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诗歌鉴赏的课程设计

时间:2021-03-31 20:20:27 励志诗歌 我要投稿

关于诗歌鉴赏的课程设计

  篇一:

关于诗歌鉴赏的课程设计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诗歌鉴赏第一课。下面我从教学内容重要性、学情分析、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教学反思八个部分进行说明。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高考诗歌鉴赏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高中阶段诗歌鉴赏

  激发学生诵读古典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诗歌鉴赏题的问题所在: ① 诗歌众多,

  ② 题材多样

  ③ 技巧灵活

  ④ 感情丰富

  基于以上原因,我对本课做了精心的处理。高中阶段诗歌鉴赏的第一课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思,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让他们觉得诗歌鉴赏难度并不大,同时让他们知道鉴赏诗歌有一定的鉴赏步骤,再看到诗歌有一个思考的方向。最后以“月”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到意象虽然众多,但是有特定的含义和一定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以前学习过诗词作品,对诗词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认识,诗词方面也有一定的积累。

  2、大多数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往往过多的重视老师们讲的方法、技巧等,而真正对诗词最根本的文本内容感知感悟力比较弱。

  3、现在学生少经苦难,往往感情淡薄,情商比较低,不加引导,很难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感情。

  4、对古诗词,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无从下手,缺少对知识的一种探究求思精神。

  三、教学目的:

  1、基础目标:①了解诗歌的意象。

  ②明确鉴赏诗歌的步骤即通过想象、联想,把握诗歌意境

  ③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作品情感

  2、能力目标:①初步掌握鉴赏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②了解诗词中某些意象的特定含义。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学会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味作品,使之产生对古典诗词的喜爱。

  四、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教学法、联想想象图画法、提问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把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分为八个环节来进行

  1、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不朽之作,我们作为这样一个国度中的一员,我们肩负着灿烂文化的传承。而这些作品也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古诗,开始高中阶段的诗歌学习。

  2、【设计活动】找四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自己最熟悉的一首诗。(此环节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问题引导】找出这四首诗的共性(讨论得出)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教学法、提问法、讨论法

  【明确总结】都有事物——补充概念“意象” (完成基础目标1)

  3、【问题引导】这些孤零零的意象对于作者抒情有何帮助

  【教学方法】联想想象图画法、提问法、讨论法

  【明确总结】我们可以想象出一幅幅画面来,画面上有时有色彩,有时有动作等——补充概念“意境” (完成基础目标2)

  4、【问题引导】不一样的画面给了我们怎样的感受?或喜或悲

  【明确总结】你所体会到的感受也就是作者所要表达和传递的情感,你能体会的到说明你读懂了作者。(完成基础目标3)

  【学生总结】鉴赏诗歌步骤(完成能力目标1)

  5、【问题引导】作为例子的诗歌中的意象是否在其他诗歌中出现过,试找出一首,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诗歌中表达的含义是否相同

  【学生发言】

  【明确总结】相同事物在不同诗作中表达的情感是不相同的。

  6、【问题引导】相同的意象之间都没有共性呢?现在我们找出课前布置的作业,含有“月”的诗句。(完成能力目标2)

  【学生发言】

  【明确总结】“月”在赠别诗中有,在边塞诗中有,在漫游诗中有等,但表达的都是孤寂落寞或对家人故

  乡的思念。说明一些意象有他特定的含义,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去总结和积累,这对我们今后诗歌鉴赏会大有帮助。

  7、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到诗歌鉴赏并非高深莫测,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鉴赏起来并不难,难的是我们要在今后的学习中积累和总结。

  8、作业:

  搜集有关 “梅”“水”的诗句体会其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诗词的积累,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提纲挈领,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意象—(联想、想象)—→意境—(感悟、体验)—→情感

  七、教学效果:

  本课中学生自己总结出了鉴赏诗歌的要素,例子完全是学生自发举出的,提高了课堂中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打消了诗词鉴赏的顾虑同时引起学习的兴趣,也为今后的诗歌教学打下了基础,使学生在鉴赏中有了明确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一种导向,就是先找意象再联想意境,最后体悟情感。另外以一种探究的精神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

  八、教学反思:(高效课堂)

  在有限的时间里,要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抓关键,有所取舍,让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

  篇二: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鉴赏》,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对这一教学内容的设计构想。

  首先我谈谈这一内容在课标和在语文中考复习中的地位及现状。

  【教学内容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词鉴赏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功底和语言能力。近几年,古诗词鉴赏已成为中考语文的重要考点之一。中考的古诗词鉴赏,分值是5-7分。鉴赏的考点涉及到:对名句的理解和鉴赏;理解内容主旨、思想情感;品析语言特点、体味炼字;品味表达技巧;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感知艺术形象等。在以往的考查中,学生在古诗词鉴赏方面失分较多,得分率偏低,同时,古诗词鉴赏是中考语文复习耗时多,见效少的薄弱环节。这已成为了制约中考语文得高分的瓶颈。中考的古诗词鉴赏,题型已由以前的选择题转变为主观题,以表述题、评述题为主,题量为2—3题。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迫使我们教师在古诗词鉴赏的教学及备考工作中及时采取新的策略。那么,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如何呢?(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设想)

  经过“一诊”前的一轮训练,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已经基本了解,但基于初中学生古典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的思维能力差等特点,学生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联系分析,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为了既能体现2011年广元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状态,本课旨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用音乐、动画、图片等营造鉴赏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讨论、练习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让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方法和提高得分率等目标。

  所以,这节古诗词鉴赏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将分三个维度设定:(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知识与能力

  熟悉常考题型,引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方法及提高鉴赏的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师为主导和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教师的“答题技巧点拨”和学生的“小试牛刀练一练”

  “课堂实战大演兵”两个环节,精选典型题目,让学生学得明白、练得明确、做有成效。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提高学生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养。

  2、帮助学生克服对古诗词鉴赏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应试的信心。

  据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和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掌握诗词鉴赏题的方法和提高诗词鉴赏的综合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同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接下来我谈谈本节课用到的教法和学法(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因此,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中国有句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不管是什么文章,读,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古诗词,每一次朗读,都会有不同层次的体会与感悟,所以朗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古代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均感到陌生疏远,老师平时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往往还是略知皮毛而不得要领。鉴赏古诗词而又重在学生自己对诗歌的体验感受,因此老师只有教给学生一套赏析古诗词的方法,学生才会在做题中迎韧有余。所以教学中我会采用讲授法。

  课堂上学生的讨论能让他们个人的认识得到交流、传递与升华,同时也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民主气氛更浓,也有利于激励广大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争辩能力,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所以教学中我还会贯穿运用讨论法组织教学,让他们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

  一节课上要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古诗词知识,并要做题进行强化训练,课堂容量势必增大。而多媒体下的古诗词教学较比传统的教学更具形象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知,领悟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会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其主动学习、充分合作、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另外还要让学生学会捕捉课堂上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做好笔记储备知识,为课后进一步消化、巩固知识所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环节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 课前“抢答热身”:观美景,吟诗句

  同学们,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歌;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

  如醉如痴的艺术神魔,它,就是珍藏在我国文学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代诗歌。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优秀的诗人和精美的诗作数不胜数。这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之

  一。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习背诵了上百首古诗词,接下来,你能看着优美的.图景随口吟诵而出你所想到的古诗词句子吗?(多媒体出示美景图片,学生抢答吟诵诗句)

  (设计意图:从中学生的兴趣点入手,用精美的图片和诗样的语言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进入课堂,这样有利于他们更快、更好的接触、掌握新知识,而且提供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为课堂气氛的活跃奠定基础)

  二、走近中考,导入新课

  (过渡)看来同学们积累的古诗词还真不少,作为一个生活在诗歌之国的初三学生,我们不仅要背诵积累大量优秀的古诗词,而且还要学会欣赏古诗词,以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为古代文化的传承尽力。近几年,广元市语文中考试题中都涉及到了古诗词鉴赏题,在以往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很多同学答题都是“跟着感觉走,带着你丢分”,古诗词鉴赏题真的就有那么难吗?真有那么可怕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古诗词鉴赏”的专题复习,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多媒体展示课题: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认识鉴赏古诗词的意义,同时激起学生学习鉴赏古诗词的兴趣和欲望。)

  三、提出复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复习目标:1、明确中考考点;2、熟悉常考题型;3、掌握答题技巧。学生齐读)

  (目标明确,学习中才会有的放矢,尤其是复习课,更要“靶向训练,专业高效。) (过渡)中考古诗词鉴赏有哪些赏析点呢?下面两道题是我们广元市08、10年的中考古诗词赏析题,它能给我们很好的提示。(多媒体展示)

  通过分析这些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古诗词鉴赏题的考查要点不外乎以下几点:

  1、诗词的名句赏析、语言品味。。 赏“妙语”

  2、诗词的思想内容、情感倾向 赏“情感”

  3、诗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赏“技巧”

  4、描绘诗句所展现的画面,再现情境 赏“意境”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中考试题,让学生们掌握一些常见的题型,归纳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考查要点,为后面的技巧点拨打下一定的基础。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探究能力。)

  四、答题技巧点拨

  (过渡)明确了古诗词鉴赏的考点之后,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专题复习了。可是,对于古诗词,我们该怎样赏析呢?下面我们就诗词鉴赏的四个考点入手,来学习赏析古诗词的方法。

  (一)、赏“妙语”

  1、请同学们观察,在我们总结的几个方面中,对诗歌任何一个方面的赏析首先必须要接触的是诗歌的哪一个方面?(生答:语言),这说明,对诗歌精美语言的赏析是其他一切赏析的基础,而赏析精美语言的重点就是赏析好词佳句,诗歌中的好词佳句又该如何赏析呢?我们先看一些赏析范例:

  (多媒体展示课件:品味赏析语言例题讲解)

  ⑴、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玉楼春》

  作品中的一个“闹”字自古被人称道,说说它的妙用。

  ⑵、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⑶、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

  2、小结:诗词鉴赏的命题形式和答题技巧(见多媒体:备考策略一——赏“妙语”) (在接受美学的理论中,读者是“接受的主体”,文本经不同人的解读之后,成为了“第二文本”,“第三文本”。同样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不可越俎代疱,让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通过前三个范例的分析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总结赏“妙语”这一环节的学习所得,在讨论中促进学生对话,让方法在碰撞中产生,知识在交流中生成。这样的设计也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3、小试牛刀:《渡荆门送别》(李白)(见多媒体)

  (1)这首诗很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适时的练习犹如锦上添花,即时训练,及时反馈,这才是有效的课堂学习。)

  (二)赏“情感”

  1、《尚书》说:“诗言志,歌咏言。”就是概括的说明了诗歌承载着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功用。鉴赏古诗词,当然不能脱离对诗歌思想感情的赏析。中考试题当中又是如何考查这方面内容的?我们又该如何来解答这类题型?我们一起来学习。多媒体展示:备考策略二———赏“情感”

  2、诗词鉴赏知识的“盘点”与“内存”(发资料,让学生快速的浏览一遍)

  (由于课堂容量偏大,诗词鉴赏学习的相关知识不可能一堂课完成,我将部分内容制成卡片资料课前下发给学生,这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也进一步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3、练一练:①《清平乐 村居》全词充满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②《送元二使安西》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小结:【答题格式】描写了(或叙述)什么的景色(场面等),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通过总结出各个考点的答题模式,学生只需将其背熟,并在应试时把具体题型对号入座,套入模式作答,就能稳拿分数。)

  (三)赏“技巧”

  1、对于诗词鉴赏中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名句的赏析上,经常以这样的题型出现:

  ①这首诗(或某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②“……”(字词,诗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试简析好在哪里?

  解答这类题型要会准确使用诗词中的的一些有关表达技巧的常用术语。(见多媒体:诗词常用修辞及表达技巧)

  2、练一练:①《农家望晴》(雍裕之)中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墨 梅》(王冕) 分析诗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③《过故人庄》(孟浩然)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讲课内与课外的古诗词赏析结合起来讲解学习,消除学生对于课外诗词考查的的恐惧感。)

  3、小结:【答题格式】······修辞手法(使用的表现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义+情感)

  (四)赏“意境”

  过渡:中考古诗词鉴赏题中要求“描绘诗句画面,再现情境”的这类题型,解答难度不大,同学们只要掌握了以下的答题方法,就游刃有余了。

  1、方法点拨:抓住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将景物串接成 一幅画面,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内容生动形象。

  2、练一练:①、展开想象,描绘“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所展现出的画面。②、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江南春》(杜牧)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3、小结:【答题格式】抓住主要景物+想象与联想(画面成串)+修辞(表达)

  五、 综合练习,实战练兵

  1、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从“赏语言”、“赏情感”、“赏技巧”、“赏意境”这几个方

  篇三:

  一、说设计思想

  1、通过对十年来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两个明显的变化:其一是诗歌鉴赏由客观选择改变为主观表达,题型的转换利于中学素质教育;其二是作文的体裁要求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改为“文体不限”。这两种变化指向同一个信息,即高考命题者对于诗歌这种文学体裁越来越关注,对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即面向所有考生,要求高中毕业生具备对诗歌的初步鉴赏能力。

  2、本专题的设计思想可以用如下表述概括:扎实立足课本,紧密联系高考,倡导合作探究,落实方法技巧,重点品味语言,培养综合能力。

  二、说学生情况

  从训练及考试情况来看,本人所教两个班的学生对于诗歌鉴赏这一知识点的掌握不够好,答题失误频频,得分的情况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有:忽略信息答非所问;审题不当任意发挥;寻章摘句任意罗列;生搬硬套术语;先入为主,妄加推断;就诗论诗,分析不深;不能迁移,弄错诗意等。

  三、说教学目标

  1、明确考纲要求,明辨复习重点;

  2、构建古典诗歌相关知识网络,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鉴赏基础;

  3、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4、总结高考试题规律,预测2008年古典诗歌鉴赏试题走向,提出有针对性的备考方略。

  四、说教学重点:构建古典诗歌鉴赏以及相关知识网络和体系,教会学生答题模式和方法。

  五、说教学难点:培养如何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六、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讲授,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消除对诗歌鉴赏的神秘感,增强诗歌鉴赏兴趣。

  2、讨论法。刚开始进行诗歌鉴赏,会有一定难度,组织有效地讨论,会激活学生的思维。

  3、练习法。通过一些经典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规律。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我们可以不够富有,但精神不能贫穷;我们可以不够渊博,

  但思想不能浅薄。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读诗。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古诗更是文学艺术的瑰宝。经常阅读古诗不但可以让我们认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而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使同学们在今年6月的高考中轻松拿到那本该属于他的分数。今天我们就教给大家获取高分的方法。

  (二)古代诗歌鉴赏模式举例

  综观近三年高考的古代诗歌赏析试题 ,考场上我们的考生一般能比较轻松地读懂诗歌,但答题结果却是失分严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就常见的古诗赏析题而言,大体可归纳出四种问答模式:

  模式1:诗歌意境的鉴赏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提问变体: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是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秋瞑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

  样的理想?

  答: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步骤一)。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步骤二),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步骤三)。

  模式2:表达技巧的鉴赏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随景迁,景为情生,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感物伤怀等。

  (2)表现手法:象征、用典,烘托,衬托、反衬,烘云托月,侧面烘托,动静结全,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虚写实,虚实相生,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擒故纵,言此意彼、意在言外,画龙点睛,曲笔逆笔等。

  (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对偶、对比、夸张、反问、反诘、排比、引用、回环、互文、婉曲等。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或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蜀 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试分析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

  答: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步骤一)其中三四两句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步骤三)。 模式3:分析诗歌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或这句诗的妙处是什么?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或这句诗含有什么深意?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或某句诗的含义。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沉郁顿挫、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答:这首诗语言明白晓畅、多用口语(步骤1)。“黄莺儿”、“莫教”、“惊妾梦”等语言口语化,民歌色彩浓厚(步骤2)。表达了国中少妇对征人的怀念之情(步骤3)。

  模式4:诗歌炼字炼句鉴赏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看”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案:“看”在诗句中有“回过头来望”的意思(步骤1),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这个“看”字,我们仿佛看到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的泪花。情景怎能让人不断肠呢(步骤2)?“看”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

  (三)课堂总结:

  高考诗歌鉴赏题采用主观题形式,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是分析意象、内容,还是语言、表达技巧,让回答什么就回答什么。弄清出题角度,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2、恰当运用诗歌鉴赏术语,使表达更准确,更符合鉴赏诗歌的要求,提高答题质量。

  3、对诗歌理解、评价、联想,力求准确、合理、有根据,不能无中生有、任意发挥及随意拔高;术语表述要正确,不能生搬硬套、张冠李戴。

  (四)板书设计

  答题模式: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五)课后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二)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诗歌鉴赏的课程设计】相关文章:

诗歌鉴赏11-29

诗歌鉴赏是?11-29

诗歌鉴赏技巧11-29

高考的诗歌鉴赏11-29

经典励志的诗歌鉴赏04-18

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11-29

英语唯美诗歌鉴赏07-14

歌颂青春的诗歌鉴赏10-17

励志诗歌The Challenge鉴赏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