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诗歌鉴赏资料
高考诗歌鉴赏:以叙事为主的诗歌
以叙事为主的诗歌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_ _(篇名)。(1分)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16.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⑴此诗颔联以_______和_______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分)
⑵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编辑推荐:
报名时间汇总
更多内容进入: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王积薪闻棋
王积薪闻棋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②。既灭烛,闻主人媪③隔壁呼其妇④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⑤。”积薪暗记。明曰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唐国史补》)
王积薪下棋的功夫很高超,自以为天下没有敌手。有一次他到京师去,路上借个小旅馆过夜。熄灯以后,听见旅馆老板老婆婆隔了墙壁叫她的媳妇,说:“今夜气候温和,没有什么消磨时光,和我下一局棋怎样?”媳妇回答说:“好。”老婆婆说:“我在第几道下一下。”媳妇说:“我在第几道下一子。”这样轮流说,各下了几十子。老婆婆说:“你输了!”媳妇说:“是我输了。”王积薪把两人下棋的过程记在心里。第二天,他用棋盘把她们下的棋重走一遍,发现两人下棋用意之妙,都是他远远比不上的。
[注释] ①王积薪:唐朝著名围棋手。②逆旅:旅店。③媪:老妇人。④妇:指媳妇。⑤伏局:这局棋认输。
[文化常识]围棋。我国的围棋,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就流行,久盛不衰。《学弈》中说到的“弈秋”,就是著名的围棋手。到了唐朝,围棋已定型为今天的纵横19道,361个点。它最初叫“弈”,“围棋”这个名词在西汉时出现。到魏晋南北朝,上至帝王、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喜爱下围棋,因此高手辈出。当时已实行九等品级制,是今天围棋九段等级制的雏形。汉朝的班固、马融等都总结过下围棋的经验,至唐与五代,关于围棋的专著已很多,如《棋图义例》、《棋势》等。棋盘(棋枰)及棋子有木质、石质的,也有玉制的。日本、朝鲜及东南亚的围棋,都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敌 ②京师 ③既
2.翻译:①良宵难遣
②明曰复其势
3.理解:这则故事说明
参考答案:
王积薪闻棋
1.①匹配②京城、国都③已经 2.①美好的夜晚难以打发;②第二天(按婆媳下棋的过程)恢复局势。 3.唐朝时下围棋极普遍,水平极高。
学习方法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学习的区别
语文学习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始终。从我们会听人讲话,与人交流开始,我们就在学习或运用语文了。进入学校之后,语文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语音、字词等练习成了小学语文课永远的作业。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增加,学习阶段的提升,语文学习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到了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更加突出。
与初中语文学习相比较,高中语文学习有以下特点。
一、内容更加广泛、丰富。 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看,几乎包括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各个时期的作品。例如,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角度看,将涵盖从《诗经》到明清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而其中包含的学习内容又非常丰富,作家作品、文学文化常识、实词、虚词、句式、修辞、文章内容理解归纳、文学鉴赏以及语言的运用等等,都在学习要求之中。
外国的作家作品,重点学习历史上有影响的作家、政治家的诗歌、小说、散文、演讲词等产生过一定影响的作品。从风格看,更是不拘一格。例如,在二战以后西方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也选入教材中。
二、知识性强,系统性强。 初中语文的要求较注重学生感性的认识和积累,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已上升到能够对有关内容进行知识性、系统性的理解和领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文本中的问题通过知识体系解决。比如学习诗歌,初中要求是读读背背,形成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初步理解诗意。
高中就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诗歌发展的基本过程,了解它在每一个时期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在阅读欣赏诗歌时,都能借助相关知识读懂内容并进行艺术鉴赏。写作也是如此,更讲究写作基础阶段的规范性。知识性和系统性使零散的、不具条理的内容得到整合。
具备了较扎实的历史、哲学、经济、地理乃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逻辑、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才能抓住要害。仅仅懂得一个方面,或仅擅长、爱好某一学科的知识,都会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对我们成长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比初中阶段的范围扩大很多,要求也更多,更高,程度也进一步加深,更趋向应用性,审美性。这有学科本身的原因,也有高考与中考不可同日而语有关。
面对新的学习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学习的方法上有哪些相应的准备呢?
一、树立“大语文”的学习观念,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 语文学习再不是语文课上的事情,而是贯穿整个生活的活动。不间断地读书、看报,了解国内外时事,思考社会人生大事,是培养语文素质的良好途径。扩大视野,提升认识水平,在生活中不断涵养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才能使语文的发展提高有可持续性,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堂上认真听讲。
2、主动记笔记, 会记笔记。
3、有自觉积极思考主动交流的习惯。
4、养成及时总结归纳的习惯
高考作文引导:五大失误及相应对策
高考作文引导:五大失误及相应对策
失误一:思维跳跃,节外生枝
阅卷中,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几乎超过一半的跑题考生都出现了这类错误。例如有考生论母语时,谈及了文化,又从文化谈到文化现象,最后甩开“母语”这一关键词,大谈要重视某种文化,导致离题。
对策:考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失误,属于思维转换出现错误。比如面对“母语”这一作文题,考生要知道在母语文化背景下进行作文,从文化延伸到和文化有关的事物是允许的,但重要的是,讨论具体的文化现象,一定要紧紧扣住“母语”这一前提条件,即落脚点在母语。
失误二:审定类型,判断有误
近两年,我省高考作文出现了一种新形式,即命意作文。它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既不像材料作文限定太死板,又没有话题作文的宽广无边。
以今年的作文命题为例:从宏观上看,考生立意有三个要点:①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②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③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思维无论怎样发散,这三个信息点(当然可以取一个信息点作文)是不能回避的。但是,部分考生还是将作文审定为话题作文,脱离了作文材料所隐含的限定。
对策:虽然明年的作文形式还不知晓,但是从我省和全国各地近些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来看,考生还是要重视命意作文和材料作文的训练,学会在命题限定的范围内打开思维,多角度地深入写作。
失误三:阐释概念,理解错误
或是语文基本功太差,或因为考试太紧张,有部分考生将“母语”这一词语理解错误,认为它是“母亲的语言”、“母爱”等等。概念有误,全篇皆错。
对策:避免这种失误当然需要考生锤炼语文基本功;调整自己的应试心理状态,考场上,平静心态,认真审题。
失误四:只取局部,放弃全体
仔细审题就会发现,今年的高考作文关键信息点有两层,第一层是“母语”二字,第二层是文化、交流、欣赏等。有些考生只谈及一点,放弃其他。
对策:这一失误带有普遍性,一定要引起来年考生的关注。在平日训练时,考生要仔细审题,先明确命题范围,找出由关键词组成的一个面中确定一个写作点,多角度地深入写作。第一层信息点不能丢弃,第二层信息点可以自由选择,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
失误五:违背题意,反弹琵琶
试看这一篇作文观点:母语和民族文化根本就没有很大的关系,我听不懂广东话、浙江话,还有很多民族语言也听不懂,但是我了解民族文化,这和听不听得懂方言没有很大关系。
从一开始,考生就否定了母语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即使后面写得再出色,也是一篇离题万里的文章。
对策:高考作文,考生不能否定命题的基本内容或者基本观点。如果要做否定文章,只能在肯定命题基本观点的前提下,对局部问题进行反思,否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肯定。这样的文章有思想,有个性,可以获得好评。
高中语文主观题答题万能公式模板: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以上就是为大家提供的“高中语文主观题答题模板”希望能对考生产生帮助。
【高考诗歌鉴赏资料】相关文章:
高考的诗歌鉴赏11-29
怎么答高考语文诗歌鉴赏?01-09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技巧论文05-26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谁有?08-27
关于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解析之法03-18
关于高考诗歌鉴赏的复习方法03-22
诗歌鉴赏11-29
诗歌鉴赏是?11-29
浅淡高考诗歌鉴赏方法和技巧论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