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就业理论

时间:2024-06-12 17:25:09 职场励志 我要投稿

(推荐)就业理论15篇

就业理论1

  摘要:以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为解释路径,可以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运用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对此加以分析,有利于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现象的认识,也有利于问题的正确解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推荐)就业理论15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理性选择理论;就业流向;社会学

  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近几年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的改革在经济社会和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这些巨大的成就背后,隐藏着许多“内伤”。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便是内伤之一,据统计,20xx年全国有120多万大学毕业生没有实现就业。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约为495万,因此,今年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累计将超过600万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现状

  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各级党政领导关心的重大问题。为此,中央连续召开全国高校会议,下发文件。就业率的高低决定各高校下一年度的招生规模与专业设置,也从某一方面反映了高校的办学质量。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注及各高校主要领导的重视,出现了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各种形式的调查与分析,据此可以找出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高校改进教学与管理,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提高学生技能与竞争力。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分析,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的细化和深入。从毕业生就业流向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的价值取向与就业心理。毕业生作为“理性人”,从他们的就业地区选择、单位选择中可以折射出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启示意义。从整体情况来看,对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研究体现了由点到面的进展,有以独立院校为单位的分析,有以省为单位的分析,还有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分析。从调查的对象来看,有针对研究生的、有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大学师范生、药学人才的就业流向的分析,也有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和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分析等等。各种方式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调查表现出的共性,一是希望到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占多数,主要流向北京、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二是希望到城市就业的远远大于到县乡就业的,更不用说到农村就业了;三是希望到党政机关、外资企业、事业单位与国有大型企业就业的远远多于希望到中小型企业的。从20xx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他部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来看,到东南沿海11个省、市就业的毕业生有115636人(20xx年为10914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4%(20xx年为45%)。其中,到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4省、市就业的毕业生有77004人(20xx年为70725人),占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他部属院校毕业生总数的29.1%(20xx年为29.3%)。20xx年,教育部针对30多所高校的两万多名在校大学生所作的调查显示:在就业城市选择上,大学生依然向往上海、北京、东部沿海地区、广州和深圳。20xx年12月,广东省学联对中山大学等广东高校进行的关于求职问题的调研显示,将近95%的广东省大学毕业生希望就业地区为经济发达的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而愿意去粤东、粤西、粤北等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只占3.1%。笔者所在单位是广东省属的职业院校。笔者对本院20xx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95%以上的毕业生就业意愿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之外的就业机会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不作考虑。

  在就业压力如此巨大,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状况下,为什么毕业生留恋于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为什么钟情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及外资企业?这是笔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有关学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探讨,多是描述现状或提出一些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的解决对策,但理论分析较少。其中,袁乐平、王昭君在《制度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影响的经济学分析》一文中,用经济学成本—收益的方法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和再就业市场的流动情况,并引进制度变量集中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制度因素是如何影响高校毕业生的流动成本与预期收益,以至于影响他们的就业决策的,分析透彻,很有说服力。但是,笔者认为,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分析,首先应该从分析“人”入手,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积极因素,是社会事实的制造者与主导者。高校毕业生作为“理性人”,初次择业是人生的重大关节点,每一位高校毕业生都会考虑多种社会因素并进行博弈,而不是仅仅考虑制度因素。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社会学理性选择

  20世纪50年代,社会学研究开始把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运用到社会学研究之中。理性选择理论是社会学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社会问题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学派。理性选择理论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概念,与经济学的经济理性不同,社会学中的“理性”强调有目的性、有意图的行动,其基本假设是“理性人”假设,即最大限度地获得效益。这种效益不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自理性选择理论提出以来得到不断修正与扩充,在西方,经过修正与扩充的理性选择理论模型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国内学者近十年也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对诸多社会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如农民工流动、人口迁移、村庄兼并与乡村社区重建、集体行动、生育行为、大学生宗教信仰以及大学生考研等等。 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表现为一种“个体行为”与个人的理性选择,但又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流动、社会结构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高校毕业生十几年寒窗苦读,就是预期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获得好的回报,面对就业选择不可谓不谨慎。为什么高校毕业生一味追求留在大城市与经济发达地区,热衷于到好的行业和好的企业就业?为什么在就业压力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会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尔曼认为:“理性行为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通过人际交往或社会交换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行为,这种行为需要理性地考虑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高校毕业生是“理性人”,其行为是“理性行为”,其选择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至于高校毕业生怎样选择、如何选择,则是高校毕业生微观行为的个体理性选择与宏观社会结构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理性行为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理性、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理性行为表现往往十分复杂,理性人不仅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还要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理性人在理性行为过程中需要理性地考虑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而且其中多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因此,理性人只能在众多因素的权衡中寻求一个“满意解”,无法达到最优。比农民工更具理性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到哪里就业,首先要经过经济理性的选择。高校毕业生通过多年的学习,已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获得了一定的技能,与在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其他劳动者相比,更具有竞争力。如果只是为就业而就业的话,即使在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他们也应该有业可就。

  初次择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到主要市场就业,二是降低要求到次要市场就业。他们一般会考虑未来的预期收益,然后做出流向选择。拥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如果愿意到次要市场就业,基本上都能找到工作。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高校毕业生在主要市场就业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次要市场,而且足以弥补找工作所花的费用。因为高校毕业生要考虑到未来预期收入的巨大差距,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有业不就”甚至“自愿失业”的现象了。

  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多会考虑未来的预期收入。如果城市里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也会迫使他们到次要市场就业。只要主要市场与次要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凭借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次要市场流动到主要市场的可能性极大。如果从次要市场流动到主要市场,即再择业比较容易,花费的成本较小,高校毕业生暂时到次要市场就业不失为权宜之计。这就要考虑与流动相联系的预期收益现值,预期收益现值是对劳动力的流动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预期收益现值大于与之相联系的货币成本与心理成本之和,便会发生流动;反之,就会停止流动。实际情况是,由于次要市场缺乏人才,用人单位会设法阻止人才流动,如控制档案、规定服务期、设置高额违约金等。如此就导致高校毕业生到次要市场就业后再择业流动困难。另外,在次要市场工作几年之后,再回到主要市场找工作,竞争力也会下降,这样就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不均衡。

  高校毕业生面对就业选择,经济理性的考虑是主要的因素,制度与文化等社会理性的影响也很大。如果说经济理性作为微观个体的理性行为起作用,那么制度与文化等社会理性则作为宏观社会结构起制约作用。首先,户籍制度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劳动就业、医疗保险、住房补贴、退休养老等社会福利和权益无不影响到个人的未来收益;其次,由于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货币收入差距悬殊,城市拥有的丰富资源可以给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再次,城乡文化差异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也不容低估。因此,多种因素促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主要是在大城市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正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简短的总结

  1.高校毕业生主要选择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是作为理性人的高校毕业生理性选择的结果。

  2.从理性选择的层次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同于农民工流动,生存理性所起的作用很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主要表现在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上,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然就无法解释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与“自愿失业”等现象。

  3.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制度预设等加剧了就业流向的不均衡。

  4.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经济理性是根本原因,现有制度与文化因素是主要障碍。因此,解决此问题,首先要促进地区、行业的均衡和谐发展,其次要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各种关系,消除流动障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人才观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及就业流向分析[J].云南教育,20xx,(6):12-13.

  [2]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xx,(6):19-29.

  [3]袁乐平,王昭君.制度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xx,(6):22-25.

  [4]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xx:202.

  [5]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20.

  [6]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324-326.

就业理论2

  摘要: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工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新型劳动大军。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民工就业问题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社会缺乏温情、政府主导力量发挥不足以及农民工个体技能难以满足岗位需求等使农民工的就业受到严重的现实冲击。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加强企业、社区和社会组织的支持,能有效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拓宽农民工就业途径。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农民工;就业;途径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安定的根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形成一股“民工潮”。作为城市快速发展中的重要人力资源,农民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就业是民生之本”,对农民工就业途径进行深入探析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全民素质的提升,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基于此,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拓宽农民工就业途径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引入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以人为本的新视野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理论概括,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取得巨大成就。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以现代经济学及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理论基础,并以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它主张在社会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1];在公共管理中注重转变政府的职能,以授权和分权的管理方式来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新公共管理的着眼点是人,必须从根本上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只有在充分尊重人和满足人各项合理需求的前提下,公共管理活动才能取得成效,全新的管理观和发展观才能形成。

  (一)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合作管理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作为特殊的经济行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效率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积极的竞争机制。因此,它主张用市场的力量来施加积极影响进而来改造政府,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以缩小政府规模,提高政府工作效率[2]。换言之,政府在加强公共服务宏观管理的同时,可以放开一些公共服务市场,充分借助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让用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等各方共同参与,可以有力地推动合作管理,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以弥补自己财力和服务能力的不足。

  (二)以顾客为导向,促进人本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以顾客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价值理念。它认为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政府应该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关注顾客的需要,提供回应性服务,这就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制度、协调利益关系时,要围绕服务这个中心来开展工作,把服务理念贯彻到正确对待顾客的每一项工作中去。在实际的工作中,政府的各项措施和改革都应紧紧围绕顾客来开展,重视公众的需求,以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为其第一要务,将公众的高满意度作为政府追求的目标。

  (三)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民主化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工作重心在于制定政策,而不是监督整个政策的执行。政府应致力于创造平台,建立与公众沟通的对话机制和公众民主参与的决策机制,确保公民的广泛参与,注重公共服务供给过程的公民参与性,实现政府与民主的互动与公平。也就是说,政府可以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和协商,制定出能代表广大群众利益的政策,通过组织各种活动鼓励公众参与,形成政府与公众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氛围,以便使政策得到最有效的贯彻执行。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缩小政府规模,减少开支,有利于政府专注于公共政策的制定、监控和评估,进而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效率。

  二、当前农民工就业遭遇的现实冲击

  据统计,20xx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171万人,比上年增长1.5%。其中,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增长0.3%;本地农民工11,237万人,增长3.4%。[3]而每个农民工都期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实现温饱,获得升迁。现实却远非如此。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民工经常会遭遇到种种不公和不幸。

  (一)农民工就业遭遇的现实冲击

  1.农民工就业岗位层次较低

  由于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缺少相应的技术以及法制观念,因此在劳动市场缺乏竞争力。大部分农民工只能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他们从事的多是低技能和体力型的“脏、累、苦、险”的职业,如泥瓦匠、搬运工等。

  2.农民工工资待遇差

  据报道,农民工月平均收入由20xx年1690元增加到20xx年3072元,年平均增长12.7%。[4]但是这个数字是平均水平,还有一部分农民工收入要明显低于统计数字。农民工的工资多数是由老板与用工单位自行决定的,并无制度性保障。

  3.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较普遍

  由于被排斥于城市的保障体系之外,部分企业欠缺社会责任感,长期沿袭“需要就招工、不需要就解雇走人”的用工模式。[5]农民工很难进入到正规的职业体系中来。他们是一种临时工性质的就业,是从劳动力的市场交换中获得劳动收益,基本上享受不到实质性的福利保障待遇[6],让农民工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

  (二)导致现实冲击的原因

  1.政府主导力量发挥不足

  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直接制约着农民进城就业。目前,农民工进城就业能力普遍偏低,虽然农业、教育和工会等部门都在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工作,但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管理。另外,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工群体的排斥也成为农民工就业无法保障的机制障碍。

  2.社会缺乏温情

  尽管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城乡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形态之间的反差,以及企业和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和偏见,严重影响了各项涉及农民工的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落实。

  3.个体知识技能难以满足岗位需要

  目前我国农民工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普遍较低,与岗位需求形成明显差异。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过程中,农民工较低的知识技能无法适应新的劳动市场的需要,这已经成为农民工增收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极大障碍。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的农民工就业选择

  农民工就业问题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李总理曾多次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信息咨询、技能培训等手段逐步把农民工引向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加大服务业吸纳农民工就业能力,加快农民工就近就地创业就业。”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中国国情,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力,增强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

  (一)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1.政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保障农民工顺利就业

  一方面,政府应以农民工为导向,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执法水平。政府要在法律上明确其基本权利与社会地位,取消对农民工就业、创业的限制性规定,保障他们与城镇居民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为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宽松政策支持。同时逐步放宽户籍限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农民工在城市也能拥有购房、医保等公民权利。另一方面,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对吸纳农民工就业较多的行业、企业实行税费减免和财政补贴,为企业营造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2.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协作的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6]

  重视农民工培训是坚持以顾客为导向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政府应该转变职能,构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信息服务平台。政府应及时公布对农民工的培训政策和培训安排,帮助他们有效地参与培训,并为他们提供法律法规上的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另一方面,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农民工培训模式。政府要积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竞争参与服务和培训,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建立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民工培训机制。培训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加强校际、校企及城乡间的联合办学,强化产学研结合。

  3.政府要立足国情,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

  首先,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根本举措。政府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努力地培育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让农村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其次,以农民工为导向,鼓励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政府应以农民工的需要为导向,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参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出台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提供小额贷款等资金支持,在创业审批上给予简化和帮助,为其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再次,完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政府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多方收集就业信息,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及时发布供求信息。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把剩余劳动力安置到位,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建立起劳动力市场需求与用工单位顺利对接的沟通平台[7]。

  (二)构建社会支持网络,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就业选择

  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和援助能促进农民工有序就业。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为农民工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平台,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的职业意识,确保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1.企业的支持

  企业是解决我国农民工就业的主渠道。一方面,企业可以实行人性化管理,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关爱农民工,通过提高其就业能力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机率,从而有力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另一方面,企业应转变思维方式,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企业要重视劳动者,重视劳动者的素质,加强对劳动者的人性关怀,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同时逐步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待遇,积极解决劳动关系中不和谐的问题,保证农民工就业的持久有序。

  2.社区的支持

  社区应营造让农民工融入当地社会的软环境,保障农民工就业。目前,社区已经成为社会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城市,社区可定期开展各种有益的社区互动活动,增进城乡居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开展城市文明生活和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自身就业能力,从而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农民工就业服务网站,定期发布就业信息,并提供职业介绍、政策法律咨询等服务;建立农民工结构、技能等信息登记,建立就业状况档案,作好就业推荐和劳务服务工作等。

  3.组织的支持

  当今社会,社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为农民工的就业及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社会组织(指我国正式登记的社会组织,涵盖教育、文化、劳动、民政、法律、慈善等领域)不仅可以为我国农民工的就业提供物质支持,还可以引导农民工积极参与经济建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社会组织可以联合企业定期组织举办招聘会,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和再就业。媒体组织也可以以优惠价格,刊登农民工就业信息,同时广泛宣传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农民工就业再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视角对农民工就业进行探析,目的在于促进农民工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农民工就业这一工程中,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营造保护、关爱农民工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也才能让农民工对城市建设注入更多热情。

  参考文献:

  [1]王凤秋,等.“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教育行政改革的适用性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6):83-86.

  [2]王海娟,孔春梅.“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xx,(2):38-43.

  [3]中华人民共和国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4]人社部.20xx年农民工平均工资3072元[EB/OL].

  [5]20xx年就业形势分析[EB/OL].

  [6]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J].新视野,20xx,(5):46-48.

  [7]肖称萍.工业化与城镇化双重视野下的农民工培训[J].成人教育,20xx,(4):8-10.

就业理论3

  关于浅析基于职业发展理论的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探索

  本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理论做了阐述,依据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对全程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予以探索,并提倡在指导过程中加强对媒介和信息的获取、利用和更新。

  就业是学校与社会的接口,能否实现顺利对接达到较高的就业率和较好的就业质量,是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头等大事,也是为各行业输送合格建设人才的实事。1987年,国家教委将“职业指导理论研究与实验”列为重点课题,高职院校也把就业指导和毕业工作作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就业指导不仅仅是单纯追求就业率的问题,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主要理论

  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进程中,职业指导的理论逐渐发展趋于成熟,形成了有代表性的职业指导理论,主要有:

  1.人职匹配理论。由美国“职业指导之父”之称的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首次提出,后经威廉姆逊发展成型。该理论与中国的“人尽其用,物尽其才”有相似之处,侧重于就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三个主要因素:对自我爱好和能力的认识、对工作性质和环境的了解、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与匹配,即“职业指导的三大原则” [1]。

  2.职业决策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伽勒特和乔普生,他们认为传统的职业指导只解决人们就业,而忽视教会人们如何学会就业,就像中国古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重要的培养高职学生进行职业决策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来临和职业观念的更新,衡量一个人职业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他是否拥有一份稳定的职业,而是取决于他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的决策能力。

  3.职业发展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金斯伯格和萨帕,金斯伯格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职业发展,认为职业在个人生命历程中是一个连续、长期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某一个时期短暂的需求行为,具有阶段性的特征。萨伯在继承了金斯伯格的基础上,综合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以及人格发展理论等相关原理,更为系统地提出了职业发展的观点。他把职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2]。

  (1)成长阶段(出生—14岁),在该阶段个体通过在游戏、想像和模仿中发展自我概念,认识社会。

  (2)建立阶段(25-44岁),这一阶段的早期(25-30岁),还有一些人对自己的职业不太满意,可能会变换一两次工作,到了(31-44岁),择进入了职业稳定期。

  (3)维持阶段(45-60岁),这一阶段个体一般不再寻求新的工作领域,而是维持既有的成就与地位。

  (4)衰退阶段(60岁以上),这一阶段个体生理与心理机能日渐衰退,职业活动范围开始缩小,直到最终退出职业岗位。

  二、基于职业发展理论的全程就业指导探索

  进入职业探索阶段,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了自己的专业。如何开展好高职院校能突出实践性、互动性的专业化、个性化、信息化就业指导,我们需要遵照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和本质要求,要努力实现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高职大学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3]。

  (一)适应时代发展,加大对媒介和信息的获取、利用和更新,创新就业指导的方法和途径

  随着时代发展和个体职业探索阶段的到来,对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更多的是指导者和被指导者对信息的获取和更新,更重要的是双方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利用。作为从事就业指导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实现对心理学、职业社会学等专业知识的沉淀,及时完成对就业指导信息的更新,抽出更多精力和时间专门从事教育的调查研究、预测研究和理论研究,及时对社会现象中的敏感问题、热门问题从理论上给学生予以解答。另外一方面,要开展人性化的就业指导,必须对学生的个体情况要有很好的了解,比如说学生的兴趣爱好、人格类型、当前心理状态及生理状态等。掌握了知识和信息,还要有有效的媒介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采取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更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通过网络等媒介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指导的手段形式多种多样,除了课堂,可以利用书信、电话、多媒体、网络让学生自由提问、说出困惑、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以激起学生的共鸣。

  (二)转变观念,实施职业“全程指导”

  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三年(2年校内学习+1年校外实习),是学生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依据职业发展的理论和教育部所提倡的“全程指导”的广义的就业指导制度,对学生的指导要从学生入学报到之日就开始实施全面、系统的职业指导,建立伴随学生职业发展的校内由低年级到高年级、校外就业跟踪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并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状态与特点开展连贯的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铺路。

  第一阶段

  经历了高考的洗礼,高职大学生未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名牌学府,其入学后的心理状态很不稳定,同时对自己就读的专业、以及今后的就业去向和职业生涯都是模糊的,因此一年级就成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起点。

  这一阶段职业指导主要的形式和内容: "

  1、做好入学教育工作:通过迎新专刊、座谈会等介绍学校的历史、优良传统、专业发展方向、杰出校友发展史等,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

  2、主办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3、开展心理学知识讲座,帮助新生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试方法和途径,使新生尽快渡过“断奶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大学的学习生活。

  第二阶段

  进入二年级,高职大学生初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逐步趋于成熟,学习目的明确,自我意识增强,开始规划发展方向,渴望了解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关心毕业去向等现实问题。本阶段就业指导主要是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使高职大学生切实了解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

  1、介绍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计,指导高职生成才道路的自我设计,使学生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质,并有意识的向着自己的目标对学习生活做合理的安排,并根据需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

  2、加强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学生活动、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包括“就业观念”、“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在内的“就业素质”。

  3、帮助学生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教育,通过对各种职业资格认证的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正确认识职业资格认证对就业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按社会的需求来准备自己,并了解各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的概况,知道相关职业资格的考务信息。

  4、通过讲座、形势政策课等,向广大学生介绍高职大学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用人单位最看重高职毕业生什么,怎样准备好迈向成功的通行证等;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完成就业前的知识准备、能力准备以及心理准备。

  第三阶段

  结合当前高职学校普遍采取的“2+1”模式,三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关心毕业去向,积极努力,期望值偏高,渴望得到求职方式技巧指导,但部分学生心理调节不足,压力大,就业准备简单,对社会认识不足,甚至极少数学生对社会,尤其是对就业竞争充满恐惧感。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就业工作流程,讲解获取信息的渠道、利用信息的方法,进一步强化就业心理指导、择业观指导和求职技巧指导及诚信教育、就业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积极参与就业竞争,诚信履约;引导毕业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变。

  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合理评价自我,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进行职业兴趣测评、职业性格测评、职业能力测评等,分析性格、素质、能力与择业的关系,使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评价自我。

  2、毕业生常见就业心理及调试。通过讲座和咨询等形式对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及如何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对就业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及早克服就业心理上的问题和障碍,帮助学生树立进取、务实、竞争的就业心态。

  3、开展就业咨询:通过团体辅导和一对一个的别咨询等形式相结合,为毕业生提供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细致化、专业化的训练与辅导,为学生答疑释惑。

  4、通过报告、毕业联欢、毕业生晚会、学位授予仪式、毕业离校欢送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母校、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情感;对毕业生进行毕业教育和事业观教育、以及初入职场的职业适应性教育。

  第四阶段

  做好“人才售后”的服务工作,学生完成了三年的学习生涯,并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工作岗位,但高职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职业指导工作还需要延续:首先是要指导学生适应社会,立足基层,脚踏实地,服务人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二是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全程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社会适应情况,并在需要时提供帮助。三是对用人单位进行跟踪回访,与用人单位保持良好的校企关系,结合行业和专业建立建立学生与雇主动态信息库,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映和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使就业指导工作和人才培养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反馈系统,从而能够从各方面预测未来几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结束语

  本文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主要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以职业发展的理论,对当前国内所提倡的“全程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做了的探索,对于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有指导意义。

就业理论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最近说:“我们确实要关心低收入者,但是也要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如果工资提得太高,投资者把产业都转移到工资更低的越南去了,这样的话,我们打工者连工作的机会都没有了。” 其实,在李剑阁发表这番高论之前,香港的张五常早就有相同的说法,说会转移到越南或印度去。对于这种说法,我早就作过批判,今天再批一下。

  中国是个大国,有好几亿的劳动力,如果仅仅把眼光放在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争夺国际就业机会的地步,是绝对行不通的。

  以低工资竞争国际就业机会,会导致各种恶果,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致内需长期不振,人民福利长期得不到提高,不能享受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成果。抓了外需的芝麻,却丢了内需的西瓜。长期低工资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

  二、工资低导致货币政策效率低下,从而派生出大量银行坏账,制造金融风险。这个问题估计现在的经济学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14万亿的坏账,就是“低工资优势”的恶果。

  三、低工资竞争导致全球总需求萎缩,从而导致总的就业机会减少。我们工资低,越南比我们更低,于是反过来,我们要比越南再低,形成恶性循环。每一次的竞争,都导致国际总需求的减少,从而导致国际就业机会的减少。这样一来,势必有造成更加严峻的国际就业环境,问题会越来越严重,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四、低工资导致低需求,造成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资本主义制度致命的缺陷。

  马克思曾经讲过,无产阶级没有祖国,还讲过,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什么意思呢,就是讲无产阶级不能相互拆台,在一国内部不能相互拆台,在国际间也不能相互拆台,要团结起来,集体提高工资,在全世界范围提高工资,让资本家无处可逃,让资本无处可转移,让资本家别无选择、找不到更便宜的替代品。大家一起来提高工资,他还“转移”到哪里去?这样一来,工资的提高,导致总需求的提高,总需求的提高,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总需求的提高必将刺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克服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才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生产力向前发展的根本办法。在理论上,我早已提出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失业理论的“现代失业理论”,指出“劳动力商品是典型的吉芬商品”,工资越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多。这些理论为彻底解决就业问题指明了方向。

  我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低工资竞赛,可以通过国际协调来解决。具体可以制定一个全球适用的工资标准,各国可以签订一个合约,如果谁违犯这个标准,就抵制它的产品,抵制进口这种产品,起码签约国要做到这一点。中国作为少数几个硕果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大国,要带头办这件事。这一点我们是办得到的。其实,可以在国内率先行动起来。哪家企业的工资低于法定标准,就抵制它的产品,不让它上市。甚至,资本家之间也完全可以相互监督,政府也可以监督起来。

  或许,有的人会问:如果美国不抵制越南的低工资产品,结果越南代替我们给美国生产,那怎么办?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强国论坛的数学曾说过,如果美国从地球上消失了,难道我们就不活了吗?!如果我们今天仍然大量依赖进口美国的某些关键产品来发展,突然丧失了美元收入,那的确是个问题。但是,我们对于美国,已经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东西,有些技术虽然我们没有,但你的美元再多,人家也不给。我们和美国的贸易,除了获得美元花花纸,其余一无所获。我们自己的产能就过剩,还怕没钱进口吗?通过增加工资、增加社会福利的办法,完全可以通过内需的扩大,来弥补外需的减少,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能老是盯着外需那点小芝麻,而丢了内需这个大西瓜。内需才是根本。

  至于钱的问题,也很好办。如果政府不能履行供应货币的任务,就应当尽早把印钞权归还给人民,实行货币配额制——按人发钱,以人民印钞代替政府印钞,以人民赤字代替政府赤字,以全社会的生产力作为货币发行的基础。

就业理论5

  摘要:法学相关课程的设置、讲授与实践越来越重视实务技能的操作,应秉承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开展课程教学模式。在认真梳理我国法学相关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问题等文献资料基础上,分析课堂教学与就业不匹配的原因,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法学相关课程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对课堂教学、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教师等方面的改革,不断的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法学相关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就业

  我国法学课程教育应该是“通才”教育模式,还是“专才”教育模式,一直争论不休,教育现状与就业失衡显现出了弊端。法学相关课程的传统教育模式,有其必然性也有局限性。社会需要法学理论深厚,知识体系扎实的专业人才,也需要拥有很强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人才。因此,改革当前法学相关课程的理论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方法迫在眉睫,是培养综合性、应用型法学人才的迫切要求。以知识产权专业为例,传统课程教育模式的现状展现出与学生就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就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构建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并保障实施应用。

  1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我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教育理念相对落后,重视程度不够,据统计接受过专业知识产权教育的学生不足5%,高校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教育教学机构的不到30%,大多高校未设置选修课程。我国的知识产权教育仅体现为知识产权专业教育,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日本建立了完善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而美国注重培养非法律专业人员的知识产权教育。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开设了知识产权专业的仅有暨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多数高校仅开设了公共选修课程,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也缺乏知识产权专业教育,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尚处于摸索阶段。高等院校法学学科及课程建设要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毕业生也需要用较强的实务能力去择业、就业。

  目前知识产权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堂理论讲授、课堂案例教学与分析、模拟法庭、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几部分构成。但是大部分实践学时主要分布在课堂理论讲授、课堂案例教学与分析中,其他部分在实际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占的比例较少,导致在学校里以学习法学原理、案例分析为主的知识产权专业学生,很难在实践中独立操作。

  应用型本科学校较普通高等院校更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法学专业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都有很多内在联系与交融。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法学专业课程教育体现出复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但是在实际的课程教育中大多数也是以理论教学为主,配以模拟法庭、普法宣传实践活动等,形式单一,实践环节较少,理论与实际结合效果不显著,往往流于形式,实施性不强。

  2课堂教学与就业不匹配原因

  2.1固有教学模式及培养定位的制约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法学专业设置已经饱和,每年有大量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学生就业压力较大,知识产权专业作为法学相关专业中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方向,就业时需要很强的实务能力。但在实践教学中老师往往只重视法学概念的讲解,这种应试教育模式很少涉及法学实践的教学。原有的教学体制和培养定位较偏重于理论教育,实务操作部分比例较小,形成了固有的法科学生课程教育体制。这种教学模式易导致学生缺乏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使学生脱离社会实际对法律人才的要求。20xx年司法考试改革,命名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不仅限于律师,还有公检法及企业法务等法律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是就业的重要敲门砖,但最重要的依然是实务操作能力。由于知识产权专业的就业特点,我国高校现有的法学教育体制及模式将会对其就业造成制约。

  2.2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资源整合体系和机构,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对知识产权专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足,社会及大众对知识产权的认识需要进一步调高。知识产权教育理念的落后,在课程实践教学中表现为偏重法学理论讲授、轻业务实践操作。如上述所言,受过专业知识产权教育的学生不足5%,高校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教育教学机构的不到30%,大多高校未设置选修课程,知识产权教育在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未提上日程,这都显示各高校对知识产权专业的重视不足。

  2.3教学主体定位偏颇,师资隊伍不足

  在法学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不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学模式和方法混乱,形成教师单兵作战、学生被动受教模式。模拟法庭作为传统的实务操作环节,学生通常是机械地去扮演教师事先设置好的角色,在普法宣传中进行简单的宣传、接待、文案工作,并没有实际地将法律知识运用或发挥,实务能力较差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知识产权教育师资缺乏问题在各高校中普遍存在,已开设知识产权专业或课程的高校其任课教师受过系统知识产权教育稀少,多数为了讲授课程而临时学习,有过实务经验和海外知识产权学习经历的教师更少,大多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和实际教学经验,能熟练处理知识产权实务的教师更少。

  2.4教学基地建设缺乏,校企合作不深

  大多数高校的法学实践教学基地缺乏,即便是有相应的教学基地也停留在初级建设阶段,在功能上仅能解决教学实践环节中的毕业实习单一问题,校企合作也浮于表面,没有在企业实务操作中加深实际合作。法学实践基地不仅能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平台,也能为在校生进行教学实践的课堂实习,成为学生法律职业道德养成、法律职业规划培训与指导和综合素质提升的第二课堂。学生与教师开展实践多为一时兴起,没有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化、长效化。endprint

  3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途径

  3.1实现实践教学的规范管理

  (1)建立院系两级的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的宏观管理工作由教务处开展,制定实践教学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各院系作为实践教学的主管机构,负责课程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2)加强实践教学的计划管理和运行管理。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加入实践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并严格依照教学计划和大纲落实法学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由专业带头人组织知识产权专业及相关法学课程的教师负责实习工作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及时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工作,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務纠纷和提升实践能力。

  3.2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只有把实践教学的观念有效地贯彻下去,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必须从管理者、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的思想上进行根本的观念的转变,实现三者的互动,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3.3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在课堂理论讲授、课堂案例教学与分析等课堂教学方面,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根本改革,由原来的理论讲授为主,转向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模式。通过企业和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分析,以及毕业生的调查分析,找出学生主要从事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学专业工作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知识,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把教师为主的课堂变为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去主动的学习和思考。

  3.4重视法学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实现的基本条件,有利于提高法学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模拟法庭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其他实验室。

  3.4.1法律诊所

  知识产权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只有通过参与实际案例处理和司法实习,才能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通过对实务工作整个过程的亲身体验,写作实验报告和实习总结,才能初步理解法学的理念以及实务工作的基本方法。

  3.4.2知识产权代理公司

  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是一个企业法务的综合模拟场所。该实战演练是对知识产权、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的综合演练,可以将会计、知识产权等专业的实训结合进行。本实验公司可作为知识产权及相近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学生实践教学和中高层次企业职工培训的基地。通过实验、实训指导人员的合理配置,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实训指导人员队伍。

  3.4.3其他

  除了建立实验室,还可以利用隶属于学院的后勤部的超市、打印社等校办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便利条件,让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实践教学的时间能够到这些校办企业进行实战演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现有的校外实习基地大部分都是空有虚名,没有真正的实现产学研合作,因此关键的问题是要通过学院、系部等多方面的协调,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不断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3.5完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实训指导教师是实训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负责根据专业技能规范和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实施实践教学,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各高校应定期组织法学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专利代理人、商标代理人等专业水平的培训和考试,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推进“双师双能”工程,完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所以,结合企业和社会对于法学人才的需求,以及毕业生的反馈,通过对课堂教学、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教师等方面的改革,以就业为导向的知识产权专业及相关法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能有效的促进学校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学专业及课程的发展,并有利于其他专业学生掌握法学知识增强就业综合能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程南.法律应用能力培养中的教师定位——模拟法庭训练所引发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xx,(9).

  [2]卢石梅.中美知识产权教育的比较急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xx,(8).

  [3]张军.法学教育的反思与法学教改的前瞻[J]. 法制与社会,20xx,(3).

  [4]杨琳.高校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知识产权教育架构研究[J]. 职教通讯,20xx,(36).

  [5]马海霞.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xx,(2).

就业理论6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就业方向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全面的音乐创作知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能在有关文艺单位、艺术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创作、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就业排名

  学科:

  文学-艺术学类

  排名:

  艺术学类共27个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在艺术学类专业中排名第22。

  在整个文学类96个本科专业中,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就业排名第65。

就业理论7

  一、问卷调查及描述性分析

  为研究本课题,向20xx—20xx年毕业的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4份,有效回收率68%。并且选择3家用人单位及5名毕业后大学生进行了访谈。

  (一)问卷调查基本分析

  1.专业的选择。麦可思《20xx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考生填报志愿的热门专业第一是金融学,其次是电气工程,法学、电子信息、会计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选择热门的法学、会计学是20xx—20xx连续三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20xx年较低本科就业率排前2位的专业是动画、法学,高职高专为临床医学、法律文秘;高就业率排名前2位对应的是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以上排名对今后选择专业有较大指导意义,大学生应理性看待热门与冷门专业,不要盲目追风。

  2.用人单位注重的大学生就业力。据调查数据,用人单位对各种就业力重视度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用人单位认为的重要就业力前三位是责任感、人际沟通力、团队合作力,其次是专业知识,最后是谈判力。但是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相关能力评价结果中发现,市场认为大学生在实践能力、责任意识、心理承受能力方面亟待提升。因此,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力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二)不同学历大学生就业力描述性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读研的动机中认为就业前景好的占33.5%,职业发展需要占26.5%,就业难暂时读研占11%,做学术占16%,其余因素占13%。这表明绝大多数毕业生读研是为了就业,做学术的仅为大学毕业生的1%。高学历对就业能力的提高有显着帮助吗?表2是毕业时毕业生对自身的评价,其中1分最低,10分最高。表2是描述统计量表,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责任意识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研究生>本科>专科;三者中研究生的标准差、极值差最小,说明其数据差异小,较稳定,代表性好。表3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人际沟通力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研究生>专科>本科;本科生的标准差、极值差最大,说明其数据的差异大,代表性较差,所以不能得出在人际沟通上,本科生最弱的结论。表4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专业知识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最大值和最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研究生>专科>本科,三者的标准差由小到大研究生<专科><本科,极值差由小到大也是研究生><专科><本科,所以均值的减小可能是由于差异大造成的,并不能得出在专业知识方面研究生最强,本科生最弱的结论。表5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团队合作力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专科>本科>研究生,再结合标准差、极大值、极小值分析,研究生的标准差最大,而且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差值也最大,也就是说研究生的团队合作力差异悬殊可能是使其均值偏小的原因之一。专科的标准差、极值差均大于本科生的情况下,其均值大于本科生可能是由于差异悬殊造成的`,所以在团队合作力方面,专科强于本科并不一定合理。表6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谈判力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专科>本科>研究生,研究生的标准差以及极大值与极小值之差是三者中最小的,也就是说研究生在谈判力上的差异小、较稳定,数据有较好的代表性,在此情况下其均值仍是最小的,所以可以得出研究生的谈判力相对最弱的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初步得出结论,高学历并非对所有的就业力提高有显着性帮助。

  二、实证研究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别从有无实习经历和不同学历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一)就业力大小与实习实践经历的有无是否有显着关系

  对实习经历是否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分析,进行了独立样本的T检验,通过分析SPSS输出结果来判断实习实践经历是否对就业力存在显着性影响,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从中可以看出,人际沟通力和团队合作力t检验的P值均小于显着性水平0.01,表明是否有实习经历对大学生的人际沟通力和团队合作力具有显着性影响;而谈判力t检验的P值为0.2,大于显着性水平0.05,表明实习经历对大学生就业无显着性影响。

  (二)不同学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运用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学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这是单因素(学历)方差分析结果表,第三列给出了组间离差平方和、组内离差平方和及总离差平方和;第四列给出了它们对应的自由度,第五列是对应的均方差;第六列和第七列分别给出了F统计量和它对应的p值。由于以上p值均小于0.05,表明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在责任意识、人际沟通力、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力及谈判力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拒绝单因素方差分析原假设并不能得出不同学历的大学生的分别在责任意识、人际沟通力、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力及谈判力这几个方面的均值完全不等的结论。不同的学历下,就业力各方面均值的两相比较参见表4所示的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9给出了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分别在责任意识、人际沟通力、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力及谈判力个方面的平均值之差的LSD检验结果,其中后面带“*”号的表示有显着差异,没有带“*”号的表示没有显着差异。在责任意识上,研究生显着高于专科生;在人际沟通力上,专科生和研究生均显着高于本科生;在专业知识上,研究生显着高于本科生和专科生,而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的差异不显着;在团队合作力上,专科生最高,其次是本科生,研究生最低;在谈判力上,专科生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而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差异不显着。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切忌眼高手低。就业不是毕业之际的事情,而是开始于志愿填报,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大学生应尽快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明确自身目标,做好人生规划,并在求职过程中放低姿态,不盲目追求高薪、高职位,从普通、基层开始寻找并抓住机会,锻炼自己。同时,不仅要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提升相应的就业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力争满足人才市场需求。

  (二)高校的角度

  充分利用政府的资源与支持,集中精力办好优势学科、专业。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专业,重视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匹配。寻求社会资源,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实现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建立“一体化”机制,使学生能将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岗位中。对用人单位来讲,不仅可以在学生实习期间有目的的培养学生,使其在参加工作后可以直接上岗,节省了培训费用及时间成本,而且从某种程度上以低成本获得劳力,扩大本单位的影响力;对高校及学生来说,可以及时获得对今后就业有直接价值的真实市场信息,并据此及时自我调整、适应及提升,实现身份转换,更好地适应社会化环境,增强自身就业力。建立健全本校就业指导机制,将毕业之际的就业指导逐渐转变成教育过程,将短期的就业指导变成长期就业教育,聘请专业人士对大学生进行细致、针对性强的教育和就业指导,努力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专业化、综合化。

  (三)社会、政府的角度

  社会应营造正确的价值导向———务实、奉献、吃苦耐劳,而非金钱、权位与名望。政府应降低全国各地资源分布的差异,由于存在户籍歧视、学校歧视等现象,许多大学生为下一代有更好发展,就业时不得不选择那些教育资源优质的大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才供需矛盾。

就业理论8

  理论经济学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一

  经济预测、分析人员

  职业概况:此职位分布在各行业中,但一般只有在比较大的公司和**中的经济决策部门才会设置。主要负责各种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调查和分析的重要性也将越来越明显。

  就业方向二

  对外贸易人员

  职业概况:将“世界工厂”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国外客户;寻找国外货源为国内客户。

  就业方向三

  市场营销人员

  职业概况:只要有产品和服务在出售,就会有销售的职位在招聘。对于以技术为背景的行业里面,例如电讯、软件等,销售的需求仍然会持续走高。即使在非技术领域,销售职位也一直是市场需求最旺盛的职位类别之一。

  就业方向四

  管理类职位

  职业概况:刚出校门的`大学生首先谋得的管理职位大都是一线管理人员,例如生产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金融管理等等。

  就业方向五

  银行从业人员

  职业概况: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进入银行业工作,比如开发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四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外资行分支机构等,也可以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或银监局等监管机构。

  就业方向六

  证券、信托、基金等从业人员

  职业概况:进入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最好考些资格证书。如:CFA、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等。

  就业方向七

  其他(教师、公务员等)。

就业理论9

  一、引言

  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近几年经济增长率都在10%左右,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经济的高增长没有带来高就业。进一步讲,就业形势的好坏,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一定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也是一定的,然而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却不是很明显。

  最近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就业增长却相对缓慢,中国目前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存在大量的大学、大专毕业生面临就业选择,甚至毕业就失业的境况。可以说,中国的就业压力很大,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局部就业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因而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应将视野放宽,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就业理论研究的成果,解决就业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西方就业理论演进剖析

  就业这一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就业理论。西方经济学家对就业问题的长期研究和探索,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就业理论。如古典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等。

  (一)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

  萨伊定律是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的基石,其基本内涵是供给创造需求。该学派经济学家代表人物有马歇尔、庇古等,他们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认为市场上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发调整。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互作用决定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供求平衡时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水平。进而认为,只要不存在工资刚性,工资率可以自由伸缩,市场机制能自由的发挥调节作用,可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都被用于生产,劳动力市场总能达到就业均衡,长期持续的非自然失业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自愿失业和短期性摩擦性失业。

  他们认为,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是消除货币工资的刚性,使货币工资能够随市场的需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古典学派将自由竞争作为前提条件,主张市场调节平衡就业,否定了失业问题的普遍性。但换个角度理解失业的产生仍然是有可能的,失业问题正是竞争不充分所导致的结果,要解决失业问题首先就应该解决劳动力市场竞争的不充分问题。

  (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凯恩斯就业理论是以有效需求原则为核心,认为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失业之所以持续不断,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一般情况均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即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不足,由此造成较多的社会失业,即不充分就业。凯恩斯主义的促进就业理论实际上主张降低工资,即在不降低名义工资的情况下,降低实际工资。但前提是扩大总需求,因为总需求的扩大,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工人名义工资不变,但实际工资相对减少。为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必须摒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依靠国家干预,提出需求管理政策,从而达到促进生产,增加就业的目的。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的困境,凯恩斯理论失灵了。因而以托宾、杜生贝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结构性失业问题”,力图用市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认为是微观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变化引起滞胀。得出结构性失业是因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失调,结构性失业的存在必然引起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由于强大的工会力量使工资易涨不易跌,所以尽管社会上存在着失业,但货币工资却不下降,而只要存在工作空位,货币工资就会迅速上升。于是,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就转化为失业与货币工资上涨并存,进而转化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并发症。该理论主张从就业内容或就业结构角度来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如政府要指导收入政策,即政府要采取措施限制工资和物价的上升,以缓和通胀;注重完善劳动力市场,缓和因劳工市场技术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适当修改完善失业补助金制度,激励失业者就业。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市场理论主要包括名义工资粘性和实际工资粘性两方面。名义工资粘性是由于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和交错调整工资所致,工资通常是由于工会与企业通过谈判订立的合同而固定下来的。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工资不能随市场供求行情而调整。即使没有工会组织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因受有合同的企业粘性工资的影响,工资也不会轻易变动。隐性合同理论认为,雇员与雇主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之间会形成某种稳定收入的非正式契约,从而使工资具有粘性。隐性合同导致失业的原因是由于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厂商和工人因信息有限,决定了均衡合同出现无效率的非充分就业,因而通常会解除工人。效率工资论则说明了雇主会主动付给员工高工资,以提高雇员的生产积极性,提高跳槽和偷懒的机会成本同时吸引有能力及高技术人才。内部人——外部人理论则指出,内部人由于受到劳动转换成本的保护,在工资决定上有着重要的讨价还价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和地位。致使工资调整主要取决于在职人员而不是失业者,于是,便可能出现非自愿性失业。因而解决失业问题政府就要干预工资合同,要减少工资粘性,增加工资弹性,使工资能够适时适度灵活调整。

  (五)反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反古典”学派主张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借鉴日本的经济模式及行政主导性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就业问题上,强调在保证企业自由用人和求职者自主择业的前提下,在保持企业活力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同时建立稳定就业,劳动力流动平缓、劳资合同和工资差距较小的劳动力模式。

  三、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

  (一)古典学派就业理论的启示及借鉴

  首先要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和就业歧视问题,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不充分表现得很突出,市场存在严重的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就业歧视随处可见。就业招聘中存在严重的歧视性条款,如户籍歧视、地域与方言歧视、学历歧视、性别和年龄歧视乃至身高、相貌等身体歧视、婚姻状况歧视、犯罪经历歧视、姓氏歧视等等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招聘中的一个正常现象。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发展,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导致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因而必须加强透明化、公平化、法制化和市场化。

  其次,为了规范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运用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的同时要严格落实劳动用工合同制度,同时要鼓励企业履行现在流行的SA8000社会责任认证标准的相关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二)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启示及借鉴

  凯恩斯就业理论强调宏观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政府对对外贸易的干预和实行税收政策等来调节就业,是一种总量就业理论。它只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总就业量的变化、就业水平的高低,而不分析就业的结构。由于它只强调从增加有效需求来解决失业问题,忽视对劳动力供给方面的管理与改善;只强调投资总量的增加而忽视投资的就业效率和投资结构的优化。因此,中国在通过政府扩大投资规模解决就业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高投资的就业效率,要尽可能投向吸纳劳动力较多的行业和领域。另外,政府应注意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制定有利于增加就业的经济增长计划和产业政策,把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结合起来。因而当前应当实行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实施以就业为基础的经济政策,优化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新古典综合派的就业理论启示及借鉴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政府应主要从劳动力市场和人力政策来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第一,采取全方位人力资源开发措施,对劳动力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种形式的继续培训,使劳动者及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第二,大力发展职业介绍机构,负责信息咨询、指导服务、就业介绍等方面工作,使企业和求职者实现信息对称;第三,减少户籍制度对劳动力的限制,增加劳动力的区际流动,帮助解决劳动力和企业进行地区迁移。

  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应建立完善就业教育制度,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水平。对于农村学龄儿童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对劳动力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以及在岗培训指导等,从而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及时有效配置,消除结构性失业。鼓励引导劳动力在地区、行业间的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再则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借助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加强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特殊群体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等相关信息的发布,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粘性工资论启示及借鉴

  新凯恩斯主义所提出的工资粘性实际上是劳动力市场自身运行不可避免的现象,仅靠劳动力市场调节是不可能解决的。政府可就全社会工资水平定期进行全国性的调查,并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本生活水平为基础,制定出基准工资水平以供各地区的企业参考,使得企业工资在合理区间浮动。另外,政府应控制非工资性人工成本的过快上升,以增强工资弹性,例如,股份制企业股利的发放等要按照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采取适当的股利发放政策,以及企业在年终发给职工的年终奖金等都要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因为股利和奖金都是企业非工资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放过多,有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无论从短期看,还是从长期看,都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就业。

  (五)反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启示及借鉴

  可以说反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对现实更具有指导意义。关于就业保证企业具有灵活的用人机制,加强人力资源部的建设,保证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招聘到合适的、合格的劳动力,同时求职者也能够自由灵活地选择适应自己的满意的工作岗位,从而充分地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政府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制定人口政策,一方面调整教育结构等来控制和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另一方面,国家给与市场活动进行宏观引导,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来建立新型的劳动就业体制服务。

  四、结语

  总之,西方的就业理论对我国寻求解决就业矛盾的途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我国还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不仅依赖市场机制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社会经济总量增长,扩大劳动力的有效需求,还要有市场调控体制改善的制度保证,两者面相辅相成,不可偏颇。

  参考文献:

  [1]肖静.西方失业理论与中国的就业问题[J].法制与社会,20xx,(11).

  [2]刘加强.缓解西部地区城乡就业矛盾对策研究[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

  [3]罗恩立,孙定东.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进程剖析与借鉴[J].经济学与经济管理,20xx,(2).

  [4]谭运进.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商业时代,20xx,(12).

  [5]韩志萍.西方经济学家对失业问题的理论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xx,(11).

  [6]伍希.借鉴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xx,(4).

  [7]杨宜勇.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攻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xx.

  [8]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xx.

就业理论10

  控制理论就业方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研究生)毕业出来后可以从事这些行业:自动化类的软件、硬件开发。嵌入式开发。也可在高校搞理论研究。但一般得是博士。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内容很丰富,可发很多高水平论文,当然也得看个人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

  1.控制理论与智能控制

  从事混沌预测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非线性系统辨识、鲁棒控制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与实践的结合,结合控制算法研究开展了智能仪表、智能设备等的智能控制研究。

  2.计算机控制以及系统工程和控制网络技术

  从事铁路运输自动化、容错控制技术、虚拟现实、模式识别、检测技术、人工智能、运动控制以及系统工程和控制网络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工作。该方向以应用为主,注重系统集成和工程应用。

  三、从业领域

  主要从业领域为:控制理论、控制技术和控制系统工程的研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从事控制理论教学研究、控制系统应用开发和工程设计。

  四、主要相关学科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应用数学等学科。

  控制理论简介

  控制理论是讲述系统控制科学中具有新观念、新思想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特别是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但是在民用领域即实际生活中有很严重的脱节。

  飞行器控制技术的进步是与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控制理论在飞行器控制技术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就业理论11

  【摘 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文章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粗糙集理论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两个重要因素,并基于这两个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因素;粗糙集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一些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综观以往对大学生就业因素的分析和研究,作者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总结为:就业者的个人素质,就业者对职业选择的预期,就业者的个人能力,外力因素等。目前,已有大量文献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以及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但很少有研究者使用粗糙集的定量研究方法,将大学生就业的想法及一些实际情况量化分析,本文试图将粗集理论运用到这一研究当中,将平时思政研究中定性的分析更多的采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以期得到更精准的结果。

  二、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一)粗糙集理论

  (二)可辨识矩阵

  可辨识矩阵(也称分明矩阵)是由斯科龙(Skowron)教授提出的。

  其中i,j=1,…,n。

  显然,可辨识矩阵是一个依主对角线对称的矩阵,在考虑可辨识矩阵的时候,只需要考虑其上三角(或下三角)部分就可以了。

  (三)基于可辨识矩阵的属性频度的启发式约简算法

  定义1:设可辨识矩阵CD中的不含相对核Core的矩阵元素构成的集合为,属性的重要性为:C′D={Cij|∩Core=,Cij∈CD},属性ak,ak∈C^akCore的重要性为:

  sig(ak)=P(ak)

  其中,P(ak)为属性ak在C′D中出现的频率。

  Pawlak指出,一个属性约简必须满足条件独立性,即一个非空约简RC,当信息系统无决策属性时,如果r∈R,ER-{r}≠ER,则是R独立的;当信息系统有决策属性时,如果r∈R,POSR-{r}(D)≠POSR(D),则R是独立的。其中,POSR(D)表示D的R正域;ER={(x,y)∈U2|a∈R,f(x,a)=f(y,a)}是U上的可辨识关系。Pawlak给出了如下的Pawlak约简定义:

  定义2:给定决策表S=(U,C∪D,V, f ),对RC,如果R满足如下2个条件:

  (1)POSR(D)=POSC(D);

  (2)r∈R,POSR-{r}(D)≠POSR(D)。

  则R是一个Pawlak约简。

  Pawlak约简的另一种等价定义为:

  定义3:给定决策表S=(U,C∪D,V, f ),≠RC,其对应的可辨识矩阵为CD,如果{α|α∩R=,≠α∈CD}=,并且R是独立的,则R是S的一个Pawlak约简。

  由Pawlak约简的定义,可以得出如下命题:

  (1)对任意非空元素m∈CD,有m∩R≠;

  (2)对r∈R,m∈CD,使得m∩R-{r}=。

  算法1:

  Step1:首先计算出决策表的'可辨识矩阵CD,求出核属性并赋给Core;

  Step2:找出可辨识矩阵CD中含有核属性的属性组合项Cij∩Core≠,Cij∈CD,将Cij置为0;

  Step3:计算新可辨识矩阵中所有剩余属性项中各条件属性出现的频率P(ak),选出出现频率最高的属性ak,将该属性作为重要的属性添加到Reduction中,找出可辨识矩阵中包含有该条件属性的属性组合项Cij,Cij∩ak≠,Cij∈CD,将Cij置为0;

  Step4:检查可辨识矩阵是否为空,不为空则转到Step3继续约简,为空则结束。将Core中的属性赋给Reduction,则Reduction就是最后得到的约简结果。

  但该算法得出的属性约简结果不是一个Pawlak约简,而是Pawlak约简的一个超集。

  分析基于可辨识矩阵的属性频度算法的出来过程,可以看出,该算法仅仅满足以上命题的第一条,因为在选取出现频率最高的属性时,会出现有多个属性出现的频率最高且相同,则最后选取的属性是根据算法实现的方式决定的,从而人为地认为选出的属性相对其他出现频率相同的属性更重要。为了获得较优的约简,在改进算法中增加了反向删除策略,直到不能删除为止。它使用的计算简单,提高了算法效率。 改进的算法思想如下:

  算法2:

  Step1:由原算法求得决策表的核属性集Core和一个约简Reduction;

  Step2:从Reduction-Core中任意选取一个属性r,将可辨识矩阵中含有属性集Reduction-r中任意一个属性的属性组合项置为0。

  Step3:检查可辨识矩阵是否为空,若不为空,则返回Step2;若为空,则Reduction=Reduction-{r}。

  三、应用分析

  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数据涵盖个人背景、就业状况、个人能力等共计二十八项数据,根据粗糙集相关特性,本文对问卷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将个人背景中涉及父母、家庭的调查项目合并后离散为家庭状况优秀、良好和一般三种情况,将就业状况离散为就业情况优秀、良好、一般和差四种情况,将个人的能力分为:个人知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就业心态四个属性,并将各个属性分别离散为四个等级。

  将上述离散化后的数据代入到本文提到的基于可辨识矩阵的属性频度的启发式约简算法中,将就业状况作为决策属性,将上述提到的其他属性作为条件属性,经过约简,得到该知识系统的核及管件属性为家庭状况和就业心态两个属性。从粗糙集的定量分析来看,应届毕业生的家庭状况及就业心态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两个最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在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的同时,应与毕业生父母沟通,将教师,学生,父母连成一线共同努力以帮助学生就业,此外,高校在进行就业工作时,也应思考如何对学生就业进行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培养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而不是让他们在就业时迷茫不知所措而错过就业机会。

就业理论12

  论文摘要: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的顺利运行,需要就业指导的配合。由于历史和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高 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难以满足青年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需要。就职业院校来说,必须依据自己的办学特色,转变观念,准确定位,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和全程化。

  论文关键词:市场就业机制;就业率;就业指导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毕业生工作,明确提出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思想。因此,必须客观认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探索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一、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一)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就业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基本方针。高等院校由此也改革了“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我国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机制从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顺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趋势,为大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和工作的机会,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然而成功的选择不仅需要个人的勇气和意志,同时还必须有把握实际的技术与能力,由于缺乏对职业和自我的合理认识和定位,加之职业决策和选择能力不足,信息搜集渠道不畅,一些毕业生往往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大学生迫切希望得到有效的就业指导。特别是对于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由于我国的教育观念落后于先进国家,在社会上的认同还达不到应有的程度,高职毕业生作为高校毕业生从业大军中的弱势力量,在就业中往往处于劣势。因而有效的就业指导,对于解决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难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已经成为高校得到社会认可程度的考察维度之一。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在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不断增大的同时,人们普遍关心高等教育能否有合理的投资回报和投资效益。因而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检验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指标,也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如今年湖北省教育厅为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决定:“凡毕业生就业率低于70%的高校,其专业办学水平不得评为合格,年度招生计划要适当减少,相应专业布局也将适当调整。”

  由此可见,学校乃至专业的就业排行榜成为高校招生时的无形招牌。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形势和生源质量,从长远来看,也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形象和地位,关系到社会大众投资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如果大学毕业不能顺利就业,那么温饱尚成问题,发展就无从谈起。此情此境之下,实现就业成为学生个体与学校双方乃至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因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三)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具有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进而实现“充分就业”的功能之外,还应具有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等作用。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生命价值的重要标尺。由于职业理想的不同,使得各类学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各有不同。职业技术学院不同于普通高校,多数学生是升学考试的失败者,进入职业院校是他们无可奈何的选择,不得不进入职业院校的他们,感到前途无望。必须积极引导学生从自己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的角度了解社会,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为从业者提供的发展前景,既看到自己职业生涯的美好未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又找到自身素质与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之间的相符与不符之处,形成按职业要求提升自身素质的动力机制。引导学生形成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是职业院校推进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

  二、几点思考

  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此,客观认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市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高职大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

  (一)坚持高职教育职业技能性原则,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

  1.树立职业理念,明确就业指导工作的任务。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第一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职业教育比较明显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地方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等三个方面。”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从个人的角度讲,是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诸方面;从社会的角度讲,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合格的'劳动者这一概念意味着个人不仅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具备基本的“职业角色技能”,用发展论的观点来看,就是“职业自我概念”。因而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包含着职业角色技能的发展,这方面恰恰是我国以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基于以上认识,学院就业指导的基本任务在于:引导学生理性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世界;帮助学生认识职业技能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社会需要和个人志愿之间的关系,增强职业意识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能够正确地选择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或专业方向。总之,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养,使学生所学专业能够适应他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的需要,这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2.准确定位,培养职业兴趣,变高职大学生就业的劣势为优势。当今我国高级技术应用人才严重短缺,无疑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在短时间内不能满足社会迅速膨胀对高级职业人才的需求,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体制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兴起的重要原因。首先要认识自己的优势,各类教育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需要扬长避短,发展优势。其次,在坚持专业化、职业化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整体教育观的前提下,突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对人才的技术和技能的培养。再次是发挥优势,把握机遇,依据实际,实现办学的准确定位,跟上“人世”和知识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应用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我国“第一线劳动者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已经产生令人担忧的后果。据劳动保障部负责人分析,我国企业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的经济损失每年近20xx亿元。我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当务之急是加强对高级技工的培养力度,提高技工的素质技能,切实解决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的问题。职业教育作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具有动手能力的实用性人才,才能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职业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这是职业院校就业指导的重要理念。如今,在我国实用人才的紧缺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国外,对高级工的重视和培养力度并不小于对高学历者的培养。"

  在社会劳动力的总量中,日本的高级工是25%,美国高达35%,而我国的比例实在太低。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工厂设在中国,而技术工人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科技转化效果、产品质量高低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了解、不喜欢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的学生,在接受职业道德、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教育时能有什么实效。如果学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缺乏向往和追求,就不可能珍惜在校的学习生活,不可能为了胜任即将从事的职业而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这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发展。要帮助学生转变观念,随着技术和技术应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显重要,现代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趋广泛,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级蓝领”的概念应运而生。据报道“在山东省青岛市劳动保障局举办的20xx年招聘洽谈会上,一家塑料制品公司在招聘高级塑料模具技工时,竟然开出了年薪16万元的‘天价’。

  (二)坚持把就业指导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

  根据职业选择的发展理论,职业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而是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过程。为此,职业指导应作为发展个体健全的职业自我观念而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教育过程的长效性的特点,应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教育之中。 2.运用先进的方法,变学生的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化。职业院校必须十分重视调整新生入学时的“失败者”心态,以“人无全才人人有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的理念,调动学生潜在的积极心态。积极与消极相互对立的矛盾心态,存在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内心。教育者的职责在于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引导学生将矛盾心态的积极方面提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引导学生形成“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之所以优秀,关键在于他们善于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积极心态,并引导学生的积极心态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真谛,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高素质的从业者,不但行行都需要精英,而且行行都能产生自己的“状元”。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正是由各行各业众多高素质的从业者和精英的分工合作,才使社会得以存在发展。通过心理指导,帮助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走上社会,明确具体的努力方向,成为高素质劳动者。

  (三)把毕业生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加以建设在把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的同时,加强两个层面的教育。一是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二是将就业指导渗透入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两者互为补充。

  1.就业指导课程是通过正规教学的形式,针对在职业选择方面个人心理准备不足的学生;针对一些学生在择业和就业观念上期望值过高,与现实有差距等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就业政策与职业咨询、择业技术、技巧指导等功能作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专职教师或就业指导专家担任教学工作,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职业知识,以学生与职业结合为基础,帮助学生合理地设计自己接受教育的计划和选定未来的职业。其教学方式多种多样,除课堂教学之外,还可采取其他方式,提供职业信息。如进行信息咨询指导,指导者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与分析,使学生对有关职业的知识与自我进行对比性评价;利用补充读物实施就业指导或利用声像资料实施就业指导,此外还有参观与访问、劳动实习等,促使学生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能力主动适应岗位。

  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应突出自主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鼓励树立创业精神。自主创业是指大学生毕业后不通过传统的就业渠道谋取职业发展,而是依靠自身的学识智慧、科技发明、专利成果,在社会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开办自己的企业。自主创业是对传统就业观念的一种挑战,是一种全新的就业方式,这一就业模式将对人才的成长、社会的贡献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好处。随着社会的进步,创业环境已有了较大的改善。当然,自主创业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是对创业者自身素质、勇气和韧性的全方位考验。它对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有特定的要求,需要大学生转变观念,不断进取,努力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储备。教育的目的是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并在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另外,还应对女大学生进行特殊指导,女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女性就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些女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在面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和性别不平等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以降低就业质量换取就业机会。用人单位往往不愿聘用女生,人为提高条件,设置障碍。一些单位宁愿招收能力差的男生也不要能力强的女生。针对社会上的性别歧视对女大学生形成特殊阻力的现实,针对当前对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的现实,引导女大学生转变观念,增强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力,积极自主择业和创业。

  2.将就业指导渗透于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任课老师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不仅传授具体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且阐明这些知识与技能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所应遵循的各种规则。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知道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运用价值,以及如何在职业领域中运用这些知识。部分刚入学的新生不喜欢所学专业,往往是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影响,是对即将从事的职业没有真正了解。职业院校应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看到各行各业都有自己行业的成功者;通过就业指导,让学生了解社会人才不仅分层次而且分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具有不同的知识、能力深度,不同类型的人才具有不同的知识、能力结构。因此,培养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有不同的教育层次和教育类型。理解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就是最好的职业,形成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实事求是的职业理想。最终能够成为有较强适应能力、有专门职业特长的实用型人才,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就业理论13

  内容提要 在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是高校就业指导新的工作方向。本文以生涯适应力为切入点,从“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四个方面阐述了生涯适应力理论对我国生涯发展教育的启示,以期达到提高就业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生涯适应力 就业质量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需要转变过分追求就业率的观念,把工作重心向追求就业质量方面转变。所谓就业质量,就是毕业生个体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满意,以及社会对毕业生是否满意这两个方面。高质量就业的毕业生能够始终积极面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乐观向上,保持自信,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也即具有良好的生涯适应力。同样,生涯适应力的强弱也决定着就业质量的高低,它是高质量就业的一个重要前提。

  一、生涯适应力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中的意义

  目前,生涯适应力理论在西方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并且在职业咨询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运用,证实了该理论的有效性。在国内,这一理论在就业指导实践中探索不足。我们认为它在高校就业指导中有以下意义。

  1.生涯适应力是当今高速变化的时代需求

  传统的职业规划指导模式主要是指导学生对自我和工作世界进行认知,通过决策设定职业目标,并且通过评估对自己的职业目标不断进行微调。这一模式的局限在于一些大学生感到这一职业目标限制了自己生涯发展的其他可能性,或者对于设定的职业目标能否实现持怀疑态度。的确,当今世界是一个高速变化的世界,信息技术瞬息万变,职业领域连续的、线性的发展模式正在被打破,职业发展越来越不可预期,简单的目标设定已经无法让他们应对环境变化。而“适应”意味着个体面对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宜的改变,它主张弹性地回应环境,而不是顺应、迎合等消极地适应 。②适应新的环境和新异的情景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应对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则成为如今职业指导的主题。

  2.生涯适应力是大学生生涯阶段的发展需求

  职业生涯是关注一个人一生发展的概念,只有把职业发展放入到一生的生涯发展中去看才具有更加完全的意义。心理学家舒伯(Super)提出了生涯角色的概念,认为人的一生将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角色在不同时期都有重要的任务。大学生正处于学生向职场人的角色、子女向配偶的角色、青年期向成人期转变的过程,角色的转变和某些角色的凸显,使得大学生需要更多的应对和适应。而且,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期,这与成人职场中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成人往往对于自身的能力和兴趣有明确的认识,他们的职业发展和适应多是在此基础上的职业转换和职位提升,而大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正处于塑造期,自我认同也在逐渐形成,面临着多种的可能性,处于职业生涯初始阶段,正需要对自己的生涯保持关注和好奇,寻求控制和自信,也即处于生涯适应力的发展阶段。所以,在高校开展生涯适应力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格形成和行为塑造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3.生涯适应力是生涯发展指导实践的需要

  传统的职业指导是在帕森斯(Parsons)倡导的“职业指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协助个体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工作安置与就业后的适应为主,强调个体和职业的匹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供需比矛盾掩盖下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以择业为目的,传授就业技巧,机械地介绍职业兴趣、价值观和职业分类等知识内容已经不能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未来生涯发展的要求。虽然一些高校开始转变观念,职业指导的对象从以毕业生为主体向全体学生转变,开始重视生涯发展指导,但在具体的就业指导实践中,常常将生涯发展指导等同于通识教育和求职技能的组合,生涯发展指导尚缺少一个适合的切入点。

  二、生涯适应力理论对于高校就业指导的启示

  1.生涯关注

  在生涯适应力理论中,生涯关注要回答的问题是“我有未来吗”。计划性和乐观的态度将会培养生涯关注,因为它们使得个体了解到未来的职业任务以及即将面临的生涯转换和生涯选择。 Steven D. Brown, Robert W. Lent(Ed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 Put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to work, Hoboken,NJ:John Wiley & Sons,Inc., 20xx.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生涯关注”一直以来被“学业关注”所代替,教育体系中的应试教育依然挥之不去,学业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最主要标准,上名校,读研究生,意味着一个美好的未来,国考的火爆无不印证着这些。进一步来讲,如果大学生陷入学历的怪圈,不断地增加教育投入,投入产出就有可能失衡,“知识改变命运”也将成为难以企及的幻想。对生涯关注的缺乏、对自我定位的模糊,容易出现盲目就业和从众心理现象,即使顺利就业,工作后不满意,频繁跳槽,甚至成为啃老一族也就在所难免了。

  要改变这一现状,高校要及早的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创设积极的生涯关注环境。目前全国高校普遍开展了职业规划课程,对于职业规划意识的建立和生涯关注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的`职业规划课程往往开设在高年级,或者不分年级开设,忽视对新生年级的教育,没有很好的抓住生涯教育的契机。大一新生正处于懵懂阶段,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很好奇,而且,大学一年级往往都实行通识教育,在新生中开展生涯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涯关注,对于他们选择专业、探讨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能起到重要作用。另外,提升大学生的生涯关注,除了课程建设,还要在环境创设中多下功夫,如举办职业素养提升训练班、职场校友讲座、职场体验等活动,利用微信、微博等贴近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涯关注环境。

  2.生涯控制

  生涯控制要回答的问题是“谁拥有我的未来”。生涯控制意味着个体相信他们对于建构自己的生涯负有责任。自我确定的生涯目标能够使个体保持责任感和自我肯定的态度,促使个体更愿意投入到生涯的活动实践中。如今,在求职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知道自己的职业兴趣,如何进行职业选择,对自己的生涯缺乏控制感。缺乏生涯关注也使他们缺乏选择和处理职业信息的能力。西方国家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在小学主要是兴趣导向教育,在中学注重实际能力培养。

  针对国内大学面临的教育现状,我们认为职业目标和理想的树立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而是要给予学生自己成长的空间,发展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的能力,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涯持有更多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要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和尝试机会,例如开展与企业合作的模拟项目、联合实验室、创业孵化、实习和实训以及第二课堂等活动。为他们展现一个真实的职业世界,让他们在了解和认知的基础上来形成生涯控制。

  3.生涯好奇

  生涯好奇要解决的问题是“未来我要做什么”。生涯好奇是对于自我和工作世界匹配的探索。那些乐于探索超越自身固有范围的个体,将了解更多关于自身能力、兴趣、价值观的知识,以及将获得更多关于不同职业的需求、发展路径和回报的信息。

  在实际职业指导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缺乏生涯好奇,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求职视野比较狭窄,创新意识不足。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相当多的毕业生一门心思希望留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大城市。诚然,科技人才本身固有的发展要求影响着他们的就业选择。 陈胜、马凌:《高素质人才的城市舒适物偏好及其就业城市选择――以信息产业中的科技人才为例》,《人文杂志》20xx年第9期。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对于其他可能的机会缺少了解或者不愿尝试。近两年国家推出的选调生计划,让更多的毕业生有机会拓展求职视野,把目光投向更加宽广的地方;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正处于转型中,对于人才的认识也有所转变,从基层提拔管理人才成为一种趋势;由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全球就业机会也在增加,中国大学生受到海外招聘者的普遍青睐。在国内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全球化的趋势下,能够下得基层,也能走向世界,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眼光和魄力。因此,高校应该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政策指导、专业化的就业形势分析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状况报告,让他们具备更加宽阔的生涯视角。

  4.生涯自信

  生涯自信要回答的问题是“我能做到吗”。是指面临挑战时对于成功的预期以及对于障碍的克服。生涯自信对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有很大的影响,不自信的个体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夸大外界环境的影响作用,稍遇到挫折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完全回避,错失一些就业机会。

  生涯自信源于日常活动中的问题解决,它可以使个体意识到他是有用的和有价值的,从而提升他们的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丰富的探索经验有助于加强个体进一步尝试的信心。目前,生涯自信有关的指导多是建立角色楷模和挫折训练。国内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学业导师制。学业导师的角色可以进一步扩展,通过培训和选拔,使得一些学业导师兼具生涯导师的职责。另外,聘请校外导师,发挥校友优势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些校外导师可以来自不同的行业和岗位,具有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背景以及丰富的人生经历,可以提供丰富的角色楷模。这样的角色楷模实际上提供的是一种社会性学习的过程,大学生通过模仿和强化能够达到一种生涯自信。除了建立角色楷模,在学习生活中承受一定的挫折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生涯自信。高校应该给予大学生更多尝试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对于他们的失败和错误要持有积极的看法和态度。

就业理论14

  西方的就业理论奠定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之上。以萨伊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将劳动力视为市场经济中生产资料的一个组成部分,由“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认为劳动力市场上的自由调节必然会实现充分就业,失业只是局部和暂时的现象。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严重经济危机和大规模失业的现实,打破了古典学说市场万能的神话,凯恩斯的非充分就业理论应运而生。他认为经济和就业的周期性波动来自于“有效需求不足”和“工资的刚性”,因此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以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扩大内需,解决经济波动带来的就业问题。凯恩斯认识到了市场规律的不足,但对就业的本质认识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把劳动力看成市场经济下的生产资料和条件,为了避免经济波动,才加上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调节,并且只考虑需求总量的变化对就业量的影响,忽视就业的结构性变化。 [1]

  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和国家干预思想在很长时间内都是西方治理失业问题的良方,但对上世纪中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滞胀”却显得束手无策,其理论受到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以及理性预期学派的挑战。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提出了“自然失业率”和“适应性预期”的概念,以反对凯恩斯的非充分就业理论;以阿瑟·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否定了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的基本论点,转而从供给面寻求实现充分就业的途径;以卢卡斯、穆斯等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将理性预期和自然失业率概念引入经济变量之中,认为劳动力的供给依赖于人们对工资水平的理性预期。这些学者认为,周期性波动不过是调节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经济绝不会出现严重且持续的购买力短缺,政府的扩张性政策只会引起通货膨胀而无法改变就业。

  新凯恩斯主义以隐含合同、搜寻-匹配和效率工资对传统凯恩斯主义的假设做了修改,成为现代西方就业理论的主流思想。该理论的关键在于工资粘性,即工资不能随需求变动而迅速调整,当有效需求减少时,社会不能用降低工资的办法来减少失业。因此,新凯恩斯主义也主张国家干预,但不同于传统凯恩斯主义,其干预政策更侧重于供给方面,比如,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劳动市场的进入门槛、干预工资合同以使工资富有弹性、向公众提供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以降低工作搜寻成本等,并且考虑到工资价格粘性的形成原因,认为政策的干预力度应该适中。

  在信息不完备的市场环境下,就业理论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寻找满足劳动力供求双方个体理性和利益相容的交易模式,因此,莫滕森(Mortensen)和皮萨里德斯(Pissarides)的搜寻匹配模型成为均衡失业的标准理论,其他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使工作搜寻理论取得了迅速发展。现有的均衡搜寻理论文献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劳动力市场动态属性和信息流动不完全性为基础解释摩擦性失业。其基本思想是,劳动力供求双方为完成匹配,不得不为市场摩擦付出搜寻、雇佣、培训等成本,这些成本决定了均衡失业水平。此类研究一方面集中于对匹配函数作理论探讨,讨论其微观基础及其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并以经验数据估计匹配函数的具体形式和参数值;另一方面集中于探讨工资的决定机制,对集体谈判、双层工资、内部人-外部人、效率工资等进行了拓展研究。另一类模型以劳动力市场的非合作博弈为前提,致力于解释与劳动者可观测的技能水平无关的工资差别现象。如波思泰尔-维内(Postel-Vinay)、罗宾(Robin)的工资公告模型,认为引起工资差异的原因包括劳动者异质性、生产率异质性和市场摩擦。其实证研究表明,市场摩擦是工资分散的显著影响因素,技能差异可以很好地解释高技能劳动者的工资差异,但对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差异没有解释力。这两类模型各有侧重,对两类模型的综合成为新趋势,莫滕森在匹配模型的框架下融入了工资公告的工资决定机制,认为高工资企业为避免工人流失,愿意为特定的匹配提供更高的成本,因此工资分散可使劳动者的生产率差异内生化。

  对工资和就业差别的另一种解释是将社会偏好、阶级、性别、种族、人权、利益集团等非经济因素引入分析过程。最早是贝克尔(Becker)依据歧视行为假设建立了分析模型,之后费尔普斯(Phelps)、伯格曼(Bergman)、桑纳托斯(Tzannatos)等对此理论进行了丰富。对歧视行为的一种解释是因信息不完全,企业难以精确判断工人劳动力水平,而性别、婚姻、人种、伦理及其他外在特征容易判别,因而成为企业决策的主要因素;另一种解释是,歧视是一种社会习俗,与经济结构关系具有相容性,当歧视行为居主流地位时,非歧视性行为会因违背社会规则而招致惩罚,因此歧视是有利可图的。随着反歧视法的问世,这些学者探讨了相关法案对就业和工资的影响。

  上述不同经济学派是基于西方资本主义就业问题而生,没有考虑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结构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不考虑“世界经济一体化”对各国(即便制度不同)就业数量、种类、方式、效果等的“不一体化”影响,更不考虑就业的社会性质。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马克思的观点进行了发展,认为失业现象存在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阶级性需要用失业和不安全感鞭策工人、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企业所有者会制造“政治的商业周期”或“资本罢工”引发经济衰退,以达到提高失业率的目的。

  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主要围绕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就业问题,其“分割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内部市场工资高且工作条件好,工资水平多受最低工资法、工会等制度因素影响;外部市场工资低且工作条件差,工资水平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决定。由于劳动力在两个劳动力市场间的流动困难,内部市场的劳动者失业后宁愿等待也不愿将就到工资水平低的外部市场寻找工作,属于自愿失业;外部市场的劳动者如果失业,由于缺乏必要技能而不可能在内部市场就业,属于非自愿失业。劳动市场分割可由种族、性别、教育背景、产业差异及地理限制造成,而经济学家更关注内部劳动市场与外部劳动市场的结构差别与工资差异的决定机理。现今劳动力市场分隔理论又发展为许多分支,如专用性人力资本理论、隐含合同理论、筛选模型、劳资谈判模型等,但都显示内部劳动力市场具有稳定的雇佣关系和工资刚性,外部人进入十分困难,因此劳动市场并非完全竞争的,工资杠杆调节失效又会影响劳动市场出清。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部分国企工人下岗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国的就业问题受到极大关注,理论研究也围绕不同问题从不同角度展开。

  第一类是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出发,如戴园晨、辜胜阻等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也是商品,也存在失业;胡鞍钢、杨宜勇、李培林等对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需求及市场结构进行了研究,对发展经济学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进行了补充;赵履宽、姚裕群等从劳动力主体行为特点、供给状况等的变化来研究我国就业问题。

  第二类强调制度对就业的`影响,对我国新旧就业制度的背景、条件、结果进行比较,提出以新的就业制度解决就业。如龚玉泉、袁志刚等从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约束下以劳动力边际产值等于其工资成本时的劳动力使用量出发,认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导致企业有效劳动的实际增加对就业弹性变化有一定作用。莫荣强调完善就业促进法对建立就业长效机制、保障就业公平的积极作用,主张以完善统筹城乡就业的相关制度促进城乡劳动者向充分就业目标推进。冯煜认为国企改革和就业体制转变对就业弹性影响大,上世纪90年代就业弹性系数下降主要由体制性失业导致。

  第三类从人口学角度,即劳动力的健康、教育、性别、劳动参与率等方面差异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做出分析。蔡昉认为,根据人口结构判断,我国已面临“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开始转向短缺,此时正是提高劳动者工资、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好时机,宏观经济不景气下的失业问题会随经济的恢复得以解决,并不意味着劳动力过剩。

  第四类观点从劳动力属性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中国化。例如朱殊洋在马克思再生产模型中引入就业规律模型,在劳动就业增长率方程中引入劳动密度、劳动资本弹性等,说明了这些参数与就业的关系。徐宪认为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公平有效的就业机制和环境,将对促进就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还有些学者关注劳动力的就业效益、就业权利的保障等问题,例如龙斧等人指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与劳动力社会属性相关的法律、舆论、工会、政府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劳动契约的公平和平等性,造成对就业者权益保护的乏力。

  此外还有大量文献研究了国际因素如实际汇率和贸易协定与国内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联系。一些文献侧重于国际因素对净就业创造(总就业创造减去总就业破坏)或特定进口竞争行业就业的影响。从长期看,国际因素基本不影响净就业创造,而无论短期或长期,这些因素对劳动力在行业内和行业间具有重要的分配效应。因此,衡量国际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时应研究净就业的构成。还有一些研究将重点放在国际贸易和外包对就业、工资率和工资分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和外包往往增加了不平等,降低了对低技能工人的需求。

  从以上回顾可看出中外就业理论研究的几个发展趋势:

  1、传统就业理论侧重宏观层面,即就业总量的探讨,当代就业理论多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微观不完善,如信息不完全、工会垄断、劳动力雇佣的交易成本等。

  2、就业的周期性波动问题是研究的主要内容,近两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必将引发新的关于周期性失业的讨论。

  3、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受得到重视,包括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和劳动力流动问题等。

  4、就业问题的国别差异、产业差异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如国际贸易对不同国家、行业的就业带来的影响,或专门针对贫困国家的就业进行的研究。

  5、运用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包括非均衡分析、动态均衡分析、策略分析等。

  6、体现出经济学与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

就业理论15

  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特别是当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之后,教育理念、社会对人才需求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教育教学在观念、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向前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变化的新需要。

  20xx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20xx年之后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刷新纪录,20xx年达到700万人,20xx年达到749万人,未来五年高校毕业生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持续增长,加上海外留学归来的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也进人再就业市场,就业逐渐演变成竞争激烈的战场。虽然环境科学不在20xx年教育部公布的十五个低就业率专业名单中,但就业形势仍不乐观。

  东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就业资料显示,目前近一半毕业生在从事与其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面对新的就业环境,为摒弃落后的教育弊端,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20xx年环境科学专业开始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环境科学专业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1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

  近年,大学毕业生质量年饱受垢病,一些专业的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部20xx年落实“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并于20xx年批准实施。基于当时的就业形势,环境科学专业提出了以强化专业基础教育,拓宽专业方向,重视专业技能为基本原则的教学改革方案的。以重实践、高素质的课程改革为指导思想,主要是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中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1.1教学内容改革1.1.1强化专业基础教育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环境污染治理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涌现,为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环境科学的专业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重组更新,使教学内容既能反映环境科学领域最基本核心的知识,又能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同时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便毕业生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东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教学改革中打破旧的教学体制,适时改变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对环境科学专业提出具体的学分要求,以环境工程的理论和实践课为必修基础课,不再对专业选修课的选择进行限制,使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的整体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提高。

  1.1.2拓宽专业知识方向

  我国高校的学科过度分化,造成环境科学课程设置单一,部分课程重复内容较多。由于环境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要求环境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多元化,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3]。为培养基础扎实、一专多能,髙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环境科学拓宽专业课程方向,新增加了一批专业课程,如环境生物学、经济学、专业英语等。为缩小文理科学生课程设置的差别,学生可以跨专业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而且学生在毕业设计时可以跨学科选择导师。

  1.1.3重视专业实践技能

  实践教笼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廣人才的重要途径。原有的培养方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为提髙学生专业实验技能,环境科学专业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突出并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制订出实验教学大纲。目前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专业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3个方面。同时学校统筹安排实践教学资源,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加快环境科学实验室建设,陆续购置了一批大气和水处理实验模拟仪器,使原来十人一组的实验课变为4?5人一组。

  毕业实习是检验大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实现学生就业的关键[6]。毕业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学到在专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本科生在第四学期进行为期四周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包括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净水厂参观实习。此外,还进行了专业岗位全过程实习,即学生和检测站、污水厂的工程师一起采样,检测分析和撰写检测报告。

  1.2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由于环境科学的专业课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比较差[7]。为使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主要增加了多媒体教学,演示法教学和交互式教学。

  1.2.1多媒体教学

  目前环境科学所有老师均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并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并有二门课程获得了东北林业大学重点建设课程资助。专业课课件提供了大量实际工程资料。课件内容尽量减少文字描述,通过图片,数据表格,动画视频,声音的演示,加上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如环境工程学的所有工艺流程以前在教学中均采用静态图片对概念和过程进行讲解,学生对工艺的流程死记硬背,增加工艺流程动画和视频演示后,有效的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1.2.2演示教学

  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实物讲解传递给学生,并将实物演示与启发讨论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获得知识。如厌氧和好氧污水处理章节,讲解到活性污泥处理污水部分,学生们感到很枯燥,通过在课堂上向同学传递展示研究实验室的微生物实体,加深了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1.2.3交互式教学

  交互式教学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是一种旨在改善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自我监控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由教师在讨论中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回答问题,教师和学生在讨论中不断变换角色,进而引导讨论进行下去[8]。

  例如,环境工程学教学增加了一些污水处理方案设计内容,采用了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会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合作选择最佳的工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辩论,使每个学生有机会进行清晰的表述,学生通过对比自己和老师、同学解决问题的不同点进行反思,调整原有思维,获取知识。

  2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校办学学科分隔,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人文教育薄弱的问题。形成了重理轻文,专业先行、技术至上的办学理念,过分强调专才教育的办学思想[9]。培养的学生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知识面窄,人文素养差,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偏差。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践,培养出即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又具备良好素养大学生,环境科学专业实时调整培养方案,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学生通过学习实践,独立地去获取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及培养创新能力。

  2.1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20xx年始,东北林业大学开始资助大学生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分别建立国家级,校级和院级科研创新和创业基金,并把学生的科研创新、创业活动列人教学计划,在学分制教学改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环境科学学科利用重点学科建设的契机,设置十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并为每组项目提供创新基金。同时,环境科学实验室全方位向本科生开放,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建立共享实验仪器及技术平台,为本科生的创新实践教学创造条件,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2.2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毕业大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就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为此,东北林业大学检索教研室面向所有本科生增开检索选修课,这门课已变成大学生们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为配合实现素质教育目的,图书馆还定期举办数据库应用和应用程序讲座,这使得本科生特别是准备有意于进一步考取研究生的本科生受益匪浅,掌握的计算机技能使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有优势。

  2.3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重要的目的在于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良好的为人治学做事的态度,最终使大学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得到提高,并由此影响整个社会[1°]。东北林业大学采取了多种形式与途径深人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其中,学校各学院部门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讲座就是非常有益的活动。如,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定期举办“书林拾英”,“佳片赏析”等读书活动;校学生会定期举办“成功在路上”,邀请成功人士做讲座,和大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班主任,辅导员及专业教师会定期在班级发布信息,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参加演讲、歌咏、科技、书画等竞赛活动,学生收获了课本外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思想。

  2.4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性格特性

  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型的人才,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尤其是大学生的沟通交际和管理能力,为此学校实行了本科导师制并重新建立了班级管理制度。

  20xx年开始,东北林业大学实行四年制的一对一的本科生导师制度。环境科学学科每年在新生入学时召开老师与新生座谈会,首先专业负责人从本专业的发展沿革,国内外环境专业发展动向,以及本专业的就业方向等几方面做全面介绍,然后环境科学专业的每位老师介绍自己的教学内容和科研方向,然后通过双向选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本科生导师。本科生导师负责到学生毕业,他们不仅对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提出建议,也为大学生未来发展就业进行指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级作为一个小集体,管理的好坏,在学校管理工作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境科学专业的每班不超过50人,每班设班主任、辅导员,通过建立能够独立开展工作的班委会,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体。班主任和辅导员通过定期的班会,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从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和就业等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指导。

  3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科学评价的体系

  环境科学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连续多年就业难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已成为环境科学专业亟待解决和思考的首要问题。东北林业大学为全面深人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目前学校的各项评比中打破了过去只注重考试成绩的做法,注重学生素质形成的过程性评价,突出对大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考察。创造多种途径将只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转变为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这种综合素质评价也被用于对毕业生的考核,从而起到了积极推进学生素质整体提高的导向作用。

  总之,环境科学专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它的培养模式,就是给予学生实现自我,融人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生存技能,这些关键能力的培养,也必将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业理论】相关文章:

就业理论06-27

[集合]就业理论15篇07-20

就业理论15篇【通用】07-20

就业理论15篇(实用)07-20

就业理论实用(15篇)06-12

就业理论精华(15篇)06-12

(优秀)就业理论15篇06-12

就业理论15篇(热门)06-12

理论与实践作文大全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