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学校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成功的学校教育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功的学校教育案例
08数模A班小潮,他生长在海南省的一个小乡镇,父母亲除了在家务农以外,还在本地打工,家里大人的工作一直很忙。虽然他的小学及初中都离家不远的学校读书,但他的父母仍然难以照顾他。他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但他的内心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期待。
第一学年的学习和生活还算正常,在班上的学习他并不算突出,但还是比较踏实;他与班上同学和宿舍的同学相处虽不密切但还算比较融合,但他更非常喜欢与老乡一齐玩耍。第二学年的第一个学期开学以后,变化不算大,但学习的积极性有所下降,而且随着其他班的几个老乡相继退学后,(有的到外面打工,有的回当地读高中)他的内心不再平静了,虽然整天还是嘻嘻哈哈的,但相比以往就更加的沉默寡言。刚开始同学们和老师都没有察觉到他的变化,直到了接近期末的一天,他突然跑来对身为班主任的我说,他下学期不想读书,而是想到外面打工,我才注意到他的变化。当时我首先了解了他的想法,然后就跟他分析他现外面打工的困难性。听了我的分析后,他当时就表示会安心读书,不到外面打工。但我仍然不放心,叫他们宿舍的同学密切留意他的动向,还把他想法第一时间与通他远在海南省的父亲交换了意见。
在及后的时间里,他虽然偶尔会逃课、缺课。经过教育后还是有所改更,到了期末考试完毕后,他又来跟我说想到外面打工,这时已开始放假了,我建议他先回去看看父母,如果可以就在当地找份暑期工试试。他接受了我的建议后便回家了。在暑期里,我向他父母了解,他回去后并没有打工,而是像平常回到家一样,而且经常与他儿时的朋友一齐玩。
但到了这个学期开学回来后的第二个星期,他又跑来对我说要到外面打工。而且这一次非常坚决。根据与他交谈后知道,他的同乡在深圳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很想到外面见识一下。再次与他父亲联系时得知,他的于是跟他说清楚利害关系,再三叮嘱他注意安全,并且要求他每个星期与家人,与老师通一次电话或短信之后,让他离开了学校。
一、原因分析
经过和父母的交谈了解到,他的父母亲因工作原因,与孩子相处时间不多,对孩子的教育比较简单,回家时对他所做的错事缺乏教育,同时他母亲对该生比较宠爱,平时不舍得打骂。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他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对他父母亲的不服,以及养成固执和任性。而且他在初中曾经因为根朋友一齐去玩而逃学,他父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找回来。
由于家庭原因,他与儿时伙伴的关系非常密切,身边的朋友有好有坏,受朋友的影响非常的巨大。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直至不可救药。最好的方法是帮助他的找到好的`朋友,使他远离,或认清不好的朋友。通过他的朋友去影响他。
他要求打工的时候,正因春节过后,工厂的订单大增,而节后的难于招工等原因,工厂十分缺乏人手,因此入职的条件非常吸引,而他对外面的世界的渴求又非常强烈。如果只是单一的阻止,只会使他产生更大的逆反心理。
二、心理辅导和教育的过程
第一步: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及社会的景响,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家庭也逐渐学会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与他的家长取得了联系,说服他多用一些时间与孩子通通电话,从生活上及学习上多点关心他,尽量让该生感觉到父母的关爱,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又在他离校前给他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在离校后的一个月里,他按照我的要求每周与家人通一次电话,并每隔两三天就用短信与我联系。由于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第二步: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开始他不愿上学,说什么都一定要到外面打工,要去见识外面的世界,我想与他家长联系,他总是找老乡来假扮家长。我知道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我不急也不燥,一开始先去关心他的生活和工作,了解他到深圳后工作用生活的事情,教他如何面对和解决困难,再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地给他讲班里发生的趣事,讲同学们是多么希望他回到学校,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我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他内心的焦虑和冷漠。当他回来以后,同班级同学知道这种情况之后,主动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陪他聊天,给他讲讲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他宿舍的一些好同学,也主动要求与他做朋友,无论在生活上,在学习中,不断的关心他……慢慢地,他的没有那么抵触,并切身的了解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渐渐地露出了对学习的向往。
在离开学校将近一个月后,他的身影又重新出现在教室里。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他重新振作的契机。我了解到这个孩子自觉性很强,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有一天他来上实习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竟意外地发现这孩子眼里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他。开始,他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亲切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结果他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他的 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
第三步:组织主题班会,激发起他对生活的热爱,学会自强,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
为了使这孩子学会自强,也教育其他学生,我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外面未知的世界》。在这次班会中,我以他打工的经历为例子,没有言明是那个同学的经历,只是说一个普通打工仔的遭遇。同学们热情洋溢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如何面对将来的挑战,如何面对困难,如何面对挫折,各抒己见。我细细地观察,发现这孩子的眼圈红了。于是,轻轻地走过去,把他引到会场的中心,“想说说你的看法吗?“他缓缓地抬起头,坚定而清晰地告诉大家:“我错了,我要从现在做起,面对现实,做一个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的人……”他的话博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这个孩子变了,他开始很用心地听我的话,用心的学习。下课的后,他再也不是畏畏缩缩,而是大大方方的和同学们一起玩,还主动要请我与他们一齐打篮球。这件事让我深深地感到:学生需要老师走近自己,需要同学贴近自己。这种走近是情感上的走近,是心灵上的挨近,精神上的靠近。作为老师要时刻怀着一颗尊重学生的心,做一个学生可信赖的朋友。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在他们茫然时,做他们思想火把的点燃者,等待他们的顿悟;在他们“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做他们前进路上的向导,陪他们一起体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在他们快乐或痛苦时,和他们同喜、同怒、同悲、同乐。
【成功的学校教育案例】相关文章:
创业成功案例12-26
成功的团队案例04-01
营销成功案例04-01
中年创业成功案例11-21
运动减肥成功案例10-11
营销成功案例分析03-31
成功企业创新案例01-17
企业创新成功的案例02-02
教育成功案例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