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五年级《晏子使楚》导学案

时间:2021-04-01 10:02:07 五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小学五年级《晏子使楚》导学案

  《晏子使楚》导学案

  学习目标

小学五年级《晏子使楚》导学案

  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通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善变的口才。(重点)

  3、理解晏子第一次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难点)

  导 学 案

  预习

  一、读课文三遍,圈画生字,给课后方格中的生字组词。

  二、我会给“子”字组成词:

  我认为这些词语可以分为( )类。通过查字典,我知道“晏子”中的“子”的意思是:

  三、查字典,写意思:

  敝 : 大 夫:

  仗 着: 枳:

  淮:

  四、查找资料《晏子春秋》和晏子的相关资料。

  晏子的身份相当于现在的:

  一、引导自学,组内检查(20分钟)

  (一)导入新课 预习检测

  1、读课题:“使”的意思是: “晏子使楚”的意思是:

  说说查找到了哪些资料?

  2、把课文读一遍,读通顺,把课后的生字读两遍把字音读正确。

  3、积累生字词。(读一读下面的词语,理解带点的字的意思)

  敝国 淮南 枳 晏子 仗着 侮辱 乘机 规矩 囚犯

  柑橘 撒谎 笑嘻嘻 面不改色 大臣 盗贼 赔不是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填空部分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或句子。)

  1、再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 时期,齐国大夫 和楚国 侮辱与反侮辱的故事。这篇课文是按 顺序写的,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

  2、思考:课文写了三个回合的斗智。

  第一次是楚王为了侮辱晏子,想让他 ,而晏子却说: ,晏子的话隐含的意思是:

  结果楚王只好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第二次楚王为了侮辱晏子说: ,意思是: ,晏子反唇相讥说: ,隐含的意思是: ,结果楚王听了只好陪着笑;

  第三次是楚王在招待晏子时押了个犯人说: ,意思是: 晏子却说: ,隐含的意思是: ,结果楚王听了只好陪不是。

  3、读了课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4、晏子的身份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样的人物?为什么?

  5、分角色读读楚王和晏子的三次斗智的对话,看谁读得最好。

  二、组内合作,交流收获

  1、我们小组在全班展示交流的问题是: ,

  请( )同学代表我们小组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2、我们小组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重难点是:

  (交流完后说: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请问大家有什么建议和补充吗?)

  三、资料链接学习提示

  1、晏子 (?—前500)名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时齐国大夫。公元前556年,开始辅佐齐灵公,后又辅佐庄公、景公,堪称“三朝元老”。他主张诛不避贵,赏不遗贱,重视生产,提倡蚕桑,反对厚赋重刑。在我国劳动人民心目中晏子是智慧的化身,他以足智多谋和能言善辩为世人所称道。战国时,有人将他的言行编成《晏子春秋》一书。本篇课文选自林汉达编著的《春秋故事》。

  2、“桔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说的是淮南香甜的橘子移植到淮北就变成苦涩难吃的枳。同样的种子由于土壤、气候、环境的改变,结果就产生了橘与枳的差别,这说明不同的环境对同一事物地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句话现在大多是针对人品说的,大概的意思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环境中是个好人,换了环境可能就变成坏人了。

  四、全班展示共享收获

  1、导学流程:

  导入脍有人

  预习检查

  课内自学

  展示汇报

  检测反馈

  课外拓展

  2、教师点拨:

  在朗读时注意楚王的三次笑和晏子的表情变化,从中体会一下人物的内心活动,从机时更好地读好课文。

  3、学法指导:这是一篇记事文,学习在了解课文内容时,要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段落。课文中人物对话比较多,以人物对话来塑造人物形象,要朗读好人物对话并抓住人物的表情描写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检测反馈

  一、根据意思写成语。(6分)

  1.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 )

  2.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 )

  3.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二、阅读:(4分)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_______,把“淮北”比为_______;把“橘”比为_____,把“枳”比为_______。

  板书

  设计

  晏子使楚

  楚王 晏子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会说出楚王侮辱晏子时的话中之“话”和晏子反驳楚王时的话外之音。(重点)

  2、初步理解三次晏子反驳楚王话中的逻辑推理。 (难点)

  3、进一步认识晏子过人的才智和善变的口才。

  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组内交流(20分钟)

  (一)课前检测,回顾旧知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2、这篇课文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这是晏子和楚王的第一次斗智,楚王抓住了晏子 的特点,要晏子从狗洞里进去。晏子的一席话,不得不使楚王没有任何选择地开了城门,读读晏子说的话,他的`话妙在哪里?

  提示一:晏子的话妙在:楚王要承认自己的国家是 ,那他就钻 ,楚王要是说自己的国家不是 ,那就应该 ,所以打开了城门让晏子进去。 一词说明楚王真是无可奈何。

  提示二:晏子的话很好的使用了一个逻辑推理: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钻进去,我访问的是 国,不是 国,楚王是不会承认自己的国家是 国,所以他一定会 。

  2、读课文第四自然界段,思考:

  (1)楚王是怎么侮辱晏子和齐国的?

  (2)晏子是怎么回击楚王的?他的回答妙在哪里?

  (3)划出描写晏子和楚王表情的词语,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

  (1)这次楚王是怎么侮辱晏子和齐国的?

  (2)晏子的话中,把“淮南”比为_______,把“淮北”比为_______;把“橘”比为_____,把“枳”比为_______,是为了说明橘之所以变为枳是因为: ,齐国的人到了楚国就做了盗贼,是因为:

  ,讽刺了楚国 。

  4、课文写了楚王三次“笑”,请在课文中划出来,认真读读上下文,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

  二、组内合作,交流收获

  1、我们小组交流的问题是: ,

  请( )同学代表我们小组交流。

  2、我们小组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重难点是:

  (交流完后说: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请问大家有什么建议和补充吗?)

  三、全班展示,共享收获

  1、流程:

  导入脍有人

  课内自学

  展示汇报

  表演课本剧

  检测反馈

  2、教师点拨:

  课文感悟时注意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的特点。

  检测反馈

  一、比一比,再组词。(6分)

  敞( ) 淮( ) 赔( )矩( ) 尊( ) 撒( )

  敝( ) 准( ) 陪( )臣( ) 遵( ) 撤( )

  二、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2分)

  三、提高选做题:仿照“提示二”说说晏子第二次和第三次和楚王斗智所说话所运用的逻辑推理是怎样的?(4分,)

  课外拓展

  一、读一读: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  国 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  国 君只看重鸟而轻视人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想一想:晏子的话妙在哪里?又运用了怎样的逻辑推理?

  二、演一演

  1、看视频资料,分析这篇课文中人物的特点是:

  楚王:

  晏子: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组内表演课本剧。

  3、学法指导:回忆一下看过的古装戏,表演时演出古人的味道,要配上动作、表情,故事开始可用上一些旁白,注意演出人物的特点。

  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楚王 晏子

  (弄巧成拙) (能

【小学五年级《晏子使楚》导学案】相关文章:

晏子使楚04-22

《晏子使楚》优质教学案例(附反思)03-04

五年级下册课文《晏子使楚》教学案例03-19

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教学案例分析04-14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课文01-18

晏子使楚(剧本)08-22

晏子使楚(剧本)08-02

缩写晏子使楚05-08

晏子使楚的故事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