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袁隆平励志故事

时间:2024-05-18 17:04:51 诗琳 励志小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袁隆平励志故事(通用13篇)

  在学习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袁隆平励志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袁隆平励志故事(通用13篇)

  袁隆平励志故事 1

  再一次见到袁隆平,是20xx年1月。这次见面,是带着清样,请袁隆平审定有关他的一篇文稿。就是在这篇文章里提到,袁隆平戒烟了。

  “难道又‘复辟’了?”我说出自己的疑问,袁老乐呵呵笑着,打开烟盒,抽出一支烟:“告诉大家,我已经正式戒烟64天了。这个是给客人抽的。”他举着烟,每人问个遍“抽不抽”。而后才坐下来,聚精会神地看稿,竟不带老花镜。

  少顷,听他说:“错了一个字,这是‘身价’,不是‘身家’。”说罢,他便拿起笔改正了。一会儿,又听他自言自语:“我梦见的是谷粒像花生米那样大,不是花生那样大,哪有那么大,这个‘米’字丢不得。”边说,他边拿起笔在“花生”后工工整整加了一个“米”字。“这个字也不确切。”一直低头看稿的袁隆平抬起头,“我梦见的是自己躺在稻穗下乘凉,说躺在‘水稻’下面不准确。”

  一般情况下,名家、领导的文稿大都经过层层把关,字字推敲,句句斟酌;审看大样,不过走一个程序,签字画圈甚而点头即可。袁隆平却没有这样。他看稿时像小学生对自己的功课一样严谨认真,改正的这几个字无论语义还是修辞都恰到好处。我心头悄然一颤。

  上面说的袁隆平做的这个梦,大凡采访过袁隆平、写过杂交水稻的都熟悉,都描述过,我也在《见到袁隆平》这篇文章中用过。回来后一翻检,大报小报、长稿短稿居然都是说“袁隆平梦见的谷粒像花生那样大”、“在水稻下面乘凉”。不觉赧颜,随后分明感到一种常人很难有的精神,从袁隆平改稿时那如同雕塑般的`身体里溢出,充盈在我的四周。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是科学家对待事业的那种一丝不苟,是圣教徒对待经典的那种敬畏虔诚。

  我又想起上次袁老为我们题字的一个细节。他一笔一画写着,老人是读老书的,不习惯简化字,当写到“读者”的“读”字时,看他停笔思索,我们提醒是“言”字旁加“卖”,他将信将疑,硬要查字典看简化了的这个字到底是怎么个写法。

  论名气,袁隆平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名动天下;论学问,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满腹才学,建树丰硕;论经历、意志和信念,可谓风霜雨雪,九死而不悔,硬是从一条坎坷的泥巴路,一直走到脚下铺满红地毯;论贡献,他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成绩功劳响当当。就是这样一个人,阅改一份不满3000字的文稿、为题写几个字而正襟危坐,如此仔细到近乎苛刻,一点都不含糊。

  世界上的事太普通了,想要做好反而很难,芸芸众生不拘小节,难成大事;而纯粹到不计任何功利,能把普通事做好了的,终成伟人。

  袁隆平励志故事 2

  此刻,他的办公室里面已经摆满了各种奖牌和证书。但老头子还是坚持在第一线做科研。每年一到冬天,他都要到三亚基地去。

  有次他爬田埂,旁边人想扶他一把,被他一下挡开了,"你以为我老了啊,我蹿田埂比你年轻人还快当!"

  成名成家的袁隆平好像仍然喜欢自在随意的生活。

  他偶尔出差逛街,看到便宜衣服,就先在自己身上比试一下,然后又在助手身上比试一下,买上一大堆,回来就人人都发一件。有次到香港中文大学去作报告,他就扎了条刚在街边用10元钱买的领带。

  1998年,湖南一个事务所评定"袁隆平品牌"价值一千亿元,杨澜到海南去采访他:"您回家跟自己的太太谈论这件事的时候,她有什么看法"

  结果,他的`回答是,"从来没有谈。"他之后跟助手说,"我就是个过路财神。"还在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给他1.5万美元奖金,他全部拿出来,设立了一个杂交水稻基金,专门奖励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他经常跟人说起他以前做过两次的梦: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梁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长,颗粒像玉米一样大,他和助手们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聊天乘凉。

  刚开始,周围人呵呵的笑,时间长了,才发现他满脑壳就惦记这个事情。他把身边英语好的年轻助手都尽量送出国去深造,为的是他的第二个理想:要让杂交水稻推广出去,"造福全世界"。

  他的助手廖伏明感慨说,"袁老师又有追求又能自在,是个幸福的人。"

  袁隆平励志故事 3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说他会有这天的成就是偶然!下面我们一齐来看看关于他的故事吧!

  曾有不少人问过袁隆平:此刻大家称您为“杂交水稻之父”,当初,您为什么学农,为什么走上研究杂交水稻这条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学农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时,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上演,影片里有一个镜头,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这些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田园确实太美了,就想长大后学农,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其率真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

  袁隆平

  因为儿时的这个愿望,高中毕业后,袁隆平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后改名为西南农学院)。1953年,袁隆平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成了一名教师。

  因为这个偶然的选取,至今,袁隆平已在田间忘情忙碌了50多载了。

  袁隆平励志故事 4

  给一位双目失明的小朋友回信

  作为蜚声中外的大科学家,袁隆平自然而然成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要收到许多来信。有一次,他收到寄自上海的一位双目失明的小朋友的来信,信中除了表达对他的崇敬以外,还道出了这位小朋友对前途的.迷茫和困惑。读着小朋友真挚的来信,袁隆平深受感动,立即铺开纸,拿起笔,动情地题写道:

  “……生活是完美的,我们这个世界是完美的,而且会越来越完美。你虽然看不见,但你的心能感受到,周围的爷爷、伯伯、叔叔们都在关心你,帮忙你。你是一个有志气有理想的孩子,好好用功读书,将来长大了,必须会有比别人更加光明的前途。不知你听过大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没有,这位大作曲家虽然双目失明,却从小发奋图强,在钢琴的键盘里创作了美妙的乐章,让音乐伴随着人类走向史诗般如痴如醉的境界,努力吧,孩子,你虽为盲童,但前途光明……”

  看得出来,袁隆平回这封信是充满着真切的情感的,对于一个素昧平生而来自远方的信,袁隆平尚且能够认真对待,并动之以情,情真意切地亲笔回信,从中,我们不难读懂这位科学家的心地是何等的善良,社会职责感是何等的强烈,情操和人格是何等的美丽。

  袁隆平励志故事 5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说他会有这天的成就是偶然!下面我们一齐来看看关于他的故事吧!

  曾有不少人问过袁隆平:此刻大家称您为“杂交水稻之父”,当初,您为什么学农,为什么走上研究杂交水稻这条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学农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时,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上演,影片里有一个镜头,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这些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田园确实太美了,就想长大后学农,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其率真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

  袁隆平因为儿时的这个愿望,高中毕业后,袁隆平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后改名为西南农学院)。1953年,袁隆平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成了一名教师。

  因为这个偶然的选取,至今,袁隆平已在田间忘情忙碌了50多载了。

  袁隆平励志故事 6

  骑摩托车去实验田

  袁隆平手里掌握着上千万元的科研经费,他的生活却极其简朴。

  长年养成的习惯,他喜欢去田垄,一有时间就到实验田去观察,去呼吸田野的气息。如果说事业的成功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到实验田去的交通工具,由原先的自行车改成了摩托车。他觉得这玩意儿轻便、快捷。没料到,玩摩托车、飙车成为他人生的一大乐趣。

  田里的秧苗分蔸了,抽穗了,扬花了,结实了……他跨上摩托车,一溜烟蹿上马路,拐入小径,溜上田埂,矫健的`身影闪动在片片绿意葱茏或金黄灿烂的稻田里。十多年来,他先后换过八九辆不同品牌的摩托车。如今,虽已70余岁高龄,他还是经常骑着摩托车在田间转。

  2001年底,在朋友们的劝说下,袁隆平买了一辆赛欧牌家用汽车。朋友对他说,骑摩托车是“肉包铁”,开汽车是“铁包肉”,还是开汽车安全一些。他兴致勃勃地学起开车来,感觉还不错。有时,他把汽车开到了田边。他还笑着说,要去考一个驾驶证哩。

  袁隆平励志故事 7

  高中毕业以后,报考哪一所大学呢?这个问题成了袁隆平全家争论的焦点。当时,在南京政府侨务委员会事务科任科长的父亲袁兴烈希望袁隆平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日后学成,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19岁的袁隆平,已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他想:第一,父亲要自己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是希望自己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对此,袁隆平毫无兴趣。第二,想赴重庆求学。抗日时期的“陪都文化”,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8个春秋的山城生活,使他有着深厚的感情。第三,在小学阶段,一次参观园艺场时,他对生气勃勃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春华秋实的'变化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到这些,他直截了当地对父母亲说:“还是让我报考农学院吧!”

  善良的母亲讲出了自己的想法:“隆平,爸爸的意见你还要认真考虑。当然最后还得由你自己作主!”颇具民主思想的父亲,熟悉隆平的个性,既然儿子立志学农,他也不好再提反对意见了。

  袁隆平就这样义无返顾地报考并考取了四川重庆相辉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袁隆平励志故事 8

  出生在1960年的曹宏球,是湖南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塔水村农民,因为出生在粮食大饥荒的年代,小时候吃了不少苦。自从改革开放的春风拂暖大地,脑子活络的曹宏球率先在村里种起了杂交水稻,他家责任田的粮食产量,年年都有好收成。此外,他种的蔬菜瓜果也比别人好,还培育出无籽苦瓜新品种。20世纪90年代以后,他将田里的活交给妻子打理,他则改行专门养蜂,口袋渐渐鼓了起来,不久就被郴州地委表彰为科技致富典型人物。

  他对袁隆平心怀感激和敬重,萌生了自费为袁隆平雕塑一尊汉白玉塑像的念头。为了弄到袁隆平的照片,他给袁隆平写了一封信,收到曹宏球情深意切的信后,袁隆平请同事回了封信。袁隆平在回信中说,“你和广大农民的心愿,在我看来,比诺贝尔奖还更荣耀。你们的这份情我就领了,但我为人民为国家做一点贡献是应该的……因此,请你千万不要把钱浪费在为我塑什么石雕像上,我实在受不起你的这种厚爱。请你尊重我的意见,并恕我不给你寄照片。”

  后来,曹宏球为了表示对这位“米菩萨”的`崇敬之情,他自己拿出五万元的积蓄,请人为袁隆平雕塑了一尊真人大小的汉白玉雕像。在竣工时乡亲们放鞭炮,扭秧歌,还在雕像前供上象征长寿与祝福的寿桃果品。在乡亲们眼中,袁隆平是恩泽乡里的米菩萨。袁隆平听闻之后很不高兴。但后来听说曹宏球家因为自然灾害而陷入困境时,袁隆平赶紧让人给他送去了两万元钱。而因为日晒雨淋,曹宏球无力维护雕像,这位老实的农民只好又跑来长沙,希望袁隆平能资助一下,但这回他却碰壁了,袁隆平听说是要钱维护雕像,他坚决不同意给一分钱。

  袁隆平励志故事 9

  没结婚以前,她以为他是一个粗心的男人。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她与他恋爱的日子并不长,就一百天左右。

  她爱上他,是因为她欣赏他对自己的研究事业的全身心投入。男人是需要有事业的,而对事业的投入,是事业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她在心里安排着:让我照顾他一辈子吧。

  事实并不是这样。

  她很快发现,他是细心的。她时时刻刻被他的爱笼罩包围,让她有幸福的眩晕感。

  蜜月的一天,加班到晚上11点,回家后他邀请她去游泳。临出门前,他特意带上一把小剪刀。她不解地问带剪刀干什么,他解释说河里有许多渔民布下的渔网,夜里游泳万一碰着鱼钩,能马上剪开帮她脱身。她听了,点了一下头,心里是幸福潮涌。

  这种细心的爱长年流向她的心田,并未因婚姻的持续而减少或消失。

  家里安煤气热水器时,他59岁,她51岁,他们的婚姻已经完美持续26年。每次她洗澡,隔两三分钟,他都会在外面大声喊她的名字。最初,她不理解,不想答应他,甚至抱怨过:喊什么,洗个热水澡都不消停!很快她知道,他之所以如此“烦”她,是担心她煤气中毒。他说:听不见动静我喊你两声,你应了,证明你安全。

  她希望他一辈子都这样“烦”她。

  她说:下辈子我还嫁他,因为他是一个心细如发的`男人!

  因为有爱,所以心细;对一个人粗心的开始,往往是爱之死亡的开始。

  他用自己对妻子的挚爱讲了上面的道理。他是中国最著名的“农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她是他一辈子最幸福的妻子,邓哲。

  袁隆平励志故事 10

  1947年6月,湖北省举办全省体育运动会。袁隆平非常喜爱游泳,便向体育老师报名,要求参加预选。老师朝他打量一番后,摇摇头说:“你个子太小,体力不够,不行!”他心里不服气,心想:自己从8岁开始,在随父母逃难的途中,就是走水路来重庆的,一天不小心,在船上被四弟隆德推下了水,险些被淹死,幸亏被一位老船工救上船来,才保住了性命。从此自己下决心要学会游泳,今后能遇难救人。9岁逃难到了重庆,每到夏天,放学回家后自己就要去长江边的“龙门浩”戏水。渐渐地,他掌握了熟练的'游泳技术,甚至可以搏击嘉陵江和横渡长江了。因此,他很想在正式比赛的场合去试一试。

  预赛的那天早晨,由周老师带队,10多个初选上的同学每人骑一辆自行车,奔向比赛的游泳场,袁隆平也偷偷地跳上最后一位同学的自行车后架上同行。待到达预赛场地时,周老师发现了他,便笑着对他说:你既然来了,也就试试看吧!结果,出乎大家意料,他竟在汉口的预选赛中获得100米和400米自由式两个第一名,而其他同学都名落孙山。接下来,袁隆平又夺得了湖北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回母校时,袁隆平受到热烈欢迎,同学们在校门口把他抬起来,使劲地往上抛了多次。

  这件事给予袁隆平很多启迪:凡符合实际的“不服气”思想,不一定是消极因素,有时可以变成积极因素。正是这种“不服气”的思想,催他积极进取,克服困难,努力拼搏,去争取胜利。也正是这种“不服气”的思想,在他科研实验中遇到更大困难时,总是给他精神力量,促使他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攀登高峰!

  袁隆平励志故事 11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还说过:“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借着暑假的机会,我阅读了《袁隆平的故事》这本书!

  一拿到这本书,我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主人公袁隆平从小就有两个梦,一是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长,颗粒像花生米一样大,二是河禾下乘凉梦。可惜袁隆平爷爷逝世于2021年5月22日,享年91岁。

  袁隆平爷爷是时代的'先锋,是国家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也是每一个青少年的人生榜样。他平凡而普通,但是却有着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胸襟。袁隆平爷爷是当之无愧的东方“稻神”。

  从这本中让我体会到袁隆平爷爷的辛苦,袁隆平爷爷每天都深入稻田研究水稻。一开始一亩只产700多斤稻米,这样算下去,一年只能养活一半的人口。袁隆平爷爷每天研究,创造了一亩能达到2千斤左右的稻米,彻底解决了中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有一次我在吃饭的时候,剩了好多饭粒。妈妈就说:“不可以剩米粒哟,快点吃。”可我已经饱了,就说:“倒了吧。”然后妈妈就把米饭倒了。袁隆平爷爷那么辛苦地种粮食,而我却在这浪费,我后悔至极。

  还有一次,我在吃饭的时候又剩了不少饭,这时我想到了袁隆平爷爷,我想到了一个词语“浪费可耻”,就这样我把饭吃完了。

  袁隆平爷爷不但解决了中国吃饭的问题,也解决了很多其他国家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爷爷虽然走了,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袁隆平励志故事 12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位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倍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也造福了全世界。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1日。上世纪60年代初,他目睹了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于是决心改良水稻品种,探索科技兴农之路。在他的科研团队一次次努力下,终于发明出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令我们敬佩和感动的`。在当时,这种设想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要沿着当时被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但袁隆平不怕困难,决心改良品种。并且袁隆平不迷信权威,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的经典理论,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实验没有任何意义。袁隆平却要亲自试验,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开拓出一条新的科技之路。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但科技创新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和饥饿和灾荒作斗争,解决农民们的温饱问题。袁隆平以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明了新一代水稻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态度。比如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地钻研,练钢琴时,要知难而进……我认为,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要做了,就要奔着目标前进,永不后退。而且我们也要有袁隆平先生报效祖国的精神,要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后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们还期待着袁隆平先生的“稻下乘凉梦”成为现实,真正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第二次绿色革命!

  袁隆平励志故事 13

  “我觉得人就像一颗种子,要做一颗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当我在《袁隆平》这本书读到这句话时,伤佛一缕阳光直射进我的房间里,不仅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我的心田,感到温暖又明亮。

  袁隆平爷爷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稻走向世界、覆盖全球梦。做梦容易但要把梦变成现实确是困难重重,他的研究被学术权威反对过,试验田被恶意毁过,多次遭遇减产、绝收。但他意志坚定、勇于创新,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穿梭在稻田和实验室,反复研究、应用、推广杂交水稻技术,让中国几十亿人吃饱饭,不再饿肚子。

  袁隆平爷爷一辈子躬耕田野,苦心钻研,始终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为己任。我被他这种坚持不懈、永不退缩的精神所震撼。它好像就是一盏明灯点亮了我心中的.某个角落,我好喜欢这种感觉,有一种与老朋友重逢那样的兴奋。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自己。两年前,我非常羡慕哥哥和小棋友们去全国各地参加国际象棋,也决定要学习国际象棋。一开始,我斗志昂扬,大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架势,每天认真做战术题、下棋。可好景不长,随着难度的增大,越来越繁琐的开局让我绞尽脑汁时,我开始退缩了,觉得国际象棋太难太枯燥了,不管爸爸妈妈如何劝说,我都坚持己见,放弃了。现在想想真是后悔,要是坚持继续学下去该多好,不仅提高了专注力,还锻炼了思维。将来还可能为学校争光,为祖国增光。

  今后,我一定要做一颗好种子,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是干旱还是洪水,我都要把根深深扎进大地,不断汲取营养。不惧挫折,不畏艰辛,只为长成参天大树,为祖国母亲遮风挡雨!

《袁隆平励志故事(通用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袁隆平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袁隆平的事迹作文10-24

赞美袁隆平的句子02-27

励志的故事11-07

经典励志故事12-18

经典励志故事12-30

励志的故事11-28

古代励志故事 古代文人励志故事02-16

青春励志故事大全 青春励志的故事04-14

教育孩子的励志短小故事_教育励志故事04-12

在线咨询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袁隆平励志故事(通用13篇)

  在学习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袁隆平励志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袁隆平励志故事(通用13篇)

  袁隆平励志故事 1

  再一次见到袁隆平,是20xx年1月。这次见面,是带着清样,请袁隆平审定有关他的一篇文稿。就是在这篇文章里提到,袁隆平戒烟了。

  “难道又‘复辟’了?”我说出自己的疑问,袁老乐呵呵笑着,打开烟盒,抽出一支烟:“告诉大家,我已经正式戒烟64天了。这个是给客人抽的。”他举着烟,每人问个遍“抽不抽”。而后才坐下来,聚精会神地看稿,竟不带老花镜。

  少顷,听他说:“错了一个字,这是‘身价’,不是‘身家’。”说罢,他便拿起笔改正了。一会儿,又听他自言自语:“我梦见的是谷粒像花生米那样大,不是花生那样大,哪有那么大,这个‘米’字丢不得。”边说,他边拿起笔在“花生”后工工整整加了一个“米”字。“这个字也不确切。”一直低头看稿的袁隆平抬起头,“我梦见的是自己躺在稻穗下乘凉,说躺在‘水稻’下面不准确。”

  一般情况下,名家、领导的文稿大都经过层层把关,字字推敲,句句斟酌;审看大样,不过走一个程序,签字画圈甚而点头即可。袁隆平却没有这样。他看稿时像小学生对自己的功课一样严谨认真,改正的这几个字无论语义还是修辞都恰到好处。我心头悄然一颤。

  上面说的袁隆平做的这个梦,大凡采访过袁隆平、写过杂交水稻的都熟悉,都描述过,我也在《见到袁隆平》这篇文章中用过。回来后一翻检,大报小报、长稿短稿居然都是说“袁隆平梦见的谷粒像花生那样大”、“在水稻下面乘凉”。不觉赧颜,随后分明感到一种常人很难有的精神,从袁隆平改稿时那如同雕塑般的`身体里溢出,充盈在我的四周。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是科学家对待事业的那种一丝不苟,是圣教徒对待经典的那种敬畏虔诚。

  我又想起上次袁老为我们题字的一个细节。他一笔一画写着,老人是读老书的,不习惯简化字,当写到“读者”的“读”字时,看他停笔思索,我们提醒是“言”字旁加“卖”,他将信将疑,硬要查字典看简化了的这个字到底是怎么个写法。

  论名气,袁隆平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名动天下;论学问,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满腹才学,建树丰硕;论经历、意志和信念,可谓风霜雨雪,九死而不悔,硬是从一条坎坷的泥巴路,一直走到脚下铺满红地毯;论贡献,他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成绩功劳响当当。就是这样一个人,阅改一份不满3000字的文稿、为题写几个字而正襟危坐,如此仔细到近乎苛刻,一点都不含糊。

  世界上的事太普通了,想要做好反而很难,芸芸众生不拘小节,难成大事;而纯粹到不计任何功利,能把普通事做好了的,终成伟人。

  袁隆平励志故事 2

  此刻,他的办公室里面已经摆满了各种奖牌和证书。但老头子还是坚持在第一线做科研。每年一到冬天,他都要到三亚基地去。

  有次他爬田埂,旁边人想扶他一把,被他一下挡开了,"你以为我老了啊,我蹿田埂比你年轻人还快当!"

  成名成家的袁隆平好像仍然喜欢自在随意的生活。

  他偶尔出差逛街,看到便宜衣服,就先在自己身上比试一下,然后又在助手身上比试一下,买上一大堆,回来就人人都发一件。有次到香港中文大学去作报告,他就扎了条刚在街边用10元钱买的领带。

  1998年,湖南一个事务所评定"袁隆平品牌"价值一千亿元,杨澜到海南去采访他:"您回家跟自己的太太谈论这件事的时候,她有什么看法"

  结果,他的`回答是,"从来没有谈。"他之后跟助手说,"我就是个过路财神。"还在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给他1.5万美元奖金,他全部拿出来,设立了一个杂交水稻基金,专门奖励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他经常跟人说起他以前做过两次的梦: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梁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长,颗粒像玉米一样大,他和助手们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聊天乘凉。

  刚开始,周围人呵呵的笑,时间长了,才发现他满脑壳就惦记这个事情。他把身边英语好的年轻助手都尽量送出国去深造,为的是他的第二个理想:要让杂交水稻推广出去,"造福全世界"。

  他的助手廖伏明感慨说,"袁老师又有追求又能自在,是个幸福的人。"

  袁隆平励志故事 3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说他会有这天的成就是偶然!下面我们一齐来看看关于他的故事吧!

  曾有不少人问过袁隆平:此刻大家称您为“杂交水稻之父”,当初,您为什么学农,为什么走上研究杂交水稻这条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学农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时,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上演,影片里有一个镜头,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这些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田园确实太美了,就想长大后学农,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其率真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

  袁隆平

  因为儿时的这个愿望,高中毕业后,袁隆平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后改名为西南农学院)。1953年,袁隆平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成了一名教师。

  因为这个偶然的选取,至今,袁隆平已在田间忘情忙碌了50多载了。

  袁隆平励志故事 4

  给一位双目失明的小朋友回信

  作为蜚声中外的大科学家,袁隆平自然而然成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要收到许多来信。有一次,他收到寄自上海的一位双目失明的小朋友的来信,信中除了表达对他的崇敬以外,还道出了这位小朋友对前途的.迷茫和困惑。读着小朋友真挚的来信,袁隆平深受感动,立即铺开纸,拿起笔,动情地题写道:

  “……生活是完美的,我们这个世界是完美的,而且会越来越完美。你虽然看不见,但你的心能感受到,周围的爷爷、伯伯、叔叔们都在关心你,帮忙你。你是一个有志气有理想的孩子,好好用功读书,将来长大了,必须会有比别人更加光明的前途。不知你听过大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没有,这位大作曲家虽然双目失明,却从小发奋图强,在钢琴的键盘里创作了美妙的乐章,让音乐伴随着人类走向史诗般如痴如醉的境界,努力吧,孩子,你虽为盲童,但前途光明……”

  看得出来,袁隆平回这封信是充满着真切的情感的,对于一个素昧平生而来自远方的信,袁隆平尚且能够认真对待,并动之以情,情真意切地亲笔回信,从中,我们不难读懂这位科学家的心地是何等的善良,社会职责感是何等的强烈,情操和人格是何等的美丽。

  袁隆平励志故事 5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说他会有这天的成就是偶然!下面我们一齐来看看关于他的故事吧!

  曾有不少人问过袁隆平:此刻大家称您为“杂交水稻之父”,当初,您为什么学农,为什么走上研究杂交水稻这条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学农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时,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上演,影片里有一个镜头,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这些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田园确实太美了,就想长大后学农,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其率真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

  袁隆平因为儿时的这个愿望,高中毕业后,袁隆平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后改名为西南农学院)。1953年,袁隆平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成了一名教师。

  因为这个偶然的选取,至今,袁隆平已在田间忘情忙碌了50多载了。

  袁隆平励志故事 6

  骑摩托车去实验田

  袁隆平手里掌握着上千万元的科研经费,他的生活却极其简朴。

  长年养成的习惯,他喜欢去田垄,一有时间就到实验田去观察,去呼吸田野的气息。如果说事业的成功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到实验田去的交通工具,由原先的自行车改成了摩托车。他觉得这玩意儿轻便、快捷。没料到,玩摩托车、飙车成为他人生的一大乐趣。

  田里的秧苗分蔸了,抽穗了,扬花了,结实了……他跨上摩托车,一溜烟蹿上马路,拐入小径,溜上田埂,矫健的`身影闪动在片片绿意葱茏或金黄灿烂的稻田里。十多年来,他先后换过八九辆不同品牌的摩托车。如今,虽已70余岁高龄,他还是经常骑着摩托车在田间转。

  2001年底,在朋友们的劝说下,袁隆平买了一辆赛欧牌家用汽车。朋友对他说,骑摩托车是“肉包铁”,开汽车是“铁包肉”,还是开汽车安全一些。他兴致勃勃地学起开车来,感觉还不错。有时,他把汽车开到了田边。他还笑着说,要去考一个驾驶证哩。

  袁隆平励志故事 7

  高中毕业以后,报考哪一所大学呢?这个问题成了袁隆平全家争论的焦点。当时,在南京政府侨务委员会事务科任科长的父亲袁兴烈希望袁隆平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日后学成,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19岁的袁隆平,已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他想:第一,父亲要自己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是希望自己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对此,袁隆平毫无兴趣。第二,想赴重庆求学。抗日时期的“陪都文化”,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8个春秋的山城生活,使他有着深厚的感情。第三,在小学阶段,一次参观园艺场时,他对生气勃勃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春华秋实的'变化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到这些,他直截了当地对父母亲说:“还是让我报考农学院吧!”

  善良的母亲讲出了自己的想法:“隆平,爸爸的意见你还要认真考虑。当然最后还得由你自己作主!”颇具民主思想的父亲,熟悉隆平的个性,既然儿子立志学农,他也不好再提反对意见了。

  袁隆平就这样义无返顾地报考并考取了四川重庆相辉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袁隆平励志故事 8

  出生在1960年的曹宏球,是湖南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塔水村农民,因为出生在粮食大饥荒的年代,小时候吃了不少苦。自从改革开放的春风拂暖大地,脑子活络的曹宏球率先在村里种起了杂交水稻,他家责任田的粮食产量,年年都有好收成。此外,他种的蔬菜瓜果也比别人好,还培育出无籽苦瓜新品种。20世纪90年代以后,他将田里的活交给妻子打理,他则改行专门养蜂,口袋渐渐鼓了起来,不久就被郴州地委表彰为科技致富典型人物。

  他对袁隆平心怀感激和敬重,萌生了自费为袁隆平雕塑一尊汉白玉塑像的念头。为了弄到袁隆平的照片,他给袁隆平写了一封信,收到曹宏球情深意切的信后,袁隆平请同事回了封信。袁隆平在回信中说,“你和广大农民的心愿,在我看来,比诺贝尔奖还更荣耀。你们的这份情我就领了,但我为人民为国家做一点贡献是应该的……因此,请你千万不要把钱浪费在为我塑什么石雕像上,我实在受不起你的这种厚爱。请你尊重我的意见,并恕我不给你寄照片。”

  后来,曹宏球为了表示对这位“米菩萨”的`崇敬之情,他自己拿出五万元的积蓄,请人为袁隆平雕塑了一尊真人大小的汉白玉雕像。在竣工时乡亲们放鞭炮,扭秧歌,还在雕像前供上象征长寿与祝福的寿桃果品。在乡亲们眼中,袁隆平是恩泽乡里的米菩萨。袁隆平听闻之后很不高兴。但后来听说曹宏球家因为自然灾害而陷入困境时,袁隆平赶紧让人给他送去了两万元钱。而因为日晒雨淋,曹宏球无力维护雕像,这位老实的农民只好又跑来长沙,希望袁隆平能资助一下,但这回他却碰壁了,袁隆平听说是要钱维护雕像,他坚决不同意给一分钱。

  袁隆平励志故事 9

  没结婚以前,她以为他是一个粗心的男人。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她与他恋爱的日子并不长,就一百天左右。

  她爱上他,是因为她欣赏他对自己的研究事业的全身心投入。男人是需要有事业的,而对事业的投入,是事业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她在心里安排着:让我照顾他一辈子吧。

  事实并不是这样。

  她很快发现,他是细心的。她时时刻刻被他的爱笼罩包围,让她有幸福的眩晕感。

  蜜月的一天,加班到晚上11点,回家后他邀请她去游泳。临出门前,他特意带上一把小剪刀。她不解地问带剪刀干什么,他解释说河里有许多渔民布下的渔网,夜里游泳万一碰着鱼钩,能马上剪开帮她脱身。她听了,点了一下头,心里是幸福潮涌。

  这种细心的爱长年流向她的心田,并未因婚姻的持续而减少或消失。

  家里安煤气热水器时,他59岁,她51岁,他们的婚姻已经完美持续26年。每次她洗澡,隔两三分钟,他都会在外面大声喊她的名字。最初,她不理解,不想答应他,甚至抱怨过:喊什么,洗个热水澡都不消停!很快她知道,他之所以如此“烦”她,是担心她煤气中毒。他说:听不见动静我喊你两声,你应了,证明你安全。

  她希望他一辈子都这样“烦”她。

  她说:下辈子我还嫁他,因为他是一个心细如发的`男人!

  因为有爱,所以心细;对一个人粗心的开始,往往是爱之死亡的开始。

  他用自己对妻子的挚爱讲了上面的道理。他是中国最著名的“农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她是他一辈子最幸福的妻子,邓哲。

  袁隆平励志故事 10

  1947年6月,湖北省举办全省体育运动会。袁隆平非常喜爱游泳,便向体育老师报名,要求参加预选。老师朝他打量一番后,摇摇头说:“你个子太小,体力不够,不行!”他心里不服气,心想:自己从8岁开始,在随父母逃难的途中,就是走水路来重庆的,一天不小心,在船上被四弟隆德推下了水,险些被淹死,幸亏被一位老船工救上船来,才保住了性命。从此自己下决心要学会游泳,今后能遇难救人。9岁逃难到了重庆,每到夏天,放学回家后自己就要去长江边的“龙门浩”戏水。渐渐地,他掌握了熟练的'游泳技术,甚至可以搏击嘉陵江和横渡长江了。因此,他很想在正式比赛的场合去试一试。

  预赛的那天早晨,由周老师带队,10多个初选上的同学每人骑一辆自行车,奔向比赛的游泳场,袁隆平也偷偷地跳上最后一位同学的自行车后架上同行。待到达预赛场地时,周老师发现了他,便笑着对他说:你既然来了,也就试试看吧!结果,出乎大家意料,他竟在汉口的预选赛中获得100米和400米自由式两个第一名,而其他同学都名落孙山。接下来,袁隆平又夺得了湖北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回母校时,袁隆平受到热烈欢迎,同学们在校门口把他抬起来,使劲地往上抛了多次。

  这件事给予袁隆平很多启迪:凡符合实际的“不服气”思想,不一定是消极因素,有时可以变成积极因素。正是这种“不服气”的思想,催他积极进取,克服困难,努力拼搏,去争取胜利。也正是这种“不服气”的思想,在他科研实验中遇到更大困难时,总是给他精神力量,促使他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攀登高峰!

  袁隆平励志故事 11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还说过:“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借着暑假的机会,我阅读了《袁隆平的故事》这本书!

  一拿到这本书,我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主人公袁隆平从小就有两个梦,一是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长,颗粒像花生米一样大,二是河禾下乘凉梦。可惜袁隆平爷爷逝世于2021年5月22日,享年91岁。

  袁隆平爷爷是时代的'先锋,是国家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也是每一个青少年的人生榜样。他平凡而普通,但是却有着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胸襟。袁隆平爷爷是当之无愧的东方“稻神”。

  从这本中让我体会到袁隆平爷爷的辛苦,袁隆平爷爷每天都深入稻田研究水稻。一开始一亩只产700多斤稻米,这样算下去,一年只能养活一半的人口。袁隆平爷爷每天研究,创造了一亩能达到2千斤左右的稻米,彻底解决了中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有一次我在吃饭的时候,剩了好多饭粒。妈妈就说:“不可以剩米粒哟,快点吃。”可我已经饱了,就说:“倒了吧。”然后妈妈就把米饭倒了。袁隆平爷爷那么辛苦地种粮食,而我却在这浪费,我后悔至极。

  还有一次,我在吃饭的时候又剩了不少饭,这时我想到了袁隆平爷爷,我想到了一个词语“浪费可耻”,就这样我把饭吃完了。

  袁隆平爷爷不但解决了中国吃饭的问题,也解决了很多其他国家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爷爷虽然走了,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袁隆平励志故事 12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位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倍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也造福了全世界。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1日。上世纪60年代初,他目睹了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于是决心改良水稻品种,探索科技兴农之路。在他的科研团队一次次努力下,终于发明出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令我们敬佩和感动的`。在当时,这种设想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要沿着当时被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但袁隆平不怕困难,决心改良品种。并且袁隆平不迷信权威,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的经典理论,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实验没有任何意义。袁隆平却要亲自试验,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开拓出一条新的科技之路。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但科技创新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和饥饿和灾荒作斗争,解决农民们的温饱问题。袁隆平以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明了新一代水稻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态度。比如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地钻研,练钢琴时,要知难而进……我认为,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要做了,就要奔着目标前进,永不后退。而且我们也要有袁隆平先生报效祖国的精神,要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后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们还期待着袁隆平先生的“稻下乘凉梦”成为现实,真正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第二次绿色革命!

  袁隆平励志故事 13

  “我觉得人就像一颗种子,要做一颗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当我在《袁隆平》这本书读到这句话时,伤佛一缕阳光直射进我的房间里,不仅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我的心田,感到温暖又明亮。

  袁隆平爷爷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稻走向世界、覆盖全球梦。做梦容易但要把梦变成现实确是困难重重,他的研究被学术权威反对过,试验田被恶意毁过,多次遭遇减产、绝收。但他意志坚定、勇于创新,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穿梭在稻田和实验室,反复研究、应用、推广杂交水稻技术,让中国几十亿人吃饱饭,不再饿肚子。

  袁隆平爷爷一辈子躬耕田野,苦心钻研,始终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为己任。我被他这种坚持不懈、永不退缩的精神所震撼。它好像就是一盏明灯点亮了我心中的.某个角落,我好喜欢这种感觉,有一种与老朋友重逢那样的兴奋。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自己。两年前,我非常羡慕哥哥和小棋友们去全国各地参加国际象棋,也决定要学习国际象棋。一开始,我斗志昂扬,大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架势,每天认真做战术题、下棋。可好景不长,随着难度的增大,越来越繁琐的开局让我绞尽脑汁时,我开始退缩了,觉得国际象棋太难太枯燥了,不管爸爸妈妈如何劝说,我都坚持己见,放弃了。现在想想真是后悔,要是坚持继续学下去该多好,不仅提高了专注力,还锻炼了思维。将来还可能为学校争光,为祖国增光。

  今后,我一定要做一颗好种子,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是干旱还是洪水,我都要把根深深扎进大地,不断汲取营养。不惧挫折,不畏艰辛,只为长成参天大树,为祖国母亲遮风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