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年级上《爬天都峰》教学实录

时间:2024-10-14 19:02:22 赛赛 三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上《爬天都峰》教学实录(通用11篇)

  课堂教学是质量的关键,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所以,本学期平时工作重点抓课堂教学,组织了听课,经过看备课是否与上课一致,查备课的有效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上《爬天都峰》教学实录。欢迎阅读。

三年级上《爬天都峰》教学实录(通用11篇)

  三年级上《爬天都峰》教学实录 1

  师:来,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说个绕口令。一棵柳树搂一搂,两棵柳树搂两搂,三棵……来,谁先来试试。

  几个学生读。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想不想听老师读一读。

  老师一口气说到十二棵柳树。

  全体鼓掌。

  师:我说得不错嘛,对不对,同学们,老师也需要鼓励一下。

  生:是。

  师:好,开始上课。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次见面,希望大家能从不同的途径收集黄山的资料,大家带来了吗?

  师:给大家看一看。

  生:我搜集的是文字资料。

  师:给大家念一念。

  生念。

  师:你带的什么资料?

  生:照片。

  师:这么美的资料如果不给大家展示真可惜,来,到这来。

  投影出示照片。

  师: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

  师:感谢您搜集的资料,大家想出这么多好办法,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大家能不能给教师一个机会,让我也展示一下我收集的资料。

  多媒体展示:黄山的资料。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的就是发生在天都峰上的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爬天都峰

  师:好,请大家齐读课题。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读书。放开声音读书。读吧,自己读。

  生自由读。

  师:书读完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手里的卡片合作学习本课生字。各组小组长负起责任来。我们看看哪个小组最会利用生字卡片,学得最好。

  小组学习生字。

  师:有的同学已经进行了第二遍了,先停下来。我发现咱们八个组的小组长都非常负责任。我们来接读课文。

  生读。

  师:好,请坐,我发现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字非常容易志错,现在谁来当小老师来带大家读。

  出示:攀

  师:一起读。

  生读攀

  师:同学们,大家在较短的内容就能把课文读顺了,在读课文当中,哪些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小朋友和老爷爷的对话。

  师:这是你的读书感受。

  生:第六自然段爬天峰。

  师:你们都是这种感受吗?

  生:是。

  师:那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生:犹豫?

  师:把话说完整。

  生:犹豫是什么意思?

  师:相信你在读书中能解决。

  生:石级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助他?

  生:就是楼梯的样子一层一层的。

  师:还有问题吗?

  生:汲取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有价值(师板书:汲取)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那首先我们来看看大家都比较熟的天都峰。

  出示:我站在天都峰……

  师:老师教给你们一些读书方法,一边读一边想,把你想像的天都峰用最简洁的线条画出来。看谁画得最快,最好。

  生画。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所画的天都峰展示给大家看。

  展示同学作品。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画出了天都峰什么特点?

  生:天都峰的高。

  师:来,你说。

  生:画出天都的石级,铁链。

  师:谁来补充?

  生:就是画出了险。

  师:为什么险?你自己来说说,想通过这幅图想体现天都峰什么特点?

  生:体现天都峰的石级,铁链。

  师:看来同学们只是看到了这段天都峰的石级,铁链,谁再来展示。

  展示学生画的图片。

  师:请大家看看这两幅图哪幅好,为什么?

  生:第二幅图山很多,又画出了太阳,比较好。

  生:第二幅图好,是因为他把第二自然段的云彩那句话画出来了。

  师:说得非常好,这位同学注意到了天都峰非常高,在云彩上面呢,并把他的想象画出来了。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险,那你们能把他读出来吗?自己来试,你的感受会更深。

  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读?

  生读。

  师:读的这个地方多好了,这样读就把天都峰的高读了出来。谁能来读,读得比他更好。

  生读。

  师:哪位同学也能像刚才老师一样评价一下这位同学呀?

  生:读得流利、响亮。

  师:你来说说?

  生:他读得很有感情。

  师:哪里有感情?

  生:他读得好的地方就是真叫人发颤的颤。

  师:现在谁还想读,而且比前边两个同学读得都要好。好,你来读。

  生读。

  师:谁来评?

  生:和前边一样,颤读得有感情。

  师:有没有听出不一样的呢?

  生:他读出了害怕的感觉。

  师:读得好,评得妙,那我们该怎么读这一段呢?来,放开声音,读读这一段。

  生读。

  师:现在我邀请我们班同学读这一段,可以站着读,坐着读,如果能加上动作表情更好。

  生读。

  师:读得好。天都峰如此的高,如此的险,小姑娘站在天都峰的.脚上她在想,我爬还是不爬,她犹豫了。

  师板书:犹豫

  师:正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情?看看这三段话,告诉老师你最想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呀!

  生:分角色表演。

  师:大家觉得这样可以吗?

  生:可以。

  师:那现在就请我们三人一组分头学习,马上开始吧!

  投影出示这一段。

  师:现在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读的情况。你来。

  生读。

  师:同学们他们读得怎么样啊?

  生:读得比较流利有感情。

  师:你的标准比较宽松。

  生:我觉得读得不太好。

  师:老师也觉得这组同学没有读出最高水平来。那怎样才能读出最好的感情呢!

  出示:用标点符号提示句子语气。

  师:读到人物语言时,心里就要想一想,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组读。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里,哪位同学代表你们小组说说。

  生:老爷爷说:小朋友你也爬天都峰。老爷爷在想,小姑娘会不会也能跟他一起爬。

  师:他为什么会怀疑小朋友是来爬天都峰的呢?

  生:因为前边课文讲了她犹豫。

  师:是啊,前面讲了天都峰那么险,那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读呢?

  生读: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师:谁能说说小朋友见到老爷爷会怎么想?

  生:那么老的老爷爷都来爬我也应该爬。

  师:那这句应该怎么读呢?

  生: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

  师:那老爷爷来爬天都峰又是怎么想的?

  生:咱们一起爬吧。

  师:对,为什么?因为他想这个老爷爷年纪已经很大了,还来爬天都峰,所以他想努力一起和老爷爷爬天都峰。那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生读。

  师:谁能再坚定些。

  生读。

  师:同学们理解了这三句话的语气,现在三个人再开始课文内容。

  生读。

  师:现在哪个组的同学愿意展示给大家。来,你们三人来。

  三人小组读。

  师:小爷爷和作者已经从对方身上受到了鼓舞,他们向天都峰爬去。请大家一起读。

  生读。

  师:同学们这一老一小已经从对方身上受到了鼓舞,他们信心百倍,那你们把他们的勇气都读出来了吗?准备一下,我们再来读一下。

  生读。

  师:这一老一小经过努力终于爬上了天都峰,我们向他们祝贺,这节课开头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大家明白了吗,汲取是什么意思?

  生:汲取力量。

  生:汲取爬天都峰的力量。

  生:汲取了鼓舞。

  师:受到了鼓舞,汲取战胜困难的力量。这一老一小靠自己的力量爬上了天都峰,同时,我们也通过读课文理解了我们不明白的内容。同学们请课下利用我们查到的资料出一期壁报,下节我们继续学习。

  结束。

  三年级上《爬天都峰》教学实录 2

  一、师生交流,创设问题情境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黄山去爬天都峰(板书课题)。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文章写的是: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认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共同爬上天都峰的故事。)

  师:(皱眉说)是啊,我和老爷爷,爬呀爬,靠着自己顽强的毅力,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可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之间要互相道谢呢?

  评析:教师的神态和语言都流露出自己的疑惑,这充分激发了学生要为老师解决疑难的热情,个个跃跃欲试。读与划相结合使学生手脑并用充分思考。

  二、抓住中心问题深入探究

  1、自学释疑:

  师:自读课文寻找道谢的原因,并将感受写在句子旁边。

  2、小组交流:老爷爷和“我”为什么要相互道谢?

  3、集体交流汇报:

  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要互相道谢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他们互相道谢是因为“我”是看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而老爷爷是看我小小年纪还要爬天都峰,他才敢爬的。

  生:如果没有我,老爷爷很可能爬不上天都峰,或者根本就不敢爬;如果没有老爷爷我也不会爬上来。

  师:为什么他们都没有足够的勇气爬上来?

  生:因为天都峰特别高、特别陡。

  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生:从“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看出天都峰的高。

  生:从“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看出天都有峰的陡。

  师:什么是“笔陡的石级”?

  生:台阶直上直下的.,铁链像从天上掉下来。

  师:想登上这样的高得入云,陡得几乎垂直的石级真是难上加难。当“我”看到这一切,此时心里会怎么想?

  生:心里打颤,想“我爬得上去吗?”

  生:太吓人了,我怎么爬得上去呢?

  生: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那太危险了!

  师:这样的山峰,怎能不叫人胆战心惊呢?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

  (生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评析:教师的一句“为什么开始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攀登”将文章引向深入,使学生感受到天都峰的高和陡,面对这样的山峰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人物内心世界,情绪高涨并进行了丰富的想象,说得有声有色而且句句符合人物心理,使他们充分体会到了人物内心的紧张与担忧之情,而此时的朗读,及时将蕴藏在孩子心中的情感倾泄出来。

  师:这样高的山峰这样陡的石级的确让人心里发颤,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有了爬的勇气了呢?

  生:“我”想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都敢爬,何况我这小小年纪,怎么会爬不上去呢?

  生:“我”想:老爷爷的年纪比我爷爷还大,他能爬我怎么就不能爬呢,我一定要爬上去!

  生:老爷爷头发都白了,老人能爬,我年纪轻轻也一定能爬上去。

  生:老爷爷想:那么大儿的一个小孩儿都敢爬,我这么大人了难道还不如一个小孩子吗?

  生:小女孩比我孙女还小,她都敢爬天都峰,我更要爬一爬看看!

  师:现在就让我们扮演一次小姑娘和老爷爷,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分角色朗读。)

  评析:此时孩子们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将人物的内心分析得淋漓尽致,加上孩子生活化的语言,活泼生动,使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分角色朗读与感受融合起来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突出了文章重点。

  师:他们都从对方受到了鼓舞,正是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一起向天都峰爬去。可是面临的是这样高大陡峭的山峰,他们这一老一小有足够的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自己的努力,他们是怎样爬的?

  生:“我”就像小猴子似的,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我手脚并用向上爬。

  师:什么是手脚并用,你能做个动作吗?

  (学生做手脚并用向上攀登的动作。)

  师:攀着铁链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继续做动作。)

  师:(笑着说)你爬天都峰的样子好像还不是很费力,“我”是奋力向峰顶爬去,什么是“奋力”?

  生:奋力就是很努力的爬。

  师:谁再做一做这一连串的动作呢?

  (生连起来表演。)

  师:(学生边做动作教师边解说)就这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峰顶。他们爬得是这样艰难,请你快读出来吧!

  (生有感情朗读第6、7自然段。)

  师:他们终于战胜了这陡峭的天都峰,正像爸爸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有会从别人身临其境上汲取力量)?爸爸的话里包含了怎样的意思呢?

  生:爸爸是夸他们都有懂得向别人学习,为自己加油。

  生:爸爸是说他们是从对方身上获得了勇气,使自己战胜了困难。

  师:正是由于他们互相学习,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才敢迎接挑战,最终得以战胜困难,从这件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生:我感受到做事要懂得向他人学习,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

  生:我的启发是:在困难面前不能屈服,应该有勇气挑战,战胜困难

  生:我觉得做什么事既要有勇气又要有个人努力才会获得成功。

  师:同学们你们能有这么大的收获老师真高兴!文中对老爷爷是怎能样爬天都峰的没有写,你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老爷爷爬山天都峰的过程写下来吗?课下写一个小练笔。

  评析:抓住一个中心问题深入学习课文,思路清晰,而以爬天都峰的过程为线,使学生感受到克服困难的艰难,对人物心理的揣摩猜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的重要。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不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也更加投入。课后的小练笔既增补了文章空白又丰富了孩子的想象,还捕捉到了写作素材。

  三年级上《爬天都峰》教学实录 3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生:爬天都峰。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是:天都峰有多高,它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这个问题已经解答了。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请翻开书,一起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生齐读第2自然段。)

  师:读得好。(多媒体出示天都峰画面)天都峰真高啊!峰顶在云彩上面哩!天都峰真陡啊!登山的石级和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通过引读课文、观察课件画面和教师语言描述相结合,使天都峰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生动地再现。这样的开讲紧扣课题,承前启后,显得较为干净利落。〕

  师:但是,小妹妹、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同学们,上节课你们还提出了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呢,是什么力量使他们爬上天都峰的呢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这也是这堂课我们共同学习要解答的主要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小妹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请你们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听一听小妹妹是怎么说的。

  (生自由读,师巡视检查。)

  〔简洁的过渡性谈话自然而巧妙地引出学生质疑中提出的关键问题,顺势揭示本课时的学习重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又从问题自然引入具体语言文字,切入简捷,起点恰当,内容具体。〕

  师:小妹妹说了什么

  (指名读小妹妹的话)

  师:好,请坐。小妹妹说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读小妹妹的话)

  师:她说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请你说。

  生:是因为她爬上的时候,她……

  师:她怎么样啊

  〔再提示学生联系写天都峰“陡”的语句去深入体会小妹妹的感受,切实、具体、全面,使学生的体会自然、贴切。〕

  师:来到天都峰脚下,小妹妹犹豫了。那当她看到老爷爷时,心里又怎么想呢请你来说。

  生:她看到老爷爷的时候,她应该想,我这么小的年纪,来爬天都峰,会害怕。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还要来爬天都峰,他都不害怕,我应该鼓起勇气来爬上天都峰。

  师:你是说老爷爷的勇气鼓舞了小妹妹。她还会怎么想呢

  生:小妹妹看见老爷爷,是这样想的,她想老爷爷那么大年纪了,还来爬天都峰啊!

  师:她感到怎么样啊

  生:她感到心里就不怎么害怕了。老爷爷那么大年纪,还来爬,自己那么活跃,怎么没有胆量爬呢

  师:说得真好!对,老爷爷不怕,小妹妹也不怕!你们是从哪儿看出这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爷爷呢你读。

  生:我从“比我爷爷还大哩”这里看出来这个老爷爷比她爷爷还大。

  师:还从哪儿看出老爷爷年纪很大

  生:我从“白发苍苍”看出来老爷爷的年纪很大。

  〔组织交流讨论时,教师既能及时肯定学生正确的答案,又不断要求找出“是从哪儿看出”的,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落实到了语言文字上。〕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通过读表现出老爷爷年纪很大。

  (生齐读相关句子)

  〔通过读表现理解,增强体会,不失为较低年级学生阅读理解的好办法。〕

  师:你们从哪儿看出这位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呢

  生:我是从“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和“老爷爷也点点头:‘对,咱们一起爬吧!’”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

  师:你真会读书。这是她发现的,你又从哪儿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请你读。

  生:我还从“小妹妹,你也来爬天都峰”这里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

  师:同学们会学习。你们又从哪儿看出小妹妹这时下定决心,自己也要爬天都峰了呢

  生:我是从“我不再犹豫”这里看出小妹妹要爬天都峰。

  师:请你把这个句子读完整,好吗

  (生读句子,师相机板书:不再犹豫)

  师:请你们通过读让老师感受到小妹妹不再犹豫了。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小妹妹下定了决心,应该读得再坚决一点儿,再读一次。

  (生再读相关句子)

  〔这段教学始终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体会思想变化,突现出语言内涵,达到深入理解,训练了学生深究语言的能力。〕

  师:小妹妹看到老爷爷要爬天都峰,不再犹豫,下定了决心爬天都峰。她怎样爬天都峰的呢在书中去找答案。你来说。

  生:她是奋力向峰顶爬去。

  (板书:奋力)

  师:“奋力”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奋力”的意思是拿定主意。

  师:拿定主意是不再犹豫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想想“奋力”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奋力就是充分鼓起劲来。

  师:对,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现出体出了全身的力气呢自己试一试。

  (生试读)

  师:请同学们读。

  (生齐读)

  师:我怎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呢往下读。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攀着铁链上”。“攀着”是什么意思

  生:“攀着”就是紧紧抓住东西使劲爬上去。

  师:那“攀着铁链上”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用力抓住铁链往上爬。

  师:理解得好!那“攀着铁链上”怎么读。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攀着铁链上”)

  师:是使劲儿抓住铁链往上爬。再用点儿力,读。

  (生再读)

  师:读得好。再读一次。

  (生再读)

  师:她为什么要紧紧抓住铁链往上爬请你说。

  生:因为天都峰很陡,如果不紧紧抓住铁链上,就会掉下来。

  师:说得好!她联系了天都峰的陡来考虑。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要是小妹妹不抓紧铁链,她会摔下来的。

  师:那“攀着铁链上”该怎么读,一起读。

  (生齐读)

  师:多险啊!再读“攀着铁链上”。

  (生再读)

  师:读得好!再读一次。

  (生再读)

  师:真有力气!那“手脚并用向上爬”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说。

  生:“手脚并用向上爬”的意思是手和脚一起用力向上爬。

  师:说得对!小妹妹为什么要手和脚一起用力向上爬

  生:因为她不手和脚一起用,她就会摔下来。这样比较安全。

  师:这是你的理解。还有吗

  生:因为如果她用两只脚走的话,有时候脚会走累了,她用手一起爬的话就比较省 力。

  师:有感受。你还怎么想联系天都峰又高又陡来想想。

  生:因为天都峰那儿铁链是直下来的,不“手脚并用向上爬”,只用脚爬,是爬不成的。

  师:噢,有道理。那我们来读“手脚并用向上爬”。

  (生齐读)

  师:读得好。小妹妹就是这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板书:奋力攀登)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这个自然段。

  (生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得多好啊!我们再一起读。

  (生齐读第6自然段)

  师:小妹妹就这样奋力向峰顶爬去。下面,老师接着念,同学们看到第7自然段,请注意听:“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你发现老师念的和书上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少念了个“终于”。

  师:那句子中有了“终于”这个词,让你感觉到什么呢请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试读体会)

  〔教师有意读掉“终于”,让学生去发现,进而体会句子中“终于”这个词的作用,感知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把听力的训练与语感的训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他们爬得很累,很不容易。

  三年级上《爬天都峰》教学实录 4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爬天都峰》。

  (板书,生书空,齐读课题。)

  师:要爬这座山,你都做了哪些准备呀?(拍一拍书)

  生1(会意,纷纷举手):我查了一些不懂的词语。

  生2:(抢着说)我读了好几遍课文。

  生3:我勾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

  师(赞许地笑):看来你准备的真够充分。那我们就先迈出登山第一步,把课文读给自己听,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读课文。)

  生1:这篇课文主要讲一个小女孩去爬天都峰的事。

  生2:我有补充。这篇课文讲的是放暑假,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刚开始不敢爬,后来看老爷爷也来爬山,就敢了。

  师:你补充得真好!那刚才大家读给自己听时,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在这句话里,我从“白发苍苍”这个词语体会到老爷爷年纪很大了。

  师:(拍生肩,微笑)抓住了“白发苍苍”这个词语体会,真好!

  生:“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从这句话知道了天都峰非常高。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云彩在上面已经很高了,峰顶还在云彩上面,就更高了。

  师:说起来头头是道啊!(生笑)天都峰这么高,你看到了么?

  (生一愣,随后会意,笑,举手。)

  生:“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我从抬头这个词体会到天都峰太高了,要仰着脖才能看到。做抬头的姿势,其他生笑。

  师:真是身临其境啊,那咱们都来仰头说说:“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生仰头惊叹。)

  生1:老师,我觉得作者说的话有问题。

  (师赞许,带询问的神情。)

  生1:峰顶在云彩上面,抬头望又怎么能看见呢?

  师:你问的很有道理,同学们看看你对他们的话有什么看法?

  生2:我觉得刚才……

  (同学说得有道理,是不是该改改。)

  师:我们听听这位专家的宝贵意见。

  生:(笑后略一思索)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被云彩遮住了,我都看不见哩!

  (其他生笑。)

  师:我想我们应该为他的反应迅速而鼓掌,你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3:我刚才看了一下课文的插图,我觉得应该能看见,因为云彩是薄薄的,不是紧紧的为在山顶。

  生4:我也觉得能看见,有一回我去爬山,到了山顶云彩像雾一样。

  师:胜不骄,败不馁,是真正的勇士。刚才同学们的辩论,使我想到了李白的那句‘日照香炉生紫烟’,山顶云雾缭绕,隐隐约约,依稀可见。

  (生点头。)

  师:那咱们带着刚才的理解在发出惊叹。

  (生读。)

  生:老师我不明白笔陡的意思。

  生:我知道笔陡是陡峭的意思。

  师:你能告诉他你是怎么知道的就更好啦。

  生:。

  生2:也可以换个词试试。

  生3:我是拆开想的,笔是笔直,都是陡峭,连起来就是笔直陡峭的意思。

  师:〔举起笔〕这么直上直下的,陡。

  生:我从 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也体会到天都峰很高很陡。

  师:你体会得真好,我相信你读这个句子也一定能读出又高又陡的感觉。

  (生读。)

  师:不错,要是我们看到这么高这么陡的山,会怎么样?

  生1:哇噻,太高了我能爬到山顶吗?

  生2:我腿肚子都软了。

  师:就带这种感觉读出天都峰的高、陡。

  生热情高涨的读。

  师:刚才我们谈的是看到山的感受,读课文时还有其他感受吗?

  生:我从第六、七自然段体会到爬山很辛苦、很艰难。

  师:你看大家都很想听听你是怎样体会的。

  生:我是从“奋力”、“手脚并用”这几个词体会到的`。

  生:“攀着 ”也说明他们爬山很费劲。

  师:那我们都好读读这个自然段,然后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你的感受,可以朗读,可以表演,也可以谈谈你的想象。

  生:读第六、七自然段。

  生1:我想读一读。

  生2:我想表演。

  师:谁能详细的给大家描述描述,当个现场的解说员。

  生3:描述。

  生4:我也想表演。

  师:你还说出了当时的想法,真好。

  生5:我是想象的。我奋力向峰顶爬去,山峰呼呼的刮着,我的手都被勒红了。还是满头大汗。

  生6:我也可以换一个词,是“气喘吁吁”。

  师:〔与其握手〕:我也想到了这个词,叫不约而同。

  (出示投影:)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____,一会儿____,一会儿____,一会儿____……

  (生想象填写。)

  (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爬呀爬,那老爷爷又是怎么爬的呢?

  (安排小组活动。)

  (各组选代表说。)

  生1:老爷爷的白发在风中晃动,他爬几步就要歇会儿,喘口气,她累得腰酸背痛,有时还咳嗽一下,可他还是一个劲儿向上爬。

  生2:老爷爷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往上爬,一会儿抬头望望我,一会儿又咬着牙、低着头,奋力向上爬。

  生3:我们组还是表演。

  师表扬:你演的老爷爷象极了,我们终于爬上山顶时,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欢呼雀跃。)

  师:除了胜利的喜悦,没别的拉!

  (生思考。)

  生1:老爷爷为什么要拉一拉我的小辫子?

  师(走过去轻轻地拉一拉这位同学的小辫子),你善于思考,老师喜欢你。

  (生笑。)

  生2:我原来很害怕,后来为什么又这么起劲儿?

  生3:爸爸为什么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师:看来胜利还没有冲昏我们的头脑,有问题就会有收获。

  (板书:汲取力量。)

  老师相信大家能从书中找到答案。

  (生读书。)

  生1:读7、8自然段对话他们都是受到对方鼓励有勇气爬天都峰的。

  生2:读3、4、5自然段的对话,我觉得从这里更能体会到他们是怎样有其爬山的。

  (师出示投影:)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师:好好读读,看从这个也字你能读出什么?

  (生比较读。)

  生1:老爷爷的意思是,小朋友,你这么小也敢来爬天都峰。

  生2:老爷爷想,这小孩儿,胆子这么大,敢爬这么高的天都峰。

  生3:小孩和老爷爷一样,也是觉得老爷爷的胆子大。

  生4:小孩也不敢相信,老爷爷这么大岁数了,还来爬这么高的山。

  师:那把这种半信半疑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

  (投影出示:)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爬吧!

  师:现在老师是记者了,老爷爷你怎么敢爬这么高的山哪?

  生:小孩都敢,我这么大岁数了,连孩子都不如吗?

  生:小孩子不怕困难,我老头子也不能怕!

  师:小朋友,你不发颤了,为什么?

  生:是老爷爷的精神鼓舞了我,给了我力量!

  生:是老爷爷给了我勇气!

  师:〔牵左右生的手〕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吧!

  (师生齐读。)

  师:这回谁知道怎样汲取力量?

  生1: 就是受别人的鼓舞。

  生2:就是从别人那里得到勇气。

  生3:吸取别人的优点。

  生4:吸取别人的长处。

  师:你从别人身上汲取过力量吗?

  (生思考。)

  师提示:爸爸、妈妈、同学、老师。

  生1:我从妈妈身上汲取到力量,有一回,妈妈生病了,她还坚持上班,我很受感动,我上学也尽量不请假。

  生2:爸爸爱看书,我就向他学习,身时候都要看书。

  师:我们可以模仿着爬天都峰这一课把你汲取力量的故事写下来,老师也会从你身上汲取到好多力量,因为你懂得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时,你是最棒的。

  三年级上《爬天都峰》教学实录 5

  一、紧扣课题,再次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险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爬天都峰》。你是否思考过,课题《爬天都峰》中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请你默读课文找找理由。

  生默读课文,并作点划。

  生1:因为天都峰很高。师板书:高

  师:能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天都峰”很高的吗?

  生1:我从课文的第二小节“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这一句看出天都峰很高。

  师:这一句怎么能看出天都峰的高呢?

  生1:因为云彩一般都在天上,很高很高的,而天都峰的峰顶都在云彩上面了,这说明天都峰很高很高。

  师:谁也能像他这样,既能找到词句,又能说出理由。

  (学生发言踊跃)

  生2:老师,我从课文的插图也能看出天都峰很高。

  师:你很会读书,不仅读文字,还能读课文里的插图。引导学生欣赏插图。

  生3:老师,我觉得天都峰不仅很高,而且还很险。我是从“笔陡的石级”看出来的。因为山越陡的话,爬上去就越危险,有可能要掉下来。

  师:你很不简单!并板画“笔陡的山峰”,板书:险。再次让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

  生4:我从“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也读懂了天都峰的险。因为“挂”都是指一样东西从上往下,很直的,没有斜度。说明山很陡也很高。

  师演示“挂图”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挂是从上而下垂直地落,没有倾斜,深刻体会天都峰的“又高又陡”和“危险”。

  师:刚才大家都说得非常好。正是因为天都峰又高又险,所以能随随便便、轻轻松松地走上去吗?

  生:不能。

  师:所以课题不是用“登”而是……生:“爬”天都峰。

  学生试着读出天都峰的高与险。指名读,齐读。

  (因为有了自读感悟,学生的朗读很投入。)

  二、深入读议,感悟“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含义

  师: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

  1、师: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忽然一生质疑:既然小作者认为天都峰又高又陡,不敢爬,为什么又爬上去了呢?这是不是有矛盾?

  其他学生一致反驳:这没有矛盾。

  师:(顺着学生的话题,顺水推舟)说说理由?

  生:因为老爷爷给了她鼓舞,她才去爬的。

  师:你怎么知道老爷爷给她鼓舞了,课文里并没有写?

  生:因为小作者看到这位老爷爷比自己的爷爷年纪还大,而且已经“白发苍苍”。一定会想:老爷爷年纪那么大了,还要爬天都峰,我小小年纪更应该爬上天都峰,所以,她有了爬天都峰的勇气。

  师:说得好!书里没写的内容你也能读出来,有水平!那当时的老爷爷又是怎么想的呢?

  学生跃跃欲试的样子。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都能参与思考讨论)师:请和同桌交流一下。

  (教室里一下子沸腾起来,大家各抒己见)。

  生:老爷爷一开始,也许也有些害怕,有些退缩,但他看到这么小的孩子都想爬天都峰,所以他也有了勇气。

  师:是啊,他们彼此都有了爬天都峰的勇气,这份勇气从哪儿来?

  生:从对方的身上得来的。

  师:找一找,课文哪句话能说明这个意思?

  生: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理解“汲取”,朗读这句话。

  师:有了力量,再陡的山峰也能爬上。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3~7自然段。

  (有了学生与文本、教师的对话,有了思维的碰撞,有了深刻的感悟,学生情绪高涨,朗读非常精彩。)

  3、学生朗读声刚止。

  师: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 ……

  生:我体会到他们爬天都峰很辛苦。

  生:说明他们爬了很长时间。

  生:从“终于”这个词我又体会到天都峰很高,很陡,很难爬。

  师:找出表示难爬的语句,再读一读。

  4、想一想:老爷爷又是怎样爬上山顶的呢?

  生:老爷爷两手发抖、筋疲力尽、腰酸背痛、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看来,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四字词语。

  5、当他们千辛万苦爬上峰顶时,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读读8~10自然段,也可发挥自己的想象。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略。

  四、拓展活动

  老师引导:“我们”沿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游人。有的人望着险峻的天都峰退缩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犹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道该如何前进……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

  三年级上《爬天都峰》教学实录 6

  师:同学们,二年级时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黄山不仅有奇异的巨石,还有险峻的山峰呢,而黄山最险峻的山峰就是天都峰,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第三课,一起来读课题,《爬天都峰》,老师要先请同学来自学课文,自学课文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词语的读音,标上自然段的序号,还要把课文读正确,同学们自读课文,师:好,现在我们来读词语,请大家看大屏幕,这些词语是由要认的词语组成的,笔陡,铁链,发颤,攀着,鲫,笑呵呵

  师:这些词语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请谁来提醒大家一下,生1:颤字是翘舌音,很容易读错,很大家跟我读一读,颤,发颤。

  生2:鲫鱼的鲫是第四声,请大家跟我一起读鲫,鲫鱼

  师:攀着的着,要读轻声请大家再读一遍

  师:课文当中还有一些多音字,请大家看屏幕,这几上特别难读,谁能带大家来读一读呢?

  请这位同学来读一读,她读对了,我们跟他一起读,他读错了,我们帮他指正

  领读:照相,似乎,假日,白发苍苍

  师:读得很好,老师把大家刚才读过的词语连在一起,请大家地认真的读一读

  自读词语:笔陡,铁链,发颤,攀着,鲫鱼,照相,假日,似乎,笑呵呵,白发苍苍

  师:词语读得很认真,课文也发读正确,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

  师:接下来我们就轮流读课文吧,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生轮流读课文,师:谁能来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

  师:接下去想请大家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生1:课文主要写了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师:我爬上天都峰了吗?我又是怎么爬上去的呢?谁能把这件事情说得更清楚些?请你们先练着说一说吧

  师:谁能来说给大家听,生2:课文主要写的是在假日里,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陌生的老爷爷一起互相鼓励,最后一起爬上了峰顶的事情,师:说得真清楚,非常好,那么我到底是怎么爬上天都峰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课文吧这节课我们还要写生字呢请大家看屏幕这些词语当中带有很多我们今天要写的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词语:

  爬山,天都峰,山顶,似乎,咱们,奋力,辫子,勇气,居然,仰起头,白发苍苍山顶的顶要读后鼻音,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师:非常好,请大家再把课文翻到第11页,我们一起来看看田字格中的生字,你能说说这些生字在写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生1:勇气的勇和白发苍苍的苍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苍写的时候上扁下宽,而勇气的勇两部分都是差不多的,师:对比着观察,说得非常好。

  生2:辫子的辫和花瓣的瓣很像,只要把中间的瓜改成纟就可以了。写的时候要注意三部分要紧凑一些。

  师:能用学过的字来记新字,这是很好的识字方法,生3:仰起脸的仰,右半部分和我们以前学的柳树的'柳右半部分很相似,只是和了一撇,我们写时候可不要画蛇添足。

  师:说得可真好,老师还想提醒大家一个了,爬山的爬字不太容易写好,请大家看老师来写一写,师:先写一个爪子的爪,一捺要长一些,再写一个小小的巴。

  师:你们看清楚了吗,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写字吧。请大家打开田字格本,每个生字各写一遍。写完以后再把大屏幕上的词语也抄写一遍。开始吧。

  师:这节课大家都学习的很投入,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吧。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三课《爬天都峰》我们先来听写一个句子,我们要听写的句子就在课文里面,翻到第九页,请大家看第一段,这一段只有一句话,我们待会儿来听写,请大家认真看一下,要特别注意标点符号,生自看第一段

  师:请大家打开本子,我们一起来听写老师把这句话读两遍,第一遍读的时候请大家不要写,认真听一听,记一记,第二遍读的时候,再把它写下来

  师读句子“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生默写

  师;这段话很清楚地写了什么时间,谁跟谁到哪儿去干什么,请大家对照着大屏幕上的句子,自己批改一下,批改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标点符号

  生自己批改

  师:全对的同学请举手,好,让我们一起所自己听写的句子读一读

  生齐读这个句子

  师:还有很多同学没有去过黄山,想看看天都峰是什么样子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天都峰景致

  师:谁能来说说,你看到的天都峰是什么样儿的?

  生1:天都峰顶特别高,在云雾上面哩

  师:这个词语用得好,天都峰的确很高,师板书:高

  生2:我觉得天都峰特别险,山路很陡又很窄,要爬上去不容易

  师:天都峰不仅很高,而且还很陡呢,师板书:陡,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就描写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或词语,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师:那些词语或句子能看出天都峰又高又陡呢?

  生1:我找到了这一句,“啊,峰顶这么高……”云彩是在天上的,天都峰顶在云彩上面,那可真是太高了

  生2:我也找到了一句“再看看笔……发颤”这一段话中的笔陡和挂用得真好,笔陡就是笔直笔直的,而挂下来简直就是垂直的了,师:说得可真清楚呀,生3:刚才他们读的两个句子,都用上了感叹号,这也能说明天都峰真是又高又陡,师:天都峰又高又陡,令人发颤,怪不得小作者要问自己“我爬得上去吗?”让我闪一起来读好第二自然段,再次来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陡吧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师:这么高而陡的天都峰,我是怎么爬到天都峰顶的呢?

  生1:小作者在山脚下遇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两人相互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师: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要来爬天都峰,真了不起,他们是怎么爬上天都峰的,请大家再读读六七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找一找,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要爬天都峰不容易

  生自读六七自然段,师:谁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找到的词语,生1:奋力这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用尽了力气

  生2:这两个一会儿也能看出小作者在爬山的时候用了很多方法,生3:这一个省略号也能说明小作者用了好多其他的方法爬,而且爬了好长时间呢

  生4:爬呀爬也有说明爬了很长时间,生5:从终于这个词体现出小作者和老爷爷爬天都峰不容易,他们用了很大的力气才爬上峰顶的

  师:你能找到带有终于这个词语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生5读带有终于这个词语的句子

  师:要爬上天都峰顶,真不是件容易事,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六七两个自然段

  自齐读六七自然段,师:我和老爷爷奋力向上爬,爬呀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爬到峰顶以后,我和老爷爷心情特点高兴,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呢?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1生2读小作者与老爷爷的对话

  生1:我有一个疑问,课后也有这个问题:小作者为什么要跟老爷爷相互道谢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也来看看这个问题,请大家把课本翻到11页,我们来看看课后的第二道练习题,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问题

  师:是啊,小作者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顶后为什么要相互道谢呢?请你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一听,同讨论

  师:谁能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1:我们小组认为如果小作者和老爷爷不互相鼓励,他们是爬不到天都,峰顶的,所以他们要互相感谢

  师:说得有道理

  生2:是的,文中的爸爸也说道,我们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对方学习,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我们要互相道谢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请大家一起再把小作者说的话和老爷爷说的话来读一读吧,请男同学读读老爷爷说的话,女同学读读小作者说的话

  男女生角色读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好,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把课文连起来自己再去读一读,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自生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呢?

  生1:我觉得遇到困难时,我们大家应该互相鼓励,生2:我体会到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克服困难

  师:是啊,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同们之间能相互鼓励,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今天的课文,大这学得很不错,上次,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综合性学习的任务,让大家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已经有一位同学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的课余生活,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这位同学所做的记录,这位同学是用表格的方式记录了自己的课余生活,那么用又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呢?

  生1:我已经用照相机把课余生活拍了下来

  生2:我家养了几条金鱼,我已经写好观察日记了师:你们真能干,还没有做好课余生活记录的同学在课后可要抓紧呀,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三年级上《爬天都峰》教学实录 7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爬天都峰》(人教版第五册),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老师出示课文结尾爸爸说的一句话(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师:经过自学,你们理解了爸爸为什么这么说了吗?汇报一下你们学习的收获。

  生:最后一自然段说“爸爸听了,笑着说:……”,就是说,是因为爸爸听了我和老爷爷的对话,才这么说的。

  师:你能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思考,真会学习?选大家都来读一读老爷爷和“我”的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出示:

  “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选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选我应该谢谢您!”

  生:老爷爷说“我”爬天都峰的勇气鼓舞了他,他才下决心爬上了天都峰;“我”说我有勇气向上爬,是因为看到了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

  生:我读明白了:老爷爷没有想到自己能够爬上天都峰。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老爷爷说“现在居然爬上来了”,“居然”就说明没想到。

  生:老师,我给他补充。老爷爷说“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这也说明老爷爷只是来爬天都峰,并没有爬上去的决心,当他看“我”这么小,也来爬山,才下了决心。(不少学生点头同意)

  师:你们真了不起?选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你们的理解吗?

  (自由读--指名读)

  师: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觉得这个小朋友原先是没有勇气向上爬的,因为他说:“我是看到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师:老爷爷是没想到自己能爬上来,小朋友是没有勇气向上爬。你们的.意见呢?

  生:我不同意?选老爷爷就是来爬天都峰的,怎么会没有决心呢?

  生:我也不同意,他开始时是有决心的,黄山多美,他一定想爬上黄山的最高峰!

  生:老师,我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但是从第二自然段知道,“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时,抬头望天都峰,勇气就没了。

  师:是不是这样呢?

  (有的同学把书翻到第二自然段这页,读书验证。)

  教师出示(语言表达训练):

  当我看到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

  当我看到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

  生:当我看到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时,我想:我爬得上去吗?当我看到石级笔陡,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掉下来时,我觉得真叫人发颤?选

  师:你能转化课文的语言来填空,很好。有不同填法吗?

  生:当我看到峰顶这么高时,我有些犹豫;当我看到石级这样陡时,我有些害怕了。

  师:有了自己的体验。想象此情此景,练习读一读。

  师:我们再来读小朋友的这句话--“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选我应该谢谢您?选”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是老爷爷来爬天都峰,给了小朋友勇气。

  生:是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来爬天都峰,使有些胆怯的“我”不再犹豫。

  师:课文哪部分写到了这个内容?

  (有的学生说第4自然段,有的学生说3、4自然段,还有的学生说3~5自然段。教师建议学生读读第4自然段,体会一下这一自然段与3、5自然段的联系,从而悟到3~5自然段是一个整体。)

  (学生自由读3~5自然段。)

  师:这一老一小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呢?

  (学生读有关的语句:“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师:现在,我们分角色读读8~10自然段。看看谁能结合爬天都峰的过程,说说我和老爷爷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三年级上《爬天都峰》教学实录 8

  一、复习导入

  1、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谁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情?(学生回答)

  二、感受峰险

  1、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小作者就准备攀上这座山峰。书上是怎样描写天都峰的,请你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并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

  3、交流。

  高: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在云彩上”这说明什么?)

  陡: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什么叫“挂”,谁能给我们说说,或者演示一下?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用下列句式说话:

  天都峰好高啊,高得

  天都峰好陡啊,陡得

  4、课件出示:险峻的天都峰的图片。

  5、此时,你就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当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导朗读。

  7、天都峰如此高大、险峻。读到这里,你有没有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围绕天都峰的“高”和“陡”质疑。如:“他们是怎么爬天都峰的?山这么高、陡,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简要记录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回答)

  三、学习两次对话,体会登山的艰辛过程

  1、默读课文后面部分,看看“我”和老爷爷进行了几次对话,把它勾画下来,多读读“我们”对话的部分。

  2、学生默读、勾画。

  3、交流。

  a、一次对话。

  (1)课件出示: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喊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

  (2)他们说的两句话,有一个相同的字(“也”),这说明了什么?

  (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好像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对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3)指导朗读对话。

  b、第二次对话。

  (1)课文中说“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学生汇报)

  (2)课件出示: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他们登山艰难,但仍在奋力攀登)

  (4)文中并没写老爷爷是怎样爬山的,你能想象老爷爷如何攀登天都峰吗?(学生想象并试述)

  (5)小结:攀登天都峰并不容易呀,可是他们并没有退缩,仍然勇往直前。最后,他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能用“终于”说一句吗?(教师呈现下列句式引导学生回答)

  我从“终于”这个词,体会到了登天都峰:__________。我从课文的“____________”这些句子中得到这样的体会的。我能用“终于”说一个具体的句子:经过______________,我(他们)终于_________________。

  (6)指导朗读课文6、7自然段。

  (7)读第二次对话,思考:“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抓住两人说话中的“勇气”一词,体会他俩的决心和勇气)

  (8)分角色朗读。

  四、理解“爸爸”的话

  1、课件出示: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2、读读爸爸说的这句话,想想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

  三年级上《爬天都峰》教学实录 9

  一、复习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课《爬天都峰》,上课前我先检测一下同学们对上节课所学词语的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笔陡铁链发颤鲫鱼背白发苍苍手脚并用汲取勇气居然决心终于(齐读)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现在谁告诉大家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抽生)

  (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互相鼓励爬上峰顶的。

  2、理解爸爸对我和老爷爷说的话。

  三、感受天都峰之险。

  【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一)】

  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天都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看出?画出相应的词句。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1、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并圈画相关词句,体会峰之险。

  2、抽生反馈。(抓重点词句分层次指导朗读)

  (1)、指名读。(2)、强调加红线词语读。(3)、强调加点词语。

  【课件出示险要的天都峰图片】

  过度:看着就叫人发颤的天都峰,对一个小女孩来说,这真是一件难事啊!

  四、体会一老一小的对话,互相鼓励做决定。

  师:就在小女孩将要失掉爬山自信的时候,身后上来一位老爷爷,这位老爷爷头发花白,从外貌来看,年龄比小女孩的爷爷年龄还要大哩。

  【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二)】

  朗读一老一小的对话,从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对,咱们一起爬吧!”

  1、小组自由朗读对话。

  师:从两个“也”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第一个“也”字强调了老爷爷对我这个小女孩爬这么险要的天都峰有点怀疑,同时也有几分敬佩;

  (抽生读出老爷爷对小女孩的敬佩之情。)第二个“也”字强调了小女孩对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爬这么险要的天都峰有点怀疑,说怀疑还不如说是小女孩对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老爷爷表示羡慕和敬佩。(抽生读出小女孩对老爷爷的羡慕与敬佩之情。)(最后一句话是老爷爷说的,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2、抽生带着理解分角色朗读对话。

  过度:老爷爷看到这么小的女孩都敢挑战天都峰,他从心底里下定了爬山的决心,小女孩看到年龄这么大的老人都敢挑战天都峰,她也从心底里下定了爬山的决心。有了信心,还怕达不到目的吗?

  五、经历爬山经过,感受“我”登山的艰难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三】

  齐读第六、七自然段,说说从红色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终于”等词体现出“我”爬山之艰难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齐读、谈体会、带着体会读。

  六、理解爸爸的话。

  师:终于爬上了峰顶,老爷爷和小女孩互相道谢,他们并没有为对方做什么贡献,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请大家默读下面对话,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一老一小的对话】

  “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感谢您!”看到这一老一小互相道谢,爸爸不由得赞叹到:

  【课件出示爸爸的话】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师:这句话是爸爸对“我”和老爷爷的赞叹,他赞叹我和老爷爷都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这句话也是对全文的总结,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这篇课文通过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互相鼓励、战胜困难。(顺势板书:互相鼓励、战胜困难)

  七、学习表达方法,为日后写作打基础。

  师:课文题目是《爬天都峰》,作者为什么在写爬山的经过之前重点写天都峰的高和陡呢?(写天都峰的高和陡是为下文描写爬山的艰难和体现人物的品质做好了铺垫,在写法上这叫衬托。)

  八、作业

  背诵第二自然段。

  【板书设计】

  高老爷爷

  爬天都峰汲取力量

  陡我(小姑娘)

  三年级上《爬天都峰》教学实录 10

  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认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要求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利用查字典和议有的只是自学生字,把字音读准确。教师可有重点地对学生识字的难点进行指导。

  2、教师检查识字。

  a、出现带有拼音的词语:笔陡、石级、发颤、仰起脸、奋力、攀着、鲫鱼、纪念、小辫子、笑呵呵、鼓舞、居然、汲取力量。

  b、读准多音字:假日、似乎、白发苍苍、照相、应该。

  c、去掉拼音读词语。

  d、去掉词语读生字。

  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名小组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全班评价、教师指导,重点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

  爬天都峰之前——爬上了天都峰——爬上天都峰之后

  或:面对天都峰天险——树立信心、鼓起勇气——勇于攀登、战胜天险。

  理清文章顺序。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组词。

  2、指导识记字形。

  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

  “苍”下面不要写成“仑”;“仰”的右半部的左边不要多写一横或一撇。

  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写字是中年级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

  三年级上《爬天都峰》教学实录 11

  巩固生字

  听写词语。

  扎实的基础训练是必要的。

  朗读课文感悟

  1、理解天都峰的“险”

  a、读读想想。

  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从那些词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险”?

  (天都峰的险一是高,二十陡。边读边想象“在云彩上面”、“笔陡”、“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词句所表达的意思。)

  b、读读说说。

  让学生通过形体演示理解词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读后让学生用动作表示出天都峰的高。

  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天都峰的高和陡。

  c、读读问问。

  课文为什么要突出描写天都峰的险?

  2、理解“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

  a、充分感情朗读“我”和爷爷的两次对话。

  b、思考讨论(问题可由学生提出,教师补充)。

  a联系上下文,两个人为什么会互相询问?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b“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

  (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尤其让学生联系上文理解“终于”的意思)

  c “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还有“居然”一词。

  c、角色朗读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教师范读这段对话。范读时可辅以动作、姿势,增强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练习过程中,可以同桌两人为一组,模仿老师的动作边表演边朗读,加深理解,体会思想感情。

【三年级上《爬天都峰》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经典)《爬天都峰》教学设计04-15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06-18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05-29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06-11

人教版爬天都峰教学设计05-26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秀05-06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热)04-14

(优秀)《爬天都峰》教学设计08-27

(必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04-17

语文《爬天都峰》教学反思06-18