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古诗翻译及赏析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浦歌古诗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浦歌·秋浦千重岭》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前言】
《秋浦歌·秋浦千重岭》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秋浦歌十七首》的第八首。这一首诗是咏秋浦的水车岭。全诗以夸张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描绘水车岭陡峻奇险之景,动静相成,虚实相生。
【注释】
⑴秋浦:县名,唐时先属宣州,后属池州,即个安徽贵池县。县境内有秋浦水,县因以得名。
⑵水车岭:在今安徽池州市城南桃坡乡龙舒河畔。其峭壁临渊,奔流钻海声,故名水车岭。水车岭周围山峰奇秀、怪石峥嵘,风景奇特。
【翻译】
在秋浦的干重山岭中,唯有水车岭的风景最为奇特。天空好像要随着大石一道倾倒下来,山石上的'松萝兔丝在顺水飘拂。
【赏析】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大川游,探奇揽胜之心异常强烈。他在秋浦游览时间较长,对其风光景物兴趣颇浓。在《秋浦歌十七首》前七首中,除了明显抒情之作,已经收录了秋浦之猿,秋浦锦驼鸟、秋浦花等。这一首是咏秋浦的水车岭。据《贵池县志》载:秋浦“长八十余里,阔三十里,四时景物,宛如潇湘洞庭。”秋浦县因秋浦水而得名,其可供游览之处也应集中于“宛如潇湘洞庭”的水泽地区。然而这里却明确写出,在秋浦众多的山岭之中,属水车岭最为奇特。此语一出,即费琢磨:水车岭奇在哪里呢?是它的形状特殊如水车才称水车岭吗?“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语言质朴,起得平淡。虽如随口而出的叙述,却给读者造成悬想,吸引了人们好奇探奇的心理。所以诗起笔不凡,似平实奇。
水车岭得名不在形状,而在声音。据《贵池志》载:“县西南七十里有姥山,又五里为水车岭,陡峻临渊,奔流冲激,恒若桔槔之声。”桔槔也叫吊杆,是一种原始的提水工具,其作用与水车同。因岭下急流日夜冲击山崖,总是发出有节奏的如水车汲水般的声响,所以称这座岭为水车岭,确是奇特有趣。
然而水车岭之奇不止于此,或者说更重要的不在得名。天倾欲堕石”,诗人以极度夸张之笔描写了水车岭的陡峻奇险之状。似乎水车岭直插云天,所以青天都要倾斜了,山顶的石头好象眼看着就要从上边掉下来。好一座峻峭的山,好一幅令人惊奇的画!虽是夸张至极之句,却也恰到好处。“天倾”是形容一种势态,而非指天已倾塌。昂首仰视,人有天倾之感,足显岭之高峻。“欲堕石”说的是欲堕而没堕,也是有势无动,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传神之笔,堪称神奇。
在李白诗中,雄奇峻峭的山峰不胜枚举,水车岭并不上数。如果一味夸张起来,岭的高峻就离奇而失真,因为秋浦山岭并不险峻。所以诗人又写出第四句:“水拂寄生枝”,把笔又收回,一仰一俯,一虚一实,把水车岭的奇特之处写出,且照应了前两句。寄生的枝条从岭下的树上伸出。奔流的水撞击山崖分外有力,拂动寄生枝又显得有些多情。这一画面,动中有静,寄生枝欲静而水流不止,终至静枝随动水。三、四句从上到下,动静相成,虚实相生,山水相映,完成了对水车岭奇景的描写。
创作背景
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这十七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游秋浦时期(另说为天宝十二载,又说为天宝十四载)。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在这十年中,李白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其中不乏痛快欢畅的时候,特别是曾和杜甫两人携手同游梁、宋,把酒论诗,快意非常。不过,他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好。天宝十二载(753),他曾北游幽蓟,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此时他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
作者简介
李白像[7]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秋浦歌古诗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秋浦歌古诗赏析03-30
《秋浦歌》古诗赏析03-30
秋浦歌古诗原文翻译03-31
《秋浦歌十七首》古诗赏析03-30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古诗翻译及赏析08-04
《秋浦歌·逻人横鸟道》古诗翻译赏析01-26
子夜秋歌古诗翻译及赏析08-01
《秋浦歌其十四》古诗原文08-04
《秋浦歌十七首》唐诗赏析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