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试题,通过试题可以检测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你所了解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1
一、 我能拼读拼音写词语。(6分)
guī jǔ dào zéi qiú fàn zhāo dài
二、辨字组词。(4分)
粱( ) 距( ) 禽( ) 脂( )
梁( ) 矩( ) 离( ) 诣( )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安( )( )业 ( )肩接( ) 实( )( )说
若无( )( ) 不惜( )( ) ( )如( )掌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使:①用 ②派遣、访问 ③让、令、叫 ④假若、假使
晏子使楚( ) 使劲( ) 使人高兴( ) 即使( )
五、给下列句子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6分)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字了。(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诺徳夫人说:“为了有一天能把徳国佬赶出去,我们得不惜代价守住它。”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8分)
1、“小明好像他的妈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2、“多读课外书,能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这句子在表达上没毛病。( )
3、“我难道没吃早餐吗?”这是疑问句。( )
4、剧本是一种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的文学形式。( )
七、补充对联(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连碧水碧连天。
2、一夜五更,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八月之中。
3、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八、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武士回答:“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dé yì yánɡ yánɡ( )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该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ān jū lè yè( )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了。”
1、“臣”字是( )结构,部首是( ),音序是( ),字义是( )。(2分)
2、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4分)
3、从文中找出一对意思相近和一对意思相反的词写在下面。(2分)
近:( )—( ) 反:( )—( )
4、我认为两个武士押着囚犯从堂下走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晏子是这样取笑楚王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我认为晏子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蹲下的不只是是身子
多可爱的一个,虎头虎脑的,牵着父母的手高兴地嚷着,跳着。很多孩子的情绪所感染,长途的劳累在孩子的笑声中慢慢消失。
大家就站在目的地—野生动物园的门前,排队购票入内。看到售票窗口玻璃上写着:成人180元,小孩半票,1.1米以下免票。
我问站在前面的孩子父亲:“他有多高?”
孩子的父亲说:“1.3米。”
“那得买半票了。”
孩子的父亲不做声,队伍慢慢移近窗口,只听到孩子的父亲在悄悄地对孩子说:“进门的时候把身子蹲下来。”
孩子说 爸爸 你放心 像往常乘公交车一样是不是
孩子的父亲在他的头上摸了摸。
进门检票了,孩子在进门的一刹那,突然把身子努力地“沉”下来,做出一副十分滑稽的样子,像只小小的唐老鸦进了大门。
或许人太多了,检票员没有发现这位学鸭子走路的孩子。
孩子一进动物园,马上恢复了原样,又蹦蹦跳跳起来。
刹那间,我觉得十分难过,为那个孩子,也为了孩子的父亲。为什么呢?在那么多人面前,毫无顾忌又顺理成章的。
孩子蹲下来的不只是身子,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诚实。
1、给文中带点字选正确的解释划“—”。(2分)
失:①丢掉;失掉 ②找不到 ③没有达到目的 ④改变 ⑤违背
忌:①忌妒 ②怕 ③认为不适宜而避免 ④戒除
2、给第7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3、“滑稽的样子”中“滑稽”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这样做“滑稽”动作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我觉得十分难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你赞成父子俩的行为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下面是我想对他们父子俩说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2
一、读拼音,写词语。
huáinánjiāqínyōuhuìgānjú
二、选出句子中带点的字的正确读音。
①xì②jì③jiáo④jué⑤zhe⑥zhuó
⑴系上这条丝带,表示我们的心系着祖国。
⑵这么硬的牛肉,咀嚼了半天也嚼不动。
⑶看着这样的情景,真让我着急。
三、照样子,换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侮( )( )( )
锫( )( )( )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白云 一大雨
一蜡烛 一电话
一糖果 一汗水
一图画 一眼睛
五、把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例:楚王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楚王说,他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⑴奶奶对小花说:“我小时候可没你这么幸福。”
⑵小红对小芳说:“明天我要去商店买衣服。”
⑶丽丽对爸爸说:“我还要等我的同学呢。”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⑴我用了整整三天左右的'时间才把轻船模型做好。
⑵夏天的桂林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七、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⑴地满红花红满地 ⑵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⑶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中“甚”的意思是,“惠”的意思是。
⑵《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属于。
⑶《》这篇课文属于相声。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表演艺术。
⑷“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选自《杨氏之子》。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杨氏之子”不仅聪慧,而且。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①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②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③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⑴请你分别把文中画“—”线的话改写成成语或四字词语。
① ② ③ ⑵“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晏子这样说是想说明。
⑶这段话中两次描写到楚王的笑,请你联系上下文想象他在每次笑的时候内心在想什么。
①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心想:______________。答案
②楚王只好陪着笑,心想:______________。答案
⑷请你用一句话评价晏子的表现。答案
4、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二)
铺路工
去年夏天,当人们正在乘凉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开来一车铺路工。他们衣着陈旧,脸色黑红,行李简单。他们看好一个地方,搭起帐篷,埋锅安灶,准备铺路了。
我家门前这条路,弯弯曲曲,坎坷不平。晴天,风尘弥漫;雨天,泥泞不堪。人们早就(盼望希望愿望)修一条柏油马路。
工人们大多来自农村,朴实、憨厚。他们吃住在帐篷里,铺(pūpù)着草席,枕着砖头,吃米饭就咸菜,舍(shěshè)不得吃炒菜。夜里蚊虫叮咬,白天日头曝晒;遇到雨天,外边下雨,里边湿,连被子都是湿润润的。但是,他们似乎不觉得苦,闲时打扑克,呼叫声很高,拍打声很响。
因为施工,不得不干扰周围的住户。铺路要用混凝土和石子儿,要用沥青、水泥。搅拌机的轰鸣声吵得四邻不安;烧臭油的气味熏得路人憋气捂鼻,常常招来怨言和谩骂。但工人们毫不理睬,(居然果然依然)在轰隆声中和浊气熏染中劳作。经过挖沟、平地、压实、铺石、上沥青、碾压等一系列工序,工人们把一条泥泞、坑洼、弯曲的土路,变成了一条光洁、平整、笔直的柏油路。
小孩子们在柏油路上奔跑、欢呼,活泼天真;老年人在柏油路上散步,悠然自得;上下班的人们,骑着车子,行驶在柏油路上,是那么轻松愉快……
可是,铺路工们拆篷卷席走了,没有留下姓名,没有留下足迹,只留下一条闪光的路。
⑴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⑵这是一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⑶短文记叙的时间是,地点是作,人物是,事情是。
⑷第3、4自然段是表现了铺路工们_________的精神。答案
⑸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九、快乐习作。
班级要进行劳动委员选举。你想竞选吗?请你想象当时的情境,写一份发言稿,使自己能够顺利当选。题目自定,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3
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jìzǎihuīhuángsōujíkèzhì
()()()()
shènɡyùjíbìnɡkǎnkěbǎojīnɡfēnɡshuānɡ
()()()()
二、我能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⑴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jīnjìn)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⑵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qiánɡjiànɡ)的呐喊……
三、我能根据语言环境,给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标上正确的声调。
在学习中,总会碰到一(yi)些困难,但只要我们不(bu)怕困难,迎难而上,一(yi)切困难都不(bu)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你说是不(bu)是?如果不(bu)信的话,你可以亲自试一(yi)试,通过实践,你会认识这一(yi)真理。
四、我会给“邢”字换个偏旁,组成另外的字,并用这些字组成词语填在下面几个句子中。
1.司马迁在狱中遭受了()。
2.面对社会上()的诱惑,他坚持着自己的道路。
五、下面的带点的字有几种意思,请选择合适的义项,然后把序号填在括号中。
载:(1)装载(2)充满(3)年(4)记载(5)又
1.看着演员们载歌载舞的表演,观众们兴高采烈地鼓掌。()
2.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们载誉而归。()
3.这次的旅行,小明真是满载而归。()
六、我会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只有……才……尽管……还是……无论……都……
只要……就……不但……而且……宁可……也不……
1.邱少云()牺牲自己,()违反革命纪律。
2.()你刻苦学习,()一定能把琴弹好。
3.()上课专心听讲,()能把功课学好。
七、判断题。
1.“不同凡响”和“满不在乎”中的“不”的读音是不一样的。()
2.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分130卷,共52万字,作者是东汉的司马迁。()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句出自《史记》。()
加油站:完成上面的测试,你的收获一定很大吧!向你表示祝贺,让我们再接再厉,迎战后面的挑战吧!
八、运用你平时的.积累,完成下列题目。
1.《史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你还知道其中的哪些故事?
2.你还知道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哪些人的死“轻于鸿毛”?各举两个人的名字?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3.你在课内外肯定积累了不少成语了吧,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成语。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
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4.请你写一句让人坚强地面对人生,顽强地战胜命运的名言。
5.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名人,如海伦·凯勒、司马迁、阿炳……他们当中,你最敬仰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海伦凯勒、阿炳、司马迁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很多,你还知道
、也是这样的人。
九、认真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练习。
选择
①他本来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的妻子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道:“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三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能——“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不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4
班级姓名
看拼音写词语。
二、选择正确读音。
三、完整词语。
()牙()嘴心()胆()()高()烈
小心()()置之()()漫不()()
四、在()里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前后搭配起来。
()的话语发扬()()地钻研
()的感情维护()()地歌唱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他今天不来,我们的会议()会准时召开的。
2.一个人()要做到外表美,()要做到心灵美。
3.爸爸()有多忙,()要抽出时间来检查我的作业。
六、修改下列病句。
1.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第一个发言。
2.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3.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纸。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敬爱的外公
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它看上去和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深绿色已经褪尽了。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邮件。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总是乐呵呵的人们都(亲切、关切)地叫他老郭每次他一下班我就缠住他外公外公叫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真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2.给第3自然段加标点。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
小心翼翼:
4.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5.“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上‘复活’了。”这句话中的“死信”是指_____。“复活”是指_____。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桅杆、吓唬、瞄准、放肆、恬静、汹涌、蜡烛、幽静
二、
三、龇牙咧嘴、心惊胆战、兴高采烈、小心翼翼、置之不理、漫不经心
四、知心的话语,真挚的感情;发扬成绩,维护名誉;刻苦地钻研,纵情地歌唱。
五、1.即使……也……2.不仅(不但、不光)……而且(还)……3.无论(不管)……都(总)……
六、1.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发言。2.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3.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刊。
七、1.划掉:整整齐齐、关切、正确。2.,。“”。,“,”。3.了如指掌:指外公对周围一些地方及其几十年来变化情况特别了解。小心翼翼:特别小心谨慎,指老太太对这封信非常珍视。4.第2自然段。5.“死信”指找不到收信人,无法投递的信;“复活”指经过努力,找到“死信”的收信人。原因是对周围一些地方了如指掌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5
一、根据加点字填写反义词组成词语。(4分)
明争()斗好()恶劳若明若()弄()成真
去伪存()声()击西前因()果混淆是()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8分)
近义词:取笑()侮辱()严肃()大惊失色()
反义词:粗暴()故意()昏暗()安居乐业()
三、写出与这些成语相关的人物。(8分)
卧薪尝胆()破釜沉舟()闻鸡起舞()
凿壁借光()负荆请罪()完璧归赵()
三顾茅庐()鞠躬尽瘁()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8分)
漫: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广阔;④不受约束,随便。
1.河水漫过了小桥。()
2.漫山遍野开满了映山红。()
3.他沿着小路漫无目的地向前走。()
4.田野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漫漫白雪。()
乃:①你,你的;②才;③竟;④是;⑤就,于是。
5.虚心乃能进步。()
6.失败乃成功之母。()
7.乃至如此。()
8.乃兄。()
五、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写在横线上,补写成完整的谚语。(5分)
天涯若比邻始于足下水到渠成须问打柴人老大徒伤悲行万里路下笔如有神骄傲使人落后铁杵磨成针台下十年功
1.读万卷书,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要功夫深,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______。
6.瓜熟蒂落,____________________。
7.台上三分钟,____________________。
8.欲知山中事,____________________。
9.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
10.谦虚使人进步,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做小裁判。(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
2.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主要通过对话或唱词刻画人物。()
3.“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此联属于“顶针联”。()
4.楚王的本意只是想侮辱晏子。()
5.晏子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应付的语言魅力。()
七、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17分)
1.一排排垂柳倒映水中。(改成拟人句)(2分)
2.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改成比喻句)(2分)
3.天气太热了,简直叫人受不住。(改成夸张句)(2分)
4.缩句。(2分)
(1)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
(2)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5.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分)
(1)我们的眼睛一下子集中到王老师身上。
(2)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6.这条路太难走了,总得有人来修。(改为双重否定句)(2分)
7.请写出不同的名言警句。(4分)
关于珍惜时间的:
关于热爱祖国的: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自己建造的'房子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员工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好木料,做出的却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了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děide)住在一栋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积极行动,()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jǐnjìn)最大的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māmǒ)平重建,()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4分)
消极应付__________()粗制滥造__________()
3.“无地自容”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木匠无地自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给画曲线的句子加关联词。(3分)
5.将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九、习作。(任选一题,请另附纸)(30分)
1.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往往需要面对挫折、荣誉、成功、鼓励、打击、某种目光或某些情景等,请你以“当我面对__________的时候”为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作文。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出真情实感。
2.“清明节”即将来临,少先队员们准备去祭扫烈士,请你代表全班同学发言,写一篇发言稿。要求: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
参考答案
一、暗逸暗假真东后非
二、嘲笑灵物严厉惊慌失措温和无意明亮流离失所
三、勾践项羽祖逖匡衡廉颇蔺相如刘备诸葛亮
四、1.①2.②3.④4.③
五、1.行万里路2.天涯若比邻3.始于足下4.铁杵磨成针5.下笔如有神6.水到渠成7.台下十年功8.须问打柴人9.老大徒伤悲10.骄傲使人落后
六、1.√2.√3.×4.√5.√
七、1.一排排垂柳对着水镜悠闲地梳理长发。
2.老师不辞辛苦,像园丁一样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3.天气太热了,简直快把人烤焦了。
4.(1)人把话传给楚王。(2)姑娘捡起纸
5.(1)我们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王老师身上。(2)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提高写作水平。
6.这条路太难走了,不得不修。
7.(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八、1.正确读音:děijìnmǒ
2.积极
3.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惭。
4.不是……而是
5.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不会这样。
九、略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相关文章: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03-20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03-28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03-07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10-20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09-08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测试题及答案03-24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练习题06-07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题04-12
语文五年级下册学期单元测试题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