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教育案例(精选11篇)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问题学生教育案例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篇1
在学校,班主任就如同是学生的父母一样,不断的的把爱投向学生,把温暖带给学生;有时班主任也是学生的朋友,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排除他们内心的疑惑。或许有些学生未感受到这份爱,但我们可以从他们对待一些特殊的学生那看到一切。
我记得在上小学时,我们班有一位特殊的学生,是一位女生,由于先天的因素她的智力不同与其他的学生。这位女生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父母非常希望她能与正常的孩子一样接受学校的教育,在正常的环境中成长,即使他们知道女儿或许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这位女生在班上的表现其实很不错,虽然她的智力一直停留在很低的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也没有多大的进步,但是她依然每天坚持上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作业。
老师并没有给予她和其他同学一样的要求,班主任也很关照她,不断的提醒其他学生这位女生的特殊情况,任何事情都顾及到她,让她和其他学生一样参加各类活动。有时班上的学生难免会取笑她,甚至是欺负她,都不愿意和她接触,与她接触也只是想利用她得到一点好处。这位女生有好多次被其他学生惹哭,但她只能默默的忍受,因为她毕竟生活在正常的校园环境中,有些事是自己难以控制的。
班主任及其他的任课老师都了解她的特殊情况,在平时的生活及学习中都给予她很大的帮助,尽量让她学到更多对她有帮助的知识,并且鼓励其他学生与她接触,帮助她,少取笑她。班主任还经常的和她的父母联系,让父母了解她在学校的情况,由于班主任的关心与照顾,她的父母也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经常与老师沟通,在家给自己的孩子最大的帮助,让孩子能够自立。
对于这样的特殊学生,最大的困难就是让他们学会独立,学会照顾自己,父母才能少操心,也能得到些许安慰。因此,对一些问题生的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更多的需要家庭的配合,只有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才是有效的策略。如果学校教育得不到家庭的支持,班主任的管理制度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有些措施是无法实现的。家庭教育与班主任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彼此之间是不能割裂开的,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对一切问题生的教育得到良好的效果。
还有我的一位初中同学,他是位男生,平时的学习中他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许是受家庭的影响,他在学校的行为让一些老师很难理解,有时学习很认真,但有时又很马虎,很放荡。他不在乎其他同学对他的态度,是属于那种我行我素的类型,有些老师的教导他也置之不理。记得一次上地理课,地理老师就劝他好好学习,向他的哥哥学习,因为他的哥哥是位很优秀的学生并且考上了好的大学,那是他好象有些动摇,但每次学习都是时好时坏,学习方面很不稳定。
班主任也很费劲的想办法,让这位学生往好的方面发展,多次的找这为学生谈话,不断的给予他鼓励,让他改变那些不良的行为,在学习中不要太随意,学校毕竟有一些管理制度,课堂毕竟是课堂不能太随意。后来,那位男生似乎有一点改变,但有些行为依然存在,这些行为对班级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因此,班主任也没有再次的干预他的生活,有些行为可能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关,并不是在短时间就能轻易改变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老师不能过多的干预学生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应该让学生自由发展。
有时,班主任的过分严格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应该给学生一些自己的空间,或许他们在无意间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而改变那些不良的习惯,老师更多的是给予指导,而不是给学生强制的要求,必须按老师的行为方式来处理一切事情,那样不仅老师累,而且学生更累!
在对问题生进行教育时,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都应分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不能一概而论。毕竟问题生也是分不同类的,有些学生应该用关爱的方式,有些应用单独谈话的方式,有些应用模范指导方式,有些应用学校的制度,或许有些甚至是任其自由发展等等。班主任应该都借鉴成功班主任的教育策略。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篇2
班级中问题学生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客观性和普遍性。积极面对,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征和教育策略,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激发潜能,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一、个案的主要问题:
小旭 男 9岁
主要表现为:
1、纪律方面: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2、学习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低下。
3、思想方面:自卑孤僻,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1、自身内在的因素:他思维灵活,虽然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低下,行为习惯落后。
2、外部环境的因素:面对学业的持续不良,家长在处理上显得不够冷静,指责训斥,靠权威压服。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造成他不健康的心理。
3、心理因素:由于过去“懒、闷、不讲卫生”,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家长的训斥,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同时,教育者有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使他对同学、老师产生逆反心理,对正确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
三、赏识教育策略
1、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
保护自尊心,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前提。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对此我满怀期待,倾注耐心,尊重他的人格,用平等关心的方式态度对待他,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人格的力量去启迪他的心灵,用爱心去融化他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关爱、尊重和期待,从而渐渐恢复了自尊与自信,消除了自卑和抵触情绪,愿意接受帮助和教育。进而引导他对自我价值的分析,建议改进方法,让他自己去尝试和感受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变消极状态为主动状态。
2、创造契机,树立自信心
树立自信心,是信任和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关键。为了及时了解、掌握他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通过个别谈话、沟通家长、表扬鼓励、正面疏导、指明方向。发现他的闪光点,如语文成绩有进步,数学学习兴趣浓,一段时间没有出现作业不交的情况,就以此作为教育转化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我从肯定小成绩、小进步入手,让他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从而树立起自信心。在他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一方面及时肯定,一方面又提出新的目标,循序渐进。由此他看到了希望,激发了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了不断进步的信心。
3、多方协调,讲究系统性
讲究系统性,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方面。根据他的问题成因分析,实现转化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要认清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点,正确对待、耐心等待,要有长期的、系统的计划和打算,不断地调整方法进行教育,与家长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地对他进行思想教育;追踪考查,反复抓,抓反复;加强日常生活、学习的监督,促使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四、教育效果
通过近一年的具体工作,该生逐渐端正了态度,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转变。日常行为表现好转,与同学相处较融洽,能主动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而且主动和父母沟通,理顺关系。学习目的明确,认真努力,成绩显著提高;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良好,信心增强,在为学习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尽力。
通过对这一个案的信任与赏识教育分析,我深刻感到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问题学生需要一个过程,要奉献爱心,因材施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将教育优势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对问题学生,要了解其个性品质和能力的潜在性,尊重其自身的差异性,激发其进步的主动性。只要唤起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学习进步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学习进步了,信心增强了,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就会受到抑制,问题也就得到了转化,教育就会收到成效。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篇3
一天,年轻教师小林向我诉说了一件烦心的事:有一次班会课,他兴致勃勃地给学生发奖,六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在阵阵掌声中陆续走上讲台,手棒“三好学生”大红奖状和笔记本。台下五十多双羡慕的眼光,更增添了他们的光彩和豪气。在此,小林大力表扬了这6名学生的优点和骄人的成绩,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争创优秀学生,整整一堂课就在激励与赞美声中度过了。谁知小林回到办公室不久,就有学生来报告,由于一名同学说了声“奖品才一本笔记本”啊,张权(化名)竟当着同学的面赌气将笔记本撕了。小林为此感到很尴尬,至今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我告诉他,这是典型的优生放纵心理表现,即言行不受道德、纪律甚至法律的约束,任性妄为。其原因主要是由家庭环境影响和学校教育失当造成的。在家庭,当今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父母长辈的溺爱娇惯,养成了他们优越感,滋生了“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在学校,成绩优秀的学生自然成了教师的宠儿,他们处处受到照顾和优待,经常性地享受着各种荣誉和鲜花。过度的“甜蜜”与宠爱,更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演变,即由自尊自信演变成虚荣心、爱面子,由倔强好胜演变成高傲自大,由自重自爱演变成自私自利,最终发展成惟我独尊,目空一切。一旦外界条件不能满足个人的心理欲望时,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的言行。张权的行为虽是个例,却是这种不良心理的突出表现。
我继续告诉小林,孩子不良心理的形成与发展,直接影响到其人格和为人,这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也是与我们的教育目的相悖的。要把育智与育心结合起来,做到教书、育人两不误。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篇4
1、案例概述
C,个性倔强,不管什么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爱认个死理。她小时就听邻居说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她是领养的。自己就有感觉父母不是很疼爱她。直到后来母亲又生了弟弟,她在家里的失落感就更强了。平时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没太多时间管她,要么就很粗暴地对待犯了错误的她。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小A现在的性格特点:内向,很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进入职高以来,也不愿和同学多交往,渐渐同学也疏远她。她思想就越来越偏激,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教育疏导在她眼里却都扭曲成了对她的压制,以致与学校、老师、家长的对立情绪愈演愈烈,上课似听非听,作业爱做不做,时常迟到。对班主任直呼姓名,态度强硬很不尊敬老师。
2、教育过程:
作为年段长看到班主任的无奈,我想应该想办法帮助转化C。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她常常沟通,并与任课老师交流要特别关注她,有什么不懂的及时给她解答,还给她谈许多人生的道理。与此同时,我还时常和她家长联系,赞扬在学校的变化,委婉地向他们说出想法,希望家长能够改变对待她的态度。接下来她开始信任我,遇到问题还会找我帮忙解决。直到有一次她又和老师冲突,自己不告而辞擅自离开学校,我和班主任情急之下把她家长叫到学校,告知情况以期望家长配合解决问题。C知道家长被叫到学校后,非常生气指责老师不应该叫家长,不尊重她的感受,让她丢面子了。之后她对我的态度也改变了。她觉得我和班主任是站在一起和她作对。凡事都不配合了,态度也越来越差……
3、案例反思
家庭的环境和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问题学生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都与其家庭有很大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班主任和老师应该给予更多的爱心与宽容心。因为老师的爱心和宽容心,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如果我对她更有耐心、更有信心、更有爱心,我想应该先和她沟通,征求她意见之后再和家长联系。而不是先考虑推卸自己的责任,把问题转到家长一方,加剧了师生之间的误解。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篇5
问题学生的产生是非常复杂的原因的,如家庭、个人、学校、社会等等。在大多数老师的眼中这类学生是令人讨厌的,他们不仅自己不能按要求遵规守纪,完成学习任务,反而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无疑给班级的正常管理带来难度但只要我们细心的观察,就能发现这些问题学生是十分敏感和脆弱的问题学生的存在令班主任、任课老师十分头疼,,因此,如何教育问题学生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许多问题学生的内心存在一个常人无法触及的痛处,或者思想上存在一个暂时无法打开的结,也许他们平时表现的生龙活虎,但更多时候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是一种茫然和不知所措,内心充满着矛盾。如果班主任能用心的教育,我想挽救的不仅是一个孩子的命运,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关键是:
一、理解、尊重、坚持
问题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还包括思想品质、日常行为处于一个越轨的边缘。也许他们不在乎学习,不在乎成绩,甚至不在乎父母的打骂和老师的责备,但是,他们内心始终有一种渴望,那就是一种成人式的理解和尊重。如果班主任能放下架子,真心诚意的与他们交流、沟通,本着关爱的精神,细心的观察,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进步,哪怕是很小的光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帮助他们建立信心,让他们感觉到有人在关心和帮助他们。需要长时间小心翼翼的呵护与维持。如果一个闪光点或者一个进步只能建立千分之一的信心,那么十个闪光点或者十个进步就能建立百分之一的信心,而现实中,往往是班主任先丧失了信心,不愿为了百分之一的信心的建立而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如果班主任能认识到问题学生的教育是一份长期而复杂的工作的话,并能始终保持信心进行关爱和教育,我想那是学生的幸运。
二、耐心引导
大多数问题学生的内心都存在错误的认识而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而陷入了一个恶性的循环轨道,大家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问题学生很容易和问题学生成为好朋友,因为他们在思想存在的问题有很大的相似性。这无疑给班级的管理带来难度。对于问题学生的管理,往往正面的批评教育和劝导教育收获甚微,甚至,有些问题学生因为逆反心理的影响会变本加厉,使班主任认为这是个铜墙铁壁的学生,无从下手,从而放弃教育。当正面的教育行不通时,我们不妨换一个切入点,进行侧面引导。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上课不听讲,总是讲话,不写作业,我总是批评他,他家长也经常到学校来,但效果不明显,我和家长都很无奈。在偶然的一次交流中,我知道了他心中的错误认识,他认为,老师、家长总是批评他,自己是个没有用的人。曾经也想学好过,但是过一段时间就放弃了。于是我就转变了一种教育方式,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批评他了,而是坚持在每次考试后给他爸爸打电话说他进步了,尽管有时候是假话,并且时常在班级表扬他,并经常通过小纸条来互相交流自己的一些想法,还取得了其他任课老师的支持。我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左右,我发现他思想上有了一些转变,开始完成作业了,尽管其他方面还有待提高,但我认为,他已经脱离了问题生的群体。
有时候,一些正面的教育方法行不通时,我们不妨冷静的思考一下,换一个切入点,从侧面进行引导,也许会柳暗花明。
三、方法、策略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方法、策略是班主任管理的核心,是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也体现了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方法、策略的多样性,科学性和可执行性为班级的正常管理提供了保证。比如说批评的方式有很多种,有无声的批评、激励式的批评、商讨式的批评等等。鼓励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有嘱咐式的鼓励、刺激式的鼓励、无声的鼓励等等。只有真正能用于实际中的方法、策略才是有效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学生,每次考试都是最后一名,让我十分头疼,他的同桌也是一名问题学生,他俩关系很好,于是我就想了一个方法,每次班会课我都点名表扬他的同桌和他周围的人,就是不表扬他,我能看出来,他有点难过,有点想让我表扬,果然,期中考试他前进了一名,于是,我发给了他一张大大的奖状,五本笔记本,二十本练习本,并且亲自送给他一本书,从那以后,成绩总是在提高,尽管不太明显,还是让我甚感欣慰。每个问题学生内心都有被肯定的欲望,如果班主任能正确的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对他进行刺激,激起他的斗志,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关爱触动
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前提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爱的语言去温暖,用爱的心境去包容,用爱的眼睛去观察,用爱的行为去感染。对于这类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弄清这样一个概念,到底是为了管理学生而管理学生,还是为了教育学生而管理学生,只有把这个概念搞清楚了,我们的思想才有了指导,我们的行为才有了方向。对于问题学生我们不能求全责备,往往个性的发展需要缺点,整齐划一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只有我们对准他们的音调才能共鸣,才能给他们心灵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才能共同谱写和谐之曲,我想着不仅仅是对他们的善待,也是对自己的释怀,更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篇6
经常听到有些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管了!”、“现在学生的行为习惯真差!” 是啊!“问题学生”是班主任工作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他们影响着整个班级的精神风貌,甚至影响着全校学生的整体素质。
如何来关爱引导这些“问题学生”呢?
我认为班主任只有付出更多的诚心、关心、爱心和耐心,与“问题学生”进行平等的心灵交流,树立“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思想,切实从“问题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的困惑,这样才能真正成为“问题学生” 敬畏的严师、可信赖的长辈、可倾心交流的朋友,才有利于整个班级的发展。
一、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老师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着一点,否则会导致师生间矛盾的出现,不但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加严重,难以解决,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在处理学生的过程中,不要使用过激的言语
要就问题分析问题,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解决问题一般都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假如老师暴跳如雷,对学生讽刺、挖苦、打击,即使使学生承认了错误,这也只是表面的现象,内心肯定也不服气,结果只能是解决了表面现象,却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还会使学生的自尊心蒙上一层阴影。
2、不要当着大家的面指责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学生有错误教师应该给指出或批评,但要注意场合、地点。我曾经历过这样一个学生,在我批评他的过程中他表现的很激烈,甚至有几次想和我顶撞,虽然后来也顺利的解决了问题,但我却有了很大的疑惑,为什么学生会表现的这样呢?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原因:我当着那么多人批评他,他觉得没面子,所以才有那种表现。可见我们在批评学生时要注意场合、地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
3、不要歧视问题学生
由于学生个人的生活环境、条件、先天的智力水平等都有不同,所以每个学生的表现也是千差万别,能力水平也有高低之分,教师不应该根据学生分数的高低决定对学生的好恶,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点,我们的任务就是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帮助发扬,并不是去拿着放大镜来寻找他们的缺点,对于优生我们要多帮助,使他们更优秀,对问题学生我们更应该去帮助,因为他们还有许多缺点,需要我们去帮助改正,需要老师的关爱,但在教学中我们却常常不自觉的就忽视了对问题学生的帮助和关爱,而更多的是对他们的批评和斥责,其结果是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使师生间的关系变的不和谐。
二、教育方法要多种多样,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问题学生的形成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因此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1、全面了解差生的内心世界,坚持激励和惩罚的结合。
分析问题学生的心理,找出他们的真正症结。针对多数问题学生学习成绩差,但自尊心很强,往往争强好胜,喜欢显示自己,企图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但一贯遭到冷落,白眼太多,就会自暴自弃,自感落后,应坚定其信心和恒心;针对有上进心,但意志薄弱,稍受挫折,便心灰意冷,失去学习兴趣,应坚定其意志,培养兴趣。针对其不守纪律,屡教不改,应强制其改正。针对与别人打架、顶撞老师,应让其知其危害,付出代价,永不再犯。针对其虚荣心,应揭其面纱,务实肯干。因此说,我们教师应善于摸清问题学生的内心世界,对症下药,要热情耐心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也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增加点强制因素。这样,软硬兼施,双管齐下,保证他们跟上班级的正常步伐。
2、捕捉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人的十个手指头还有长有短。差生也是如此,他们并非处处都差、时时都差。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有时也有一些进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随时寻找、捕捉他们身上那些闪光的东西,寻找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问题生的闪光点是微弱的,也是多方面的。并且,这些闪光点,也常常是“一闪念”的,很快就会被消极情绪所代替。因此,教师一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就要及时表扬,以此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3、加强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
经常与家长联系,一方面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另方面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问题严重化。
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学生才愿意与你交流,吐露心声,做到以情感投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老师,如果把对教育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开始。我曾经历过这样一个学生,脾气很大、不服管教,在几次教育失败后,我改变了原来的教育方式,把讲道理变成聊天式的谈话,发动周围学生来帮助他,带着优点去家访,时间一长,我与他的关系也变的十分和谐,对我所说的话他也能听从,各方面的表现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当然,朋友关系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由,要做到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宽而不松,严在当严处,宽在当宽处,一分严格之水,再加九分关爱之蜜,才能酿成教育的甘霖。
四、先成人再成才
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往往不是单一的,这其中最显著的两点就是道德品行与学习成绩,在教育他们时应首先抓好德育,要做到德育先行,以德育促进智育的发展,这是因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但如果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在品德上不过关,相信他们也不会给社会带来多少好处,甚至还会危害社会。
总之,问题学生在各个学校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对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热情的善待每一位问题学生,帮助他们找出自己的真正症结,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以改过去落后的面貌,我想,这既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篇7
“问题学生”是最令班主任头痛的工作对象,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中,笔者摸索出几点疏导、教育这类学生的心得体会。
“问题学生”的种类很多,包含行为孤僻、性格乖张、心理压抑或有阴影的学生,调皮捣蛋的学生当然是“问题”学生。
而我要谈的就是后者,我们在做这类“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时,笔者认为要把握几点。
一、处理这类“问题学生”学生时,班主任在情绪上不能有太过激烈的反应。这类学生往往最不怕的就是老师的羞辱和训斥,因为他领教得实在太多了。
二、对每次教育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是“问题”学生,其问题必然早已存在,是长期不良的坏习惯培养出来的,教育时应把握先易后难的原则。
三、教育这类学生,要选准时机和角度,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怎样去说,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要不痛不痒,泛泛而谈。否则,不仅不能对学生的心理防线有所触动,反而让他看扁你,增强抗击你的信心。泛泛而谈的教育他接触的也很多,我们也不可能讲出更多的新颖东西。
四、要明白这类学生的心理需求。我认为这类学生的心理需求就是得到老师应有的'尊重。在教育中,我们会很主动的去寻找优秀学生的优点,而对“问题”学生很显露的优点且“视而不见”;我们往往很容易去宽容一个优秀学生的缺点,而很难让自己真诚的去表扬一个“问题学生”的优点或者进步。这在心理需求上是不平衡的,也是不公平的,但这就是教育的现实。
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渴望被肯定、被尊重的欲望,他们也是如此。要发掘闪光点,真诚地赏识他们那些曾经被“遗忘”了的光辉。这样对帮助他们维护自尊心和自信心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教师,千万要维护好“问题学生”内心深处那仅有的那一点积极向上的火种,那就是唯一的希望,要想办法让这颗火种慢慢燃烧起来,最后就照亮了每个阴暗的角落。而尊重一名学生和无私的爱就是维护火种最好的办法,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标本兼治。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未走入社会的学生感情更丰富,“问题学生”也不例外,班主任只要用自己的真诚和不图回报的爱去感染学生,我相信总有冰雪融化的那一天。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篇8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感到问题学生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问题学生的形成,既有家庭的,也有社会的,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在我所接触的学生中,大多数问题学生是由于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作为班主任,我深深地体会到: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只要能真心热爱问题学生,做他的良师益友,注意转化教育艺术,就一定能转化问题学生。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思考:
一、对问题学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认为:当外部教育因素触及学生的内在精神需要时,就会使受教育者处于一种积极状态,从而产生良好的内化过程。小学生的特点,生性好玩,在活动中更能发挥
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在自己的喜欢的活动中会真实地流露出自己的情感,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完全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这是位男同学,沉默寡言,从不主动与同学玩耍,心理承受能力差,老师说话语气重一点,眼泪就涮涮地流下来。据家长反映在家也是这样,父母问他一句,得到的回答是“你怎么这样烦?”便不再说一句话,家长担心他是不是患了自闭症。为了防止他造成心理障碍,一方面,我找他谈心,了解他的内心想法,他没有产生对抗心理,只是觉得很紧张,我问一句,他答一句,当我问他为什么不喜欢说话、不跟同学玩时,他就是三个字“不喜欢”。我没有急于求成,上课经常请他起来回答问题,刚开始,他站起来说话吞吞吐吐,声音像蚊子叫,引得同学一阵哄笑。我没有嘲笑他,用鼓励的话语安慰他。课后,从他的兴趣入手,慢慢地开导他,让他每天跟我谈自己一天的感受,虽然,有时只是一句话,但毕竟他已肯说了;另一方面,我让班上的同学主动与他交谈,课后,一起做游戏,每天的课间十分钟都安排得十分有趣,另一方面,我让家长尽量抽出时间与他交谈他感兴趣的话题,并多带他出去参加活动。一段时间后,他终于开朗了不少,学习成绩也进步了。有时候,我觉得活动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二、对问题学生要有爱心
转化问题学生是一项极其艰难复杂的工作。教师对问题学生没有爱心,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一般来说,问题学生都有共同的毛病:懒惰、松散、散漫、不遵守纪律,特别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往往束手无策。例如我班的小林同学,他很顽皮,上课时经常干扰同学或讲话,或在课桌下玩弄东西,或不时东张西望,作业不完成。家长对他无可奈何,我曾多次找他谈心,也无多大的转变。一次下课了,由于他东跑西窜,右脚撞上凳子,他疼痛难忍,坐在地上大哭大喊起来。我发现后,马上叫学生到办公室拿万花油,我帮他上药。放学后,我送他出校门,恰好其家长站在校门口,看到这种情况,便对他儿子破口大骂。我立即制止其家长粗暴的态度。说这是意外事故,他以后会小心走路的,劝家长不要骂小林。因他脚上伤势严重,行动不便,第二天无法到校上课,我便打了三次电话了解伤势情况。第三天来校后,我给他补课。他被我这种爱心感动了,他说:“老师,您对我真好,今后我要听话了,再也不捉弄同学了,上课我会专心听,认真完成作业,把成绩赶上去。”从这件事中,给了我很多的启迪:对后进生要献出一颗真诚的爱心,用真情感动他们,让他们感动到老师没有嫌弃他们,反而给了他们更多的关怀。小林伤好了后,不但认真学习,而且乐于为班集体做好事,成绩也逐渐提高了。
三、对问题学生要有细心
作为班主任,要细心观察分析问题学生之所以问题的原因,了解症结,对症下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如我班上小刘同学,一向懒惰,娇生惯养,上课分心,作业马虎潦草,经常在课上抄同学作业或干脆不完成作业。面对这个同学我没有责怪、歧视、体罚他,而是细心观察,认真了解他各方面情况,在家访中得知他家情况:一是家庭经济富裕;二是父母教育方法有分歧,做父亲的过于袒护、溺爱,做母亲的则恨铁不成钢,经常找他不是,夫妻因为孩子的事闹红脸。针对这些情况,一方面我认真做家长的工作,使夫妻间对待孩子教育达成共识,教给他们怎样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的注意问题。另一方面,与小刘同学多谈心,告诉他家庭条件再好长大后也要凭自己创业,就要认真读好书;父母经常吵架就是因为你不听父母话,学习成绩不好,你的父母是爱你的,只不过是爱的方式不同;你也要爱他们,你爱父母就是要认真读书,你不希望他们因为你而老是争吵吧……这样,经过我一番细心工作,小刘终于改变了往日不良的现象和行为,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四、对问题学生要有宽容心
热爱学生是班主任教师的修养,更是教师这一职业所要求的最基本的感情倾向。宽容之心是我们大家都应有的,但要想别人宽容你,你必须先懂得去宽容别人。对学生更须此道。在发现学生的错误之后,更要学着去宽容他们的不足,他们的失误。宽容之心也包括要有耐心,要给以时间,立竿见影、急功近利是行不通的。我班的小浩,曾经是一个上课爱搞小动作、作业不做、时常打架的问题学生。我对他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教育,可最后有效的办法是“宽容和耐心”。我用宽容的心态和他交谈,了解了一些他家里的情况,父亲外出打工、母亲除了上班就是打牌没人管教。我就长时间地跟踪观察,随时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一旦发现他的进步就给予表扬和奖励,此外还降低他作业的要求,久而久之,他的不良行为收敛了很多,作业字迹虽不大整洁但也按时完成了。
五、对问题学生要发挥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教育作用无穷无尽的。在班主任工作中,利用榜样对问题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是我惯用的一种有效手段。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接受能力比较直观,但往往是非难于分清。比如:看了《奥特曼》的片子,来到学校就对同学拳打脚踢,我越是要求他们不要这样,他们越是不听。例如:这学期,我班的小强同学,成绩还算可以,但品行极差,经常欺负弱小的同学,还跟班上的一些顽躁生称兄道弟,俨然就是一个老大哥。我经常教育他要团结同学,欺负弱小同学不是英雄,但大道理讲了一大堆都无济于事。针对这种情况,在品德课上我就特别注重讨论这一环节,联系课本上的内容把班上的不良现象点出来,让同学们进行评论。在优秀人物的影响下,在同学们评论的话语中,小强同学的脸红了。当第12期的《少先队员》发下来时,我就赶紧翻开第二面少先队员之星评选结果,文章介绍了金奖获得者的动人事迹。我给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当我读完时,教室里还久久地保持平静,同学们都被感动了。小强同学的眼里流动着晶莹的泪珠,他也被深深地感动了,他后悔了。从那时起,小强同学进步了,榜样影响了他,他的进步影响了其他同学。真是转化了一个,带动了一片。利用榜样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它所起的作用比起班主任要求学生不要这样或不要那样大得多。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经常利用《少先队员》等报刊杂志上的好榜样对问题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引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做好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耐心细致地研究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对症下药,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引导他们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为了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还需做细做硬,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篇9
最近读了《问题学生教育指导》,我深深地感到后进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问题就是缺乏自信,如何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自信,是帮助他们改变现状最首要的问题。
在和同学日常交往中,自信不足的学生不敢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常常畏缩、退避、胆怯,不敢或很少主动在集体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意愿,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是“厌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孩子对待学习是厌恶的态度,还谈什么学习呢?厌学的表现有: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动机;信心不足,自暴自弃;意志薄弱,没有毅力。追根揭底,这种结果的产生很多是心理障碍产生的。长期地生活在批评和指责中,自卑,自暴自弃。
而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正面强化,巩固优良行为。一位管理学家说过,奖励你所希望的行为比惩罚你所不希望的行为投入的资源少,而且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在关注差生心理障碍同时,我们要多采取欣赏、鼓励的策略。
想想我正在研究的问题,这本书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并且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启发。书中说,排除后进生心理障碍,首先可以以集体荣誉感激发行为动机。我们研究中实行的“冠军组评价积分”办法,正是这一点的最好解读。以前他们在班上最默默无闻,很少表现。现在,因为他们回答问题得分最高,小组成员都把他们当成了宝,回答机会都让给他们,不会的都会尽心尽力的提供最无私的帮助。而他们呢也因为这样找回了自信。为了最后的“冠军组荣誉”,他们心里产生了强烈的自我约束感和集体荣誉感。利用集体荣誉感来促进后进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后,我们主要以评优方式形成良性竞争。学生的情感世界很丰富,他们渴望表扬,渴望被认可。评优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产生向上的动机,在评优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巧用“冠军组积分竞赛法”,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评优活动是学生有了挑战自我的欲望,超越自我的满足。
在后进生心理障碍防治与纠正过程中,我们将一直遵循和坚持“正强化”的原则,对学生不断优良行为强化,对不良行为淡化,好习惯用加法,坏习惯用减法。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篇10
一、 对问题学生的界定
何谓问题学生,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认识,曾经有过差生、落后生、学困生的称谓。这类学生是令老师头痛的人,是麻烦的制造者。问题学生研究专家王晓春老师说,问题生,是指在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 ,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而且用常规教育手段不能解决其问题,需要进行个案诊疗的学生。笔者比较倾向于这种说法。因此,我们要注意问题生并不等同于有问题的学生。因为在现在这个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的信息量的增多,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分清问题学生与有问题学生的区别,这样有利于教育不同类型的学生。那么怎样去区分呢?我想根据对问题生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生是问题较严重的学生,需要通过个案诊疗才有可能解决问题。但有问题的学生,问题较轻,可以通过一般的教育管理手段就可以解决的。如通过学校规章制度来约束有问题的学生。但问题学生通过规章制度是约束不了的。需要老师的运用智慧来解决的。
二、 如何教育问题学生
教育专家,全国名校长李镇西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前者告诉我们,教育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对孩子的爱;后者提醒我们,教育仅仅靠爱是远远不够的,教育还需要智慧。”因此,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是考验教育工作者智慧的。若老师在对付问题学生时还是用原来陈旧的、一般化的、习惯性的对策来解决问题生的问题,那一定会耗费老师大量的时间、精力,但问题却得不到解决。
问题学生一向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时常惹是生非,老师就特别容易急躁、失控,只要老师一急躁,就容易把事情弄僵,陷入被动。因为人在激动时,很难理智地思考问题。问题生大多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他们冲动起来,可以什么都不顾,老师若与他们对着来,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有失老师身份。笔者曾听一位同行朋友说过,一位年轻班主任在处理班上一位问题生失败的事例。这位年轻班主任,因班上一位女生经常迟到,上课不听讲,而是找她谈话,但收效甚微。有次还差点把这位老师气哭了。这位班主任对这个学生毫无办法,因此,就将这位学生交到学校德育处来处理。这位德育处主任很有经验,他没有对学生进行问题归因,他没有去说学生的不是。这位德育主任首先是了解孩子为什么老迟到的原因。当他了解到是因为孩子家庭原因才使位学生迟到后,他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背景。当了解了学生的家庭背景后,这位德育主任又主动做学生的工作。帮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经过多次的教育,孩子上课不迟到了,学习的积极也高了。孩子对这位德育主任非常信任。下面笔者将这位德育主任与学生的微信对话与大家一起分享:
师:丫头,我是xx老师,这是我的电话,有事可直接找我,做任何事情都要动动你那颗聪明的脑袋,不能意气用事,否则你会后悔一辈子的,明白吗?否则我不会再理你了,不会再心疼你了?记住我与你说的话。
生:好的,谢谢老师。
师:嗯,这才乖,要按时吃饭,规范作息时间,身体是自己的,身体垮了,就什么都没有,一切都是浮云,明白?
生:明白。
师:明白就好,我休息一会儿,一上午累死我了,记得有事一定要告诉我。
生:好,老师,你好好休息吧。
生:老师,你是珠海最帅的。
各位看官,通过以上师生对话,你也可能明白了吧,只要你对学生真心,他(她)对你也会真心的。因此,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千万不能急躁,若一急就容易失控,就容易把事情弄僵,陷入被动。所以,李希贵老师说,教育问题学生之所以不够奏效,主要是因为我们并没有耐心把真正的问题搞清楚,所以,也谈不上对症下药。因此,对待问题学生,我们一定要用智慧,要有耐心去找准问题学生的病因,然后,对症下药。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篇11
教育,一场爱的艺术修行
近期,认真研读了《问题学生教育指导》一书,书中彭兴顺老师和他的团队,怀着对教育事业的一份执著,对“问题学生”的特别情感,进行着爱的智慧、爱的科学和爱的艺术的探索和研究。一个个典型问题学生的转化案例,让我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有智慧和艺术的爱的教育如水,能使棱角分明的顽石,渐臻完美;能让一丝柔软,从心间蔓延至每一个鲜活的个体。
所谓“问题学生”,我觉得就是指学生中那些品德、行为不良,经常违反破坏学校的纪律,成绩不好的学生。“问题学生”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最初也同其他学生一样,都有一颗天真无邪的心,有自己美好的理想,而往往是受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不正常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通过学生自身的心理活动即身心发展过程中各种消极因素的恶性膨胀,逐渐形成的所谓“双差生”或“后进生”。
教育是一门研究的艺术。只有摸清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我们首先来了解“问题学生”的心理障碍。所谓“心理障碍”是指在学生头脑中存阻碍接受教育教学的要求,从而不能把要求转化为个人需要的心理因素。班主任只有了解了这些学生的心理,才能做好个别教育。一般来讲,“问题学生”具有自卑和疑虑、固执和孤独、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观念欠缺,辨别能力差等不良的心理特点。
教育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都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班主任要以人为本,树立“学生是可以教育的,没有不能教育的学生”的思想,注重情感教育的功能,热爱“问题学生”,采取有效手段温暖、唤醒、转化他们。
一、加强情感交流,引起心灵共鸣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问题学生”教育工作的基础。为了消除“问题学生”的自卑、疑惧与对立情绪,我们应从多方面爱护、关心和帮助“问题学生”,给他们特别的温暖和关爱,从情感上打动他们,引起彼此间的心灵共鸣。
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否定的态度,否定自己的能力,否定人世间美好的真情,他们虽然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但又害怕接受。他们把自己困在自己用心结成的封闭的网里,用着胆怯、多疑、仇恨、痛苦的目光去看世界,要想让他们有勇气从网中走出来。这些学生比较敏感,他们特别在意老师的评价。赏识他、鼓励他勇敢地面对自己,是恢复他们自信心的关键。所以,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应当注意场合,讲究方法。在教育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回避他们的过去,不翻旧帐,激励他们重新开始。对他们既热情帮助,又不失时机地严肃地提出希望和要求,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的诚意,相信老师的真心。动之以情,用温暖去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用甘露去洗涤他们精神的污垢。
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基础由此而建立。同时用心捕捉他们的点滴成功,以此激励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唤醒他们奋发向上的激情,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老师无私的关爱和严格的要求终会使他们省悟。
二、因人因事而异,做到对症下药
做“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必须根据学生个别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学生入校的那一天起,班主任就要建立好学生档案,并定期进行分析。在教育过程中,按照教育规律去办事,一手抓研究,一手抓转化。循序渐进,抓反复、反复抓,抓出实效。例如:“调皮型”的学生,大多学习不用心,成绩较差,但他们在其他方面却精力旺盛。他们突出的特点是机灵、好奇、贪玩好动、耍小聪明、好出风头、扰乱课堂教学秩序,教育他们的关键是疏导、迁移,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用到学习上去。我班有个学生叫朱某某就属此类型,精力过剩,我就通过迁移的方法,担任课间安全员和纪律委员,每天为同学们排忧解难,让他有事干,转移其精力,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智力较差、自卑感较重的学生,对他们必须慢慢教给其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对思想意识差的学生,则要肯定他们的成绩,着重消除他们违纪的不良心态。“问题学生”不是一切都差,也有其好的方面和“闪光点”。所以,我们班主任要善于挖掘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学习上的“成功点”,及时表扬,倍加关爱,这将对他们产生巨大的鼓舞,从而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
三、善于巧借东风,抓住教育时机
教育时机是指教育学生的最佳机会。此时教育学生,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例如:对于一向遭到歧视和冷遇的学生,心灵创伤急需安抚,老师要热情地采取各种措施补充其“情感危机”,学生会因受到安慰和鼓励而振作起来。在教育的每个阶段,对要求的“点”不要提得过多,落实一个再提一个,落实一点巩固一点。通过建立班级公约的办法,约束每个同学的言行。通过建立落实纪律优秀班级评比,约束集体行为。通过适时跟学生谈心,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借好学校整体教育的东风,比如学校开展了某一项教育活动,班主任一定要积极主动的配合,通过组织主题班会、专题报告、同学互评班委竞选、值日班长制等活动,不断充实教育教学的内容,用健康向上的思想更多地占领学生的心理空间,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心理反映和行为。实践告诉我们,突破口选好了,我们的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的违纪率得到有效地控制。
四、协调统一力量,多管齐下疏导
要构成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良好环境,必须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提醒班干部和全体同学不能歧视“问题学生”,要热心帮助他们;经常和任科教师联系,交换情况,共同教育;与家长取得联系,互相配合,形成立体教育网络。孩子不是打出来的,而是鼓励出来的,要让“问题学生”感到处处有人关心和帮助他们,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让他们体会到被重视的温暖。
种花须知百花异,育人要解众人心。由于形成“问题学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教育转化工作并没有固定的教育模式,同样的处理方法用在不同的“问题学生”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只有以爱学生为前提,掌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和“因时制宜”地开展工作,才会收到一定的教育效果。当然,个别“问题学生”反复很大,受教育的效果参差不齐,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班主任一定要具备“四心”,即细心、耐心、热心和恒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和赏识,就会融化一颗颗冰封的心;只要我们用博大的爱,就会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大厦,为他们插上腾飞的翅膀。让我们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之路上,且爱且修行吧!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相关文章: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反思04-27
问题学生的有效教育方法11-18
问题学生的教育心得范文05-26
问题学生教育心得范文04-07
浅谈问题学生教育心得04-08
问题学生赏识教育的论精选04-01
关于问题学生转化的教育方案04-09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读后感06-12
问题学生教育心得体会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