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王健林创业故事
国民老公王思聪,无疑是当今时代年轻人中的头号知名人物。而他的父亲,万达老总王健林,更是一度占据中国首富的位置。但王健林的成功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是经历无数艰难,才有了今日的成就。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王健林创业故事,欢迎阅读!
故事内容
王健林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名参加过长征和抗日的老红军。受家庭的影响,15岁的王健林就从四川来到东北,入伍参军,并且在28岁就成为了一名正团职干部,期间还完成了辽宁大学的函授课程。1987年,为了响应国家“百万裁军”的号召,王健林告别了自己17年的部队生活。转业后,王健林来到大连市西岗区区政府任办公室主任。不过,没过一年,不太安分的王健林又主动请缨,自愿去担任濒临破产的西岗住宅开发公司经理。从此踏入了房地产这个圈子。
王健林的第一桶金来自当时同行前辈不敢或不屑于干的项目:旧城改造。不过,王健林也很无奈,那个时候开发项目需要有“指标”,万达拿不到,但旧城改造,政府却是非常支持。当时大连市政府北面有个棚屋区,很不雅观,政府领导对来领“指标”的王健林说:“就是这里,想开多少给多少。”结果,回家一算,王健林发现,改造成本一平米就要1200元,而当时大连最高房价也才1100元一平米,怪不得没人愿意做。
怎么办?“那我们就多卖几百块钱呗。”初入地产圈的王健林决定放手一搏,没想到却大获成功。“我们就是做了几点小创新,把暗厅改成明厅,安上了铝合金窗、防盗门,还每家配个洗手间。”王健林称,一千多套住房两个月全部卖光,均价1580元,创了当时新纪录。
这些创新放在现在看似很简单,但在当时却需要极大的勇气。“那时候,政府规定,只有局级干部住房才能配洗手间,我因为这事儿还差点被纪委审查。”王健林十分庆幸自己生在了好时候,“好在那个年代,市场改革思潮风起云涌,当时广东提了个口号,‘遇到红门绕道走’。”他绕道成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哪里有旧城改造的项目,别人不愿意干,王健林他们就去干,公司规模迅速扩大。1992年最盛时,公司占大连市场份额的25%。
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鼓励大家“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王健林热血沸腾,开始跨区发展。他的第一站选择了广州。“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这是当时的一句名言。所以我们这一堆讲东北话的土老帽就去了广州。”虽然其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受了一些委屈,但经过四五年的努力,王健林和他的万达最终还是在这里站稳了脚跟。“赚钱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我们创出了一条企业发展的路子,锻炼了胆量,获得了信心。”如今,万达的项目遍布全国80多个城市,是同行业中跨城市最多的公司。
2000年,万达开始从住宅开发向商业地产转型。当时王健林已经意识到住宅开发的产业模式不好做,不是真正的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世界上没有一家做住宅的企业是百年企业,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它的需求必然会下降。”
不过,真正让王健林下决心要做“百年企业”,主要是两位老员工得癌症治疗的刺激。“都是创业时候进来的员工。打一针两块钱,打不打?那个时候没有社保,就是企业自己拿钱。我当时决定,不要吝惜钱,能活一天就活一天,这两个人花了我一百万块钱。”
但问题是,当公司发展三四十年的时候,员工医药费怎么办?王健林发现,一定要有长期稳定的发展模式。为此,万达开了三天会,最终决定转向商业地产。在王健林看来,万达转型不是抛弃自己所有的资源和经验,彻底转行,而是要将已有资源优势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相结合,寻求永续发展。商业地产是最佳选择。
经过十年发展,如今,万达已经成为中国商业地产的领军企业。总结经验,王健林将公司的成功归结于三句话:傍大款、产业链和标准化。回忆如何傍上沃尔玛这个大款,王健林仍记忆犹新。“第一次上门跟人家说,一口就被拒绝了,慢慢谈,一次一次上门谈,整整花了一年。”王健林称,为了说服沃尔玛,他上门跑了几十趟,对方才同意“试一试”。
于是,王健林便将自己的完美构想让沃尔玛实实在在体验了一把:选定了地段优先告诉沃尔玛,然后根据沃尔玛的需要协商设计方案,以最快的速度如期交付使用。
“实际上,沃尔玛也很希望能有这种模式,只是以前地产商们都没这么去干。”万达在一年之内让沃尔玛在全国6个城市试了六次,结果美国百胜、新加坡百胜等10多家全球连锁企业也加入了“合约”,万达“订单商业地产”模式正式形成。
如今形势发生了逆转。自从“一座万达广场,一个城市中心”的口号开始在全国叫响,万达第三代产品——商业综合体变成了品牌,地方政府引进万达也构成实在的政绩体现,议价权已经在向万达倾斜。对此,王健林也并不避讳。王健林称万达每年做二三十个项目,百分百来自政府“邀请”。
志在必得是王健林的一贯作风。他就是认准了方向一定会走下去的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做了几个项目后,王健林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当时做购物中心,一般都是请国外设计中心做设计,不仅成本高,花费时间也很长。为了节约成本,长久发展,王健林决定建立自己的设计院、商业管理公司,“不能把自己的命拴在别人的腰带上。”
一个商业项目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招商。如何抓住商户,王健林的看法一针见血,“让他们赚钱,他们自然会跟着你。”万达的成功,引来无数的模仿者,王健林也十分乐于与人分享自己的经验,他甚至正在计划把万达经验整理成书公开出版。“别人老问我担不担心被人学走,要我说,如果读一本书就把你的核心竞争力学走了,那也就不是什么核心竞争力。”
人物介绍
王健林,男,汉族,出生于1954年10月,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毕业于辽宁大学。中共十七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同时担任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中华慈善总会荣誉会长,现任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1970年至1986年,王健林在沈阳 军区服役;王健林任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总经理;1993年,王健林担任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王健林带领着万达多次转型。1993年,由地方企业转向全国性企业;第二次在2000年,由住宅地产转向商业地产;第三次在2006年,从单一房地产转向商业地产、文化旅游综合性企业;第四次在2014年,从房地产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从中国一流企业转向世界一流跨国企业。2015年1月22日,万达院线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院线第一股。2016年9月,万达商业从港股退市希望重登A股;2017年,王健林为解决债务兑付压力,出售大部分文旅和酒店资产。2021年8月,珠海万达商管获得约380亿元的融资。2024年年初,王健林提出万达集团2024年的任务之一是降本增效。
2005年,王健林被评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15年,胡润全球华人富豪榜,王健林以2600亿财富成为全球华人首富。2016年,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2016年,入选《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2016年10月,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2016年11月,获福布斯终身成就奖。
早年经历
1954年10月,王健林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近郊的都江堰。王健林初中毕业后,从电影《林海雪原》中获得想要成为军人的想法,随后王健林奔赴军营成为沈阳 军区的吉林省边防四团的一名战士。1978年,王健林在部队考入大连陆军学校,由于王健林成绩出类拔萃,被军校的领导看中,破格留校任用。1986年,32岁的王健林调任陆军学院管理处任协理员,相当于副处,属于副团职干部。在1987年,为了响应国家“百万裁军”的号召,王健林告别了自己18年的部队生活。1987年,王健林以正团职军官转业。
个人评价
王健林是中国商业界的传奇人物,他凭借出色的商业直觉,战略远见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将万达集团从一个小企业发展成全球性的多元化商业帝国,他不仅注重企业经济效益,更秉持社会责任感,推动公司在文化教育慈善等领域发挥积极影响。王健林的成功故事展示了奋斗创新和责任的重要性,他的人物形象成为许多人心中的榜样。
他身上军人的特质很强,做事干脆。
媒体评价
他是一个果断坚定、具有前瞻思维的人,体现了中国的全球雄心和财富创造的显著时代特征。他所拥有的真正创业精神,有助于满足商业市场和慈善领域中其他人的需求。
王健林不仅仅是个埋头苦干的人。他抓住了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迈向城市经济大国的机遇,从中国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要中挣钱,先是盖公寓楼,然后是写字楼、商场、电影院、KTV。
王健林热爱足球,是中国最有艺术品位的富人。
他是敢为天下先的地产大亨,他是与马云对赌一个亿的冒险家,他是中国的房地产首富,两次荣登“胡润房地产富豪榜”榜首,更是以集团形式捐款超过28亿的慈善家,他胆识过人,霸气外露,是血气方刚的企业家,他扬言只要万达进入的行业,其他的企业都没有机会做老大。他拒绝模仿,大胆创新,是名副其实的行动派。
【王健林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草根女人励志创业故事草根创业故事06-26
创业励志小故事05-16
真实创业励志故事06-13
餐饮创业的励志故事06-25
创业励志小故事(精)05-16
创业的寓言小故事及寓意精选03-23
成功人物马化腾的创业故事01-17
马云创业励志小故事01-07
名人创业成功故事(精选9篇)06-16
华为港湾的战争与和平创业故事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