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小班的育儿教育方法
现在社会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家长朋友们都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关心孩子,没有太多的时间亲自的照顾孩子,一般都会放在幼儿园里面。但是家长朋友们又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能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幼儿园小班的育儿知识。
幼儿园小班的育儿教育方法 1
一、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得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不能简单地加以指责,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确概念,有一个可模仿的榜样,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
二、在游戏中学习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教育的良好手段。如在开学初,老师组织幼儿玩“配对”的游戏。请幼儿在一套图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图片,然后再拿着这张图片到茶杯架前,找出与小图片完全一样的标记。此时,老师就告诉幼儿:“好宝宝,你找到了自己的小杯子,这张漂亮的小图片就送给你。”这样一来,小朋友们很快就认识了自己的小杯子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老师把标记可以换成名字,小朋友也能找到自己的杯子了。
三、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小班常规要求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分阶段提出。例如,刚入园时,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毛巾、茶杯、书包等物品的位置;过了一段时间后,可要求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认任务,会拿茶杯喝水,会自己吃饭等;接着要求幼儿养成良好的入睡习惯,按规则参加游戏或集体活动等;还有一个是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初步学会基本的自理能力,如穿衣、脱衣、洗手、洗脸等。
四、提供充分的观摩和实践机会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小班幼儿更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重点。所以,在进行常规教育时要让幼儿直接参与。例如:给幼儿园示范讲解洗手,往往让幼儿难以习得正确的洗手方法,究其因是因为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思维,枯燥的讲解,幼儿难以接受。因此,我们可以分批带幼儿进入盥洗室,让幼儿实地观察洗手的地方,有水龙头,肥皂,毛巾,然后老师亲自具体示范,让幼儿看到具体洗手步骤和方法,便于幼儿的掌握。
此外,孩子习得洗手、洗脸等日常常规之后,要在一日生活中不断提供反复实践的机会,逐渐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
五、巧妙地运用文学作品
某班幼儿很喜欢听故事念儿歌,在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地运用这一形式。比如说,在去排队做操时,老师先让幼儿念儿歌:“你不推,我不挤,一个跟着一个走。老师走,我也走,老师停,我也停。”这样小朋友在不知不觉中根据儿歌的引导学会了一个跟着一个走。
六、善于抓住时机,注重随机教育
有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习得的。比如老师请小朋友入厕,发现三个小朋友争执起来,仔细询问后了解到,原来某某小朋友没有排队,硬挤到坐厕上,差点把他们两个挤摔倒了。于是,就在集体活动时,请小朋友先来说说谁对谁不对,应该怎么办。并让大家知道上厕所应该排队,如果挤挤来挤去容易发生危险。在安排幼儿座位时,通常是排马蹄形位子,但是幼儿经常为了椅子发生矛盾,不是你挤我,就是我挤你,针对这样的现象,可以在地板上用线做上相应的标志,固定幼儿椅子的位置,便与幼儿放好椅子。地上的线可以给孩子暗示,而小班幼儿正是最容易受暗示的……如此的常规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实践证明效果是比较好的。
七、坚持一致性和持久性
在进行常规训练的时候,老师和保育员的要求要保持一致,切忌有不同的`做法。如,你教的洗手是冲干净就行,可另一位教师却教的是冲干净后,甩三下,拿自己的毛巾打开擦干后挂好再离开。两种教法,你说孩子该听谁的?所以事前老师要沟通好,达成一致的教学目标与规则,这样,孩子的常规教育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渗透,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另外,常规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成效,你只要坚持就会成功!如果你自己都放弃,那孩子也都会放弃了。如果你坚持,到了中、大班,孩子已经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每个过渡环节都可以轻松带过。
八、榜样示范作用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而同伴间的影响力对幼儿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当小朋友把玩具弄得满地都是时,大声斥责是起不了多大效果的,而这时你轻轻地说一声:“我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最乖,能把地上玩具捡干净。”然后再表扬几个正在拣玩具的小朋友,那么,地上的玩具会在顷刻间被拣的干干净净。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可在班上设置了“乖宝宝”专栏,把小朋友的照片贴在花朵里,用不同的形象来表示小朋友不同方面的进步。如笑脸表示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小苹果表示能好好吃饭,五角星表示安静入睡。这样,不但记录了幼儿的表现,同时还鼓励小朋友争做乖宝宝,努力遵守各项活动常规。
九、语言简洁、规范,富有情趣
教师在向小小孩子讲解规则和要求时,应特别注重语言简洁、规范,富有情趣。
首先,讲给孩子听的话,应该是孩子一听就能明白的,尤其是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效果会更好。语言、动作和思维相结合,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一次提的要求和规则不能太多、太杂,应突出重点,语速相对慢些。
其次,教师应尽量让自己的语言富有情趣。要用富有童趣的口吻讲解各种要求和规则,把要求和规则游戏化、趣味化、情景化。如培养孩子喝完水后把被子放回茶杯架的习惯时,教师就组织孩子玩“送茶杯回家”的游戏。每次喝完水后,让孩子愉快的将茶杯送回家。
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幼儿一旦形成了好的生活习惯以后,还需要不断地巩固、强化。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在幼儿园里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一回到家里就完全变成了另一模样。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重视家长工作,巩固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教师可以帮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家园联系园地中提出幼儿生活习惯的目标要求,及请家长配合的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在家庭中请家长保持和幼儿园一致的要求,做到家园同步,使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以巩固。
总之,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更需要教师和家长有长久的耐性、和蔼的言语,还要有一颗爱孩子、包容孩子的心,相信小朋友的一生将在这种教育中受益匪浅。
幼儿园小班的育儿教育方法 2
一、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孩子在不断的长大,他们的自主意识也会不断的增加,当你在喂他吃饭的时候,他会说自己来吃,或者是在穿衣服的时候自己穿,可能他会弄得满身是饭,可能会把衣服穿的一点都不好,但是大家一定不要打击他的兴致,一定要鼓励他,让他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不然孩子永远都不会长大。
二、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现在很多的家长对于孩子说话的时候都是大声的呵责,这件事情,会让孩子觉得父母非常的恐怖,会有一种居高临下的状态,命令式的口吻也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的害怕,如果你东下来和孩子说话,那么你就是和孩子处在一个同等的关系,你可以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再提出要求,你会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和孩子说话,孩子就会变得更加的听话,也更加的愿意听取你提出的要求。
三、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当着外人的`面教训孩子,是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其实非常的强,当你不想让他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你只要轻轻地摇头,或者是悄悄的瞪一下眼睛,那么他就会明白你是什么意思?你不用大声的说出来,如果你还不放心的话,那么就可以在出门之前就和孩子沟通好,把他当成你们之间的秘密。
幼儿园小班的育儿教育方法 3
当今社会的家庭,独生子女的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天下父母们的共同心愿。我们作为父母,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人,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离开我们,成为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立个体。但要怎样教育孩子,尤其是怎样做好幼儿教育便成为我们每位父母的难题。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生存环境,而父母则是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与深远。以下便是我平时在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尊重孩子的提问,注重智力的培养
我们一直没有刻意的去教她学习什么,只是在孩子提问的时候认真回答她提出的问题;在她喜欢看的书上面教她认一些字,给她一些她喜欢的书与碟子,让她自己学会放,怎样讲故事,平时在我讲一次故事,然后让她自己再讲一次给我听,使她对学习有着深厚的兴趣。
二、尊重并引导孩子的思想,注重德育的培养
重视孩子的道德培养,不管在什么场合,要求做到不打人,不骂人,不说脏话。我们做父母的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在家里,在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要做到不说脏话,不做过激行为。在孩子发现父母做错了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要主动承认错误,并引导她在犯了错误时也要勇于承认。
三、注重孩子的独立性培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尊重,尊重不等于纵容。在平时,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就必须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多商量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是我们父母自己遇到同样的问题应该怎样做,是会像孩子那样做吗?我们不能用自己的观念、模式、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定孩子该做什么,不准做什么,更不能利用家长的权威去压制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与独立性,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自己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学会涮牙、洗脸、穿衣等,让孩子自己学会独立思考,让孩子有自己的能力与知识。
【幼儿园小班的育儿教育方法】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育儿心得04-30
小班育儿心得04-26
幼儿园小班育儿心得15篇(实用)11-26
小班育儿心得怎么写01-12
小班育儿心得常用【15篇】10-16
小班育儿心得体会07-05
幼儿园育儿心得03-30
幼儿园育儿心得11-07
幼儿园小班体育儿歌教案《勇敢的小海龟》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