不乏容量的特点。这首词充分表现语言艺术的高妙卓绝。

  虞美人古诗赏析 2

  虞美人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 《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 韵转两平韵。

  ②了:了结,完结。

  ③砌:台阶。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 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

  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 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赏析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虞美人古诗赏析】相关文章:

《虞美人》古诗赏析06-03

蒋捷虞美人古诗原文及赏析06-04

晏几道虞美人古诗原文及赏析08-04

虞美人宋词赏析01-26

宋词赏析《虞美人》05-27

《虞美人·萤》宋词赏析04-26

《虞美人梳楼》古诗鉴赏06-30

《虞美人听雨》古诗鉴赏06-10

《虞美人》赏析精选两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