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三年级下册的课件

时间:2021-02-25 08:12:45 三年级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下册的课件

  课件是教师备课中一系列思维活动成果的体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的课件,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下册的课件

  小学三年级下册的课件【1】

  【教学目的】

  1.学生学习诗歌赏析。

  2.教师以《咏柳》和《<咏柳>赏析》为例,帮助学生跨入诗歌欣赏之门。

  【教学设想】

  1.本课上两课时。

  2.尽可能调动学生自学,因此采用“讨论式”“问答式”的教学方法。

  3.千方百计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方法是充分利用课后练习。

  4.本教案的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

  5.本教案中的(一)(二)(三)是结构层次;“”号表示一个教学步骤与需从讲授中剥离的部分;“()”内是教师的操作,学生的动作等。

  6.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本单元全部课文。

  第一课时

  齐读:“单元提示”“学习重点”“预习提示”。

  提问:这一单元与上一单元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

  订正:它们各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一单元是自然景物:这一单元是经济文化生活。它们的关系是并列的。今天学习的《<咏柳>赏析》中的《咏柳》一诗是你们在小学学过的,可是“赏析”从未学过,你们一定很有兴趣。

  (一)总体认识(板书)(出示投景片①)

  1.释题

  2.复习《咏柳》

  ①背诵本诗。②从体裁来分类:③从内容来分类:④本诗主题:

  3.关于赏析

  ①本文的主题:②本文的基本结构:

  4.学法

  请同学依次补出冒号后的内容。(学生补出)

  订正:《<咏柳>赏析》就是对《咏柳》的欣赏与分析。学习怎样欣赏诗歌,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是老师的教学目的。

  全班背诵《咏柳》。

  订正:明确《咏柳》是七言绝句,是咏物诗。

  请学生在“预习提示”中抓三个动词和三个名词,并搭配起来。

  订正:那就是揣摩含义——再现形象——引入意境。(板书)这就是本文的主题和学法。本文的结构很清晰,第4段是过渡,全文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对《咏柳》作语言分析;后部分是对《咏柳》的艺术鉴赏。

  (二)阅读课文

  请同学们带表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1—3段,讨论投景片②上的题(五分钟)。

  1.作者怎样串讲第一句?为什么抓住“碧玉”进行分析?通过什么进而分析全诗?

  2.作者怎样串讲第二句?为什么抓住“绿丝绦”进行分析?怎样进而分析全诗?

  3.作者抓住了第三句诗中哪一个关键词进而引出了“春风”的.?

  订正:明确“碧玉”是描绘柳树整体的关键词;作者是通过揭示“碧玉”的双关意义进而分析全句的。“绿丝绦”是描绘柳枝的关键词;作者通过想象,化静(万条垂下)为动(随风飘拂),进而分析全句。作者抓住第三句中的“谁”自然地引出了春风。

  请同学们归纳第一部分大意。明确第一部分是对诗的语言分析,让读者从总体上理解表层含义,初步感受诗歌塑造的意境。

  提问:第4自然段怎样承上启下?

  订正:用总说本诗的句数和字数来承上;用提示下一部分的内容来启下。其中“但”字起到了枢纽作用。

  学习第5段,讨论投影片③上的题(1分钟)。

  第一题:在第5段中,作者是从诗的类别的角度来鉴赏的。他是怎样从表层内涵深入到深层内涵的?

  第二课时

  订正:明确诗人是借着柳树歌咏了春风,歌咏了春天的到来。这样就由表及里了。

  提问:春与柳有何关系?

  订正:作者提到了“五九、六九,隔河看柳”。这则民谚全文如下:(出示投影片④)。

  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犁。(齐读一遍)

  提问:“看柳”为什么要“隔河”?

  订正:早春,柳梢新芽隐约可见,要借助于隔河远望,背景烘托才得见。与韩愈的绝句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同一理。

  学习第6段,讨论投影片⑤上的题(l分钟)。

  第二题:第6自然段是从诗的什么角度来鉴赏的?作者调动了哪些词和修辞方法来分析春风?

  订正:明确作者的鉴赏角度是意境鉴赏。作者首先指

  出“似剪刀”,是以剪刀喻春风。又从原诗划出一串拟春为人的四字排比句“裁出细叶,剪好丝绦,妆成碧树”。以下又揭示“剪刀”之喻的妙处。

  教师范读第6段。

  请学生找本段最后三个长句中的关键语句。

  订正:最重要的关键语句是“赞美了一切创造性的劳动”、“言近而意远”和“启示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板书)

  学习第7段,讨论投影片⑦上的题。

  第三题:请在第7段中抓三句话,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说明诗的后两句开辟了什么新的意境?

  订正:明确三句话是“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却很富于层次的变化”。“这首诗前两句和后两句写法也不一样……垂下来”。“诗人只是猜测谁裁出了这美丽的细叶”。诗人通过“谁”的设问,不露形迹地把描写重点转移到春风,达到了赞美春风以及一切创造性劳动的目的,开辟了新的意境。(此处可分析具体些)

  (三)复习与总结

  学生再读一遍课文。教师板书:

  请学生完成课后全部练习。

  小学三年级下册的课件【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和词,能区分并运用多音字。

  2.了解沙滩上发生的事,感受大海沙滩贝壳的美。体会小姑娘天真、善良、诚实的美好品质。

  3.学习小姑娘乐于助人、对人对事认真负责的精神。

  初步了解寓情于事,寓人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大海沙滩上发生的事,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品质,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并在生活中传播美。

  教学难点:

  “金色”的除了指美丽的沙滩外,还代表小姑娘“金子”般的心。

  教学准备:

  美丽大海沙滩的风景录象、课文录音磁带。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去看过大海吗?

  师:去年暑假老师也去过海边,看到了美丽的椰树,踩到了柔软的沙滩,同时也感受到了海浪阵阵、海涛汹涌的壮观场面。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而金色沙滩上发生的事给我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师:听老师这么说,同学们想去看大海吗?

  师:你想知道沙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二、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

  a 找出读不准的字词和多音字。

  b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讲了那几个片段。?

  c 小姑娘给你留了什么印象?

  d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指明学生提问,相机板书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三、分析课文

  (一)学习第一片段(分角色朗读1-6段)师指导朗读

  大意: 画家去拾贝壳,小姑娘帮忙看衣服。

  朗读:男-老伯伯(苍老 慈祥 亲切) 女-小姑娘(细小 甜美 认真)

  (二)学习第二片段

  大意:画家送贝壳,可是小姑娘不要贝壳。(找小伙伴合作、讨论)

  讨论: 为什么小姑娘不要画家送的贝壳呢?

  “ 这是沙蜊子,这是大猫眼,这是小螺丝,这是金海螺,你要哪个 随你挑。”通过描写贝壳的种类写出贝壳的美。

  (三)学习第三片段

  大意:画家故意丢贝壳,小姑娘捡还贝壳。

  师:在黄昏的沙滩上,他们俩又是你什么样的方式告别这美丽的沙滩和大海的呢?

  表演:(学生上台表演师指导动作和神态)

  四: 总结课文

  师:这位天真可爱善良的小姑娘有着乐于助人和对人对事都很认真负责的精神。她淳朴而诚实的心灵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同时她也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同学们,你们喜欢这小姑娘吗?

  师:大海沙滩上发生了这么一件美丽感人的事,让我们觉得大海的一切可真美啊!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什么也美吗?

  1 找找课文中描写大海、沙滩、贝壳美的句子。

  2 标题“金色的沙滩上”有其他更深的意思吗?

  五:巩固拓展课文

  1 师:大海美 沙滩美,贝壳又多又美,而且小姑娘的心灵更美,就让我们带着激动渴望和敬佩的心情把这篇美文美美的齐读一遍吧。

  2把你认为美的句子抄下来,反复诵读。

  六:深化延伸课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同学们也应该像课文中的小姑娘一样,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为祖国这个美丽的大家庭奉献自己的爱,祖国才会更美好!


【小学三年级下册的课件】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下册课件03-08

小学生三年级下册课件03-08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课件03-10

三年级下册教学课件09-10

三年级下册绝招课件03-11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失踪的森林王国》课件10-03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03-3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海底世界》03-07

三年级下册小读者课件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