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时间:2024-07-18 15:51:21 职场励志 我要投稿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15篇[精华]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1

  大学生就业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15篇[精华]

  如果你不存在生存问题就选择爱好;反之选择有前景的专业!我以审慎的态度告诉你:通信业:需求旺盛,营销人员比重继续上升,通信业人才需求将主要分布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新增电信企业和政府部门,市场营销服务人才比重将超过技术人才。人才构成进一步变化为:经营管理类.这个比例中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人员比重较之前有所上升,预示着更多非通信专业人才将涌入通信行业。

  汽车业:人才全面紧缺未来5年,根据汽车发展的水平和需要来看,人才供求矛盾的变化将不是渐增,而是激增。这意味着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尤其是研发机械工程师、销售和市场人员的新增工作机会将非常可观。在汽车企业的招聘中,不是哪类人才比较重要,而是各类人才都很重要;不是哪类人才紧缺,而是全面紧缺。主要包括:汽车研发人才、维修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汽车服务人才等。快速消费品:营销人才缺口大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人才缺口将依然主要来自市场营销岗位。更多内容尽在我的空间.近年来,该行业大量的市场、销售人员,特别是品牌建设人员流向其他行业,而从其他行业流向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市场人员并不多。

  石油业:专业人力资源匮乏石油行业招聘企业以特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石油服务公司为主。外资石油企业方面,从其在中华英才网上所发布的职位显示出,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地质工程师和钻井工程师有明显的人力资源匮乏的现象。同时,因为目前石油企业才人流动的.内外部条件还未成熟,所以外资企业虽然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等优越条件,招聘到所需的研发技术人员也有一定难度。国有企业方面则是从事跨国经营的人才极为紧缺——就陆上石油企业而言,无论是各石油企业还是三大集团公司直属机关。

  十大需求旺点市场营销类、物流类、房地产建筑专业类、咨询类、项目管理类、生产管理类、电子工程师类、质量管理工程师类、设计类、IT软件研发测试类等是人才市场10大需求旺点。其中,市场营销类人才不仅包括销售代表,还包括销售团队管理人员、区域销售管理人员、渠道销售人员等;物流类人才主要是物流管理、国际物流销售类的专业人才;房地产建筑类以各类规划设计工程师、建筑师为主;咨询类人才包括各类咨询顾问、咨询师等;项目管理类以项目经理、项目专员为主;生产管理类主要是各类管理人才;电子工程师类主要包括设计工程师、机电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等;质量管理类以QA、QA专业人员和质量管理岗位为主;IT软件研发测试类主要是软件研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2

  20xx届大学毕业生就要离校了,就业也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而今年,比去年整整多出19万的699万名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让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有人称这是“最难就业季”,也有人发出了“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无奈感叹。中国在进入21世纪以来,就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农村还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从土地劳作中转移出来由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存在,在农村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时候,某些老工业基地却出现走向后工业化的征兆,传统产业开始衰落,大量产业工人下岗;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提高效率的要求使国有企业不得不进行大幅度的人员精简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己经超过300000亿元人民币,基数的加大和对粗放扩张战略的放弃可能会使今后很难再达到10%以上的增长率,一就业机会的增加会变得更加困难;产业结构的调整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都使技术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过程加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某些行业的劳动就业将会受到外国资本和技术的挤压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新增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进入劳动力市场,面临着就业困难。总的来说,中国前面临的就业问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一)考研人数逐年增多。

  随着连续十多年的扩招,高校的考研率也在迅速增长,惨淡而严峻的就业形势让越来越多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了增加求职的祛码,很多人从一入学就树立了考研的目标。根据人民日报的.统计数据,20xx年,报考研究生人数为151.1万;20xx年,报考研究生人数为165.6万;20xx年,报考研究生人数为176万。

  (二)专业性别限制较多。

  在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形下,就业市场却是几多欢喜几多愁。据各大人才市场消息,近几年外语、文秘、计算机等专业就业形势看好。不少高校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专业供需比达1:10以上,有的甚至更高,毕业生选择余地非常大。据统计,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接收毕业生人数最多的都是计算机类,达到接受总数的50%以上。国际金融、经济学、法学等投资回报率高的专业,就业形势比较好。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面临挑战。

  在就业市场,女大学生遭遇尴尬,性别歧视明显。在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上,都能看到公开贴出的“只限男性”或是“男生优先”的字样。

  (三)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日趋提高。

  从全国重点城市人才市场反映的情况看,用人单位对高学历毕业生需求量增大,就业与学历层次密切相关。按学历比较,总体上硕士以上(含硕士)学历求职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1.03,本科学历人员求职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0.51,而大专以下(含大专)的求职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0.43。事实也是如此,在就业市场上,硕士生、博士生就业竞争力强于本科生。现在一个博士起码有四个就业岗位任其选择。用人单位看重学历,虽与一些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人员有关,但就业市场中,对毕业生能力要求提高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一些用人单位除了要求毕业生具备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基本素养以外,还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上岗能力。某文化传播公司负责招聘的主管说:“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立刻上手的人。如果明天就让你上班,你能立刻为公司产生效益吗?”因此没工作经验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道门槛。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3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医学院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但是在全国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在临床医学一系临床医学专业20xx届462名毕业生中开展了一次就业意向调查,并进行分析。

  一、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人数在增加,就业难度逐渐加大

  近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由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就业难度日趋加大。由于高等医学院校扩大了招生规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加剧了就业竞争。例如,我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由五年前的200多人发展到今年851人。另外,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发展重点不在扩大规模而是以急需的、具备一定资历的专业人才为主,大量接收毕业生的状况将不存在。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值过高

  目前我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许多同学的就业观念比较狭窄,缺乏开阔的行业视野,缺乏创业创新的精神准备。很多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相对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确定性比较强,就业形势一直较好,使他们缺乏竞争意识,没有紧迫感,多少有一点优越感。多数毕业生看好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把择业定位在城市、大医院、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反映出毕业生追求高薪、追求舒适、追求名气的心态,就业的期望值过高。通过我们这次调查发现:在我院临床医学一系临床医学专业20xx届462名毕业生中,91%的毕业生倾向于在省、市级单位就业,9%的毕业生愿意在县级单位就业,而乡级以下单位则无一人考虑;72.6%的毕业生倾向于在三级(三甲,三乙)医院就业,27.4%的毕业生愿意在二级(二甲,二乙)医院就业,而一级医院则无人问津;88%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刚毕业月薪就应该在1000元以上,甚至20xx元以上。然而,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日趋饱和,医学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接纳毕业生时考虑的问题已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大中城市的综合性医疗机构、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医疗机构原则上都需要硕士,其次就是获得?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证书。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过高,造成了就业难现象。

  (三)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

  主要表现为:1.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多,但需求不多。2.学历层次供需不平衡,各级医疗单位都有精简机构和分流人员的趋势,使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接收能力有所下降,大量吸收本科毕业生有一定的困难,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出现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上升。3.地区之间供需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中心城市医疗机构需求量不多,但要求高,想去的毕业生多,而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少;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乡镇医院需求量多,但愿意去的毕业生少。

  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

  (一)学校应该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

  1.在以往的新生入学教育中,可以增加一部分就业指导内容,帮助同学们及早树立目标,明确职业理想。教育他们,个人的职业理想是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构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

  2.入学以后至?实习以前,针对每位同学不同的个性和学习情况,不断教育同学们做就业准备、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主要是积累自己的实力,认真学习?文化课程、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多方面兴趣、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实现职业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3.针对大部分同学在实习期间就该为各自今后的目标着手实施,因此,在进入实习点之前应该规定一段时间,集中指导同学们学会自我推销。这一点,我院近几年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如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等,今后还应严格考勤、丰富形式,增强效果。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提供对毕业生参军、报考公务员、考研等方面的政策咨询;通过人才素质测试,引导毕业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及时修正就业目标,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全面、合理地收集、处理、利用就业信息;模拟就业现场,训练求知技巧,如求职材料的书写,?面试、签约的要领、技巧及应注意事项、如何推销自己等。

  4.实习结束还有半年在校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做不同指导:针对去向仍不明确的同学们,指导他们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社会。精心组织好各类招聘会,为毕业生求职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毕业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奔赴新的工作岗位,这无疑是人生的一大转折,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尽快适应社会,成功的实现由学校到社会、由学生到职工、由本科到研究生的角色转变。因此,我们还应该针对已经明确去向的同学提供相关指导,这样做也有助于接收单位满意我院毕业生,提高蚌医声誉。

  (二)学生应努力完善自己的文化知识和综合能力

  1.文化知识

  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知识结构的根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求职无论选择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都少不了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近年来医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加快,这里的知识更新是在基础知识上的更新。今天医学生的就业、择业已不可能“从一而终”,职业岗位随时会发生变化,要工作,就必须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在校期间要扩大知识面,把基础知识的面扩得越宽越好。

  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毕竟是高等医学院培养出来的、从事医学专业很强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应是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也是医学?科技?人才知识结构的特色之所在,而专博相济,以博促精已成为当前社会对高科技人才的重要要求。美国曾对1311位科学家作了5年的调查,结果发现,有成就的很少是仅通一门的专才,而是以通才取胜,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多是进行综合性研究的通才。我们的大学生要为获得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和其它证书而不断努力学习。

  三是有一定的其它知识技能。除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之外,掌握一技之长,如音乐、体育、书法、绘画、驾驶、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大学生求职更易成功。

  2.应该具备的能力

  一是适应社会的能力。适应社会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勇敢的面对挑战、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

  二是人际交往能力。据统计,人们除了8小时的睡眠以外,在其余的16小时中,约有70%的时间都在进行交往、沟通信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大胆参与,抓住机遇,积极参加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二要心理相容。在与人交往中,要有宽阔胸怀,不计较个人得失,要做有远大理想、开朗、豁达、谦让的人。在大学期间善于交往的同学在求职中往往也显得更为自信和成熟。三要诚实守信。没有人愿意与不诚信的人成为好朋友,只有讲诚信才能与人交往。四是平等互利。作为一种能力品质,我们强调的是人格平等。帮别人就等于帮自己,那种顾全大局、先人后己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会得到人们的赞同和敬佩。

  三是组织管理能力。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不可能每个人都走上领导岗位从事管理工作,但每个人在将来的工作中却都有可能应用到组织管理才能,这是现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新要求。一直以来,大学毕业生中的党员和学生干部总是用人单位的优先考虑对象,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看重他们具备的组织管理能力。

  四是动手能力。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而言,无论你今后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还是在基层第一线,动手能力的强弱都将直接影响到你的能量的发挥程度。因此,要特别重视实习,在临床实习期间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五是创新能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应该主动参加我院各个教研室的科研兴趣小组,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向专家教师们学习,培养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学会全方位、多层次的思维方式。

  六是竞争能力。大学生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就业群体。竞争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实力的展示。在同等学历的毕业生中,外语能力(四级或六级)、计算机能力(国家二级或三级、四级)等等,都会引起用人单位的特殊兴趣。

  七是表达能力。它有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两方面。口头表达能力首先要敢于说话,大学生要敢想敢干敢说。其次要有话可说,大学生要多读书多看报,关心国家大事,掌握更多的信息,关注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这样才能有话可谈。总不能一辈子只谈专业,不谈其它。再次还要善于谈话。大学生除要学习心理学、辨证法及语法修辞外,还要学习一些说话、论辩的技巧。

  尽管当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总的就业形势严峻,但只要我们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找准定位,每一位毕业生还是能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4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90年代末开始的大学扩招造成大学生毕业过剩,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下降,供需比日趋上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现状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难在以下几点: 一,毕业生数量的迅猛增加,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二,受长期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影响,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一方面,县,市中小企业急需人才,一方面部分毕业生不愿去第一线,去基层,有业不就的错位现象依然存在。毕业生的基层意识和创业意识有待加强,有待做更加细致深入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 三,高校毕业生流向不够合理。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流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这些地区往往占据各种优势,而且吸引人才的力度较大,形式多样。

  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社会原因,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 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自身原因,很多大学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

  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

  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 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 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 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5

  眼下,找工作成为多数大学毕业生的头等大事。某网站近日公布的就业调查统计显示,大学生们对待遇的期望不低,在全国调查中,超过四成人对月薪的期望是8000元—10000元,在重庆,这个比例也接近三成。

  “薪理想”很丰满,“薪现实”很骨感。20xx年8月,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与网站联合发布了《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这份来自35万余份有效问卷的报告显示,20xx年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其中北京地区平均起薪也仅为3019元。同时,三成以上应届毕业生仍“啃老”,近四成过着“月光”生活。相信今年的平均起薪也不太可能有大的突破。

  首先要提醒的是,年轻人就业不能“只唯薪”,更不是“向钱冲”。可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期待,包括“薪期待”,那么大学生也会失去竞争岗位与选择职业的“薪动力”。薪酬就像一块硬币的两面,一面可以释放积极就业或者果断创业的正能量,促进就业创业;另一面也可能潜伏着负能量,让大学生在“唯薪”思想指导下错失就业机会,导致就业路上的畏难情绪与阻力。因此,不要马上给“薪期待”泼冷水,如何兴利除弊才是正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键。

  大学生要在抱负与报酬间寻求“最大公约数”。90后渐成就业主力军,或许,理想与现实、抱负与报酬、书本知识与就业技能等都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是客观存在的。“薪期待”可以高一点,“薪起点”不妨低一些,努力寻找适应自己的就业或创业“风口”,先实现顺利起飞,并且在今后的职场生涯中实现个人价值与薪资的比翼齐飞。

  当然,我们要读懂大学生“薪期待”的公平诉求。一个公平的就业市场、创业市场,给年轻人提供“扣好第一颗扣子”的市场,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无论是就业季,还是创业潮,都要进一步落实好就业促进法,规范就业秩序,优化就业环境,维护就业公平。唯有如此,大学生才能从根本上告别“啃老”,才能从源头上“断奶”,也才能让市场产生吸引力与鞭策力,引导大学毕业生及早“入市”,接受市场大潮的洗礼,为实现人生出彩积蓄能量。

  北京市对首批众创空间授牌

  北京市近日对首批11家众创空间进行了授牌,并授予中关村创业大街“北京市众创空间集聚区”称号。“众创空间”这个概念备受关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明确支持众创空间发展,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目前,北京市各类孵化机构超过150家,国家级孵化机构50家,入驻企业超过9000家。中关村创业大街目前共入孵400多个孵创业团队,获得融资的团队超过150个。

  在这个创业创新的时代,政府官员拜访创新公司倾听学习,鼓励政策紧追市场先锋,为“众创空间”授牌不仅有着官方认可的实至名归意味,更多显示出典型模范的先锋力量。毕竟如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所言,发展众创空间不是大兴土木搞新建设,而是要在研究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孵化模式的基础上搭建平台。创新无定势,这个平台的样貌似乎并没有标准答案,已经授牌的11家机构体现出的扁平管理、低门槛服务和以人为核心的创新氛围值得借鉴,期待以此迸发出更耀眼的创业火花。

  《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拟废止

  20xx年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简称《条例》)拟废止。《条例》实施后几经修改,例如20xx年“明确禁止将高新区工业用地改变性质、协议用地补交地价后进入商业性房地产市场,明确禁止转让高新区内以协议方式获得的土地及建筑物”,遏制了高新区以创新开发为名恶意圈地的`势头。20xx年5月,国务院同意支持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市人大近日公布市科创委提交的《条例》等20xx年度法规实施情况报告透露,拟废止《条例》,已起草《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

  从高新产业园区到自主创新示范区,不是也不能只是名字概念的变化,同一片建筑换个牌子了事。这后面,既有时代需求的转换,也有硬件和理念的更新。创业咖啡兴盛,此前集约化的科技产业分布和自上而下的创业服务需要变化,需要更灵活的组织、更贴地气的服务和更贴近市场的管理。新的规范适应新的要求出现,在法律和服务上为创新创业创造一个更适合的环境。

  天津大学生开网店最高可获50万元小额贷款

  天津市社保局出台专门政策,支持大学生开展网络创业活动。政策主要支持对象是在网上交易平台从事电子商务(网店),经本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普通高等院校毕业前2年的在校生和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他们可以申请最高5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按照规定享受贷款贴息。对毕业5年以内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及其所招用的高校毕业生,给予1年的岗位补贴和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标准为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30%。

  大学生创业,最发愁资金,政策解了燃眉急。就业季又将来临,在“互联网+”的大旗号召下,这帮充满创造力和干劲儿的年轻人将借助网络平台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再想远一步,如助学贷款的系统发展帮助年轻人圆梦,创业贷款在数量和专业程度上的增加,形成踏实的系统,将带动一代年轻人。

  网店有望在线试衣

  手机淘宝团队透露,有望在今年推出“360°商品展示”、“360°虚拟试衣”功能。卖家用普通的智能手机,围绕商品转一圈拍上20~40张照片,上传照片到淘宝的云端,经过算法分析,即可形成商品的三维模型数据,便于用户从各个角度看到商品的三维细节,仿佛看见实物一般。京东商城20xx年初开始推“虚拟试衣间”,可通过上传正面二维照片查看试衣效果,未来计划联合英特尔的“实感技术”加强3D体验。

  电商用快递缩短了距离,用数据云扭转着时空,逼着实体店变成了试衣间,手机变成了身体新延伸。现在,他们正突破虚拟和现实在产业和生活方式上的最后一条防线:商品图和买家秀间的巨壑。看得见摸不着的误差下,模特穿着是韩范儿低领毛衣,买家一拿到拍成了开裆毛裤的悲剧时有发生。如果技术真能达到,那么网络生活能更加透明,网络参与将更加深入,电商山寨的名头似乎也可以摘掉了。

  3月27日,由省教育厅、省军区司令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合主办,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共同承办的“新梦想之——河南省第二届退役大学生士兵专场双选会”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成功举办。本次双选会共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以及河南本土的260余家企事业用人单位参加,共提供涉及IT、机械、经济、管理等8000多个职位,20xx余名退役大学生士兵进场应聘。

  据了解,我省对参军入伍的大学生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包括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退役升学深造、公务员定向招录和考录成绩加分以及就业指导等,本次活动是新梦想就业创业公益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我省举办的第二届退役大学生专场双选会,旨在为这些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其顺利就业,实现征与用、征与退的良性循环。对此次未能到场参加双选会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后期还可在河南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与用人单位进行对接。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6

  【摘 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的一大难题。应届毕业生难就业问题存在多方面原因:大学生自身原因、社会原因等。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大学生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完善自身能力,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就业;薪金;社会地位;素养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原因

  在这个大学就业精英走向大众化的社会,大部分大学生仍然保持自身的优越感,在择业时考虑较多的是薪酬自我提升空间、工作时间、工作地点、薪金等因素,而在自身能力、自我价值等方面考虑的不够,导致大学生职业和就业观念取向不合时宜,最终导致就业困难。

  2. 薪金要求较高。部分大学生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盲目羡慕高工资、高福利。选择岗位的时候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目标性不明确更多关注的是薪金的高低、工作环境好坏,而忽视了升职空间、未来前景、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导致工作一段时间后缺乏动力与目标,出现怠工以及跳槽等现象。

  3. 目光较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部分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能力较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在挑选岗位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不愿意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精神。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

  (二)社会原因

  1. 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有些高校对就业工作不够重视,就业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未能贯穿大学四年,仅仅是毕业前的一种介绍形式,与社会脱节。“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这说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户口成为就业的绊脚石。目前毕业生自主择业已经成为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困难。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中都遇到过“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经历,由于没有当地户口,很多大学生与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3. 社会舆论导向。现在很多家长及企业对软件、金融等行业盲目追风,而对农业、林业、养殖业不甚重视,导致大量农业类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不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相反走向销售等行业,导致了人才的大量流失。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

  (一)大学生自我素质的提高

  首先,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摒弃“天之骄子”的想法,从基层工作做起,从现实出发寻找自己的就业出路。其次,在如今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大超中占据主动地位。

  (二)高校改革

  高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进行学科设置,并调整就业结构,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走向。另外,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指导工作做到实处。整体提高就业队伍的素质,定期对就业队伍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吸纳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教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

  (三)政府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起推动作用

  首先,从政策法规入手,完善就业体系。各级政府应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断完善就业政策,消除职业歧视,规划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流动。应该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西部,投身基层就业,锻炼才干。同时,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吧,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一定可以妥善解决,大学生一定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后备军,一定可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7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一个国家政治成效和经济景气的重要指标。失业问题是我国在很长时间内依然要面临的重大宏观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关系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这场经济大战中,大学生是就业群体的主力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因此,通过对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大学生就业成因的分析,提出了国家、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等多元因素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瓶颈,进而从四个方面研究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最后指出通过国家、学校、企业和个人的努力,大学生就业困难能够得到暂时缓解和最终解决。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挑战

  1.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背景:劳动力多,经济不发达,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少。

  2.大学生就业现状: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成因分析

  1.国家招生规模的急剧增加。

  2.高校所设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3.企业的某些人力资源制度及其投入造成的.就业障碍。

  4.大学生陈旧的就业观念。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研究

  (一)加速经济发展、搞好需求预测、实施政策调控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二)适时调整专业、抓好思想教育、进行就业指导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措施。

  (三)鼓励和指导企业办好职业教育、转变用人制度。

  (四)改变就业观念、增强综合素质、树立信心勇气是大学生解决就业难的必备条件。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8

  从20xx年第一批扩招后的大学生毕业以来,就业难的问题每一年都会被舆论拾起,成为人们众说纷纭的焦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20xx年学子们在为工作奔波忙碌时,对前景似乎比以往更加迷茫。大学生面对就业市场众生相,无奈之余,只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高学历,却敲不开企业的大门

  本科生遍地都是,硕士生也没那么稀罕,博士都扩招了,所谓的高学历还能在市场上所向披靡吗?不看学历看能力,学历只不过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很久以前人们这样说。时过境迁,曾经被人们看好的高学历在今天似乎怎么也敲不开企业的大门。

  研究生白送都没人要

  根据麦可思对20xx年考研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34%的人选择考研的理由是“就业前景好”,在众多考研理由中位居榜首。然而,研究生的就业前景真如学子们想像中那么好吗?在论坛上,有一位网友发表了“我是研究生,白送都没人要”的帖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其他网友的共鸣。在20xx年各大媒体不时爆出研究生找工作屡吃闭门羹的事件,学子这边手持高学历期盼企业能够多看自己一眼,企业那边挑挑拣拣到头来还是弃之门外。

  就学历来讲,研究生在求职中处于“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位置。同样在论坛上,一位HR这样说:“我们公司只有研发部门才招研究生,其他的岗位还真是没有这个必要;如果要读研究生,那就读到博士,这样出来才会有‘销路’。”

  选择考研,学子们本想以此为就业拓宽道路,期待获得可以给自己增重的学历砝码。然而,当他们走出象牙塔再次面临就业的时候,却发现学历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已大大缩水。

  招聘洗碗工,要求本科学历

  20xx年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要招聘一名高学历的洗碗工,其条件之高被网友怒称“这是对国家学历的藐视!”虽然在舆论的压力之下,招聘方修改了苛刻的招聘条件,丰富了工作内容,可被伤自尊的网友还是“穷追不舍”。相比之下,有些网友则显得“淡定自如”,51job论坛网友“时间换空间”回帖说:“听到这样的消息,15年前愤怒,10年前麻木,5年前呵呵一笑!”另有网友则在高唱“你伤害了我,我一笑而过,你要求贪婪我只能懦弱”。

  这一事件,不仅直射学子就业难,同时也使学历贬值的问题凸现出来!

  学历贬值,大学真的无用?

  当所有看似残酷的事实集中呈现我们眼前时,人们很容易草率的得出结论,读完大学,有了学历依然很难找到工作。学历贬值、大学无用论便在学子们的脑海中应运而生。

  前不久,“熊猫烧香”的作者李俊提前出狱,国内一些知名IT公司得知消息后纷纷向他发出邀请函。李俊因“毒”得“名”,“熊猫烧香”虽不是为“名”而作,却让大众看清这位连高中都没有考上的水泥工艺技校生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天赋。早年李俊曾在北京、广州等地闯荡过,无一例外地被数家网络安全公司因学历低而拒之门外。在51job论坛上的一项调查显示,43%的人曾遭遇过“学历歧视”,位居各种常见就业歧视的前列。

  高学历敲不开企业的大门,除了埋怨社会的不公,企业的苛刻,大学生能否从自身的角度来考虑“敲门”方式存在的问题呢?在采访德勤华东区校园招聘经理胡艳红时,她一再强调:“德勤非常看重应聘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许多大学生以学不到东西为由挥霍四年的青春时光,或者为拿一纸文凭而晃晃度日,面对HR的“火眼晶晶”,这样的.学生定会“原形毕露”!

  高学历敲不开企业的大门的原因之一,不是学历贬值,而是学历的“含金量”降低!学生在校不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实习时不积累为人处事能力,再高的学历对于企业来说只是一张象征意义的白纸而已。

  2、就业难,纷纷回炉短训

  20xx年9月末媒体报道“哈尔滨大学生‘回炉’短训就业受宠”,新年伊始,广东曝出“技校生就业好过大学生”,“企业争抢技校毕业生,造成人才提前‘脱销’”等类似的新闻。即学即用的技校培训PK“华而不实”的大学教育,学子们心寒之余,不得不“识时务者为俊杰”,纷纷加入“回炉”培训的行列。

  曾经有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大学生“回炉”技校是一种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然而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大学毕业生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回技校“充电”的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同,“回炉”大学生也从当初的“个别现象”发展到今天成为一个群体。

  技校生受宠,大学生“回炉”,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却需要技校的“镀金”才能真正发射光芒。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在解释这一“反常”现象时说:“技校、职校不可能替代大学教育,当大学毕业生纷纷回潮读技校寻找就业出路时,拷问的不是教育体制,更深层次折射出的是当前经济结构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完善导致一些重要产业对大学生的需求有限,社会上需要大学毕业生从事的白领岗位不足。”

  3、有工作,却与农民工同酬

  挣扎在职场中的大学生千辛万苦找到工作,还来不及庆幸自己拿到了众人相传的20xx元薪酬的市场价,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统计数据无疑又一次刺伤了学子脆弱的心灵。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xx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显示:“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和有经验的青年农民工的抢手,两者工资待遇有趋同的趋势。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1岁和22岁的大学毕业生与同龄的青年农民工的工资分布进行对比,都是“千元档”,甚至青年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略高于大学毕业生。”

  社科院的这一统计也许是无心之举,可已经觉得倍受歧视的学子们这下似乎又被揭了伤疤。媒体上沸沸扬扬的炒着“大学生与农民工同酬”,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也表示:“部分青年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较早,积累了经验技能,具备一定的就业竞争力,可能会与刚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就业竞争关系。”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9

  北京市教委3月19日下发《北京高校高质量就业创业计划》,计划本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同时,构建“一街三园”的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体系:在中关村等地分别建设三个市级“大学生创业园”以及“大学生创业一条街”,为大学生创业免费提供场地支持。建设“中关村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大学生创业园”, 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辅导、培训、融资、交流等全方位服务。

  创业服务纵深化、专业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创业咖啡模式将创业的各个元素以最具亲和力的方式和最低的成本糅合在一起,满足创业者的多方面需求也推动产业发展,正在被全国各地有所创造地复制。模仿这种模式,专门为大学生服务的创业大街显然价值不小。可以想见的是:试错学习的需求更加被强调,和高校各院系的关系更加紧密,文化更加年轻化……当然,这些都需要在市场推动和政策细则引导下实现。如果仅仅是随便规划出一条街建起房子,那么就丢掉了创业大街的精髓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学生周雷成立的公司到昨天正好一年,他昨天盘点收入,这一年他个人获得纯利润8万元,这些是“诚信”的回馈。

  周雷是信息系大二学生,“重信”兼职团队负责人。周雷介绍,因家庭困难,他刚进大学就在校外做兼职。可是兼职过程中他遭受了很多不公正待遇。大一那年“十一”,他通过中介找到一份发传单的工作,讲好80元/天,可7天下来,中介老板却变卦了,只给60元/天,他只能自认倒霉。后来,他又不断听到身边同学朋友兼职中遇到的各类“不诚信”事件,拖欠薪酬、临时变卦、跑单等。周雷暗下决心创建一支“重信”兼职团队,为许多和自己一样的大学生兼职“保驾护航”。

  周雷告诉记者,去年4月团队成立,现在核心成员有3人,“重信”是团队的名字,也是经营理念。团队出去“找活”,然后分给兼职的大学生,工资由他们团队发。

  去年9月,团队承接了一个房地产公司兼职,可完成后,事前和对方谈好的5万元报酬却迟迟不给,为守承诺,三人自讨腰包将5万元先垫付给学生。后来5万元虽讨回来了,但是中间曲折只有他们知道。

  合伙人兼室友李闯说,周雷是一个有梦想、肯吃苦的人,他创建兼职团队,一方面是为自力更生,另一方面也是想为身边的同学朋友做点事,现在同学们想找兼职,都会来找他,因为找他“靠谱”。

  在我国经济步入发展新常态背景下,随着产业结构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需求会有所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要改变以“存量决定增量”的增长模式,重点对以后的“增量”进行结构性调整,以适应人才需求的变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国的专业学位中,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主体,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于学术研究生,不是根据学科来设置的,而是根据职业和岗位需求来设计的。与学术研究生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模和结构更要密切集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本保证。

  工程专业研究生比重会下降

  工程和工科类人才培养,无论是学术研究生,还是专业硕士研究生中都是占比最高,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占到了全部专业研究生在校生的29.65%,学术研究生更是高达35.64%。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工科人才所需占比会逐步呈下降趋势。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由中期阶段到后期阶段,随着产业结构的变迁,第三产业占比会进一步上升,第二产业占比进一步下降,我国工程专业研究生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的占比会进一步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培养的绝对数量与规模会有所下降,而是在研究生整体培养规模的相对比例可能会有所下降。

  从国际比较看,欧美发达国家的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一般高于理工农医类硕士研究生。20xx年,美国工学研究生占比约为9.0%,英国工学研究生占比为7.4%,澳大利亚工学研究生比为6.9%。

  从学科分布来看,从20xx年到20xx年,在美国,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类学科的硕士学位年授予数与理工农医类学科的硕士学位年授予数渐渐拉开距离。在20xx年,美国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类学科共授予硕士学位32万个,占当年美国硕士学位授予总数的70%。至20xx年,该类学位的年授予数已接近50万,占当年美国硕士学位授予总数的71%。而同期,在理工农医类学科,美国每年授予的硕士学位数均低于18万。

  20xx年以来,英国在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类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数一直超过理工农医类的硕士学位授予数。自20xx年至20xx年,英国高校在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类学科授予的硕士学位数由45095个增长为106290个,理工农医类学科授予的硕士学位数则由20000个左右增长至56235个。

  当然,日本情况比较特别,理工农医高于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类。自20xx年至20xx年,日本理工农医类学科硕士学位的.授予数一直维持在4万个左右的规模,而同期,该国在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类学科授予的硕士学位数则一直低于2万个。并且,日本的工科硕士研究生占比例较高,大约为40%。

  工科类人才除了规模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结构应该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科技、信息产业及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进行进一步优化培养结构,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经济持续增长起关键作用的先导性产业,其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事关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如信息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支柱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展动力,如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雷达及广播设备制造业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计算机辅助产业等是发展的重点,相关专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应该得到加强。现代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也是淘汰落后产业,发展产业关联度高、技术资金密集、吸纳就业能力强的重要保障。应根据汽车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铁路运输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业的产业发展需求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

  总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占比会有所降低,培养结构会进一步优化,这符合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和以科技进步、信息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要求。

  扩大优化公共服务研究生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服务不健全,政府职责不到位情况突出,基本公共服务过度市场化,导致我国各地发展严重不均衡,也导致我国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较大,而且推进城镇化战略,挖掘内需潜力,关键在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积极发展教育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培养质量存在较大问题,关键是师资培养培训。20xx年,我国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占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为4.35%,而美国教育类研究生占比为20.8%,是所有专业研究生中最高的,英国教育类研究生占比为16.6%,也是较高的。我国教育硕士、教育博士培养还有较大空间。同时也存在结构优化问题,应改变师范类院校培养教师的单一渠道,扩大综合性大学参与培养培训教师的空间,这既有利于提高培养质量,也有利于加强竞争,提高服务水平。

  其次适度扩大医学类、健康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20xx年,我国医学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中,临床医学占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为13.0%,口腔医学为0.76%,药学为0.25%,中药学为0.34%,护理为0.1%,公共卫生为0.24%。在美国,医学及相关学科占比为10.1%,英国为13.4%。虽然我国医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较高,但我国人口众多,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应该加大医学类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规模,同时也要优化结构,加大护理、健康学科等方面的人才培养规模。

  除教育、医学卫生健康之外,公共组织与服务、法律等也需要发展,但与国际相比,与我国实际需求相比,法律专业、公共管理专业占比已经很高了,高发展的发展空间不大。20xx年,我国法律硕士占到了6.82%,公共管理占到了4.00%。美国公共管理与服务占比为4.7%,英国法律专业研究生占比为4.1%。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水的生产和管理业、燃气供应和管理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环境管理业等方面也急需一批专业高层次人才,可以考虑适度提高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

  加快人才培养服务第三产业

  我国产业结构中,20xx年中国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从1978年到20xx年的35年,我国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增加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23.9%上升到20xx年的46.1%,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由1978年的12.2%上升到20xx年的38.5%。服务化程度稳步提高,服务化占据经济和就业的主要地位。第三产业发展中,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文化艺术业、旅游业、体育产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等都既能满足新时期人民精神生活需求,又能拉动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适应新时期需求的文化产业、新闻传播、体育、旅游管理等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这些方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如20xx年,体育专业研究生占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为1.11%,应用心理专业研究生占比为0.31%,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为0.70%,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为0.16%,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为0.18%。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生培养规模,同时适当考虑新设一批专业学位,因为原来的这些专业学位主要是依据公益性产业来设置的,现在也要考虑到营利性、经营性产业的发展需求来培养人才。

  根据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求适度扩大和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保障服务业、金融业、邮政业、计算机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道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未来需要一批高层次人才。目前,我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占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为1.33%,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为0.59%,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为0.22%,还有许多新兴服务业缺乏相应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渠道。应根据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增加个别专业学位类型,适度扩大个别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

  积极发展与农业相关的研究生

  20xx年,我国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占比为1.87%,风景园林占比为0.42%,林业为0.12%。美国的生物与农业类研究生占在校研究生的比例为5.5%。我国是农业大国,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应提高农业科技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开设相关专业学位类型,除了现有的农林管理类专业外,更要根据产业发展培养技术人才,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趋势。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10

  为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于20xx年4月—5月组织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了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在潭高校,与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大学毕业生就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方向开展座谈、交流,并和市人事局、教育局、劳动局等部门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调查中,向应届毕业生发放了无记名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6份。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1、企业进校招聘明显萎缩,签约率大幅下降。

  4、就业呈现性别差异。

  除了专业差异,高校就业市场还呈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就业难度远远大于男生。调查问卷显示,男生的正式签约率为1

  5、专科、高职层次毕业生就业情况明显好于本科生。

  据教育部发布的信息显示,20xx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平均就业率达到95.77%,从20xx年开始全国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达到95%以上。今年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但就目前调查的情况看,我们发现专科、高职层次的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要明显好于本科毕业生,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的整体就业率高出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近20个百分点。

  专科、高职毕业生在对薪酬的心理预期和职业层次的要求都相对要低,而且很多专科、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本来就定位在实用型“蓝领”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很多院校采取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使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大大提高。譬如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建设厅的下属院校,其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能在建设系统相关单位实现就业;湘潭教育学院对全日制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与广东、江浙等地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为毕业生多方提供带薪顶岗实习与就业平台。

  6、定位城市,不愿去西部、下基层。

  虽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很多大学生转变了观点,不再一窝蜂的涌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孔雀东南飞”的景象也一去不复返,但是相当大比例的毕业生仍不愿去西部省份,不愿下基层工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2%的学生在求职时优先考虑个人发展机会,尽管有95.6%的毕业生表示赞成“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及政府新近出台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计划,但是只有35.3%的学生表示愿意去西部或农村寻求个人发展,有45.6%的学生认为这会限制个人未来的发展,而且有35.3%的学生对相关措施的配套优惠政策缺乏信心,湖南科技大学08年还有5名通过了村官考试的毕业生出于种种顾虑放弃了当村官的机会。

  7、考研、“考公”热持续升温。

  8、就业难引发了明显的社会问题。

  一些学生遭遇多次求职受挫之后,容易引发焦虑、自卑、失落、怀疑等消极情绪,甚至出现了媒体上报道的就业不成而厌世轻生的惨案。调查问卷显示,在求职受挫后有8.8%的学生个人生活态度比较消极,有16.9%的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5.1%的人怀疑政府的能力。湘潭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介绍,很多贫困生倾家荡产举债读大学,一毕业就失业,心理落差很大,校方担心因学生们找不到工作,无法正常离校而带来一系列不安定因素。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11

  (一)做好大学生自我定位。

  要想在这激烈的竞争中生存,解决就业压力,大学生首先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残酷性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因此大学生要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要有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的思想准备,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上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轨迹,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步到位”,要求绝对安稳或绝对理想的观念。

  (二)成立专业的辅导机构。

  大学生普遍都存在错误的就业观念,而且大学生对就业方面的迷茫和困惑如果得不到解决和辅导,很容易陷入错误的就业观念无法自拔或降低大学生对就业的信心,同时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就业意识。所以,各高校应成立一个专门的就业辅导机构,由相关老师轮流值班,供同学们前去咨询请教,解决就业疑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就业意识,辅助他们更好地在自身就业方向上前进,对减弱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的迷茫起到辅助性作用。

  (三)提供校内就业实习岗位。

  大学生在大学中应多参与积极有益的课外活动,比如加入有关就业的社团,丰富自身的就业知识;参与就业活动,提升自身的就业素养。很多高校都有成立就业协会,例如,吉林工商学院也有自己的.就业协会,会在每年的10月进行社团招新,给社员提供很多有关就业的信息,开展就业培训,介绍许多知名企业的应聘经验,带领社员参与实践的就业活动,比如实地观摩某企业的运作。通过社团有组织性的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知识与能力,使大学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能够处变不惊。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在这里提出几条解决对策,只想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更多的人来关注大学生就业,来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12

  目前,我国仍然处在计划 经济 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客观存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健全。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从“统一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和高校都面临着挑战。近年来,我国高校逐年扩招,在满足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使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大,造成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再加上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等多方面的原因,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难度。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大学生就业将面临严峻形势:

  一、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再认识

  (一)政府加强统筹规划,宏观调控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基础

  按我国目前的情况,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新增几十万个就业岗位,可见我国经济的快速 发展 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同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积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大学生“就业优先”的思想,工作重心从以前的就业管理转变到就业服务上来,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减轻了大学生的精神压力,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宽松、公平的环境。

  (二)不同专业的就业形势

  外语专业的、懂得世贸组织规则经济类的、管理类和财会类的学生将继续抢手;随着IT业的逐渐复苏,社会对 计算 机类、 电子 类专业的学生会有更高的需求,学生的就业可能比较乐观;中文专业学生适应面广,有一定的功底,社会提供了许多岗位:记者、秘书、管理等,都适合他们去做;社会 科学 等专业的学生,报考公务员可以解决一部分这类学生的出路,但由于公务员岗位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就业不太乐观等。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虽然会不平衡,但是社会对不同的专业的需求量会有所变动,如果能放低期望值,愿意到西部、到基层去,都可以找到工作。

  (三)用人单位招聘制度的变化

  大部分用人单位更多的是从实际需要出发来选择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这样一种环境,无疑将给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民营 企业 成为吸纳毕业生的重要渠道

  民营企业有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成为接纳毕业生就业的一支新生力量。随着个体、民营经济的继续发展,其需求岗位必然将进一步增加。这就要求广大毕业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不仅要将目光放在大公司、大企业上,还要适应形式要求,投身到充满生机活力的民营企业中去。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因素

  1.地理不平衡性。 中国 地域宽广、人口聚集不均、地区各种因素差异决定着我国就业形势的差异性,人才需求也因而有一定的差异。

  2.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体制有待于健全完善。毕业生就业制度由“统一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一个改革性的大飞跃,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各种刺激。“双向选择”从不利因素上讲,给那些拉关系走后门的人开了“绿灯”,解决了工作问题。“择优分配”在“双向选择”中难以有效实行。虽然学校通过评选优秀毕业生或提供信息,主动推荐等做了一些工作,也能体现到部分毕业生,而那些通过关系到好单位的毕业生无须与其他学生竞争,这样就造成毕业生素质好差与用人单位好差及需要脱节。

  3.结构性矛盾突出。庞大的就业力量,客观上造成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大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速度,供需矛盾突出。

  4.高等教育和经济转型速度没有完全协调起来,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由于高校扩招造成了生源质量下降的现状,在教学质量上增加了难度。因此,学生培养质量难以与市场需求接轨,远远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5.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越来越趋向现实。学校和社会不是隔绝的.,社会上消极、腐朽的东西,弱化了他们将所学知识去报效祖国和人民,立志到艰苦地方去创业的思想。

  6.就业平台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由于人才市场的不完善、学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力度不到位、学校与社会单位的协调不够等原因,仍然存在信息和供需沟通渠道不畅、社会用人制度相对滞后、就业竞争环境欠公平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

  7.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放松。家长、教师、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都是非常广泛和深刻。家长对子女的关心教育容易停留在学习成绩上,而对子女的道德品质培养、心理辅导、劳动教育等有所忽视,这些弊端影响学生在择业上,贪图安逸,讲究功利实惠;学校在教育指导思想上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不敢严格管 理学 生的现象也是存在的,使一部分学生走向社会后, 政治 方向模糊,把文凭和学位当作换取名誉、享受地位的条件,引起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不满。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因素

  大学生职业能力不足。表现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

  1.职业规划能力比较欠缺,很少有大学生对自己做出详细的探查,明确自己的素质、能力、个人特长、兴趣、学习、工作方式及对工作环境的喜好等,依次做出决定和计划。

  2.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回报期望过高、就业盲目性大。有的学生还无法接受就业制度的改革,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自己的能力;有的学生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使自己陷于不战自败的困境中;有的学生在获取职业信息和职业目标的筛选能力上不强,常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等。很多大学生并不了解因为扩招、下岗工人多而再就业等多方面原因带来工资标准降低,进入大城市、大企业的要求更高、机会更小等就业行情,因而在就业中没有目的性,不但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也浪费了就业机会。

  3.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低,创新意识不强,综合素质不高。在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试教育观念在较大程度上依然居主导地位。学校培养高分低能、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许多高校依然存在。大部分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上自觉意识不浓,条件不完善、渠道不通畅。

  4.部分大学生文明礼貌欠缺,不注重细节。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评判好与坏、对与错,在生活中表现得自私、封闭,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与大家不能很好

  的合作。但是,现今的用人单位几乎都特别注重团队合作,因此很多学生失去了机会。

  三、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

  高校毕业生毕业分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望与发展。搞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因此,高校的教育和指导也应该是广泛的,将就业指导和教育结合起来,不仅为毕业生传递信息,起到“媒介”作用,更重要的要教育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补充自己,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

  (一)深化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树立科学就业观

  1.教育学生正确理解毕业分配政策的内涵。强调市场经济下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并不意味排斥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的政策界定了择业的目标和出发点: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第一线,学以致用,人尽其才。

  2.高校应以理想信念 教育 为核心,加强国情与艰苦创业精神相结合,教育和引导广大毕业生,坚定树立 科学 的、务实的事业观和奋斗观。学校要引导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确立就业目标,教育毕业生摆正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国家的关系,要有知难而上、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在现实中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最能发挥个人才智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二)教育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生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才能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欢迎。因此,学校要让大学生清楚:市场 经济 的需要和 发展 的趋势只能使竞争越趋普遍和激烈,优胜劣汰,谁也回避不了,必须使个人适应这个要求。市场经济中,复合型、应用型和开拓型人才适应性强,需求量大,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和引导毕业生要以这些人才的标准加强学习和锻炼,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行为准则,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三)完善就业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服务

  1.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化、专门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教育毕业生对自己认知,对社会认知,对职业的知识、性质、特点、发展前途、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及市场需求等应有全面的了解;学校要帮助毕业生了解自己的特长、兴趣、心理承受力、合适的职业类型等,逾越自己条件或对自己缺乏信心都会使择业失败。

  2.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控能力、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学校和社会通过 网络 、电话、邮寄等多种沟通方式相结合,使信息畅通无阻,保证大学生以很快的速度得到适合自己的信息。

  4.要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实现各种就业渠道相互贯通、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见习、实行、参观考察、提供模拟招聘会和面试机会。

  总之,当代大学生要正视现实社会的严峻性和挑战性,强化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时时注意把自己打造成适合社会的合格成员。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促进个人的成功并不断发展完善。

  参考 文献 :

  [1]张远.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若干思考[J].教育 艺术 ,1996,(4).

  [2]郭建峰,刘启辉.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调查分析[J]. 中国 青年研究,20xx,(8).

  [3]高晓琴.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和方法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xx,(8).

  [4]王宏卫.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xx,(16).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13

  未雨绸缪天道酬勤

  ——当代大学生就业我之见

  即将离开校门的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求职就业等问题,为了未雨绸缪,提前了解当代的大学生求职现状以及社会方面的政策制度,我们小组在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或总中进行了深入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分别对不同专业的同学们进行了调查,我们多次进行了小组讨论等活动,自感在此次活动中受益匪浅。下面是我个人活动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当代社会中,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集体是社会上需求量较大的集体。然而随着当代经济危机的阴霾尚存以及扩招带来的大学生总体素质普遍下降且眼高手低等因素,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容乐观。为了改变这些局面,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来对自身综合素质进行提升来适应企业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素质,也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同时,我们还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光与热。

  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我们平时利用暑假或是五一等长假参观或是进入一些较正规的企业进行实习等。在格子间中体验工作技能,了解工作环境以及同事相处之道。这样方便自身更深刻的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竞争力以及企业对于员工的素质要求。工作技能的提升让我们在求职大军中更具备脱颖而出的能力,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则为我们的'自身发展铺就笃定的基石。

  2.我们可以平时多与专业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请求老师对我们进行专业的指导。专业导师知识丰富,经验充足。我们可以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省去许多弯路,更方便快捷的实现自己人生的涅槃。

  3.我们平时多浏览一些求职类的网站和综艺节目。在这里我有比较好的一些网站和综艺节目推荐给大家。应届生求职网,这个网站对于应届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一群出入社会的菜鸟们在这里进行交流进步。此外还有智联招聘,这是一家大型的照片网站,里面的求职方面的建议很具有可实践性。我个人非常推崇的一档综艺节目是《职来职往》。里面的达人们经验丰富,风格迥异,也都很耐心诚恳,主持人很有良知,主持风格清新自然。

  4.我们应该博览群书。目前大学生的学习是很功利性的,只对自己专业绩点有帮助的书籍才会认真对待。殊不知,只有自己的人文精神素养的层次提升了,智商智慧也便提升了。书中是作者们丰富生活的写照,我们认真的阅读品味书中精神内涵便经历了作家们的生活历程。这是很好的提升自我的途径。多读书,让自己的生命充满着书卷的气息。这样也会帮我们在求职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从企业和学校的角度来说,可以建议他们平时多提供机会和讲座来指导大学生们进行就业培训以及指导。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庞大的一个团体,具备基础的知识技能,在精神和技能水平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应该立足于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在接下来的求学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力争突破和提升,充分利用好在学校和社会中每一次机会,细心发现,脚踏实地,逐渐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和就业技能。在即将面对的就业市场上凸显自己的激昂文字,未雨绸缪;在即将面对的人生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飒爽英姿,成就自我。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14

  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飞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社会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随着这一发展潮流而产生变化,掌握当今社会真正需要什么类型的大学生,对大学生以后就业大有裨益。并且有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最新社会人才动态需求,做好准备。

  二、调查人

  等人

  三、调查对象

  深入农村,城镇,企事业单位,调查走访社会各阶层

  四、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五、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六、调查内容

  通过对乡村、城市、企业及社会各行各业各年龄段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社会人士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及期待,以及刚毕业已从业大学生给在校大学生的良好建议,对大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成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七、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中%的被调察者属于25-45岁年龄段的各个学历层次各个行业的人。 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对大学生关注度还是挺高的。%的人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比较乐观,%的人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得十分努力,%的'人认为困难很大。我们不得而知,大学生的的就业前图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人士观念还是比较开放的,%的人认为名牌大学学生的能力并不比一般大学学生强,。只有保持这种客观的态度,社会、企业才会给大学毕业生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们才会抛弃那些没有必要的包袱,减轻思想压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在应聘面试的激烈竞争中完整的展示自己。

  调查显示,不同的人对“您认为现在什么专业的大学生更容易就业”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例如:经济类、管理类,机械类、工程类,教育类、语言类,医学类、法学类,其他。这就说明,社会并不偏向任何单独某一类专业,俗话说的好“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肯虚心好学,脚踏实地的奋斗,都会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不能老是抱怨自己没选对专业了或者是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了,其实,无所谓什么专业不专业,只要自己爱学习,不是专业的也能成为自己的专业。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15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20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超越20xx年的765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

  20xx年就业有多难?

  又是“最难就业季”,复杂而艰巨,仍难好转

  根据人社部的毕业生数据,如果加上中职毕业生和16年尚未就业的学生数量,今年待就业的加在一起约有惊人的1500万。

  月末,20xx年应届毕业生招聘渐入尾声。比起大型招聘会,这场招聘会规模显得小了不少。80家公司的招聘窗位依序隔出的通道中,摩肩接踵的应聘者似乎都带着背水一战的决心。不论男女,显然都经过了一番精心打扮,以使自己更富职场气质。在与招聘方的礼貌克制交谈之中,应聘者们仍有一些相似的复杂情感:急切、倦怠,期待中掺杂着焦虑。

  今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177万,以7%增长终结持续两年的报考颓势。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考研人群中56%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考研大军中往届毕业生占了足足四成。经济下行背景下,压力正逐步向考研和就业传导。

  就业薪酬男女有差别

  调查显示,截至5月底,20xx年应届毕业生仅有26.7%已经签约,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7%。从性别上看,男生签约比例更高,为29.5%,女生则为24.7%。

  20xx年毕业生实际签约平均月薪为4014元,比去年下降了751元,不过期望月薪仅比去年降低110元。另外,20xx年应届毕业生的期望平均月薪与实际签约的平均月薪差值达到861元,相比去年差距进一步拉大。男生与女生的月薪也有所区别,男生的实际签约月薪为4374元,女生为3624元。

  从不同行业来看,平均月薪最高的是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应届生实际签约月薪平均为4867元;其次是金融业和交通/运输/物流/仓储行业,平均签约月薪分别是4692元和4457元;农林牧渔和服务业是应届毕业生签约薪资水平较低的行业,月薪分别为3347元和3115元。

  就业城市选择取向

  长期以来,毕业后能留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工作往往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梦想,这些城市因政治、经济等因素形成罕有的顶端优势资源,且足以让父母亲属们倍觉脸上有光。然而,随着近几年这些大城市为解决“大城市病”而推出的控制人口规模等政策,毕业后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工作变得越来越难。

  去年清华大学发布的一组数据数据显示,清华毕业生京外就业率接连3年突破50%。当然,这其中有学生因为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房价高企以及其他生活成本昂贵等原因自动放弃在北京就业等因素,但北京日益收紧的人口政策也是毕业生选择离开北京的主要原因,过去几年来,大城市管理者试图通过减少毕业生落户以调控城市人口规模的意图也愈发明显。

  就业难缓解

  大学生创业越来越被视为一种解决就业的迂回道路。

  据前程无忧发布的《20xx应届毕业生求职到位率调查报告》,今年创业应届生占1.3%。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情况下,越来越多高校学子选择了创业这条路。其中,餐饮行业、零售、个体服务业等行业已经成为应届本科毕业生创业最集中的行业,甚至超过了互联网创业所占的比例。成本低是重要原因,互联网背景下很多传统行业也都借助了互联网的因素。

  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力图通过高校、政府、社会三方建立有效机制,引导大学生创新,支持大学生创业实践。

  与此同时,各高校关于创业创新教育的具体举措和休学创业的规定也逐步落实。日前,清华大学通过《清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的修订方案,展现出其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和决心:研究生创业,可以停学三年。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为4%,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平均为2%,这与欧洲和美国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20%有整整十倍的差距。

  一成毕业生选择“慢就业”

  20xx届毕业生中,有40.8%的应届毕业生认为就业很难、就业形势严峻,同比去年上升了4.3%。在较大的就业压力下,更多毕业生出现了延迟就业的现象,在调查中选择“慢就业”的应届生比例高达9.8%。

  专家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95后”走出校园,他们对就业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也更加青睐工作与兴趣相结合。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反映出毕业生感知到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又不愿屈就不喜欢的工作,因此选择了用“慢就业”来暂时规避现实的竞争。

  就业难根源

  作为就业率的一个主要指标,大学生就业率也直接反映出当下宏观经济走势。整体的经济下行首先会抑制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人才供给却是线性增长。这样的经济态势下,也会深入推进结构调整,这也会影响就业市场。

  权威数据也显示,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岗位供应也受到影响。据人社部公布的《20xx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今年一季度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520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2.9万人,下降4.5%。同比去年,我国东部地区市场用人需求减少了1.2万人,而求职人数却增加了14.1万人。

  智联招聘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一季度平均每个招聘职位收到48份简历,相比之前的26份接近翻了一番,足以证明今年职业竞争态势之激烈态势。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相关文章: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08-07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06-30

(通用)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07-18

【合集】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13篇07-21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大全15篇07-18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通用15篇07-18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05-30

(精华)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05-31

英语作文:就业形势03-31

文秘专业就业形势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