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分享青年励志文章
分享青年励志文章1
一
楼婷婷是我的邻居,大我一岁。她从小喜欢孩子,比她小的就行。她留过级,插班和我做同学,成绩仍不好。班主任说,她是糨糊脑袋,还当着全班的面,用指尖戳她的眉心:“你以后能干什么啊?”
那天晚上,我们结伴回家。
她垂头丧气:“你说,以后,我们能干什么呢?”
“我想当三毛。”我踢着石子。
“我呢?”她自嘲道,“拉板车?扫厕所?”不知为何,听来分外忧伤。楼婷婷解压的方式是做手工。她将一块花布裁成几片,分别裹上棉花,缝合、组装后,就是头和四肢。她再用两粒黑扣子做眼睛,将黑毛线搓成头发,或扎,或披;等她给娃娃贴上绒布红嘴唇,就大功告成了。中考结束,楼婷婷送给我一个娃娃。
二
楼婷婷读技校的'最后一年,在工厂实习,工厂主打产品是洗衣机,她的工作就是搬洗衣机。能找到这样的单位已是楼家父母能力的极限,所以,她胳膊都肿了,也不敢轻言放弃。
一日,楼婷婷兴奋地跟我说,妇女节有个比赛,她获奖了,参赛作品是布娃娃。她兴奋,显然不止为一张奖状:“幼儿园园长好喜欢我的娃娃,问我有没有时间教他们的老师做。”
“或许,你从此就能去幼儿园工作呢?”我启发她,“总比在车间搬洗衣机舒服吧?”
她为此付出诸多努力。
她做了很多布娃娃,又渐渐从娃娃拓展到各种动物,十二生肖、恐龙,各种指偶。
她还来找我借高中课本,她打算参加成人高考,因为园长说,需要大专学历。
“早干吗去了”“当年不好好学习,现在……”楼爸爸总是以吼的方式表达心疼。
可她跟我谈更大的梦想。她说,最喜欢的事,就是哄一堆孩子开心,她最擅长的也是如此——她从小就享受做孩子王的感觉。
三
他终于成了幼儿老师。两年后,幼儿园撤销了。
于是,她办了“买断”,跳槽去一家民办幼儿园,回娘家时,楼爸爸又用吼的方式表示关爱:“好好的国企、保险怎么办、退休怎么办。”但木已成舟,也只能随她去。直至她回家借钱。
她说,要办自己的幼儿园。她还向我打听,在当地报纸发招生广告的价格。她把买断的钱全拿来,争取到父母亲友的支援,再抵押了房子,集合过去一起进修、工作的小伙伴,从8个学生开始,“现在,小一、小二、小三,加上托班,几十个孩子吧。”
前年,她不知用什么能耐,加入了一个国际连锁,去国外培训了几个月,学成归来,常用词已是“自然”“天性”“释放”。
“我们幼儿园崇尚自然,玩具,我们提倡布艺,都是我们的老师自己手工制作的。我们也提倡孩子们和我们一起做,用手工释放压力。”楼婷婷语速很慢,听起来温和、可靠。
楼婷婷带我参观她的幼儿园,在室外活动场所,我看到一位老师正弯着腰和一个小姑娘说着什么。
“我睡觉没有得第一名。”等我们走近,仍听见小姑娘在抽噎。
楼婷婷喊她的名字,摸她的头:“上午玩具收拾得又快又整齐。第一名当然好,但如果不能样样都好,就喜欢什么,把那一样做好,也不错。”
分享青年励志文章2
分享一句话,适合告诉我们的孩子
“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
这句话影响了我整整十年,受益匪浅。
LZ高中的时候,班里一共44人,全年级8个班。高一和高二一直是班级倒数10名。对高中科目不是很感兴趣。当然也跟自己不太努力有关(不过这里要注明的是,LZ高中是省级T1梯队的重点高中,每年能考上20个清北那种。非京沪地区。即便在那所高中考个倒数十名,考进个一本也不是很难)
高三开始的时候,想努力突破一下,却不知道怎么突破,下了很大决心去学,但是觉得同学们实在太强了,简直无法超越。
我挨个科目问老师求打气,说,老师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绝大部分的老师回答都是“来得及。好好学。”
只有历史老师,眼都没抬的说了句:“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
当时挺郁闷的,心想什么J8老师。但过后想想又的确是这个理。
于是把重心从问人“来不来得及”转到了拼命做题学习上来。再也不去想“来不来得及”这种破事了。因为的确,别人说来不及,还是要学的,多问也是给自己添堵。
那一年里我每天只睡6个小时,身体很差个个月挂吊瓶。但后来奇迹真出现了,我从班里后十名急起直追,在第三次模拟考试时候进入了班级前十,第五次模拟考试进了年级前10.,后续的7次模拟考试中一直在年级前50这样。老师和学校都很惊奇,逐渐把我作为清北重点苗子开始培养,并安插进了周末的'尖子班。这个班很牛逼,年级尖子班一共50人,周末抽调全校最强的老师集中补课,免费。目的就是冲清北。
当然后来我没考上清北,数学分数还是差了点,智商问题。只进了一个普通的985.也算是给高中一个满意的答卷了。
再后来是第二件事,练字。
LZ以前写字巨难看。研究生第一年的时候,决心改变一下。
都23岁了,还能练字吗?问人,问网,90%的答复都是晚了。
果真这样吗?我又想起来5年前的历史老师那句话,“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
然后我就报了一个硬笔书法班,煞有介事的跟一群10岁的小盆友做起了同学。当然我很异类。
再后来风雨无阻的练了一年的字,每天2个小时从未断过。
一年下来奇迹就发生了,我连过去怎么写字都不会了,提笔就是新练的字体,很快就被校研究生会的老师发现,并且调去做了个校研究生会的什么书记员。直到后来考公务员的时候,一笔好字还是给了我很多优势。从100来个人当中脱颖而出。
工作逐渐稳定下来,又琢磨着学点什么,挺喜欢听钢琴的。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没学成。现在能不能学学?都TM28岁了。
问人,问网。99%回答,晚了,没法跟5岁学琴的孩子比了。
我想想,我今年30,我要是75岁挂了,还能活45年,30岁学钢琴,学到40岁也学了十年了。50岁时候也能弹点什么像模像样的了吧?现在不学,50岁时候不还是啥也不会?
然后又想起来那句话了,“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
于是找了个老师,研究了一下琴型号,租了台钢琴就搞起。又当起了老师最老的学生。老师同期带的学生一般都是5、6岁的孩纸。还有一个18的妹子,一个22的小哥。
然后又过了一年,我就风雨无阻的学了一年钢琴。昨天老师跟我说,可以考虑考二级了。因为考级曲目已经拿下来了。问我要不要试试。我想想还是算了,考完级还得加钱。养孩子手头紧,等弹过了599再考虑吧。反正简单的儿歌和流行歌曲啥的弹弹已经没啥压力,哄儿子时候弹弹儿歌挺好的,儿子听得很嗨森哈。同期一起学的妹子和小哥早就不学了,5岁孩纸也放弃了好几个。LZ就这样又成了孤独的老学生,继续往前走。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想的越多,越什么事都干不成。听多了网上的言论,什么都没干就开始怀疑自己。真心不应该。
我刚上班那会,我们老板说过一句话,现在社会想要成功太简单,只要1%的努力+99%对网络的抵制就成了。现在想想和那个历史老师的话基本是一个意思,不要太注重无关紧要的看法,认准目标就静下心来干,总会有结果。人不怕笨,就怕被网上言论影响得连自我超越的勇气都没有了,那才是真可悲。
所以跟大家分享这句话,“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祝有共同心境的朋友共勉。
分享青年励志文章3
今天我想通过三个故事,来讲三个经济学基本道理。
第一个故事,它的主题词叫“消灭选择”
我出生在北京,幼儿园还没有毕业,就被送到了农村。上小学的第一天,同学们课间把我叫到了操场,我傻呵呵的刚过去,还没站稳呢,有一个同学悄悄地跑到我的身后,把我的裤子一拉,扒下来了。奇耻大辱!怎么办?找班主任。
我跟班主任告状,班主任讲的是方言我没听太懂,大概的意思是说——你小子真笨,连自个的裤子都保不住。
然后我就回家了,我心里非常明白,假如我告诉父母的话,我父母一点儿不同情我,一定会教育我说一定是你犯错误了,农民的孩子都很纯朴的,怎么会打你呢?
所以我想我是没有选择,必须靠自己。怎么靠自己?三件事。
第一件事,我找到我妈妈,你必须给我一个绳子,把我的裤子扎起来。
第二件事,我要跑,我打不赢,我要先能学会跑。
第三件事,我得观察孩子们怎么打架的。
最后,机会来了,一个月以后,我的班主任要我做值日。这时候这四五个人要打我,我先跟他们转悠,逮着一个机会,朝一个同学撞过去了。他没防备,头撞到了课桌上。
第二天,我的妈妈买了饼干,带着我到这位同学家去赔礼道歉。那是在一头牛的边上,那个味道一辈子我都没忘记!那是香味,我第一次尝到了胜利的甜头,从此以后,没有人敢随便欺负我了。
这件事情告诉我什么呢?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人才能够被激发出来。
看我们年轻人,今天你们的问题,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了。我的很多学生,经常来问我,以后做什么,尤其是博士生。我说你读了博士都还没想清楚未来干什么这个有问题。
假如马云,考试成绩好一点,能考上一个很好的学校,读了金融,恐怕今天不见得要创业了吧?假如马云长得,像撒贝宁一半那么帅,有可能到个电视台当个主持了,就不创业了?所以我们的马云也好,刘强东也好,他们往往是被动地,消灭很多选择,背水一战。
第二个故事,它的主题词叫“人力资本”
1992年,我博士毕业了,在找工作。第一个去面试纽约大学,系主任当时决定要给我工作。一星期以后,密歇根大学经济系也给我打电话,说要请我去经济系工作。
于是我就碰到了一个选择的问题,纽约大学金融系,金融研究水平非常高,工资整整是密歇根大学的两倍,怎么办?其中纽约大学的系主任,碰巧是我一个同学的父亲,所以跟我讲话很直。“我给你付的工资是别人经济系的两倍,你来我这,你专门给我研究金融问题。甭搞你的中国经济研究!”
这句话在我脑子里反复回响,我当年选了经济学,想的是中国的.事情。如果我去了纽约大学,只让我研究金融的问题,跟中国不直接搭界,我的未来会是怎么样呢?我会高兴吗?想到这儿,义无反顾去经济系。
为什么?用经济学的道理来讲,我想的是未来,是人力资本。什么叫人力资本?就是你未来的,获得幸福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位同学,你们不用买股票,你们已经有了一个大股票,就是你自己呀!你是你这只股票的CEO、董事长,你的导师、你的老师、你的父母、你的同学、都是你的持股者。所以你的主要的任务,今天应该是如何做好你的主营业务,如何让你未来更加快乐。
关于是否要逃离北京,今天我可能忍受,大城市的痛苦,但是未来我会更幸福。因为我在大城市,我获得了工作的机会、锻炼的机会。我认识了很多,跟我想法相像的年轻人,有很多导师来指导我。
第三个故事,它的主题词叫“圈子”
这是我一个非常好的朋友的故事。这位同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在波士顿上大学。他一早就想清楚了要搞金融,怎么能够进入金融这个圈子呢?每一个周末,他坐着公共汽车去波士顿。
美国的公共汽车,可不是北京上海的五分钟一班呐,一小时一班呐!他需要背着干粮,带着牛奶,一走走一天。去波士顿的金融街,看大厅里看着那个门板,记下来这些公司的负责人,名字、部门是什么。之后找到公司的总部的这些总机,打电话过去,我要跟史密斯先生谈一谈,他是哪个部门的。总机的接线员一听,这小伙子还挺靠谱,放进去吧。于是他通过这种方式,跟华尔街在波士顿的分公司就接上头了。
很快就去这家公司做实习生了,再过五六年,他成了一个全球三大之一的投资银行的亚太部的总管,现在已经下海自己创业了。
那么这个故事在经济学是什么道理呢?经济学我们就叫它外部性、外溢性。
往往我们年轻人会有一种情结,经过我的奋斗,成功了,为什么这个圈子还有其他的人,这样跟我竞争啊?“瑜亮情结”,既生瑜何生亮。
这个道理经济学也告诉我们,不应该这么想,因为人才的成长都是集团性的。
所以最后我想总结告诉大家,不要犹豫,尽早认准大方向。消灭选择,义无反顾,认准长远,认定自己,然后想方设法找到你要奋斗的那个圈子,你会跟着这个圈子不断地往上走。
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地方。
分享青年励志文章4
1.
我在一家百货集团公司做社会监督员时,无意间看到了他们的工资发放表,发现一件让我特别费解的事:有些最基层的员工,竟然和总经理的基础工资是一样的!
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问这家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员。他说:等你了解了这些员工的情况后,你就不会奇怪了。
带着巨大的好奇,我采访了两位这样的员工,他们来这家公司都已在十年以上了,他们觉得基层岗位更适合自己,如果能把这份工作做到极致,也算得上成功了。我问了好多问题,发现他们对商品的了解堪比专家。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待工作的那份用心和耐心,完全配得上这样的待遇。
我经常会收到一些让我做职业生涯规划的留言,留言者大多刚出校门,对眼前的工作没什么兴趣,感觉看不到希望,所以非常迷茫。
有一位211大学的毕业生,他在一家公司做程序员,工作了两年,觉得非常乏味,想离开。可问过几家公司,都还不如这份工作赚钱多,就一天天煎熬般地度日。他问我,能不能给他点意见,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多是这种内心没有方向的年轻人。我给的意见大致相同,就是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让自己一点点变值钱。如果,实在是不喜欢,就换一份有兴趣的.工作。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让你把一份普通的事做成事业。
但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专注,最忌今天干这个,明天又跑去干那个。到最后,什么都没做成。
2.
我有一位在农村的亲戚,二十岁时来城里打工,那时我还在上学呢,就见他老是往我家跑,让我父亲给找工作。开始的时候,给他找了一个机械加工工厂,想让他学门手艺。
可是,他干了没几个月,就不愿干了,说太累,也没意思,每天就对着一堆铁,特无聊。父亲没有办法,只得又求人,这次找了个干电焊的活。送他去上班时,父亲说,好好干,干好了以后不打工了,自己揽活也能养家糊口。但那位亲戚,没干多久又辞职了,说又脏又累,钱挣得也不多。父亲气得不愿再管他。
可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能软磨硬泡,这个亲戚不理他了,他就去下一家求人帮忙给他找工作。就那样,这干几天,那干几天,手艺没学到,钱也没挣到。
两年前,我陪父亲回老家见过这位亲戚一面,花白的头发下面一脸皱纹。他和父亲唠叨:唉,在城里打了半辈子工,也没挣到钱,还不如我侄子呢,在城里打了五年工,就买了车。
父亲说,你要是一份工作干下去,你在城里买房子都没问题,别说车了。你自己没长性,干什么都三天热度,这么多年,一样拿手的技术都没有,你怎么能挣到钱?
亲戚不说话了。
是啊,不管做什么职业,都要有一年的学徒期,两年的生存期,三年的职业期,最好再步向事业期。进入某个行业,半途而废只能让我们停留在生存期,然后不断降低自己的要求。
同样的事,有人成了翘楚,有人成了逃兵,有人终成大器,有人一事无成。
3.
我曾经听过一个大V讲课,他说,一定要记住一万小时定律,如果,你在一个领域里的努力时间没有达到一万小时,那么,你的成绩也不会出彩。你要做的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努力把事情做到极致,成功就会水到渠成。
人一旦习惯凑合,这辈子可能就只会有一个退而求其次的人生了。而如果习惯了优秀,生命会从此不同。
当年,27岁的诗人里尔克应聘去给62岁的画家、雕塑大师罗丹当助理。在初出茅庐的诗人的猜想中,名满天下的罗丹一定过着十分浪漫、疯狂、与众不同的生活。
然而,他看到的真实景象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罗丹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画室的老人。
后来,里尔克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人若愿意的话,何不以悠悠之生,立一技之长,而贞静自守。
他说的,何尝不是罗丹?
与众不同的东西,往往在制造的过程中,就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虽然枯燥,却可以让你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是的。你有多专注,就会有多优秀,也就有多自由。
分享青年励志文章5
1
曾经我的字很丑,而且是那种“天下谁人能识君”的丑。
初中的时候,老师提名班里写字最”狂野”的四个人,并给他们颁奖“四大草书大王”。我遗憾落选,因为老师觉得我的字已经脱离了文字的范畴,仓颉再生都无法作出评判,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鬼斧神工”。
同学们经常拿这个和我开玩笑,老师也屡次劝我改“写”归正。
当然,最为光火的便是我老爸,他始终认为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迹完全可以代表他的精神气质与生活态度。我觉得这压根就是扯淡,他只是因为自己写得出一手不错的字,所以大有一种“老子英雄儿狗熊”的愤懑。
而我,却从未因为我的字迹而感觉到丝毫不适,更谈不上羞耻。甚至得益于我还过得去的文笔,作文一直被老师拿来当范文,所以我反而会在心里有点小得意:字不好怎么了,你们照样望尘莫及。
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高中毕业。
刚上大学那会,我决定参加学校的文学社,入社考核分为现场笔试和面试,现场笔试就是在一个小时内写一篇五百字左右的短书评。待笔试全部完成,然后就是根据考卷提交的顺序一个个进行面试,轮到我的时候,我明显发现坐在正中间的一位学姐拿着我的考卷满脸愁容,坐她旁边的两哥们则强压着笑意。
当时我也略觉尴尬,还好他们很快便恢复了常态,在问了一些小问题后面试便结束了,刚出门我突然想起包落在了里面,返回去的时候一推开门,我清晰的听见那女生对她旁边的学长打趣道:“他的字比你的还艺术哦!”
那一瞬间,这句话落在我耳里为刺耳,我假装没听见,进去拿起包便往外面走。
在即将出门的一瞬间,甚觉憋屈的我又返了回去,原谅我当时就是一敏感傲娇的冲动Boy,仍保留着高中时代的流氓匪气。在他们的目瞪口呆中,我拿回卷子,抛下一句:“对不起,我不入了。”
2
回去的路上,我将整个事件在脑海里回放了一遍,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刚刚自己的行为不但幼稚而且没品,丢了面子又失了里子。
而追朔我冲动的源头,那便是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羞耻感。
只不过曾经自己一直置身于熟悉的环境里,面对同学的玩笑、老师的调侃、甚至父母的苛责,这种熟悉将内心的羞耻感进行了无限的遮掩与弱化,而自身还过得去的文笔在和潦草的字迹进行对比后,这种强烈的反差更加催升了我叛逆时期的满足感与虚荣心,让我长期沉浸在一种“以耻为荣”的思维怪圈里。
而现在,当自己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便失去了潜意识里自我蒙蔽的遮羞布,面对陌生人对自己字迹的调侃,隐匿在心底的羞耻感立马显露了出来。
自那次以后,我便开始有意识地去练字,并在网上买了很多字帖。每当我想偷懒或是觉得无法坚持的时候,便会回忆那天的场景,一种无法言说的羞耻感哪怕隔着漫长时光,仍能一下子戳中我敏感的神经,督促我继续坚持。
直到现在,我的字迹丢在人群中,虽然仍是毫不出色,但也算的上中规中矩,至少在别人那里再也捕捉不到皱眉的表情。
3
曾经我在某篇文章中提到过,很多人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妄自尊大,要么妄自菲薄。但在它们两者之间,还存在一种同样致命的思维误区,那便是由于长期缺乏适当的羞耻感,所以形成一种阿Q精神般的盲目乐观。
比如你处于一个圈子的底层,但是你却未觉丝毫不适,更不思考如何去改变与提升自己,在圈子的底层里怡然自乐,更“恐怖”的便是有人还因此洋洋自得,给自己打上一个淡泊名利的伪标签。
以前公司一职场前辈,在公司呆了近十年,和他同一批进入公司的人,基本都早已离开公司,踏入了更好的'平台,更有甚者自己开了公司成了老总。而现在公司的那些项目总负责人,都是比他晚入公司的后辈。即便我们这些刚毕业没几年的人,也一个个开始往上走,唯独他一直坐着一个项目负责人的位置雷打不动。
不过他有一个“优点”,就是面对其他人的玩笑,他都能泰然处之,和我们这些年龄小了一大截的年轻人也能打成一片,并常以淡泊名利作为口头座右铭。
纵观他的工作状态,下班时候按时打卡回家,再忙也从不加班。公司项目多的时候也不争抢,甚至巴不得你们全拿走,年底别人都是至少五位数的奖金提成,他拿着三千块钱的月薪不亦乐乎,一遇紧急状况便需东凑西借。已过而立之年,却仍是囊中羞涩、孑然一身。
此时再去回观他所谓的淡泊名利,却成了一种莫大的讽刺。功成名就后豁然放下,那叫淡泊名利,而如果这个词语从一个一无所有、毫无建树的人嘴里说出来,那只能是不思进取。
究其根源,就是缺少了一种羞耻感,所以才能淡定地面对周围的流言蜚语与异样眼光。且与曾经的我不同,他是彻底抛弃了心底的羞耻感,使得自己陷入了温水煮青蛙的意识陷阱里,彻底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4
古语有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就是说一个人不可以不知羞耻,不知羞耻的耻,更是无耻。而保持适当的羞耻感,更能规范你的行为准则,提升你的素质修养。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地铁凤爪女”事件,面对全民一边倒的指责“讨伐”,当事人表示拒不认错,因为她认为自己的行为并没有影响到地铁上的公共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
很显然,她为自己辩解的理由,便是以绝对的规章制度来衡量自己行为的对错,却忽略了在群体社会中,规章制度只是一种面向全体成员的制约手段,它具有强制性,但因为要涉及人权等诸多方面的考虑,所以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很多时候需要有一种自我约束。
可以这么说,绝对的规章制度可以从身体上对一个人进行制约,可那仅仅只能说明你遵守了最基本的群体秩序。自我约束能力才是最终决定一个人品行与修养的内在动机,而形成自我约束最好的方式便是培养自己的羞耻感。
因为你的内心潜伏着一种羞耻感,它会对你的个人行为时刻进行自我监督,将你的个人修养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5
人生路上,务必保持一种适当羞耻感。
它不一定会助你最终走向成功,但它可以增强你对目标的饥渴度,面对失败与困境的时候也能保持更强的韧性。
它也无法瞬间提升你的学识技能,但它能够让你更好更舒适地生活在群体社会里,由内向外地散发出一种高贵的修养与情操。
而且有一点毋容置疑。
那就是相比当下,你终将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分享青年励志文章】相关文章:
青年励志文章10-17
青年的励志文章07-22
短篇励志文章分享11-04
分享抒情励志文章12-10
分享青春励志文章10-18
有关青年励志的文章03-14
有关青年励志文章10-18
【必备】青年的励志文章07-23
分享高三励志文章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