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教社八年级语文课件
为顺利开展教学工作,一般老师都会课前准备好教学课件的,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人教社八年级语文课件相关内容,供大家阅读参考。
人教社八年级语文课件一:再塑生命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等词语。
2、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一体两面的思路结构。
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
3、理解作者对莎莉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德育目标
1、领会莎莉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2、学习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深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质疑研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人生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老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海伦?凯勒简介
三、朗读,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下列词语:
企盼:盼望。
迁徙(xǐ):迁移。
繁衍(yǎn):逐渐增多或增广。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期期艾艾(ài):形容口吃。西汉周昌口吃,往往连声期期。三国魏邓艾口吃,往往连声艾艾。
2、学生自由诵读,理解课文描述的生活世界。体会莎莉文这位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以及她高超的教育艺术。带着下列问题,从文中筛选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
(1)莎莉文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试举例说明。
(2)莎莉文又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抽象事物的?试以爱为例具体说明。
(3)莎莉文走进海伦的生活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可根据下列例句,用一个比喻写出来。
(4)幼年的海伦得病致残以后,愚昧而又乖戾,但后来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个再塑生命奇迹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文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提示。
3、请学生通读全文,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说说海伦性格中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归结
四、深层研读,体察文意
1、课文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请学生再读全文,品评并积累文中优美而精辟的语句。
2、合作探究
(1)指名学生感情诵读课文10~12语段。作者为什么说井房的经历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快乐和自由。
(2)文题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文中它的深刻含意是什么?(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3、拓展延伸
请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越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教师提示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课后习题)
附:板书设计
再 塑 生 命
理解、关爱、教育
莎莉文老师 我井房散步
(光明的使者、出色 走进、体验自然 (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的教育艺术家) 解释爱 热爱生命)
无比的敬爱、感激
人教社八年级语文课件二:藤野先生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绯红、标志、落第、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抑扬顿挫等词语。
2、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写作背景。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品析无非实在大概居然似乎等副词对表达文意的作用。
3、理清文脉,把握本文的叙述线索。
德育目标:
1、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尚品质。
2、体会卢学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1、理解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品评重点句段,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 研讨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导语设计
同学们,忆及老师,三味书屋中的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先生令童年的鲁迅信服、敬畏,而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则如鲁迅在回忆中所说的:在我所认为老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那么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板书课题、作者)
(投影)
1、《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是鲁迅在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写的,在广州编定。其实正是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眼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正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的,当时他是被学者们挤出了集团之后,只好借这样一朵儿时的小花,来排遣寂寞。这是一。第二,《小引》还说明,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编定时,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这一改动,是为了更符合散文的内容实际。因为,在苦闷失望中的鲁迅,当时常常回忆儿时的故乡的瓜果。这组散文,正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就像鲁迅书桌上那盆水横枝,树叶青翠可爱。所以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放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我安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
时代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至1906年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写作时间则是在离别藤野的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一、诵读、整体感知文章
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注音
痛疾(wù) 烂漫(màn)
二、学生齐读全文,理清思路,把握叙述线索。思考:
1、(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转换了三个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词语。
(2)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炼的概括。据此,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谈出自己的理解。
(3)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来组织的?师生互动交流,探究文意。教师明确。
研读,分析藤野形象
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
2、学生根据阅读感知,以藤野先生是一个 的人的组织形式组织语句,选择角度概括人物形象。
学生积极思考,精彩发言,教师引导、提示:
(1)特点鲜明的肖像:黑瘦八字胡戴着黒眼镜的医学教授。
(2)生活习惯角度:生活简朴
(3)治学角度:认真负责 治学严谨
(4)对待学生角度:热情诚恳 循循善诱
3、研讨:
(1)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精神性格?
(2)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学生交流研讨结果,教师明确。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文章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
课堂练习
1、《藤野先生》选自 ,作者 ,原名 ,我国伟大的 、 、 ,曾学过与本文同一出处的课文是《 》。
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宛( )如 驿( )站 教诲( ) 瞥( )见
畸( )形 诘( )责 不逊( ) 匿( )名
请写出下列语句的描写方法。
(1)其实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
(2)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藤野严九郎的......( )
(3)但是我还不服气,回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得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的。( )
(4)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
第二课时
一、研读关键语段,深透理解文意
1、指名朗读课文1、2语段,思考:
(1)东京也无非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2)实在是标致极了改为实在是丑极了可以吗?
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
2、学生集体诵读第5语段,思考:
(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缘由是物以稀为贵,那么句中的大概可以用因为替代吗?
(2)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教师点拨。
3、学生自读课文第24至31语段,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2)在课堂里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明?
(3)他们也何尝不醉酒似的喝彩句中何尝是什么意思?
(4)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交流后发言,教师明确。
学生自读课文38语段,教师点拨。
学生齐读课文1、5、24~31、36~38语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合作探究,体验反思
1、课后习题第1题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提供参考意见。
2、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引导、鼓励。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以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为题,构思完成一篇小作文。要求:(1)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2)叙事具体、中心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