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名人家风家训励志小故事:勤俭节约

时间:2022-11-11 11:07:18 励志小故事 我要投稿

名人家风家训励志小故事:勤俭节约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面是名人家风家训励志小故事:勤俭节约,欢迎阅读。

名人家风家训励志小故事:勤俭节约

  名人家风家训励志小故事:勤俭节约1

  1、冯玉祥夸奖佟麟阁

  冯玉祥,字焕章,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曾先后任北洋军旅长、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国民军总司令,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司令。他虽身居高位,但生活俭朴。

  1932年10月,他从山东泰山到张家口,找他的老部下佟麟阁(佟当时任察哈尔省警务处长兼张家口公安局长),商讨组织抗日同盟军的问题。因为冯突然而至,佟夫人未作准备,问如何接待冯玉祥。佟麟阁说:“还是老样小米面窝窝头,外加大萝卜咸菜招待他。”冯玉祥吃得很香。夸奖佟麟阁说:“你不愧是我的好部下,做了大官还没丢农民的本色。

  2、列宁的大衣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俄罗斯人,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俭朴伴随着他传奇的一生。当时人们经常看到他穿一件退色的旧大衣。在这件大衣上还留有三个弹孔。

  1918年,列宁就穿这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三个弹孔。伤愈出院后,他谢绝更换新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一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节约每一分钱,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3、朱元璋勤俭节约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4、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5、约翰洛克菲勒投宿

  有一次,美国大企业家约翰到纽约一家旅店投宿,要求一间最廉价的房间。

  旅店的经理认出是洛克菲勒后,问他:“您为什么选择这样廉价的小房间呢?您的儿子来这时,总是选择最贵的房间。”

  “没错,”洛克菲勒说,“我儿子的父亲是百万富翁,而我的父亲不是。”

  名人家风家训励志小故事:勤俭节约2

  大家都知道苏东坡是个美食家,他发明了著名的“东坡肉”。但是当喜欢美食的时候,不必奢侈。东坡先生很喜欢吃,但他吃得很合理节制。他曾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意思就是:“食欲永无止境,只有懂得节制,你才能惜福延寿。

  他因“乌台诗案”被贬到了黄州时,生活环境十分经济窘迫。他绞尽脑汁,仔细计算。每个月的第一天,他会把这个月的生活津贴分成三十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早上,挑一串用。如果有多余的,放在一个大竹筒里招待客人。就是这样省吃俭用,但苏轼还是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恰是由于习惯了简单的生活,苏轼才能从容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拥有旷达心性。

  勤俭节约的小故事还有著名文学家范仲淹,范仲淹从小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当他在应天学院学习时,一位老朋友看到他每天吃的食物太差了,所以他让他的家人在送餐时多带一份,并准备给范仲淹。范仲淹一再婉拒:“我已经习惯吃粥很多年了,如果我突然吃了你送我的美味,我就再也不吃粥了,这该怎么做?”

  范仲淹从小就明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他的儿子范纯仁成亲时,范仲淹曾经身居高位,经济也相当富裕。但是当他听说他的儿子想用锦缎和丝绸装饰房间时,他叫出他的儿子说:“吾家素清俭,若将帷幔带入自己家门,吾将当众焚之于庭。”可见他的家风。

  当范仲淹认为回顾自己晚年生活时,曾留下这样一句话:“惟能忍穷,故得免祸。”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品味。

  曾国藩是晚清重要的大臣,他曾经也是功高震主,但他的日常生活却非常简单。外国人戈登描述了他与曾国藩的会面:“他的衣服破旧起皱,上面有油渍。”大名鼎鼎的总督活得这么清贫,恐怕清朝找不到第二个了。

  在吃饭上面,曾国藩也不挑剔,而且极其简单。通常,他每餐只有一道菜,从来不多摆菜,虽然是将军,但为人谦逊。因为每顿饭只吃一碗饭一个菜,当时人们称他为“一品宰相”。

  名人家风家训励志小故事:勤俭节约3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和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您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 您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您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 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 乐而不为呢?”

  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 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 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您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 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名人家风家训励志小故事:勤俭节约4

  公元1080年,他被贬官来到黄州时,生活窘迫。为了渡过困境,他订出了一套特殊的计划开支办法:把所有收入分成12份,每月一份;然后又将每份分为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他把每月分好的每小份钱挂在屋梁上,每日清晨挑下一包来用,准余不准超。剩余的钱,他另用竹筒保存,以备意外开支之需。

  后来,他又在朝廷中做了高官,但仍注重节俭,从不讲究奢华。他自订每餐只能一饭一菜,有客也只能增加两个菜,不许铺排,否则就拒绝用餐。一次,苏东坡的一个老友与他重逢,请他吃饭,他嘱咐朋友千万不可大操大办。可是,当苏东坡应约去老友家赴宴时,见酒席准备得相当奢华,他婉言拒绝入席,告辞而走。苏东坡走后,他的朋友感慨地说:“当年东坡遭难时,生活很节俭。没想到他如今身居高位后,还这样节俭。”

  名人家风家训励志小故事:勤俭节约5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名人家风家训励志小故事:勤俭节约6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的时候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为了节省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

  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名人家风家训励志小故事:勤俭节约7

  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问道:“您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虽然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

  您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名人家风家训励志小故事:勤俭节约】相关文章:

家风家训励志小故事:勤俭节约04-06

家风家训小故事08-08

名人好家风好家训小故事摘抄03-31

好家风好家训经典励志小故事03-21

家风家训小故事作文03-29

求一些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02-14

有关诚信的家风家训小故事精选03-31

家风家训家教小故事(精选17则)07-22

求几个家风家训小故事啊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