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诵春篇》之诗歌教学后记

时间:2024-03-12 22:40:54 美云 励志诗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诵春篇》之诗歌教学后记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诵春篇》之诗歌教学后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诵春篇》之诗歌教学后记

  《诵春篇》之诗歌教学后记 1

  本学期首次尝试立足单元角度的模块备课,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颂春篇,课前我便安排学生立足单元来预习,放眼整个单元,有几篇课文,这些课文有哪些共同之处?学生不难发现:都是写春天的文章。不同之处呢?《走,我们去植树》、《燕子》、《古诗两首》三篇课文首先在体裁上的不同。

  《走,我们去植树》是一首诗歌,以明快清新的节奏,具有感召力的语言号召少先队员走进春天,一起去植树。意义很明确,学生理解领会上难度不大,主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形式美、韵律美、及意境美。

  一、童谣声声,走进春天

  上课伊始,我便由一首学生喜闻乐读的童诗《植树》:“你铲土,我浇水,一粒种子地下睡……”导入新课。春天来临,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植树的'好时节,中国的植树节定在什么时候?有什么意义呢?孩子们一起兴致勃勃走进了植树树知识长廊,从纪念领袖到农谚知识,学生侃侃而谈。

  二、儿童语言,畅想春天

  在提到植树的作用时,诗歌运用了一些形象的语言,如“绿色工厂”、“叫风沙乖乖低头”等,这些言语的表达背后也隐含丰富的科学道理。此处我整合了课外阅读《大树的自述》和学生一起进一步了解了树对人类对自然的作用。言语表达拟人修辞的运用也整合了课外阅读《三月,绿色的三月》及《练习1》中的“处处留心”部分,首先引导学生读读这首课外的诗歌,找找与课文的相似之处,从内容到形式到一些写作的方学生都能有所领悟,从朗读中感受拟人修辞的魅力;接着尝试自己动手完成练习1的习题,从读到写,从句到段,孩子们迁移,仿写,创新,掌握较好。

  《诵春篇》之诗歌教学后记 2

  经过一堂《诵春篇》的教学,我深感春天的美好与诗歌的魅力。在这堂课中,我引导学生们通过诵读、感悟和创作,深入体验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让他们对诗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首先,在诵读环节,我精选了几首描绘春天的经典诗歌,让学生们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他们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逐渐把握了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同时,我也注重引导学生们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他们理解诗歌是如何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的。

  在感悟环节,我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来到校园中的花园和草坪,让他们亲身感受春天的气息。他们观察着盛开的花朵、嫩绿的树叶,听着鸟儿的鸣叫、春风的拂面,用心体会春天的美好。这种亲身体验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歌中描绘的春天景象,也让他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在创作环节,我鼓励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春天诗歌。他们有的.用细腻的语言描绘春天的花朵,有的用生动的比喻表达春天的气息,有的则通过寓言的形式表达对春天的感悟。这些创作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才华和创造力,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创作过程和技巧。

  回顾这堂课,我深感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成功之处在于,我通过诵读、感悟和创作三个环节,让学生们全面而深入地体验了春天的美好和诗歌的魅力。不足之处在于,我在引导学生们理解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时,可能过于注重理论讲解,而忽略了实践应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诗歌的精髓。

  此外,我也意识到,诗歌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让他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价值。

  总之,《诵春篇》的教学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诗歌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我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诵春篇》之诗歌教学后记 3

  在教授《诵春篇》这一课程后,我深感中华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篇古文以春天为载体,通过细腻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理解并积累文中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词汇和短语,让他们体会古人如何运用精炼且富有诗意的语言来描绘春天。然后,我们一起品读每一段落,深入剖析作者如何通过对春花、春雨、春风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内心的情感世界,并借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他们尝试模仿古人的手法,描绘自己心中的春天。

  另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让他们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感受古文韵律之美,体验古代文人墨客的情思雅致。同时,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诵春篇》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

  总的来说,《诵春篇》的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让他们在品味古典文学的同时,树立了正确的生态观和人文情怀,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教学实践。

  《诵春篇》之诗歌教学后记 4

  在完成《诵春篇》的教学后,我深感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与春天主题的独特魅力。这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让学生们在诵读中体验到春天的温暖与希望。

  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逐句解读,理解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和丰富意象,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巧妙的.比喻,展现出一幅立体鲜活的春日画卷。同时,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相关自然景观图片和配乐朗诵,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中的意境,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其次,我们共同探讨了《诵春篇》所蕴含的人文情感与哲理思考,如生命的轮回、时光的流转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他们热爱生活、敬畏自然的情感。

  此外,在互动环节中,鼓励学生们尝试创作自己的“春之诗”,让他们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也进一步深化了他们对春天这一主题的认知。

  总结《诵春篇》的教学,我认为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诗意,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同时也提醒他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忘欣赏四季之美,珍视自然赋予的一切。未来,我将持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古典诗词的韵味与智慧在更多的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诵春篇》之诗歌教学后记】相关文章:

春之经典07-06

春之经典07-06

春之美05-13

春之美05-24

春之韵06-05

春之赞10-07

春之韵05-27

春之美06-08

春之景06-26

春之景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