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对小学数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
在国际上,数学教育始终都是备受关注的领域。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小学数学一直处于重要位置。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数学科学本身有了大的发展,人们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小学数学教育面临巨大挑战,理论上与实践上日益暴露出很多复杂的矛盾冲突。下面小编为您带来对小学数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
对小学数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
在教育问题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矛盾和冲突的双方似乎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强迫性就是这种矛盾的双方。现代社会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它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原则。然而,扪心自问,对学生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事情,我们成人无论如何努力,恐怕永远都不能完全地满足他们。对一个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教师而言,出于长远考虑,从社会和国家的要求出发,有时会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听从教师的安排,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更是如此,数学论文《[小学数学]对小学数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在小学阶段,数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和普及性,是一种为学生打基础的教育,是要求人人都要接受的普通教育。当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时,满足学生兴趣需要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强迫性之间的矛盾就显得更为突出。
事实上,我们无法否认有一部分学生是极其喜爱数学的,哪怕有升学的压力和高分的诱惑,对这些孩子来说,热爱数学是首要的学习动力源泉。但同时,我们也得承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不喜欢数学的,甚至还有极少一部分学生是厌恶数学,一听到数学就头疼的。对这些学生来说,得到父母的肯定和教师的赞扬以及满足升级、升学的要求等,则是学习数学的主要动力。遵循满足学生需要和兴趣的原则,对那些不喜欢数学的孩子,教师应该表示宽容和理解。但对孩子来说,一个能够容忍他在数学课上看漫画书、开小差的教师,就其一生来说,是他的幸还是不幸呢?若因教师的宽容和放任,儿童失去了更好的发展机会,等长大成人以后一事无成,他对这样的教师是心存感激,还是心怀怨言呢?但是,反过来,如果教师对孩子实施强迫性的教育,致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一种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怀疑他们自己的能力,对数学产生了畏惧心理,这又岂不是得不偿失?
反思数学的教与学
我的一个刚考入大学的学生对我说:“读了十二年的书,我只有一个感觉,就是累。从小学四年级起,很少晚上十点以前睡,到了初中以后,几乎每天都只能在十一点左右睡,上了高中,每天晚上都学到十二点。其中数学作业最多”。一些学生认为:“在所有的学科中,数学最难学”,早晨上课前,互相抄作业的现象日趋严重。
上述情况反映出了当前农村中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1、喜欢数学的人少了,钻研精神减弱了。
2、数学变得越来越难学,不少人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
3、学数学只是为了升学,不是为未来生活和职业作准备。甚至没有和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相联系,学过的数学不会运用到其它学科,也不会在生活中运用。
学生的的问题也反映了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我们终年累月,辛辛苦苦地忙于上课、补课考试、管学生的日常工作,疏于学习,久而久之,“匠气”浓了,“灵气”淡了,数学教学中出现了“几多”和“几少”。备课时,备教材教法多,备学生学习少,按教学顺序单纯备课多,按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内在联系整体处理教材少。在授课方式上,重视知识讲授多,注意观察学生理解情况少,单纯讲授或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多,研究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少;教师讲的多,师生交流少;注重共性多,注重个性发展少。授课内容上,中、高考应试内容讲得多,实际应用内容联系少;结论性内容讲授多,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少;解题术、解题方法讲授多,数学思想、数学观念(意识)体现少;强调演绎推理多,强调观察、尝试、据实(合情)推理,建立猜想和实验验证少。给学习困难生辅导时,让学生照葫芦画瓢的演练练习多,高层次(理解与应用层次)思维训练少;教师重复讲解多,听学生叙述思维障碍少。
2、随着数学和数学教育学的发展,对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我们的认识跟不上发展的变化,还是当年老师怎样教我,今天我就怎样教学生。再加上中、高考的压力,无暇顾及对学生、对教学的研究。一些教师也曾对教法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改革,但由于受自身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限制,教师整体科研气氛不浓,交流联系又少,这些改革很难跳出原来的旧的圈子,改革的力度不大。
3、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有不少教师把教材当成了学生的习题集,重内容的讲解,轻教材的应用,至使学生不会阅读和运用教材,在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学好数学就是要将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记熟,而不注意它们的发生、发展过程,忽略知识的形成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大搞题海战术,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变成了机械的分类式思维技巧的教学与训练,结果导至了考试死记题型、硬套解题方法,对变化的题型便束手无策;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填鸭式”的满堂灌,只重视知识内容的灌输,不注意教学方法的革新,把学生当作“容器”,置之于被动的接受局面。
4、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脱离,教师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把讲授数学知识当作是应付考试的一种手段,至使学生出现在课堂上听得懂,但遇到问题却不会解决的现象。
教与学等方面的问题抑制了学生思维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使他们对已经到来的科技与文化高度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准备不足,数学素养不能很好地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因此,在二十一世纪之初,必须研究怎样对农村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进行整体改革,使培养出来的新世纪主人公的数学素养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改变当前农村中小学数学教育现状的主要途径
(一)改善课堂教学,突出素质教育
数学教学的基本方式是课堂教学。要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改变过去长期形成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
第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关健是在每一节课中,特别是在新课的引入阶段,要创设一定的情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主动探索。
第二、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实行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教师应该通过启发式教学来引导学生接近、掌握、拓展知识。启发式教学,教师既要“启”又要“发”。所谓启,就是开拓、启迪,要求教师通过生动、准确的讲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引导学生沿着思维的阶梯,自觉地发现、主动掌握知识。所谓发,就是发散、发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发散,发展,去探索新的思路,发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展知识面。
第三、要精讲精练,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还必须贯彻执行“少而精”的要求,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精讲,要求教师地深刻把握教材精髓的基础上,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用精练的语言,准确地揭示数学教学内容的本持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精练,要求教师从培养学生的能力着眼,精选少而精的例题、习题,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训练和练习,提高能力。
第四、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类指导。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全体性,要使每个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一个班的学生的“个别差异”是相当大的,从这样的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分类指导,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使具有不同特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得到提高。
(二)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深入研究教学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在教学的每一步,不估计学生思维活动的水平,思维的发展,概念的形成和教材的质量,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思维的灵活性是以学生必须具备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和一定的思维水平为前提的。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就必须对当前农村中小学所处的教学环境条件下的学生实际情况作一客观深入地研究,例如:对农村中小学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发展的“滞后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作为农村中小学的数学教师,我们必须正视学生认知发展的“滞后性”的现实,深入探究学生数学学习所面临的各种学习困难,发现和找出克服学习障碍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承认农村学生学习能力上的限度,容忍学生学习上的错误,并看到其中合理的因素。
在现实的习题教学中,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是,由于对数学学习活动过程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内容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的数学认知中结构或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这其中还包括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等)的认识不足,导致了在习题教学中对解题方法的基本要素的把握严重欠缺,因而更谈不上有效的解题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方法的探索。其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习题教学满足于照本宣科(教师手中一般有现成的答案或参考解答),至使部份教师不亲自对问题进行思考、设计及其思想方法领悟,难于把握学生在哪一个坏节上会出现障碍,更谈不上给学生对数学问题结构的观察、概括以及发现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某些典型例题、习题的新功能的有效指导,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较好的发展,以至近几年来,学生出现“对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的理解不深刻,不准确、不牢固、运用不灵活”。对于农村中小学而言,教师的教学出现了包办的现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往往并不十分信任,总是怕学生出错,浪费时间,总想搀扶着学生,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代替学生思维,对于问题的具体要求,解题的关健、技巧与格式,哪些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哪些需要适当提示、点拔、哪些宜作例题示范缺乏深入研究。在习题教学中一味地进行一题多解训练,殊不知盲目多练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增加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畏具感和心理负担。
因此,我们只有充分研究施教对象,积极探索适合农村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实际教学方法,才能不至于本末倒置,也才能对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性的培养方面有所成效。我认为,任何人成功的教学方法、经验,都是其所处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这业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正确看待数学教育,加强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建立学习小组。学生的发展存在者不平衡性,无论哪个班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所具有的能力以及他们对生活、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在课堂上,面临着要解决的一个个数学问题,学生的解决方法是各不相同的。为了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解决问题,我们可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建立学习小组,小组中学习水平上、中、下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推荐一个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让不同水平的层次的学生的信息联系和反馈信息在多层次、多方位上展开。这样,小组成员对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进行适时的合作交流,互相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与方法,互相取长补短。
【对小学数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相关文章:
关于对书法教育几个问题的理解与认识10-11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几个问题10-13
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思考教师教育心得范文(精选10篇)07-21
学会思考的小学作文09-28
一道数学实践题引发的思考06-30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课标心得12-13
小学数学教育心得体会05-25
小学数学老师教育格言08-30
思考09-17
思考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